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美術折紙課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折紙課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美術折紙課教案 1
活動目標:
1、讓孩子掌握由正方形對折成三角形的方法,感受折紙的樂趣。
2、樂意與同伴一起分享折紙的快樂
教學重點:讓孩子初步掌握由正方形對折成三角形的方法。
教學難點:把三角形的兩個角往下折出合適的角度
活動準備:
豬寶寶的圖片
不同顏色的正方形紙
彩筆若干
各種顏色折紙豬寶寶成品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導幼兒觀察豬寶寶的主要特征。
師:小朋友們,農場里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你們來看看它們是誰。
教師出示小豬的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
提問: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小動物啊?
它有幾只耳朵啊,耳朵是向上的還是向下的呀?
二、 觀看折紙豬寶寶,引起幼兒折紙興趣
教師出示各種顏色的折紙豬寶寶
三、引導幼兒學習用對角折的'方法折出小豬寶寶。
1、師:這些小豬寶寶可愛嗎?老師還會用手中的彩紙將這些可愛的豬寶寶做出來呢!
出示彩紙,這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紙?現在請小朋友們的小眼睛看清楚了,小耳朵也聽仔細了,老師是怎么做的呢!
教師示范:折豬寶寶,先把正方形紙一個角和對面的另一個角對齊,然后將他們折起來, 抹平了,你們看,變成了什么形狀啊?(三角形)再把三角形到過來放在桌子上,將三角形底邊上的兩個角向下折一下,不能太多了,要讓他們都翹起來,得看到有兩個小角,就是豬寶寶的小耳朵,然后把下面的一個角向后折一下,也不要折太多了。小朋友們,你們看豬寶寶的臉上還少了什么呀?(眼睛、鼻子和嘴巴)
那現在老師幫豬寶寶把眼睛鼻子和嘴巴畫上,瞧,一只可愛的豬寶寶就折好了!
2、發紙帶幼兒一起折豬寶寶。
3、幼兒制作豬寶寶,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孩子。
4、鼓勵幼兒間互相幫忙。
四、欣賞與評價,結束活動。
1、幼兒一起相互間欣賞。
2、教師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
小學美術折紙課教案 2
一、教材分析
本課折紙動物是一節集折、剪、撕、貼、畫為一體的綜合制作課。折紙動物用兩條紙條分別折壓后粘拼出動物的形態,并通過剪、貼和添畫進一步突出動物的形象特點。
學生曾經學習過折紙,認識基本的折紙圖示,折紙動物所以一般都能通過自己識圖來制作。學生通過對一些動物身體比例的了解、把握,折出不同的動物形象,教材上的范圖也能給學生一定的啟示。折紙動物如將馬兒的脖子加長,身子縮短就變成長頸鹿的基形等等。所以啟發幫助學生抓住動物形體比例的特點折出動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折疊粘拼出動物的大形后,動物的'嘴、耳可用剪的方法,動物身上的花紋、皮毛既可畫又可以撕貼,可以不受動物本身的花紋、色彩的束縛,自由地選擇色彩、添畫花紋。也可以巧妙地利用掛歷紙、包裝紙上的色彩和花紋來完成作業。
本課制作方法簡單,難度不大,但留給學生的想象和表現空間卻很大。
二、教學目標
掌握折紙動物的方法,并能運用此方法制作出自己喜愛的動物形象。
學會把握動物的比例及外形特點。
培養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和熱情。
三、教學設計
本課折紙動物教學設計建立在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基礎上,從學生自己識圖制作,到發現探究問題的討論,再到尋求解決的方法,創造制作出自己喜愛的動物形象,均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時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不斷地發現、不斷地交流、尋找規律,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為了便于學生討論和活動的開展,可將課桌擺成四個圓圈,學生分四組圍坐在周圍。課前應制作CAI,它既能將各種動物的形象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又能直觀地分析動物身體各部分的比例關系,從而為學生創作成功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安排如下:
激趣導入——自學方法——觀察分析——指導實踐——創新探索——交流評論——游戲活動
激趣導入這一過程中,教師快速折出不同的動物,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學生看書上的折疊示范圖,自學折疊方法,試折出馬兒。接著再尋找規律:折動物最重要的是把握好頭、脖子、身子、四足的長度、寬度的大致比例關系。
在觀察分析這_階段,利用展示不同的動物形象,師生共同分析它們身體的比例特征。隨著學生的總結,將動物圖片用陰影的形式把各部分大的形體比例概括出來。接著欣賞教材中通過剪、撕、貼、畫幾種方法裝飾出來的動物,了解多種裝飾方法,來指導學生實踐。
接著學生巧妙地利用各種紙張的花紋、色彩,將喜歡的動物折出來,并把問題提出來,小組同學共同討論解決。
評價環節中各組學生把做好的動物擺在桌上,大家自由地走動交流、評價。
游戲活動時,每組把前一節課做的小樹擺出來,還可以做些小草、石頭等,再把動物放進去,玩一玩“森林王國”的游戲。教學中還應注意滲透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教育。
作業要求:
每位學生先折出一匹馬,再運用這種折疊方法自己折出一個動物形象,并且完成其中一個的添畫裝飾。
四、教學建議
本課也可用兩課時。第一課時以學習折疊方法并創造性地運用,折出不同的動物為主要內容。第二課時以添畫裝飾和游戲為主要內容。
注意不要選過于軟的紙,以免折出的動物立不起來。
小學美術折紙課教案 3
