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式觀察記錄《自發的探索活動》
觀察紀錄:今天譚航和林亞南一起玩木制方塊拼圖。我看見他們沒有按照常規的方法去拼圖,而是兩人在分方塊。一共有六塊,他們你一塊我一塊,分完了,就低著頭仔細地比較誰的多。譚航發現自己的少了,馬上就向林亞南要了一塊,然后再來比較,發現還是少,又向林亞南要了兩塊。這次卻發現自己的比林亞南的多了,于是又還給他兩塊,發現就自己的少。于是譚航就開始壘高,邊壘邊對林亞南說:“我的比你的高。”林亞南一看,也開始壘高,他慢慢地仔細地一塊一塊地搭上去,見一塊放歪了,馬上又重新放。這樣他把自己的木塊全部壘好,滿意地看了看,然后他開始看譚航的,似乎在比較誰的更高一點。果然,他看了一會兒,說:“我的高。”但是口氣不是很肯定,譚航想說,但是他似乎看出來了是林亞南的高,所以他也不說,只是不停地看兩幢木塊。這時我建議他們兩個把木塊放在并排比較一下高矮,他們照做了,并且馬上就發現是林亞南的高一些。結果出來后,他們兩個人都很高興,林亞南說:“我的高!”譚航也高興道德用手指著林亞南說:“你的比我的高。”我問:“你們比出來來了是嗎?”“是的`!”他們幾乎是同時回答我的提問。
比完后,兩個人對著木塊看了一會兒,大概覺得這樣玩沒什么意思了,接下來他們開始把木塊平的擺放起來。林亞南擺了兩排,每排三塊;譚航也擺了兩排,但是比林亞南少了一塊。譚航用,兩只手握住所有的木塊,開始在桌上拖動,一邊嘴里說著:“嗚——”好象在開汽車,林亞南看見了也跟著學。兩個人都很專注地把木塊在桌上移動,移了一會兒,譚航把他的木塊整排端起來放在了林亞南的上面。然后兩個人都開心地笑了,并說:“噢!我們這么多了!”游戲到這時結束了,原因是到了區域活動結束的時間了。
反思:在區域活動中,很多時候小朋友的活動并不是按照老師預定的來做的。這種預定的活動要比集體的教學活動中的預設活動更少。他們對材料本身就有一個探索的過程。雖然老師在制作玩具時有一定的引導性,但是,如果小朋友投入到對玩具本身的探究中,他們會隨著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想象去進行活動,而不會可以刻意地按照老師設想的方式去玩。這是很正常的。老師在孩子的這種自發的學習活動中應該仔細地觀察孩子的行動,努力地去發現孩子在干什么,知道他們的活動方式后,可以順著孩子的思路在必要的時候給孩子一點提示,讓孩子的學習活動變得有意義,讓他們的學習或毆打能夠得到深入,從而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活動持久地進行下去,而不是蜻蜓點水似的碰一下就放棄。這樣是很重要的
【紀錄式觀察記錄《自發的探索活動》】相關文章:
活動觀察記錄11-02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02-16
幼兒活動觀察記錄11-03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10-13
中班活動觀察記錄11-03
中班區域活動觀察記錄09-28
小班區域活動觀察記錄11-03
活動觀察記錄(15篇)11-03
活動觀察記錄15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