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作文教案,希望能幫助到你。
初中作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準確審題
2、指導學生多角度立意
二、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去年的語文期末考試題中,我們首次遇到了“話題”作文:
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個豐富的世界,有喜悅,有憤怒,有憂傷,有快樂……請以“心事”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2.到底什么是話題作文呢?我們要從"話題"說起。
所謂"話題",就是談話的中心,就是引發談話的源頭,如:某句名言、某個故事、某則新聞、某項成果、某部電視劇等,所有這些都可以作為"話題"來引發人們的聯想、引發人們議論,也就是引發人們心中想說的話。可見,由某個設想好的"話題"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話題作文"。這個"話題"就是作文所要談及的內容范圍。也可以這樣理解:話題好比一個圓的圓心,從圓心到圓周上的任何一點連起來的線都可視為一個話題作文的寫作角度。可見,話題作文內容是很寬泛的,再加上體裁不限,自由度就更大了。
(二)指導學生審題。
1、抓住題目關鍵詞語,明確下列問題(邊提問邊板書)
話題:心事
內容:與“心事”有關的內容都可以
體裁:不限(一般情況詩歌除外)
字數:500字以上
2、抓住寫作對象、寫作范圍引導學生進一步審題(自由討論,個別發言)
(1)正如引言中所言“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個豐富的世界有喜悅、有憤怒、有憂傷、有快樂……”成長中的青少年,就有更多的心事,那么,看到這個作文題目,你們會想起些什么心事呢?
以“心事”為話題,應明確這個詞的詞義內涵,指的是心里盤算、放不下的事,多用于為難的事。該詞區別于“心情”“心思”“心緒”“心態”等。
[解題思路]
這個話題有兩條分析思路:
其一,誰的心事?可以是我的心事,父母親的心事,老師的心事,同學的心事;也可以擬測、揣摩花草魚蟲的心事、大自然的心事、祖國的心事等,從一個新的角度,折射自己對社會、世界的思考。
其二,這心事是什么?確定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后,再想一想是什么心事。對于不同的對象,可能有不同的心事。
(三)指導學生立意。
1、指導學生確定寫作角度
所謂“立意”,也就是確定一篇文章的中心。一篇文章,若沒有了中心,就像一個人沒有了思想,沒有了靈魂,只徒巨一具尸體;就像一般駛入大海的航船,失去了舵,終究會迷失方向。一篇文章的中心,它就象一條串起項鏈的繩子一樣重要,我們所選擇的材料,都必須圍繞中心,為中心服務。
2、那么,以“心事”為話題,同學們想想,你為怎樣立意呢?
(四)指導學生選材
在各種各樣的"心事"中,我們要根據自己的“立意”,選定一件自己心中最深刻的“心事”,并選出自己最有話說的“心事”,然后再考慮動筆。另外,如果作為考場作文,還應符合考場作文的要求,必須主題高揚,不應寫較敏感的或政治性太強的事件。
(五)作業:完成這次作文。
初中作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片段訓練,學生能對一件事情做到具體敘述。
2、過程與方法:通過演示實驗、練習,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營造濃郁的文學氛圍,激發學習文學熱情,陶冶學生心情。
二、教學重點:片段練習
三、教學難點:通過片段練習,掌握如何使作文具體化的技巧方法
四、教學設想:演示實驗 練習 分析 片段練習 方法總結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堂導入:
同學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寫作文,感到最難的也是寫作文,膠盡腦汁而無處下筆,搜腸刮肚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詞語。不由的發出感嘆:“作文難啊,難于上青天”。其實作文難寫嗎?答案是肯定的!真那么難寫嗎?亦不然!
因為在祖國的語言文字里,有黃河的不羈和剛強,有長江的奔放和瀟灑,有泰山的威武,有草原的粗獷,有彩陶的古樸典雅,有花椒的芳香四溢。有先秦的繁星明月;有皎潔的漢宮秋月,有珠落玉盤的琵琶,有高山流水的琴瑟,有“推”“敲”不定的月下門,有莊子的逍遙游,有孔子的顛沛流利,有魏王的老驥之志,有諸葛的錦囊妙計,有君子好逑的《詩三百》,有魂兮歸來的《楚詞》,有執過羊鞭的《兵法》,有受過宮刑的《史記》,有李太白的杯中酒,有曹雪芹的夢中淚,有千古絕唱的詩詞曲賦,有功垂青史的《四庫全書》……它不僅是我們每個人學習、工作、生活的工具,而且負載著豐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人類的文明。有了這些,我們寫作文怎么會難寫呢?何愁寫不好呢?這就要我們平時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
慣,寫好讀書筆記。因為書到用時方恨少。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解決作文中的一個難題:如何使作文具體化?