教材分析:
1、本課是一節綜合練習課,主要是以折紙為主,另外用剪、撕、貼,畫等多種形式進行制作小動物的練習。
2、以啟發幫助學生抓住動物特點和形體比例折出動物成為本課的要點。
3、折出小動物之后,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剪、撕、貼,畫等方法進行完善,利用多種材料進行添加。)
4、教材給予的制作方法較簡單,難度不是很大,留給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空間很大。另外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互助。
教學目的:
1、掌握折紙的基本方法,并能運用此方法制作己喜愛的動物形象。
2、學會把握動物的特點和比例結構進行制作。
3、能基本運用剪、撕、貼,畫等方法進行完善,利用多種材料進行添加。
4、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的。
5、培養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和熱情。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基本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和比例關系。
2、學會利用多種材料和方法進行制作和添加。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基本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和比例關系的能力。
教學用具:動物娃娃、范畫、課件、折紙作品、各色蠟光紙、音樂帶、水彩筆、黃色塑板、雙面膠,若干樹葉和花布頭等。
課前準備:
1、學生分兩排席地而坐,。
2、教師將若干個動物娃娃掛在教室里,并將一張淡黃色塑板放置幻燈幕布下。
4、展示課件:(《折紙動物》的封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老師手拿一只紙折的千紙鶴入場。(用千紙鶴引出一個小故事)。
2、課件展示:(動物王國中的選美大賽。)
3、老師提問:“動物王國中發生了什么事?”(學生回答)
4、投影儀展示:范畫(天空、陸地,水中的小動物代表比美)。
5、老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認為哪個小動物最美?為什么?”(學生回答)
6、深入:“小朋友,你們還認為什么小動物的體形和顏色很美?為什么?”(學生回答)
7、學生站出來,學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和動態。(學生進行聲音和肢體模仿練習。)
8、課件展示:(天上、陸地,水中的小動物圖片。)
9、老師提問:“圖片中的是什么動物?它們有什么不同的特點?身體各個部分互相有什么比例特點?”(學生分小組討論之后回答。)
二、新授:
1、故事接下去:“動物王國里這么熱鬧,我們的`紙動物也想來湊湊熱鬧。”(再次提起學生的興趣。)
2、投影儀展示:出示不同顏色、形狀、動態和種類的紙折小動物。
3、每出示一個后提問:“這個小動物有什么樣的特點,它的身體比例關系怎么樣?”(學生回答,并進行鼓掌表揚。)
4、開始引導比賽:(學生準備動手制作折紙小動物)。
5、按學生意愿,將學生分為三個小組:(天上動物、陸地動物和水中動物),三組學生分別將自己的小組圍成一個圓圈。
6、老師講解折剪小動物的三大要領:(1)要按照折紙的規律來折。(2)可以在折紙的基礎上,用撕、剪、貼等方法進行完善作品。(3)用畫筆添加小動物的各個部分。
三、練習:
1、開始引導學生采用各種方法進行折紙練習。(老師發放各色蠟光紙給學生。)
2、老師坐在地上和學生一起動手折紙,并輪流帶學生做折紙小動物)(折紙過程中穿插音樂)
3、在折剪過程中,老師提醒學生可用多種方法進行制作。(老師發放小樹葉和花布頭給學生,讓學生對折紙進行添加,并讓學生對自己的折紙作品進行添畫。)(老師提示學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進行創作。)(學生自由創作。)(老師將雙面膠貼在學生作品后面。)
四、評議:
1、老師隨堂進行評畫,請折得快的學生講解自己的作品。(投影儀展示作品,講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評議。(在學生制作過程中,老師將雙面膠貼在所有學生的作品后。)
2、學生將自己好的作品按種類貼在黃色塑板上進行展示。
3、老師在三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狀和特點,讓學生猜是什么動物。(學生猜答)
4、老師請作者上來講評自己的作品(特點和制作方法),其他學生也評議。
5、老師獎勵學生,學生去拿自己喜歡的動物小娃娃,大家鼓掌表揚。
五、活動:
比賽結束,老師帶學生放松小手。老師和學生一起跳舞。(音樂帶《我有一雙小小手》伴舞)。
六、延伸:
1、學生將自己的折紙作品貼在黃色塑板上,將作品全面展示。
2、老師提問:“小動物這么美,周圍好象缺了什么?”(學生回答)
3、老師和學生一起用水彩筆將折紙小動物四周美麗的風景進行添加。(天上、陸地和水中的風景)。
4、老師坐到學生中間,和學生一起欣賞美麗的動物王國。(放音樂)
八、尾聲:
1、課件展示:(動物王國里的小動物向小朋友們說再見。)
2、老師帶小朋友們向小動物們說再見。
3、老師和小朋友們互相說再見。
4、結束。
小學美術折紙課教案 4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3.通過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探究解決計算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結果不是最簡分數的要進行約分。
教學難點:
把分母不同的分數通過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計算1/4+1/5 2/15+1/5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異分母分數相加減,那么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同學們要注意什么呢?
