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問路》教案(精選10篇)
教學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寫一份優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中班語言《問路》教案,歡迎閱讀!
中班語言《問路》教案 篇1
一、游戲導入
1、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找我們的好朋友,好朋友住在很遠的地方,我們開車去。做小司機要遵守交通規則,跟著老師出發吧!
二、欣賞故事
1、呀,找到了,他們就是我的好朋友——打個招呼吧!
2、鼠先生和鼠小姐之間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想聽嗎?
3、欣賞故事的前半段
(1)鼠先生遇到了什么問題?
(2)鼠先生為什么找不到鼠小姐的家?
(3)迷路后,鼠先生應該怎么辦?
(4)小結:迷路后可以使用的辦法有,記住自己家的門牌號、電話號碼、父母手機號,打電話給家人;向路上的行人問路;找警察叔叔,讓他們把自己送回家……
4、欣賞故事后半段
①、找青蛙問路
(1)(出示淡綠色的房子)鼠先生來到淡綠色的小房子前會做什么?
(2)猜猜這是誰的房子?謎語:它有四條腿,會蹦又會跳,身穿綠衣袍,最會抓害蟲(叫起聲來呱呱呱)是誰的家啊?
(3)鼠先生會怎樣問路?他從青蛙那兒得到想要的答案了嗎?青蛙是怎么說的?
(4)那接著鼠先生會往那邊開車呢?
②找公雞問路
(1)(出示路線圖)鼠先生的車會往哪里開?
(2)這是誰的家?(出示畫有公雞局部身影的房子)
(3)鼠先生會怎樣問公雞?公雞是怎么說的?
(4)筆直往前走是什么意思?如果筆直走,他會走到哪幢房子前?
③找熊問路
(1)(出示路線圖)鼠先生筆直往前來到誰的家?鼠先生又是怎樣求助的?
(2)熊是怎么回答的?左邊在哪里?請小朋友幫鼠先生到地圖上去找一找。
(3)如果左轉的話,鼠先生會看到哪幾幢房子?
④找獅子問路
(1)(出示左轉后出現的三幢房子)鼠先生來到中間最大的那幢房子前向獅子問路,獅子是怎么說的?
(2)右邊的小房子是哪幢?是鼠小姐的家嗎?(幼兒選擇)
三、經驗遷移(完整欣賞)
1、完整欣賞故事。
2、提問:鼠先生問了幾次路?是什么幫助他最終找到鼠小姐的家?
3、小結:鼠先生在去鼠小姐家的路上迷路了,他能想到有禮貌問路的好辦法,獲得了大家的幫助,最終找到了鼠小姐的家。以后我們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去找一找朋友的家好嗎?
中班語言《問路》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人們生活的日益改善,這些生活在優越條件下的“小皇帝”“小公主”們,很少用到禮貌用語,結合孩子的經驗,設計了此次活動《問路》。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活動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在用禮貌的話問路等過程中不斷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帶有一定的神秘感,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里。通過生活中會遇到的經念去鍛煉孩子們的語言訓練。
活動目標:
1、通過看、聽、說,理解鼠先生通過問路找到鼠小姐的故事情節。
2、體驗問路找到目的的快樂。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情節。
活動難點:
體驗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老師出示鼠先生圖片,讓我們和鼠先生打個招呼!(鼠先生,你好!)他還帶來一位朋友(出示鼠小姐的圖片)和她問個好!(鼠小姐,你好!)鼠先生和鼠小姐之間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一起看看吧。
二、理解“問路”和“指路”的過程
(一)分段理解故事
1、第一段:鼠先生與鼠小姐見面
提問:鼠先生是怎么和鼠小姐打招呼的?
小結:鼠先生主動打招呼,非常有禮貌。
提問:鼠小姐邀請鼠先生去她家玩,留下了什么信息?
小結:鼠小姐告訴了鼠先生她家的地址。
提問:迷路是什么意思?
小結:迷路就是找不到路,不知道該怎么走了。
2、第二段:鼠先生向青蛙問路
過渡:讓我們來看看鼠先生有什么辦法。鼠先生開著小汽車,來到了一片大森林。
提問:鼠先生看到了什么顏色的房子?會是誰來開門呢?
小結:原來是穿綠衣服的青蛙來開了門。
提問:鼠先生是怎么問青蛙的?
小結:鼠先生用了“請問”2字,說明他非常有禮貌。
3、第三段:鼠先生向公雞小姐問路
過渡: 但是青蛙不知道鼠小姐的家在哪,鼠先生謝了青蛙,繼續開車往前走。
提問:鼠先生來到了一幢明亮的紅房子前,這會是誰的家?
