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躍游戲教案
一、教學價值和意義
跳躍是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之一,跳躍項目的各項教學內容對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促進下肢肌肉、關節、韌帶和內臟器官機能的發展,提高靈敏、速度、力量等身體素質有積極意義,且深受兒童喜愛。水平一要求學生學習實際生活中的移動動作,如走、跑、跳、攀爬等動作;在游戲或基本運動中進行多種移動、躲閃、急停、跳躍的練習。
二、教材分析
單、雙腳跳是低年級體育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學重點是單雙腳前腳掌蹬地起跳與落地的方法,所以教學應著重解決這兩個問題:
1、培養學生正確的跳蹬姿勢,為學生以后的發展與提高打下基礎。
2、學會單跳,雙腳輕巧落地的方法,增加安全地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三、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加上體育室、外課干擾因素多,注意力不集中,活潑好動,興趣難持久,依賴性強、自我約束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強;因此教師要抓住他們的特點,采用多種形式(比如情景教學、模仿教學、分組討論教學等)來進行教學。還有好奇性強;學生對體育活動有一種新鮮感,但對體育課的認識不足。小學一年級學生年齡都在6歲左右,存在體質一般、運動技術較差的現象。所以,在體育課中比較易興奮,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對于說教過多、技術要求的教學因其理性思維還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興趣;相反,對于直觀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維的'體育課比較喜歡,學習興趣較高。
四、設計思路
1.本單元通過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2.在教師的引導下,營造快樂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
3.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體驗學習過程中創造性活動的樂趣,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五、教學組織策略
根據學生在課堂練習的實際進度,遵循有效學習與掌握運動技能的原則,及時對各種練習次數與強度進行適度調整,教師語言著重動作技能方法指導、啟發學生思考及練習過程激勵話語的表達。
六、教法學法
1、教法
根據本單元教學內容的特點,本單元教學將采用講解法、示范法、練習法、游戲參與法和指導糾正錯誤等教學方法,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用比賽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團隊精神。
2、學法
根據小學生積極性高,活潑好動、好奇的特點,本單元以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新學習為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動腦、動手,進行合作性、多樣性的練習,使學生如何去學會鍛煉,學會和同伴交流與合作。不斷地促進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愛合作、愛探究的良好習慣。
【跳躍游戲教案】相關文章:
長凳游戲教案04-29
幼兒游戲教案04-29
大班游戲捕小魚小游戲教案04-25
小學體育游戲教案03-11
角色游戲大班教案05-08
大班游戲《筷子》教案05-01
《報紙游戲》中班教案04-30
長凳游戲大班教案04-30
音樂游戲大班教案04-30
手指游戲大班教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