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活動《小熊造房子》教案與反思(精選5篇)
能在建構的基礎上進行添畫,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小班活動《小熊造房子》教案與反思范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小班活動《小熊造房子》教案與反思 1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的幼兒,很喜歡拼圖。他們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已經認識了很多的圖形寶寶,而且平時在區域活動中,能用這些圖形拼出很圖型。所以結合孩子的興趣與需要,為了更好的發展幼兒的想象力,我就設計下面的這節課。
活動目標
1、區分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嘗試用組合圖形的方法拼搭房子。
2、能在建構的基礎上進行添畫,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
3、培養幼兒幫助小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區分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嘗試用組合圖形的方法拼搭房子
難點:能在建構的基礎上進行添畫,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課前課件欣賞各種各樣的房子。
2、玩具小熊一只
3、各類正方形、長方形、半圓形、三角形模板及固體膠、白紙、油畫棒每組若干,教師示范用具一套.
活動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昨晚刮了一陣大風,把小熊的房子都吹倒了。小熊沒房子住了,它需要小朋友的幫助,你們愿意幫助它嗎?
2、引發觀察興趣:你們看,小熊找到了什么?
二、拼拼貼貼,創造房子
1、觀察認識材料
1)小熊找到了哪些形狀的材料?(出示四種形狀模板)
2)分別辨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讓我們試試用這些材料能不能造出新房子:老師示范模板拼搭新房,并啟發幼兒來嘗試設計不同的造型,一起來想想如何來添置窗、煙囪和門。
三、激發創作,共同參與
(1)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多造新房。
(2)啟發幼兒尋找可以做煙囪、門、窗的圖形。
四、欣賞活動
請幼兒相互欣賞拼搭的房子,激發下次活動的興趣。結束語:“小熊很高興,請你們一起到外面玩玩吧!”
教學反思
小班后期的幼兒已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但將這些圖形的'組合起來拼搭還嘗試得不多,經常可以看見孩子們用積木積塑塑造房子的形象,所以這一內容對他們來說應該是不陌生的。為激起幼兒的興趣,我采用“小熊造新房”的故事情景,鼓勵幼兒幫助小動物,嘗試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圓形來拼搭房子的平面造型,并嘗試尋找合適的材料來添置煙囪、窗、門等,發展幼兒的操作能力及創造力。
在引導幼兒討論的時候,注重孩子們的想法,示范后故意不添置門窗,而是請幼兒觀察,發現問題,一同來解決;又如有幼兒想到“門上還有一個把手”,當即就對他表示了肯定,并引導幼兒考慮可以用添畫的方法;活動指導時也盡量尊重孩子們自己的想法,鼓勵他們自己動手,進行拼搭、添畫。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總的說來,整個活動孩子們的興致都十分高,在拼貼作畫中體驗了動手樂趣,目標基本完成。
小班活動《小熊造房子》教案與反思 2
活動目標:
1. 通過故事和動手活動,讓幼兒了解房子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2.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
3. 激發幼兒對建造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故事繪本《小熊造房子》。
2. 積木、紙張、彩筆、剪刀、膠水等手工材料。
3. 房子的圖片或模型。
活動過程:
1. 導入環節:
老師講述《小熊造房子》的故事,引導幼兒關注房子的構造和建造過程。
提問:小熊為什么要造房子?房子有哪些部分?
2. 觀察與討論:
展示房子的圖片或模型,讓幼兒觀察房子的基本結構,如屋頂、墻壁、門窗等。
引導幼兒討論房子的功能,如居住、遮風擋雨等。
3. 動手操作:
分組進行手工活動,幼兒可以選擇用積木搭建房子,或者用紙張、彩筆等材料設計并制作房子。
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創造獨特的房子。
4. 展示與分享:
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簡單介紹房子的特點和功能。
老師和其他幼兒給予積極的'評價和反饋。
5. 總結與延伸:
總結活動,強調房子的重要性和建造房子的樂趣。
延伸活動:可以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真實的房子,進一步了解房子的結構和功能。
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故事導入,激發了幼兒對建造房子的興趣。在觀察與討論環節,幼兒對房子的基本結構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動手操作環節是活動的亮點,幼兒通過搭建和制作房子,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還發揮了想象力。然而,在展示與分享環節,部分幼兒表達不夠流暢,需要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此外,活動延伸部分可以更加豐富,如邀請建筑師或工程師來園進行講座,讓幼兒更深入地了解房子的建造過程和原理。
小班活動《小熊造房子》教案與反思 3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通過故事了解房子的建造過程。
2. 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
3. 激發幼兒對房子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活動準備:
1. 故事PPT《小熊造房子》。
2. 積木、紙板、彩筆等手工材料。
3. 安全剪刀和膠水。
活動過程:
1. 故事導入:
利用PPT展示《小熊造房子》的故事,邊講述邊引導幼兒觀察房子的變化。
提問:小熊在造房子時遇到了哪些困難?它是怎么解決的`?