小結:原來是公雞小姐的家。
提問:鼠先生會怎么問路呢?
小結:你們問得真有禮貌,聽聽公雞是怎么說的。
提問:筆直走是什么意思?
小結:筆直走就是沿路一直向前走不轉彎。
4、第四段:鼠先生向狗熊先生問路
過渡:鼠先生謝過公雞,沿這條路筆直開下去,經過路口,來到一座深褐色的房子前。
提問:請一個小朋友來扮演鼠先生幫他問路吧。
引導:讓我們來聽聽狗熊是怎么給鼠先生指路的。
小結:從狗熊家走向左轉就到了。
5、第五段:鼠先生向大獅子問路
過渡:鼠先生謝過狗熊,向左轉,看見大城堡,這會是鼠小姐的家嗎?
小結:原來這是獅子大王的家。
提問:誰愿意來幫幫鼠先生,幫他問路?
提問:鼠小姐家到底在哪里呢?它的房子是什么顏色的?
小結:鼠小姐家就在獅子家的右邊,就是那幢可愛的黃色小房子。
提問: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嗎?他們怎么樣?
小結:鼠先生終于找到鼠小姐的家了。高興地擁抱在一起。
過渡:鼓掌。
(二)完整欣賞故事
提問:鼠先生為什么問路?鼠小姐家是怎么找到的?
小結:鼠先生迷路了,但通過有禮貌地問路,獲得了幫助,最終找到鼠小姐。
三、討論交流
引導:如果你是鼠先生,迷路時怎么辦?還有哪些辦法?
1、幼兒討論迷路時的好辦法。
2、幼兒交流迷路時的好辦法。
小結: 小朋友的辦法真多,如果在生活中迷路了,可以用用剛才小朋友說到的方法,保護自己。
教學反思:
中班的幼兒已經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事物,詞語也有了不斷的豐富,但是在禮貌用語方面還比較欠缺,即使掌握了簡單的禮貌用語,似乎未能靈活的運用出來,在本節語言課就明顯的展示了出來。活動主要是在特定的氛圍中訓練語言,運用文字的訓練進一步體現童話的情趣,讓生活體驗和語言訓練合為一體,讓孩子們在認知中得到更好的深化,使情感在故事情節中得到升華。
整個語言活動下來,孩子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等我再次問他們學到了什么,孩子們都還會說出來,說明孩子們對這節課的印象還是比較深的,這才是孩子們真正地學到了知識,以后孩子們還可以在現實生活去用到這方面的知識。真正訓練幼兒的語言交際能力,達到交際的效果,在交際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中班語言《問路》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用故事表演的形式表現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經過。
2、學習詞語“悶”“孤獨”,學說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3、知道通過問路的方法找到目的地,體驗其快樂。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問路》教學掛圖。
2、鼠先生、鼠小姐以及青蛙、公雞、狗熊和獅子的動物頭飾若干。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閱讀學習資源,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教師邊出示掛圖邊講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鼠先生找鼠小姐的經過。
提問:鼠先生和鼠小姐在路上碰見了,發生了什么事情?
鼠先生迷路了,他都來到誰的家?他是怎樣問路的?
3、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詞語“悶”“孤獨”,并嘗試生動展示角色對話。
(1)引導幼兒說出:鼠先生問了幾次路?遇見了誰?是怎么說的?
(2)請幼兒說說對故事中“悶”“孤獨”詞語的理解,教師加以引導。
(3)引導幼兒嘗試角色對話。
4、請幼兒扮演角色,學說角色對話,體驗通過問路找到目的地的快樂。
(1)請幼兒6人為一組,協商分配角色。兩名幼兒分別扮演鼠先生和鼠小姐,其他幼兒扮演青蛙、公雞、狗熊和獅子。
(2)啟發幼兒根據故事內容,商討、畫好問路的行進路線。
(3)鼓勵幼兒學說角色對話,大膽表演。
5、聯系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我迷路了,我會用哪些方法找到家人。
教學反思:
中班的幼兒已經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事物,詞語也有了不斷的豐富,但是在禮貌用語方面還比較欠缺,即使掌握了簡單的禮貌用語,似乎未能靈活的運用出來,在本節語言課就明顯的展示了出來。活動主要是在特定的氛圍中訓練語言,運用文字的訓練進一步體現童話的情趣,讓生活體驗和語言訓練合為一體,讓孩子們在認知中得到更好的深化,使情感在故事情節中得到升華。
整個語言活動下來,孩子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等我再次問他們學到了什么,孩子們都還會說出來,說明孩子們對這節課的印象還是比較深的,這才是孩子們真正地學到了知識,以后孩子們還可以在現實生活去用到這方面的知識。真正訓練幼兒的語言交際能力,達到交際的效果,在交際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中班語言《問路》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用禮貌用語“請問、謝謝、再見”。
2.引導幼兒知道迷路了該怎么辦,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家的地址。
3.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精神。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動物頭飾、動畫片、小汽車
活動重點:
學會基本的禮貌用語,培養樂于助人的精神。
活動難點:
知道迷路了該怎么辦,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家的地址。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引出話題。
1、師:一只鼠先生和一只鼠小姐(出示圖片),他們倆在聊天,鼠小姐說:“我剛蓋了一座黃色的小房子請你去我家做客吧。”于是,鼠小姐把她家的地址留給了鼠先生,她邀請鼠先生去她家做客,那請問小朋友地址是什么?(讓幼兒充分理解“地址”的意義)
師:對!“地址”說的就是你的家在哪里?(舉例說明)
2、師:請小朋友猜一猜鼠先生會不會去鼠小姐家做客呢?
