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剪紙圖案
剪紙是我國歷史文化,下面一起來看看福字剪紙圖案的更多詳細內容吧。以供大家參考!
福字剪紙圖案
福字剪紙圖案
福字剪紙圖案
福字剪紙圖案
剪紙的種類
由于各人的觀點合乎依據不同,剪紙的分類也不同。例如有人認為用刀刻出來的不叫剪紙,而應該稱為刻紙;但是有人卻認為追本溯源,古代的剪紙也是剪鏤刀刻的,何況剪也有“絞刀”之別稱,為何刀刻就不能稱為剪紙呢?事實上,剪鏤刀刻的痕跡確有差異,其應用的技法也有難易之分,因此,世人認為刀剪并用的作品可通稱為剪紙,而純刀刻的作品仍可稱為剪紙,于是剪紙分類上就有剪紙、刻紙之分了。
剪紙的紋樣大致可以分為:人物、鳥獸、文字、器用、鱗介、花木、果菜、昆蟲、山水等,還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現代器物兩類,共計11類。
又中國剪紙的特點,表現為題材的寓意,所以寓意可作為分來的依據,由此可分為:納吉祝福、怯邪、除惡、勸勉、警戒、趣味等七類。
有人認為剪紙的分類應以用途為據,由此可分為:
(1)裝飾類:貼于它物之上以供欣賞或增加它物之美的剪紙,如窗花。
(2)俗信類:用于祭祀、祈福、怯災、怯邪、驅毒的剪紙,如門神。
(3)稿模類:用于版模、印染的剪紙,如繡稿。
(4)設計類:能增加它物之美,或能宣揚它物的剪紙,如電影或電視的片頭。
另外也有人認為剪紙應分為三類:
(1)凡是用單色紙剪做的窗花、彩稿(花樣子),稱為剪紙。
(2)凡是用彩色紙剪做、經粘貼而成的作品,應稱為剪貼。
(3)凡是剪后再填色的作品應稱為剪畫。此種說法未免含混籠統、似是而非,不僅類同窗花的繁多作品未列入,而且剪畫一詞釋義尚多,不宜據于列類,何況剪而染色的作品將如何歸類,實待商榷。
還有以用紙及制作分類的,多用于教學之用。它將剪紙分為二類七種:
第一類:單色剪紙。就是用一種色紙來剪做的。又細分為
(1)折剪類,即將紙折疊后剪,放開后可得一種圖案或字型。
(2)迭剪類,即將數張紙重疊在一起,釘牢后再依稿剪之,一次可得數張作品。
第二類:復色剪紙,又稱為彩色剪紙。是以數張彩紙分剪后剪拼貼成圖;或以白紙依稿剪成,再染填上各種顏色;或先剪成主版,襯以白紙后再染填上各種顏色。細分可為:
(1)襯色類,先用單色剪紙的方法剪做成圖,再以彩紙為襯。
(2)套色類,以單色剪紙的方法剪成主版和次版的形象,再另剪色紙貼裱在主版需要的部位上;或將畫稿所需的各色色紙,重疊在一起釘牢,再沿稿線以次剪成,擇取一張為主版,貼裱在襯底上,再將其余的部分添貼在主版之上。
(3)拼色類,即分別用色紙剪成各部分形象,再依圖樣貼裱在襯紙上;或見各色紙重疊在一起釘牢,再依稿剪成,吻拼于襯紙上。
(4)染色類,即用易于浸漬的.白紙或淺色紙剪成各種形象,再逐次染成所需的顏色;或先將紙染色,再剪成形象。
(5)填色類,即先用黑色紙或深色紙剪出主版,裱貼在白紙上,再依稿填涂各種顏色;或用白紙剪成主題形象,裱貼后再填染所需顏色;也有先填色而后剪做的。
至于兼用兩類方法制作的剪紙,應擇其主要的方法歸其類別。
“剪紙窩”里剪紙樂
位于豫西山區的陜縣南溝村,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民俗文化村——該村的民間傳統剪紙藝術已有250多年歷史,全村剪紙藝人達360多人。由于大家都是在居住的地坑院內或窯洞里創作剪紙作品,故被當地農民形象地譽為“剪紙窩”。農閑時節,村里的剪紙藝人們就會聚在一起,唱著自編的剪紙歌《十二月花》,紙隨剪動,剪落曲終,讓鄉鄰和游客深切感受到這里濃厚的民俗文化和藝術氛圍。目前,南溝村已成立全省第一個村級剪紙協會,會員超過200人,全村一年剪紙收入可達二、三百萬元。
【福字剪紙圖案】相關文章:
福、壽、喜的圖案剪紙04-11
窗花剪紙教程福字05-16
傳統福字剪紙教程11-19
福字圖片大全剪紙06-11
喜字圖案剪紙步驟04-21
虎字剪紙步驟圖案04-17
剪紙壽字圖案步驟03-28
剪紙喜字圖案步驟04-24
剪紙圖案大全04-11
對稱剪紙圖案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