2. 討論與交流:
引導幼兒討論房子的基本組成部分,如門、窗、屋頂等。
提問:你見過的房子是什么樣的?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3. 分組合作:
將幼兒分成小組,每組分配不同的手工材料,讓幼兒合作搭建或制作房子。
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相互幫助,共同完成作品。
4. 展示與評價:
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建造過程中的趣事和困難。
老師和其他幼兒給予肯定和鼓勵,提出建設性意見。
5. 總結與反思:
總結活動,強調合作和動手的重要性。
反思活動中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故事導入,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他們對房子的建造過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分組合作環節,幼兒通過相互幫助和共同完成任務,培養了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然而,在活動過程中,部分幼兒對材料的操作不夠熟練,導致作品完成速度較慢。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在活動前增加一些材料操作的練習,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此外,在展示與評價環節,可以更多地引導幼兒關注作品的創意和獨特性,而不僅僅是外觀的精美程度。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小班活動《小熊造房子》教案與反思 4
活動目標:
1. 通過故事情境,激發幼兒對建筑的興趣和創造力。
2.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3. 學習簡單的建筑詞匯,如“屋頂”、“墻壁”、“門”等。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或PPT《小熊造房子》
積木、紙板、彩筆、剪刀、膠水等手工材料
小熊手偶或頭飾
活動過程:
1. 導入環節:
教師講述《小熊造房子》的故事,邊講邊展示故事掛圖或PPT,引導幼兒進入故事情境。
提問:小熊為什么想造房子?它遇到了哪些困難?最后是怎么解決的?
2. 討論環節:
引導幼兒討論:如果讓你幫助小熊造房子,你會選擇什么材料?房子需要有哪些部分?
教師介紹簡單的建筑詞匯,如“屋頂”、“墻壁”、“門”、“窗”等。
3. 創作環節:
分組活動,每組幼兒自由選擇積木、紙板等材料,嘗試搭建或繪制一座房子。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發揮創意,嘗試不同的搭建方法或設計。
4. 分享環節:
每組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講述自己的創作想法。
教師和小朋友們一起評價作品,表揚創意和團隊合作的表現。
5. 結束環節:
總結活動,強調建筑的重要性和團隊合作的樂趣。
鼓勵幼兒回家后與家人分享今天的活動,并嘗試用其他材料制作房子。
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故事情境激發了幼兒對建筑的興趣和創造力,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幼兒對建筑材料的選擇和使用還不夠熟練,需要教師在后續活動中加強指導。此外,雖然幼兒們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了一定的團隊協作意識,但仍有提升空間,未來可以通過更多的小組合作活動來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
小班活動《小熊造房子》教案與反思 5
活動目標:
1. 增進幼兒對建筑結構的理解,激發對建筑藝術的熱愛。
2. 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空間感知能力和創新思維。
3. 通過角色扮演,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技能。
活動準備:
《小熊造房子》故事書
積木、沙土、小鏟子、塑料桶等建構材料
小熊、小兔等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 故事引入:
教師用故事書講述《小熊造房子》的故事,引導幼兒進入故事情節。
提問:小熊造房子時遇到了哪些困難?它是怎么克服的?
2. 角色扮演:
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進行角色扮演。
教師分配角色,如小熊、小兔、小鳥等,模擬小熊造房子的場景。
3. 建構游戲:
幼兒分組使用積木、沙土等材料,根據故事情節和角色設定,嘗試建造一座房子。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房子的結構、功能和美觀性。
4. 分享與評價:
每組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講述房子的特點和建造過程。
教師和小朋友們一起評價作品,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創意和想法。
5. 結束與延伸:
總結活動,強調建筑的重要性和團隊合作的樂趣。
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回家后與家人一起用廢舊物品制作房子模型,培養環保意識。
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角色扮演和建構游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驗了建造房子的樂趣,并加深了對建筑結構的理解。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幼兒對建構材料的`運用還不夠靈活,需要教師在后續活動中提供更多的指導和示范。此外,雖然幼兒們在角色扮演中表現出了較高的參與度和興趣,但仍有部分幼兒在語言表達和社交技能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未來,教師可以通過更多的角色扮演和小組合作活動來培養幼兒的這些能力。
【小班活動《小熊造房子》教案與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教案:造房子01-13
造房子小班教學活動設計07-09
小班數學造房子教案10-20
造房子教學反思07-12
造房子教案09-13
造房子教案09-13
造房子教案09-13
造房子教案09-13
造房子教案09-13
造房子教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