二、出示故事PPT,邊講故事邊提問:(邊出示課件邊提問邊講述故事內容,通過猜一猜、想一想激發幼兒興趣)
1、師:鼠先生要去鼠小姐家,可怎么也找不到鼠小姐留給他的地址了,沒有了地址,他在路上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幼:會迷路)。
2、鼠先生迷路了該怎么辦,誰來想一個辦法?(請幼兒想辦法學習自己解決問題)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辦法,鼠先生是怎么解決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鼠先生開著他的紅色小汽車來到一片森林里,看到一座綠色的房子,請小朋友想一想來到別人家門前應該先干嘛?
小結:是的,為了表示禮貌,我們應該先敲敲門,或者是按門鈴,讓我們一起伸出小手指來和鼠先生來按門鈴吧。(師幼一起模仿按門鈴)
4、請小朋友想一想鼠先生是怎么向小青蛙問路的?(學習禮貌用語的使用方法)
小結:鼠先生說:“請問去鼠小姐的家怎么走?”鼠先生用了‘請問’二字,說明鼠先生很有禮貌,我們來聽一聽小青蛙是怎么說的。(播放PPT中小青蛙的聲音)
5、鼠先生來到一座明亮的紅色小房子前, 這會是誰的家呢,請小朋友來猜一猜?(猜完播放大公雞聲音)公雞說筆直走,請問“筆直走”是什么意思?
師:筆直走就是一直向前走不轉彎。(請小朋友表演筆直走。)
6、鼠先生又來到一座褐色的房子前,這會是誰的家呢?請小朋友猜一猜?(播放PPT中小熊的聲音)小熊說向左轉,請問“左邊”在哪?(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左轉彎怎么走)。
7、請小朋友猜一猜大城堡里住的是誰?聽聽大獅子是怎么說的(播放大獅子的聲音)大獅子的旁邊果然有一座黃色的小房子,這是鼠小姐的家嗎? 三、播放動畫片,完整欣賞故事。(帶著疑問欣賞故事,更加調動幼兒的探索欲望)
揭示秘密:鼠小姐的家就在黃色的小房子里。 小動物們幫助了鼠先生找到了鼠小姐的家 ,他們好開心呀。這是為什么呢?(對!能夠幫助別人就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如果你在馬路上遇到了迷路的人,會怎么辦呢?你會覺得怎么樣?
四、情景表演(讓幼兒體驗表演活動帶來的樂趣)
1、請個別幼兒分別扮演故事中的小動物,練習故事里的對話部分。
2、分組扮演不同角色,表演故事。
五、結束與延伸
小朋友表演的真精彩,你們一定要記住:去別人家做客千萬不要忘記地址哦。我想請小朋友到我家來做客,我家的地址是衡王府花園,出了幼兒園一直走,向左轉就到了,小朋友想請我去你家做客嗎?你家的地址在哪呢?(請個別小朋友說說自己的詳細地址)不知道你家的地址的小朋友,回家問問家人,把地址寫在紙上,明天來告訴我吧!
中班語言《問路》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嘗試根據信息、符號尋找鼠小姐的家。
2.體驗禮貌問路、獲得幫助的快樂。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PPT、漢字卡片、人手一份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角色,表達對“角色”和“迷路”的理解
1.幼兒表達對角色(鼠先生)的贊美。
出示角色(鼠先生),提問:這是一位怎樣的鼠先生?如果請你用好聽的話贊美他,可以怎么說?
