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時間:2024-03-06 19:12:07 王娟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通用11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守株待兔》教案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通用11篇)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守、竄”等6個生字,能正確書寫“丟、此”等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在讀中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掌握故事梗概,并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4、結合具體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等。

  教學重、難點: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師)

  積累寓言故事(生)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課

  1、孩子們,你們讀過寓言故事嗎?誰能說說你讀過哪些寓言故事,從中明白了什么?

  小結:寓言故事短小而精悍卻能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板書:守株待兔(“守”是翹舌音,跟老師來寫)請同學們大聲地齊讀課題。

  3、理解“守株待兔”

  二、學習新知

  (一)初讀課文

  1、作者怎樣細致地描寫“守株待兔”這則故事,它又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學了這節課你們就會知道的.。下面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2、認讀生詞

  1)、認讀詞語

  竄出來、撞死、樹樁、從此、鋤頭

  2)、認讀生字

  竄、撞、樁、此、鋤

  跟同桌交流一下這些字你是怎樣記住的?

  這些字在讀時,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平舌音、翹舌音)

  3、指名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

  2)、誰來給剛才讀的同學點評一下。

  3)、小結:只要我們認真就能把課文讀通、讀順。認真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良好的學習態度。

  (二)研讀課文

  1、帶著問題讀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種田人在地里干活時發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后來他又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2、回答問題

  種田人在地里干活時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古時候有個種田人……死了。)誰能用一句話說一說?(什么怎么了?)兔子為什么會死了?指導用急促的語氣讀一讀。

  看到野兔撞死了,種田人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種田人急忙跑過去……)

  此時,種田人的心情怎樣?(高興)

  你能用哪些詞來形容他此時的心情呢?(美滋滋……)

  想一想,種田人為什么樂滋滋地走回家?(因為他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所以……)我們還可以說:種田人樂滋滋地走回家,是因為……

  指導用高興的語氣讀一讀。

  當種田人有了這種想法之后,他是怎樣做的呢?(從此他丟下了鋤頭……)

  1)、“從此”指的是什么時候?

  2)、比較:種田人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種田人丟下鋤頭,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結合語境來理解)

  3)、看圖:此時,種田人又會想些什么?

  種田人有著美好的夢想,這只能是癡人妄想,結果怎樣呢?請同學們齊讀。(日子一天……)

  種田人為什么會一無所獲?

  此時,你想對種田人說些什么?

  3、理解“守株待兔”寓意

  學了課文,從中你明白了什么?

  4、練習講故事。

  為了讓人們以此為戒,孩子們你們愿不愿當宣傳員,把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呢?下面請大家練習講一講。

  誰能看圖講一講?今天回家你就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親戚朋友聽,好嗎?

  三、識字、寫字

  1、讀字

  守、丟、此、樁、肥

  2、指導寫字

  1)、這些字按結構怎樣分?

  2)、書寫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指導書寫“此”“丟”(筆順)

  4)、范寫“丟”

  下面請同學們在語文書上,先描后寫兩個。注意寫字姿勢。一拳……

  四、鞏固練習

  1、給下面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竄(cuàn chuàn)喘(cuǎn chuǎn)鋤(chú cú zhù)

  2、加偏旁組成新字,再組詞。

  莊+()(偏旁)=()(新字)()(組詞)

  巴+()(偏旁)=()(新字)()(組詞)

  去+()(偏旁)=()(新字)()(組詞)

  3、《守株待兔》告訴我們:

  (1)、昨天撿到一只撞死的兔子,我再等,不會撿到的。

  (2)、昨天偶然撿到一只撞死的兔子,我們不能抱僥幸心理,守著再能撿到兔子,這是不行的。

  4、續寫小故事

  聽了我們的勸說,種田人會怎樣想,怎樣做呢?

