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3-07-24 10:29:38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有趣的水

  活動目的:

  1、了解水的特性,如透明,液體,無色無味。

  2、知道水能干什么?加入不同的液體之后的變化如何。

  3、體會自己動手探索水的奧秘的快樂。

  活動準備:水,紅墨水,黑墨水,藍墨水,各色顏料,各種容器,毛筆,紙。

  活動重難點:有序全面的探索水。

  活動過程:

  一,小貓喝水的兒歌導入。

  二,進入水的特性主題。

  小朋友們,知道小貓喝的水,是什么樣子的嗎?看看老師手里的,有誰想來探索探索水有那些特性呢?

  恩,小朋友們真聰明,水是無色無味的,而且還是流動的。

  三,自由探索水的奧秘。

  那么,小朋友們看看老師這個小桌子上,有好多好多不一樣的東西,組長們上來,每個小組領一份下去,小朋友們自己試一試,看看能把水變成什么有趣的樣子。

  四,總結。

  哎呀,小朋友好棒!看看這邊,水變成漂亮的紅色啦!這是加的什么呀?哦,紅墨水,還有紅顏料呀。這邊黑色的水,是加的'黑墨水嗎?

  五,記錄。

  那么,小朋友們看到五顏六色的漂亮的水,要不要把它們留下來,以后也能夠看見呢?來老師這里領毛筆和紙,我們小心翼翼的沾取每種顏色的水,把它們記錄在我們的紙上吧。看看哪組的小朋友做出來的水的顏色最多。

  六,下課。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動物的名稱

  2、知道它們喜歡吃的食物。

  3、喜歡小動物,并愿給小動物"喂"食。

  活動準備:

  小動物圖片一份,食物圖片人手一份、活動內容ppt一份,幼兒操作材料一份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

  1、觀看小動物圖片的ppt

  2、說出其名稱 導:小朋友,今天張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讓我們一起看看它們是誰?

  二、認識小動物最愛吃的食物

  1、觀看食物圖片的ppt,說出其名稱

  2、提問小動物最愛吃的食物是什么

  3、觀看小動物與食物搭配的ppt 導:我們很喜歡這幾個小動物來我們幼兒園做客,老師想請它們吃東西。

  導:讓我們來看看老師都備了那些食物給小動物吃呢?

  導:老師這里的食物應該怎樣分給小動物們呢?你們知道它們最愛吃的是那一樣食物嗎?

  導:小朋友們都說得很好,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動物最愛吃那一種食物

  三、小動物與食物配對

  1、出示小動物的圖片

  2、發給幼兒人手一份食物圖片

  3、請幼兒給小動物分食物

  4、交換圖片,請幼兒幫小動物找食物 導:小朋友再來看看今天來做客的小動物有誰?

  導:現在,老師給小朋友每人一份食物,看看都有那些食物

  導:看清楚以后,請小朋友把你手上的食物都分給放在那里的小動物們,要說出xx請你吃xx哦!

  導:現在老師看看小朋友都找對了沒有,哦,都很棒!

  導:老師來換一換,讓小朋友幫這些小動物找食物,看看能不能找到

  四、幼兒分兩組進行游戲操作

  1、 幼兒分兩組

  2、一組拿小動物圖片

  一組拿食物圖片

  3、兩組幼兒找朋友配對 導:老師把小朋友分成兩組,一組是小動物組,一組是食物組

  導:兩組的小朋友看看,你拿到的'是什么小動物或是什么食物

  導:看清楚以后,聽音樂找朋友,小動物要找到你最愛吃的食物做朋友哦

  導:拿食物圖片的小朋友也要去找是那個小朋友最愛吃的

  五、結束

  1、收拾材料

  2、請小動物去參觀幼兒園 導:小朋友真棒,都找對了好朋友,小動物今天難得來幼兒園做客,我們一起帶它們去參觀一下我們的幼兒園吧!

  導:走咯。出發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意圖: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幼兒天生就是愛玩水的。在一次玩水的過程中,王利小朋友拿了一片落葉放到水池里,不一會兒聽她說“樹葉浮在水面上了,象只小船。”奇奇小朋友一聽,拿來了一根小樹枝放到水里,“咦,老師,我的小樹枝怎么沉下去了?”其他幼兒紛紛學他們樣,也很有興趣地玩了起來。并且有很多小朋友問:“老師,還有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會沉下去?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會浮上來呢?”

  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同時為每個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不同觀點和經驗。因此,面對幼兒對物體沉浮所產生的濃厚興趣并結合《新綱要》,我們選擇了幼兒所熟悉的蔬果開展了這次科學探究活動。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實踐、交流,培養他們獲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其探索欲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觀察蔬果,并感知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學會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3、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發展幼兒探索求知的精神。

  教學重點:了解蔬果的沉浮現象。

  教學難點: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四張桌上放有蘋果、香蕉、桃、荔枝、西紅柿、土豆等蔬果,四個水槽,托盤,記錄卡(卡上畫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線)和各種蔬果小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隨音樂逛“蔬果超市”導入

  “今天呀,老師帶小朋友們一起逛一逛“蔬果超市”,看看超市里有些什么。”

  “呀!小朋友們快來看,這里有好多水果、蔬菜。你們認識嗎?”

  (讓幼兒自由討論)這時小朋友們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在說它們的形狀,有的在回味它們的味道,有的掂量著它們的重量……

  二、想一想,猜一猜

  “假如我們把蘋果放到水里會怎么樣呢?”

  “香蕉、西紅柿、土豆呢?”