【設計意圖:此問題可以讓幼兒感受到贊美的語言有多種多樣,讓活動有良好的開端。其中幼兒所呈現出來的贊美方式也會讓教師感到意外和驚喜。進入中班后,幼兒既關注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也開始參與對同伴的評價。借助這樣的情感需求,鼓勵幼兒學習看到他人的優點,用好聽的話贊美他人。】
2.幼兒說說自己對“迷路”的理解并提出建議。
講述故事至“開著開著,鼠先生迷路了”,提問:什么是迷路?你有什么好的建議?(教師觀察、了解幼兒對“迷路”的理解與表述,鼓勵幼兒表達“迷路”時自己會怎么樣,引發幼兒表達自己的經驗或想法。)
【設計意圖:“迷路了怎么辦”是幼兒必須積累的生活經驗,通過交流,幼兒可以分享不同的解決方法,為進入下一環節埋下伏筆。】
二、觀察畫面,理解“問路”和“指路”的過程
1.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青蛙”的內容,并思考問題。
(1)出示一幢淡綠色的小房子,提問:鼠先生來到淡綠色的小房子前會做些什么?
(2)教師逐句念謎語,引導幼兒根據謎面猜出角色(青蛙)并說出理由。
(教師觀察幼兒傾聽每句謎面的反應,關注他們的答案是否有變化,幫助幼兒了解謎面里的每句話都是有用的。)
(3)教師:鼠先生會怎樣問路?他從青蛙那兒得到想要的答案了嗎?接著他會怎么做?
(教師要注意傾聽幼兒“問路”,了解他們會運用哪些生活經驗幫助鼠先生,并關注幼兒在沒有獲得答案時的不同反應。)
2.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公雞”的內容,并思考問題。
(1)出示路線圖,提問:鼠先生的車會往哪里開?
(教師要注意傾聽幼兒答案背后的理由,并根據他們的答案,幫助他們梳理出生活經驗:問路時可以嘗試到人多的地方去問。)
(2)出示畫有公雞局部身影的房子,讓幼兒猜這是誰的家并說出理由;提問:鼠先生會怎么做?
(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從上至下觀察圖片,幫助幼兒梳理證明是公雞的家的理由,再次觀察、了解幼兒問路的方式。)
(3)聽“公雞回答的話”,并提問:筆直往前走是什么意思?如果筆直走,他會走到哪座房子前?
(教師可以讓每個幼兒用手勢示意“筆直”,觀察幼兒對方向的理解。)
3.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熊”的內容,并思考問題。
(1)出示路線圖,提問:鼠先生筆直往前走來到誰的家?你們來扮演鼠先生吧。
(教師觀察幼兒是否注意到房子上的提示,根據提示聯想可能的答案。引導幼兒扮演角色,觀察幼兒參與問路的過程,是否有禮貌、是否能清晰表達。)
(2)聽“熊回答的話”,并提問:左邊在哪里?如果車往左邊轉,眼前會出現哪幢房子?
(教師可以讓幼兒舉起自己的手表示方向,一般現場會出現兩種相反的答案,對此,可直接表揚做對的幼兒。反復嘗試,讓其他幼兒了解以自身為中心的左邊在哪里。)
4.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獅子”的內容,并思考問題。
(1)出示向左轉后出現的三幢房子并提問:鼠先生會怎么做?
(由于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個性不同,這個環節會出現幾種不同的答案,教師可以細心傾聽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把自己想的內容完整表達出來。教師不要急于否定幼兒,接下來的操作環節可以幫助幼兒再次感受,讓幼兒自我解答。)
(2)幼兒取出操作材料,根據聽到的信息(獅子說的話),在紙上畫出相應的答案。
(教師可以把獅子說的一句話分開來講,先讓幼兒聽前半句,觀察幼兒如何理解并讓其在紙上圈出相關的信息內容。)
(3)觀察兩種不同的答案,聽獅子的后半句話,提問:同樣一句話,為什么圈出的答案不一樣?右邊是藍色的房子,為什么獅子說“那幢可愛的黃色小房子”呢?
(“左右”是大班所要學習的數學內容,這個環節的重點只是讓幼兒感受和體驗。教師在觀察幼兒表現后,可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選擇演示或拋問題讓幼兒去想,旨在引發幼兒的興趣。)
【設計意圖:面對此環節中的四個角色,分別用“聽猜謎語、看點想面、聯系經驗、分析判斷”四種不同的方式呈現,在層層推進中體現學習方式的變化,引發幼兒挑戰的樂趣;四次問路的經歷中,逐漸放開的語言表達,變化的操作方式,讓幼兒在重復和互動中自然習得、積累問路與方位等經驗。】
三、完整欣賞,提升并拓展相關經驗
1.幼兒完整欣賞故事,思考鼠先生成功獲得幫助的原因。
(教師與幼兒再次欣賞故事,思考鼠先生問了幾次路?是什么幫助他最終找到鼠小姐的家?鼠先生獲得成功的理由是什么?)
