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的木頭人教案
編寫教案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精心設計。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木頭人教案,一起來看一下吧。
幼兒園小班木頭人教案篇一
游戲目標:
1.鍛煉小朋友的習慣以及聽力。
2.讓小朋友體驗游戲的快樂。
游戲準備:
1.在室外選擇較平整的場地。
2.兒歌一首。
游戲過程:
1.準備活動
教師直接告訴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木頭人的游戲,你們知道木頭人是怎么樣的嗎?多請一些小朋友回答。教師繼續講道:游戲里這首好聽的兒歌里面也有一個木頭人,你們聽聽這個木頭人是怎么樣的?你們認真、仔細聽哦。教師展示一遍兒歌——“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會說話不會動,動了就是小蜜蜂。”老師兒歌念完了,那小朋友們現在知道兒歌里的木頭人是怎么樣了嗎?(全班回答即可)
2.開始游戲
首先,教師講解游戲規則——教師在一旁念兒歌,小朋友在結束兒歌的時候要停止不動,動了小朋友要接受懲罰,停止一次游戲。
3.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都做的很好,那我們給自己鼓鼓掌。那我們下次把這個好玩的木頭人游戲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玩,好不好?游戲結束。
注意事項:
兒歌學習不要求背誦,只需小朋友天聽懂即可;注意游戲中的安全。
活動反思:
整個游戲比較簡單,主要以學習兒歌和遵守游戲規則兩項基本任務,雖然比較簡單,但是通過活動也得到了很多寶貴經驗。第一點,維持紀律的技巧。活動中有小朋友不聽指令,獨自玩樂。發出很嘈雜的.聲音。這時候我指著吵鬧的小朋友叫他們不要再吵鬧,可效果不是很明顯。游戲結束后,王老師對我這個事情做出了更好的解決辦法——你可以表揚乖乖站好的小朋友,然后說“其他小朋友像他們學習!”這樣可能更能讓小朋友安靜下來。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也試用了老師的方法,果不其然,效果很顯著。第二點,表演結合兒歌的形式。在游戲的兒歌教學小環節上我只用好聽的語言把兒歌給小朋友念了幾遍,發現小朋友的學習興趣不是很大。回去后,我反思了一下,想到了一個可以改進的地方——我可以一邊念兒歌一邊配著表演展示兒歌,這樣小朋友才能回憶出兒歌的內容。我想,這也可以運用到日常的語言活動領域。
幼兒園小班木頭人教案篇二
設計意圖
民間游戲《木頭人》簡單易學適合小班幼兒學習,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敏捷性,通過玩此游戲,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希望在玩的過程中帶給孩子們無窮無盡的智慧、快樂和滿足。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2。培養幼兒對民間游戲的興趣。
活動重點
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老虎頭飾、 錄音機、音樂磁帶、活動前學會兒歌“木頭人”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說兒歌進入場地,走走走,慢慢走,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超前,不掉隊,我們都是好朋友。小朋友,我們一起學一學小動物走路好嗎?放音樂《走路》。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我們學了一首兒歌《木頭人》,背給老師們聽一聽。“山山山,爬高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木頭人是什么樣的?請舉手說。小朋友說的很好,木頭人是不會說話、不會笑,也不會動的。
木頭人很好玩,我們一起做個木頭人的游戲好不好?小朋友手拉手,圍著圓圈一邊說兒歌,一邊走,說到“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時,小朋友趕快學木頭人站好,哪個木頭人表現得好,老師講給他一朵小紅花,如果誰先動,誰先說話,誰先笑,就讓他表演一個節目。玩游戲三遍。
還有一種好玩的玩法,老師當老虎,小朋友當木頭人跟在老虎后面一邊走一邊說兒歌,說到“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時,小朋友馬上停住,任意造型擺一個好看的動作,但是不能動也不能笑,誰先動或笑就輸了,被大老虎抓住就讓他表演一個節目或罰他停止一次游戲。幼兒游戲三至四次。教師指導幼兒控制自己的身體靜止不動,提醒不跪或坐在地上。
小結:表揚愛動腦筋擺出不同造型和遵守游戲規則的的小朋友。
三、結束部分
做《看樣學樣》活動放松身體,走回活動室。
活動延伸
戶外活動繼續玩此游戲,也可以回家和家人玩此游戲。
活動反思
通過玩游戲,幼兒對此游戲非常感興趣,游戲效果很好,初步培養了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難度適合幼兒年齡特點,重點、難點把握較好,是值得開展的好游戲,這也是挖掘民間游戲的魅力所在。
【幼兒園小班的木頭人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民間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木頭人》09-22
木頭人教案04-14
幼兒園小班娃娃家游戲教案04-22
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15篇)04-10
木頭人游戲作文05-10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教案15篇04-24
《聰明的小狗》小班教案04-15
小班聰明的小雞教案04-14
123木頭人游戲作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