今天,我們進一步探討異分母分數的相加減。
二、試一試
1.比較兩種計算方法,笑笑的方法是找公倍數,最后進行約分,淘氣的方法是找最小公倍數。比較后發現,找最小公倍數,計算起來比較簡單,計算的正確率會高一點。其次,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成最簡分數。
2.算一算,并與同伴交流你的做法。
生獨立完成,反饋。第一題結果要進行約分。
3.森林醫生。
先觀察,說一說三道題目錯在哪里?再進行獨立計算,改正。
4.應用題。
讀題找到數學信息,并提出問題。
5.解方程。
根據數量關系:加數+加數=和,被減數減數=差 這兩個數量關系,找到X在題目中所表示的量,再進行解方程計算。
6.拓展題,第8題。
重點交流學生估計的方法,再計算驗證。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你知道埃及人怎樣表示分數的嗎?自己讀一讀你知道嗎?
四、布置作業
小學美術折紙課教案 5
教材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手是思想的鏡子,是智力才能發展的刺激物,是意識的偉大培養者,是指揮的創造者。"這說明了手和大腦的密切關系,"心靈手巧"、"十指連心"也都體現了這一點。所以在午飯之后我經常讓他們折紙,我也常常有意無意在觀察孩子的活動情況,每次孩子們在活動開展之初興趣都很高,擺弄幾下之后就沒有興趣了,因為他們會折的東西有限,如何教小班幼兒學折紙,讓他們樂于動手,主動參加活動呢?我設計了這節課。
教案設計:
一、目標:
1.學習用雙三角的折法,制作小魚。
2.使用的記號筆、蠟筆、水彩筆等美術工具和材料,對小魚進行裝飾。
二、準備:
小魚范例若干、大小不同正方形紙若干、背景圖魚池一張、膠棒三、過程:
1.教師出示范例,激發幼兒折紙興趣昨天晚上老師折了許多小魚,我們來看看吧。
我們給這幾條小魚找些朋友好嗎?
2.教師示范并講解折法幼兒學折小魚,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折雙三角。
折好后給小魚穿上漂亮的衣服,之后把小魚送到魚池去玩。
3. 幼兒折紙,教師個別指導。
4.活動結束今天小魚們玩的很開心,我們去給他們找個家好么。
反思:
我通過看老師折紙-跟老師折紙-自己折紙三步走。活動中,幾個中班年齡的幼兒在跟著老師折紙之后基本能折出雙三角形來,部分能力強的小班幼兒在老師的反復指導能完成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個別幼兒都出現了折錯、亂折的情況,但是我想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應該允許幼兒犯錯,同時我也發現,我們班孩子對折紙是很感興趣的,但是對他們來說還是有難度的,是要反復練習的。
通過這個活動中我發現,在折紙活動中我們應注重幼兒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通過相互交流,孩子可以從同伴那里得到許多新信息、新經驗,會發現和重新認識同伴的許多長處和價值;通過交流可以對原有的經驗進行綜合、豐富和充實,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能促進幼兒不斷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構建新觀點。
【小學美術折紙課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折紙動物教案03-25
折紙動物小學美術教案07-05
小學美術折紙教案設計03-25
《帆船折紙》美術教案03-25
蝴蝶折紙美術教案06-12
美術課折紙課件資料06-10
托班美術折紙教案03-19
小學手工課折紙課件03-18
大班美術教案設計:折紙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