2.延伸活動:想想按地址找地方的順序應該是怎么樣的?
(教師出示一個地址,引導幼兒思考如果要去這個地方,應該先找什么?)
【設計意圖:此環節除了幫助幼兒梳理問路的關鍵經驗外,還可以為幼兒留一個新的思考空間,讓有興趣的幼兒帶著問題開始新的'探究。】
附故事:問路
鼠先生和鼠小姐在路上碰見了。他倆高興地打招呼:“鼠小姐你好嗎?”
“很好,謝謝你,但我老是一個人在家,悶極了。”
“我也是,總覺得非常孤獨。”鼠小姐邀請鼠先生到她家去玩,還給他留了地址。
過了幾天,鼠先生開著他那輛紅色的轎車去看鼠小姐,但是開著開著,鼠先生迷路了。他來到一幢淡綠色的小房子前,按了一下門鈴,一只青蛙來開門,鼠先生問:“請問去鼠小姐的家怎么走?”青蛙搖搖頭:“我不知道,請去問下別人吧。”
鼠先生謝過青蛙繼續開車往前走,來到一幢明亮的紅房子前,按了一下門鈴。一只公雞來開門,鼠先生問:“請問去鼠小姐的家怎么走?”公雞說:“哦,沿著這條路筆直走就到了。”
鼠先生謝過公雞,又沿著這條路筆直開下去。經過路口,來到一幢深褐色的房子前,按了一下門鈴。一只熊來開門,鼠先生問:“請問去鼠小姐的家怎么走?”熊說:“哦,向左轉就到了。”
鼠先生謝過熊,向左轉,看見一座大城堡。他按了一下門鈴,一頭獅子來開門,鼠先生問:“請問去鼠小姐的家怎么走?”獅子說:“哦,就在我家右邊,就是那幢可愛的黃色小房子。”
鼠先生一看,大城堡旁邊果然有幢可愛的黃色小房子。他按了一下門鈴,正是鼠小姐來開門。他們擁抱在一起。
中班語言《問路》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這又是一篇有趣的知識性童話。課文中的小豬因為迷路,向烏龜和象問路,雖然它很有禮貌,但是在稱呼上出了問題,結果鬧出了笑話。小豬是根據烏龜和象的身體大小來決定稱呼的,烏龜小,它稱弟弟;小象打,它稱爺爺。這種思維如果用在同一種動物身上,基本上是正確的,但類推到不同的動物就錯了。簡單的類推,正是孩子思維的特點。
課文短小、生動,主要由小豬先后同烏龜和象的對話構成。對話中有問有答,行為規范,充滿情趣。小豬先稱呼后提問,非常注意禮貌,兩次問盡管內容都是關于到蘑菇村去的路,但句式又有不同;烏龜和象對小豬的錯誤表現也不完全相同,前者為之不滿,后者感到可笑。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在課堂上表現欲比較強,部分學生的基礎比較好,獨立識字的能力較強,但有幾個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記字朗讀方面,速度慢,遺忘率高。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豬、迷、今、爺、認、知、關、急、”9個生字的字音。認識部首“反犬旁”。正確描寫:“豬、今、認、關”。
2、正確朗讀和積累8個詞語。
3、正確地朗讀課文,初步懂得不能以身體大小來判斷不同動物的年齡。在此基礎上,讀出動物之間對話的語氣。
重點難點:
1、能在語言環境中,借助拼音正確認讀“豬、迷、今、爺、認、知、關、急、”9個生字,并用分組學習的方法,按字形結構,分類識記。積累一些詞語。
2、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讀出動物之間對話的語氣。
3、初步了解有關動物的基本常識,懂得不能以身體大小來判斷不同動物的年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小豬圖:這是我們大家熟悉的小動物,它是——小豬。
2、(學生字:豬)認識反犬旁的字。
3、交流。(適當板書)
4、知道書寫:“豬”
5、出示課題:小豬問路(讀課題)
6、質疑。
二、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小豬向誰問路?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交流并板書。(烏龜、大象)
3、看書再聽課文錄音,識記課文中的生字。
4、自學字詞。
(1)自由輕讀課文,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巧記生字、詞語。
(4)全班交流。
5、鞏固識字,游戲。(“認認豬寶寶“)
三、朗讀課文,感受內容。
1、帶著問題:小豬怎么問路?讀課文,用橫線劃出有關的句子。
設計意圖:讓生字回到課文中,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進一步鞏固復習了所學的生字。同時讓學生邊讀邊劃邊思,通過讀課文自己解決問題。
2、交流并板書,知道讀句。
(1)“烏龜弟弟,到蘑菇村該走那條路?”(突出小豬疑問的語氣)
(2)小豬這樣稱呼烏龜對嗎?(不能光看烏龜個子小,就稱它弟弟。)
(3)“你叫我弟弟?”“我今年98歲了,比你爺爺年紀還大呢!”(突出烏龜不高興的語氣)
(4)知道朗讀小豬和象的對話。(不能光看象的個子大,就稱它爺爺。)
(5)引讀第6、7節,解決問題:小豬問到路了嗎?