<二>、活動一:
(一)、教師演示:教師手拿一枚硬幣,硬幣從手中滑落,掉到講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
(1)、每一個同學仔細觀察這種現象,然后用一句話描寫這種現象。
(2)、同學之間交流、分享。
摘錄例句:
(1)、有一枚硬幣從老師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2)、有一枚硬幣從老師小巧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講桌上,然后又像一個小精靈叮叮當當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畫了一個優美的圓弧后平靜地躺在那兒。
2、分析:在同學們寫的句子中你認為哪一句寫的最好?原因是?第二句比第一句增加了一些內容,說說增加了哪些內容?
通過討論分析得出結論:都認為第二句好。第二句不僅寫出了硬幣從哪兒掉下來,更寫出了老師的手,硬幣掉到地上的響聲,還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硬幣的姿態,寫出了情感。
3、教師點撥:我們在課堂上要會聽課:伸長耳朵去細心的聽,睜大眼睛去仔細的看,張開嘴巴去詳細的說,用心去細細的想,讓后用筆去寫寫、記記——你看看你變的“聰”明了。在前面的學習討論中,逐步擴充,最終使句子完整、生動、形象,我們不妨給它取名“步步追問”。用這個方法可以把內容寫的具體一些。但是同學們想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的事情,能不能每件事情都要去演示,都要去追問,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我們不能去演示,只能通過聯想和想象去解決,使情節更合理,我們不妨叫它“想象延伸”。如“綠色”、王羲之“之”字寫法、“臺階”你可以想到什么?
4、學生討論總結:
由“綠色”想象到:“水、植物、春天、軍人、生命、和平、希望、朝氣、青春……等”;由王羲之“之”字寫法想象到:“要有個性、不要墨守成規、行行出狀元……等”;有“臺階”想象到:“一切從零開始、成功的道路的不平坦的、人梯精神、永不止步……
等”。這樣以來我們的思維變的活躍了,視野開闊了,作文變得好寫了。
5教師點撥:我們每天生活在祖國溫暖的懷抱之中,生活在親人、老師、同學的關愛之中、生活在親情之中,其樂融融。要我們去刻畫一個人物的肖像,同學們想想,上面兩種方法是否可行?顯然以上兩種方法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對一個人的某一部位,某個方面進行精細的描繪,才能表現出這個人的優秀品質,我們不妨叫它“局部雕刻”。舉例:《范進中舉》中胡屠戶形象。
<三>、活動二:根據以上方法進行片段練習。
(一)、練習話題1:我慚愧。
1、公式:具體心理形象=步步追問+想像延伸
2、注意:
(1)、是什么原因慚愧?
(2)、慚愧時是什么表情?
(3)、慚愧時是什么心理?
3、師生互動交流,分享成果。
4、教師范文:
我慚愧。我站在老師跟前,耷拉著腦袋,臉火燒火燎的`,兩只手沒處放了,只是無意識的擰著衣角,兩腳無力的支撐著身體。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兒都有。同學們信任我,選我當班干部,我卻做出這等丟人現眼的事兒,我對的起誰?是家里的父母,還是學校里的老師。我的目光在地面上搜尋著,如果有個縫兒的話,我一定會鉆進去。
(二)練習話題2:既喜歡又討厭的同桌。
1、公式:具體人物形象=步步追問+想象延伸+局部雕刻
2、注意:
(1)喜歡到什么程度?
(2)討厭到什么程度?
(3)為什么會有這樣兩重情況?
(4)特別注意人物刻畫。
3、學生練筆、師生互動、交流分享成果。
4、教師范文:
“我以后就是你的同桌啦!”她邊說邊習慣性的搔著后腦勺,臉上掛著笑。我大吃一驚,“和你同桌?”她聳聳肩,一臉無辜。有誰不知她是班上最大膽最調皮的女孩兒呢?我有點畏懼。
日子過的很快。印象中,每天晚自習鈴聲響起時,她就會問我:“準備好了嗎?”我點點頭,馬上雙手捂住耳朵。不一會兒,耳邊驟然響起:“組長收數學作業。”其聲如雷霆乍驚,即使最懶的同學也會乖乖地交上作業。
<四>、活動三:拓展延伸。
我們在刻畫人物,描寫事物運用“三步走”策略可以做到具體生動,但是要寫出文章的神韻,還遠遠不夠。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大膽夸張,來點叛逆。范文:
已知:數學卷2張,語文卷2張,物理、化學卷各1張,英語卷2張,
求:能否在眼皮打架之前做完?