  這時小朋友們爭論起來,有的說會沉到水底,有的說會浮在水面上,也有的說會在水的中間。

  “大家呀,各有各的想法,請把你們的猜想記錄下來。可以用老師為你們準備的蔬果小圖片和記錄卡,按自己的猜想分別把小圖片擺放在水面、水底或水中間”。

  (在開展活動之前,考慮到幼兒的能力水平,所以我們教師為他們準備了直觀形象的記錄卡和蔬果圖片。讓他們在不作任何提示下,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猜想和判斷,并作記錄,為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玩一玩,比一比

  “這些蔬菜、水果放在水里到底會怎么樣呢?請你們把它們放到水里試一試。”

  帶領幼兒到操作臺,讓他們自主探究,把各種蔬果一一放進水里,仔細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情況,然后在另外一張記錄卡上驗證記錄。教師則巡回觀察,適時指導,引導幼兒將實驗結果與猜想的結果進行比較,同時幫助他們在觀察沉浮現象時,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體,真實地感受、記錄實驗的結果,驗證自己的解釋和猜想是否正確,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認識,并初步懂得了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而且,這一環節也培養了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講一講,議一議。

  “現在我們小朋友都做過實驗了,并知道了結果,誰愿意把自己的發現講給大家聽聽?分享一下你的發現。”

  (讓幼兒分別回答,這一環節很好地培養了幼兒樂于表達的行為習慣)

  “這些蔬果,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來,真有趣。那么你們有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是不懂的問題?現在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探討一下。比如說,有的水果不沉下去也不浮在水上面而是在水中間呢?”

  (讓幼兒自己提出問題,然后集體來解決。)

  五、活動延伸

  “這些問題我們小朋友都幫忙解決了,但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 媽一起想想辦法來解決,那就是怎么樣才能讓西紅柿沉到水底去,讓蘋果浮到水面來?”

  (幼兒在玩耍中獲得了蔬果沉浮的經驗,他們自己提出的問題更引發了進一步探索沉浮現象的興趣。我們覺得,這樣的活動要不斷的開展、延伸下去。)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過程中,我們為幼兒準備了充分的操作材料,使每一位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同時通過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蔬果沉浮的秘密,并學會將結果記錄下來,這充分培養了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也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在講一講,議一議這一環節,通過集體探討、交流,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體現了師幼之間的互動,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使他們真正體驗到發現秘密后的樂趣。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大家一起動手養蝌蚪,愛護蝌蚪。了解蝌蚪怎樣變成青蛙。

  2.培養幼兒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操。能夠和動物做朋友。

  二,活動準備

  魚缸一個,自制捕魚網,水桶,蝌蚪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昨夜下這么大的雨,好些小生命蹦到走廊上,來我們學校做客啦。這是什么呀,原來是小青蛙呀。他們在找媽媽呀。我們一起來做媽媽,玩個蝌蚪變變變的游戲吧。

  2.老師帶領幼兒到小池塘邊撈若干蝌蚪回學園,把它們養在魚缸里。幼兒扮演媽媽的角色,由老師分配,設置自然角,每位幼兒輪流照看小蝌蚪。

  (二)蝌蚪寶寶變變變

  1.每天早晨讓幼兒觀察小蝌蚪的變化。

  從卵——蝌蚪——長出兩條后腿——長出兩條前腿——尾巴沒有了的過程。

  2.教師小結青蛙的.成長過程

  (三)讓我們的青蛙寶寶去找媽媽

  1.老師講解青蛙的功能,他是我們的好朋友,幫助我們吃田里的害蟲。

  2.幼兒享受放生的喜悅,教師和幼兒一起把青蛙放生到水里,大家和青蛙說再見。

  3.教師表揚盡心盡責照顧蝌蚪的幼兒。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通過各種感官對比感知,認識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質(糖、鹽等)的化學特性2、 了解水的用途,知道節約用水3、 提高幼兒的感知能力,培養幼兒對周圍生活的關注準備: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2、小勺子,吸管,溫開水,鹽、白砂糖3、彩色塑料物件,石頭,洗衣粉

  活動一:認識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過程:

  (一)引導活動,猜謎語,激發幼兒的興趣"手抓不起,刀劈不開,洗臉洗手,都叫他來"

  (二)基本活動1、 水是沒有顏色的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讓幼兒比較,說出:牛奶是什么顏色的?水呢?

  2、水是沒有氣味的'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兒聞一聞醋,再聞一聞水,說說水有沒有氣味3、水是沒有味道的幼兒嘗嘗甜牛奶,嘗嘗醋,嘗嘗水,比較:水有沒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塊顏色鮮艷的糖,對比觀察:為什么牛奶中的糖塊看不見?水中的看得見?

  5、小結:水是無色,無味而且透明的

  活動二:

  過程:

  (一)引導活動

  1、出示兩杯開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沒有放糖,問:這兩杯水一樣嗎?看上去一樣,喝一喝呢?

  2、請個別的小朋友嘗嘗3、問:為什么這杯水會是甜的?

  (二)基本活動

  1、引導幼兒對比觀察糖和水的顏色味道,分別是白與無色,甜與無味

  2、將白糖放進水里輕輕攪動,慢慢的,糖不見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樣?

  4、再用鹽做一次實驗5、小結:水能溶解糖和鹽

  (三)鞏固活動

  1、討論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讓幼兒把老師提供的石頭,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東西放在水里,過一會兒或攪動一下,看看哪些東西不見了?它們都到哪里去了呢?

  3、提醒幼兒回家繼續做類似的實驗活動三:討論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應該怎樣節約用水?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中班03-08

科學活動教案科學活動教案怎么寫05-04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科學活動教案12-16

科學活動的教案11-15

科學活動教案06-12

精品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公開課04-11

科學活動大班教案10-24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06-1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播放 | 色资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高清 | 久久久理论片免费观看 | 亚洲午夜福利717 | 专区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