教學反思:
本文篇幅不是很長,內容淺顯易懂,語言生動有趣。
在生字學習的過程中,帶出學生已有知識的回顧:“貓狗狐貍獅子……”“犭”的字的積累。
從識字教學入手,灌輸閱讀教學,了解事件的起因、經過等為今后的語文教學打下基礎。
中班語言《問路》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較流利地使用普通話,說話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2、能針對不同情況隨機應答,文明和諧地與人交往。
3、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1、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2、學會如何問路。
教學難點 :
能針對不同情況隨機應答,文明和諧地與人交往。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明明問路》。
主要內容是:明明要到中山公園,可他不知道該怎么去。途中他遇到了一位老爺爺,于是向老爺爺問路。第一次問路時沒注意使用禮貌語言,老爺爺不理睬他。后來他有禮貌地問路,老爺爺就給他指路。
2、明明兩次問路的態度有什么不同?結果又有什么不同?
二、互相討論,明確問路要求。
1、分組討論:向別人問路時應注意什么?
2、明確問路要求:
(1) 態度自然大方
(2) 使用文明用語。
(3) 把問題說清楚。
(4) 能針對不同
(5) 情況隨機應答。
三、創設情景,分組練習。
1、課件出示兩個小朋友向阿姨問路的情景圖
圖中有兩位小朋友要從我們學校去南國桃園。他們會怎樣向阿姨問路呢?請同學們互相和合作,分別扮演圖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做一做問路的練習。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點撥指導。
3、學生自愿上臺表演。其他同學評議:他們把話說清楚了嗎?用了哪些禮貌用語?誰表演得好?
4、根據教師假設的情景,兩人一組練習問路。
情景一:小華要去松崗市場,向一位叔叔問路,叔叔為他指路。
情景二:小紅要到新華書店,向一位老爺爺問路,可是老爺爺也不知該怎么走。
情景三:小芳要到影劇院,向一位姐姐問路,而那位姐姐推說自己沒空,不愿意為小芳指路。
5、匯報表演,并對表演者進行評議,獎勵優秀者。
四、談談自己參加了這次口語交際后的收獲。
五、總結
問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事。我們想要順利地得到別人的指引,就要文明有禮地向別人詢問。別人給我們指路時,我們也要認真地傾聽。
六、拓展延伸
利用節假日到同學家中或附近的風景區搞些有意義的活動,知道地址后可通過問路到達目的地。
中班語言《問路》教案 篇8
一、教學要求
1.鼓勵熱情、大膽地與人交往。
2.學會問路,并做到有禮貌。
二、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學生熟悉的典型景點。
(如校長室在哪?火車站怎么走?)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話題
1.現場問路表演。
同學們,你們好!今天中午,我想去肯德基吃快餐,請問去肯德基該怎么走?(指名說。)
謝謝!你的熱情讓我很感動,你的熱情使我們成為了朋友。
2.揭示話題。
生活中,你問過路嗎?你向誰問過路?(板書“問路”并齊讀課題。)
(二)講述圖意,學習問路
1.(出示四幅教學掛圖。)同學們,你喜歡這幾幅圖畫嗎?為什么?
2.你們知道嗎?這四幅圖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仔細看看,你一定能講出這個故事的。(指名嘗試講故事。)
3.創設問題情境。
①小豬問到路了嗎?為什么?
②與小組里的小朋友說一說:“小豬心里會怎么想”? (匯報交流情況。教師相機總結:禮貌。)
③怎樣才能問到路呢?
哦!大家都知道了小豬沒有問到路的原因,讓我們來勸勸小豬,告訴他該怎樣問路吧!