解:因為:一天24小時,在校上課學習時間9個小時,睡覺休息時間8個小時,吃喝拉撒、路上時間2個小時,數學卷2個小時,語文卷2個小時,物理化學卷2個小時,英語卷2個小時。
所以:總共需要27個小時。
結果:在眼皮打架之前不能完成。
2、巧妙悖論,來點幽默。范文:
那個“絡腮胡子”可謂“絕頂聰明”,該長胡子的地方沒長,不該長的地方卻大把地長。推著的那輛自行車也是很特別,除了鈴鐺不響,什么都響。
3、準確撲捉,畫一副漫畫。范文:
孩子不足兩歲,塌鼻子,眼睛兩絲斜縫,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遠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
4、學以致用,歷練身手。范文:
幸福就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那種甜蜜,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種恬淡。幸福就是“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那種舒暢,是“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的那種神怡。幸福就是“吹面不寒楊柳風”、“萬紫千紅總是春”的那種美感,是“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的那種悠閑。幸福就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那種愜意,是“會當凌絕頂”、“閱盡人間春色”的那種豪放……
<五>、總結: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除了引人眼球的標題,一錘定音的開頭,回頭百媚生的結尾外,還要做到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用修辭、文體立意等諸多方面。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運用語文,在生活中學會語文。
<六>、作業:以“他在娘的臉上親了一下”為話題,寫150字左右的片段。
初中作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通過片段訓練,使學生能進行細致的描寫。
二、教學重點:
片段練習
三、教學難點:
通過片段練習,掌握進行細致描寫的技巧。
四、教學設想:
演示實驗 練習 分析 片段練習 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課堂導入: 同學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寫作文,往往膠盡 腦汁而無處下筆, 搜腸刮肚找不到一個詞語。 其實, 你們都是幸運的, 因為前人留給我們太多的寶藏,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筆下的十二金釵,只要我們能多讀好書,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寫不好作文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解決作文中的一個難題: “怎么進行細致的描寫”?
(二) 講授新課
1、 教師演示:教師手拿一個紙飛機,用力射出去,然后飛機掉 教師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
(1)同學們要仔細觀察,然后用一段話進行描寫。
(2)同學們之間交流、分享。
2、摘錄例句: 、摘錄例句:
a、老師把紙飛機用力的射了出去,飛機在空中飛了一圈,掉到 了地上。
b、老師右手拿一個紙飛機,高高向斜后方舉起,身體向右傾斜 45 度角,右腳后退一小步,頭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將 飛機射了出去。飛機在空中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女子,畫了一道優 美的弧線,輕輕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這兩段話,你認為哪段寫的好?為什么?
4、教師引導分析:得出“描寫三原則” 。
師總結:描寫是什么呢?我認為描寫就是把你看到的東西,可能是一 個人、一件物品、一個場景,告訴沒有看到的人。 如果你要告訴別人什么, 首先一定要告訴別人。
師總結:描寫時,除了告訴別人“有什么”“怎么樣”外,還要告訴別人“像什么”(板書:像什么)運用一定的修辭,這樣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動形象。“有什么”使我們明白了描寫的對象,“怎么樣”使描寫具體起來,而“像什么”使描寫變得更形象、生動,這三點就是描寫三原則。
5、下面,同學們按照描寫的三原則,檢驗一下自己剛剛的描寫,進行修改。
6、教師讓同學們將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讀出來,然后同學之間進行互評,教師讓同學們將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讀出來。
7、美文共賞: 朱自清的《春》 分析:春天里“有什么”? 春天里“怎么樣”? 春天的事物“像什么”?
8、作業:每人發一張圖片——小鴨游水圖, 讓同學們課后按圖片所畫進行 描寫練習。要示:用詞準確,100 字左右。
9、板書設計:
三式妙法巧繪大千世界
1、有什么(對象) 描寫三原則:
2、怎么樣(細致)
3、像什么(修辭)
10、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對描寫的練習,同學們都有一個感覺:原來作文很簡單。這也是這節課,我要告訴同學們的一個道理——作文 并不難。 但也有一部分同學詞句匱乏,以后教學中,一定要加強詞句的積累。
【初中作文教案】相關文章:
《鄉愁》初中教案08-26
初中政治教案02-23
初中環保教案02-16
初中《媽媽》課件教案05-09
初中政治教案02-23
初中物理教案02-09
初中《望岳》教案09-28
初中《化石吟》教案10-22
初中政治復習教案范文02-23
初中地理教案 15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