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兒童配畫》
兒歌,以其特有的節奏、韻律,向小讀者展開了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兒歌配畫正是利用兒歌的這一優勢,引導學生把讀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兒歌那種難以言表的情緒體驗,用繪畫語言表現出來。讓學生在兒歌配畫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形象的基本方法,以下是“小學美術教案:《兒童配畫》”,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參考教材
課業類別:繪畫創作課。
教學目的:
1.加深學生對美術與文學藝術關系的理解,促進學生知識的全面發展;
2.培養學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3.豐富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對藝術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兒歌配畫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教學難點:從兒歌中提煉出可視可塑的藝術形象;畫面主體形象與兒歌中心內容的一致性。
教具準備:收集優秀少兒繪畫作品及與之相對應的優秀兒歌。
學具準備:選擇自己喜愛的一首兒、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觀察學生情緒,檢查學習準備情況,穩定課堂學習秩序。
二、導入新課
教師選擇學生所熟悉并喜愛的兒歌(或課本中的兒歌)有感情地朗誦,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條件的學校,可用錄音配樂帶導入新課的工作。)
三、講授新課
1.分析兒歌內容。
、僮髌分忻鑼懙闹饕獌热菔鞘裁矗
②你們在作品中看到了些什么?
、圩髌分械娜耍ㄎ铮┡c景,反映的時間、季節有哪些特征?
2.賞析圖例。
、俪鍪痉秷D,提問:這位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來表現自己對兒歌的理解的?
。▽W生回答問題,教師板書課題。)
、诋嬛械男蜗笈c兒歌中所說的相吻合嗎?
(引導學生把自己感覺到的文學形象與畫中的形象進行對照,說出大致相同的地方。)
、蹫槭裁从械牡胤脚c你設想的不一樣呢?
因為每個人觀察事物的方法,對兒歌中形象的想象不同,所以每個人根據兒歌所畫出的畫也會有所不同。但是只要與兒歌的內容保持密切的聯系,這幅兒歌配畫就是成功的`。
3.欣賞幾幅同齡人的作品。
、佟缎∮浾摺沸∽髡呔o扣主題,把小記者在初春時忙碌的情形表現出來,既表現了少年兒童豐富的課余生活,又把春天的氣息濃縮于畫面之中,給觀者帶來了一片喜洋洋的氣氛。
、凇恫蕚恪飞钪杏糜谡趽趿胰蘸陀晁幕▊,成了小朋友與父母密切聯系的紐帶。小作者抓住“我撐彩傘接媽媽”一句,用生動的形象和特定的雨景,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兒歌的全部內容。
、邸堆┗ü媚铩沸∽髡咴谧屑毞治龊屠斫鈨焊枳髌返幕A上,展開了自己豐富的聯想。畫中溫柔美麗的雪花姑娘與兒歌主題相互呼應,畫中小朋友的活動與空中的雪花姑娘相互映襯,顯出一派生動活潑的歡樂場面。
、堋洞蠊u》人們常見的公雞在這幅畫中,被裝扮得分外獨特。這不能不使我們由衷地佩服小作者大膽的創造力和豐富的聯想力。你們看看畫中的大公雞,再讀讀歌中的那只公雞,小作者表達得多么生動、多么貼切,似乎他的每一筆,都合著兒歌的節奏和韻律。
4.兒歌配畫的方法和步驟。
從上述五幅作品可以看出,要根據兒歌的內容畫好一幅好畫,就必須做到:
、僮屑毞治鲎髌返膬热荩页鲎髌分凶约鹤钍煜さ男蜗蟆
、谟勉U筆畫出兒歌中的形象與場景(注意與兒歌中所說的要有一致性。
、墼诓黄x兒歌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聯想結果。
、苓x擇適合于反映兒歌內容的色彩,說明時間或氣候條件。
教師可結合提問、講解、演示,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配畫過程。
5.色彩與畫面和兒歌的關系。
、倌芊从硟焊璧募竟澨卣骰蛱鞖馇闆r。
②有助于突出主體形象,渲染畫面氣氛。
③具有美化畫面的作用。
6.著色的一般方法和規律。
①冬季清晨:多用藍色、紫色作主調(即大塊色,配以少量的對比色,以拉開空間層次的距離)。
、谙募厩缣欤憾嘤门t、橙色)作大面積色,其他小面積色塊與大色塊在協調中進行對比。
一般情況下,先涂大色塊,再涂小色塊,主體形象色彩鮮明,與背景反差較大,背景色的選用以鄰近色為主。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作業:把自己所選擇的兒歌內容畫出來。要求能反映兒歌的主要內容和情景,構圖飽滿,主次分明,色彩協調。
輔導要點:
、僬页鰞焊柚行蜗笞铛r明的句子。
②添畫場景。(與原作的意境大致相同,能較好地起到襯托主體形象的作用。)
、壅{整賓主關系。
④選擇主色(針對兒歌中的色彩基調進行選擇)。
⑤其他形象的色彩(依據兒歌的特點,發揮自己的想象)。
、扪a充細節,整理畫面。
五、小結
講評優秀作業,請學生談自己的創作體會。
【小學美術教案:《兒童配畫》】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畫水果教案04-24
小班美術畫氣球教案04-24
中班美術畫媽媽教案04-25
小班美術教案畫太陽04-24
父親節兒童畫美術教案(精選8篇)05-13
簡單版贈汪倫古詩配畫教案10-30
小學白居易古詩暮江吟配畫07-31
春雪韓愈詩配畫10-26
中班美術大家來添畫教案04-24
中班美術替換想象畫教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