(指名說,評議,補充,強調在問路時,首先要注意準確的稱呼,其次是注意怎樣問,問些什么。)
④再請一位學生表演小豬問路。
(教師扮演小熊或烏龜給小豬指路。
如果學生在問路時不夠禮貌,應以小熊或烏龜的身份給予指正。)
(三)再現教材情境,師生表演問路
1.同桌間互相商量一下,演一演“小豬問路”。
(請一組學生表演“小豬問路”。)
2.師生合作表演“小豬問路”。
今天是星期天,小豬一個人去“森林圖書館”看書,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小豬不知道該走左邊這條路呢?還是該走右邊這條路?這時對面走來一只小熊,
小豬連忙走過去……(學生開始表演,如果小豬問路成功,就不繼續表演了,如果問路沒有成功,就再請一位同學繼續表演。)
3.學生評議表演情況。
4.自邀伙伴表演“小豬問路”。
(四)創設生活情境,學習問路
1.春游那天,天氣真熱,同學們帶的水都喝光了。大家都想到公園的小商店去買點水。老師和同學們都不知道怎樣去小商店,誰來問問路呢?
(用課件展示公園里的一角,畫面上有一位老爺爺,有一位阿姨帶著一個小朋友,遠處的草地上還有一群孩子在捉迷藏……)
2.同學們,你們會向誰問路呢?你會怎樣問路呢?
3.與周圍的同學商量一下,表演表演。(指名表演,及時點評。)
(五)自選情境,表演問路
1.(屏幕上出現“歡迎你來到我們的學校!”)聽說你們的學校是一所十分有名的學校。經常有一些外校的老師來學習參觀。他們有的要到校長室找校長商量要事;有的要到老師辦公室找你們的班主任了解一些情況;有的要到教學樓聽課……可是找不到地方,心里很著急,你能幫幫他們嗎?(模擬現場,教師問路,學生回答)。
2.評議師生交際情況。
3.誰愿意扮演外校的老師來表演問路呢?(指名表演)
4.自邀伙伴表演“師生問路”。
中班語言《問路》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問路的作用,在需要問路的時候敢于大膽開口。
2、學會問路,知道問路應該把地名說清楚,把那個地方的特征問明白,而且要注意文明禮貌。
3、懂得遇到有人問路時,應該熱情幫助別人。
教學重點:
看懂小蘭和叔叔的對話部分內容,明白應該怎樣問路。
教學難點:
問路時抓住大家比較熟悉、比較有特征的地方問。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師敘說故事開頭,你說:“小蘭想要找到冬冬家,該怎么辦?”
2、告訴學生在需要問路時要敢于大膽開口問。
二、學習第2自然段,學會問路。
1、請事先準備好的男女生各一人扮演警察叔叔和小蘭,進行問路對話。從兩人的一問一答中,你明白了什么?
2、交流得出:
(1)問路的對象要有針對性,最好問大人,或民警或常在附近生活、工作的人。(板書:問大人)
(2)問路時應把地名記清楚,把那個地方的特征問明白,范圍不能過大,也不能太具體。(板書:問清楚)
(3)問路時要注意文明禮貌。(板書:有禮貌)
3、同桌再模擬小蘭和民警,問一問。再次熟記問路應怎么問。
三、你以前問過路嗎?找一個小伙伴,互相配合模擬問路情境。
1、自由準備。(師有意識地巡視)
2、選一對問對和兩對問錯的表演。學生評說,在此過程中再一次鞏固問路的要訣。
四、設定情景,模擬問路。
小潔家在魯迅東路,星期五放學前小菊和她約好:星期天早上八點,去新落成的紹興大劇院看童話劇表演。小潔不認識路,只知道大劇院在城市廣場的大善塔旁邊,媽媽想鍛煉鍛煉小潔,讓她自己去問路。走到魯迅東路和解放南路的交叉口,小潔該向誰問路?怎么問路呢?
1、出示魯迅路口到城市廣場的路線示意圖。
2、同桌準備。
3、交流、評說。
4、師小結。
五、課外試著自己去問問路,將過程和體會寫下來。
板書:
問大人
問路 問清楚
中班語言《問路》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較流利地使用普通話,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能說清楚。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能針對不同情況隨機問答。
3.以學生的生活為依托,實現語文學習與生活的溝通與統一。
教學重點
1.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2.學會如何問路。
教學難點
針對不同情況隨機問答,文明和諧地與人交往。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揭示題目;孩子們,如果你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不認識路,該怎么辦?(……打電話、向別人請教)這都是好辦法。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如何問路的話題(師板書問路)。
〔說明:以熟悉的生活常識為內容,順利引導學生進入課題。〕
2.明確問路要求。
師:同學們,張老師第一次到我們學校,感到很陌生,我想問一下路行嗎?(行。)
師:喂,辦公室怎么走?
生:二樓……
師:謝謝你,孩子,你真熱情,(面向全體同學)你們覺得張老師的話問得合適嗎?
生(集體):合適。
師:那老師再問一次,你們仔細聽:“喂,辦公室怎么走?”
生1:不合適,沒說問誰的辦公室。
生2:還有用“喂”不禮貌,應該有個稱呼。
師:假如我就找你們羅老師的辦公室,那應該怎么問呢?
生:請問,小同學,去你們羅老師的辦公室怎么走?
師:好,請坐,看來問路時不僅要有禮貌,還要說清楚,而且要聽仔細!(板書:有禮貌、說清楚)
〔說明:揭題后以不禮貌、不清楚的問話導入,在生活的反差中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這樣,既拉近了師生距離,又使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心境下走進生活、進入課堂、明確目標,課堂學習內容也明朗化了。〕
二、學習問題
1.學習不同稱呼的問題
師:現在我們就來向他們問問路吧!看誰問得既清楚又有禮貌,其他小朋友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
出示圖片:
圖片1:老爺爺
圖片2:老奶奶
圖片3:叔叔
圖片4:阿姨
圖片5:大哥哥
圖片6:大姐姐
(每一幅圖片出示后,同學們都踴躍舉手發言,根據圖片人物的不同,孩子們有禮貌地給予不同的稱呼。老師針對孩子們形式多樣的問路及時給予適當的評價并隨機板書禮貌用語。)
師:孩子們,看來不管向誰問路都要有禮貌,還要有一個合適的稱呼。
2.不同場景的問路
師:孩子們,當你問路時,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么問?(出示圖片,圖中是正在看報的阿姨。)
生1:阿姨,打擾一下……
師:“打擾”用得真好。
生2:阿姨,請問……
師:你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生3:對不起,打擾一下……
師:小朋友,你真客氣!阿姨一定很樂意給你指路的。
……
師:當你在熱鬧的大街上找不到回家的路,你一般會找誰問路呢?(警察叔叔。)對,最好去問交警叔叔,瞧,交警叔叔正忙著呢?誰來扮演這個迷路的孩子。
生1:交警叔叔,我家住在XX路XX街XX家屬樓,可我現在迷路了,您能幫我嗎?
……
師:你們知道你們家的地址嗎?(有一小部分同學舉手。)不知道的孩子今天回家問問爸爸媽媽。孩子們,你們平時一定要記住自己家的住址,留意你們家附近標志性的建筑物或路標。外出時還要知道你去的地方的地址,便于聯系。
〔說明:創設兩種不同的角色情境,讓學生在表演中不僅具有禮貌的言行、完整清楚的表達,更體現出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
3.師生互動表演問路
師:孩子們,你們學會問路了嗎?(學會了。)誰來向我問路呢?(師扮演路上一人物。)
生1:請問阿姨去XX路怎么走?
師:對不起,孩子我不知道(生表現出不知道該怎么辦的樣子或說“沒關系”等)。
孩子們,你們如果遇到剛才這種情況不要灰心,再大膽地去問問別人。
師:誰還問?
生2:請問阿姨,去XX地方怎么走?
師:小朋友,從這兒往……
生2:謝謝您!
……
師:小朋友們,當別人向你問路時,你應該熱情地為他人指路,幫助別人也是一種美德。
〔說明:生活情境中師生互動,繼續創設問路時的特殊情境。〕
三、學生設想生活場景表演問路,拓展延伸
師:小朋友們,想象一下,生活中會有哪些問路的情景?自由組合表演一下。表演時,注意有禮貌,把話說清楚,還可以加入自己的動作。看看哪個組的表演最精彩,一會兒上臺表演。
1.學生自由組合開始練習
2.選擇學生表演問路
〔說明:生生互動中問路,這是教師把交際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創造性地創設情境,使他們在自由、民主的氣氛中積極參與、樂于表達,在體驗中不斷成長。〕
四、教師總結
孩子們,今天的學習,讓我們明白了問路也大有學問,還讓我們懂得了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別忘了去請教別人,更別忘了我們也要真誠地幫助向我們請教的人。
【中班語言《問路》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問路教案03-16
問路中班教案11-11
《問路》中班教案12-11
《問路》中班教案09-15
中班語言《問路》教學反思01-08
中班語言《問路》教學反思12-09
中班社會《問路》教案08-23
大班語言小虎問路教案06-17
中班問路的教案設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