  五、課堂總結

  1、學了《守株待兔》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2、《守株待兔》告誡我們,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對偶然發生的事情不能抱僥幸心理,我們只有腳踏實地、認真地去做才能有所收獲。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2

  教學要求:

  1、認讀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重難點、關鍵:

  1、識字、寫字。

  2、理解寓意。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14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教師:小朋友們,爸爸、媽媽一定給你們講過不少的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短但有趣,都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今天我們來學一則寓言,看看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什么?

  2、板書課題,引導學生就題目質疑。

  3、教師小結,歸納問題(誰?為什么守株待兔?結果怎樣?)

  二、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遇到生字多讀幾次。

  2、大家一起讀課文。

  3、學生讀文,找出要求認讀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生字。

  5、學生用生字詞組詞說句。

  6、再讀課文,再讀文中鞏固繩子的'認讀,整體感知。

  7、指名反饋:這則寓言講誰的一個什么故事?

  三、圖文結合,理解寓意

  1、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內容。

  2、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農夫守在樹樁旁,心理想寫什么?

  3、這個農夫為什么要坐著等兔子撞到樹樁上來呢?

  4、討論:種田人的夢想能實現嗎?為什么?

  5、集體反饋:教師小結寓意:野兔是不會常常撞死在樹樁的,上次是偶然,我們怎么能把偶然當必然呢?農夫懷著這種僥幸的心理在那等呀等,等到的結果是什么呢?

  6、如果一天,你經過那里,你會怎么勸他?

  7、教師小節:我們可不能象農夫那樣,將偶然的事當成經常發生的事,總是夢想著不勞而獲。

  四、朗讀課文,讀中加深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

  2、朗讀課文。

  3、鞏固復習,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

  2、學生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拓展延伸,講故事

  1、總結全文:小朋友們,你們讀了寓言后知道了什么道理?

  2、說一說身邊存在的這種現象,發表自己的意見。

  3、拿出收集的寓言故事與同學交流。

  4、講故事,說說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5、推薦學生閱讀《伊索寓言》。

  三、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啟發學生觀察,說說你的發現。

  3、指名反饋,教師強調。

  4、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3

  教學目標:

  1、學習寓言《守株待兔》,學會8個生字。

  2、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理解寓意。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抄寫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有一點感想。

  教具準備:

  錄音磁帶、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寓言常對壞人、壞事、壞思想進行辛辣的諷刺,讓讀者在笑聲中受到教育。而夸張手法的運用,可以加強諷刺的`力量,可以突出作者想要強調的東西,使寓言的主題更加鮮明。今天,我們再學習一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二、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出示生字卡片)

  1、讀準字音。

  2、記憶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部首學習生字。

  株、待、竄、撞、樁、撿、鋤

  (2)重點分析生字。

  滋

  三、讀寓言故事,理解課文內容(出示圖片)

  1、讀課文,標段落,看看每段的意思是什么?請學生自由發言。

  學生說。

  教師引導:我們在想一想,野兔為什么沒有再來,田里的莊稼為什么全完了?找出重點詞語。

  學生說。

  教師講:對。那個種田人把偶然的事情當成能天天發生的事是錯誤的。他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兔子,兔子沒來,莊稼不去種也全完了。

  2、請大家說說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先聽錄音,再說寓意)

  學生說。

  教師講:不勞而獲的思想是錯誤的。成功要靠誠實的勞動,只有老老實實地做事,才能獲得成功。

  3、看課文插圖,說圖意。

  學生說。

  四、板書設計

  守株待兔

  古時候種田人看見撞死的野兔

  急忙跑白撿樂滋滋心里想

  丟下鋤頭整天坐長滿野草莊稼全完

  五、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按要求寫詞語

  abb:

  abab:

  3、積累來自寓言的成語。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內容,并體會其中的道理,懂得凡事都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做,不能老想著意外的收獲。

  2、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是:樁、株、滋,理解“樹樁”“躥”“樂滋滋”等詞語。

  3、指導朗讀好課文,要求學生能夠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

  理解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寓意。

  教學難點:

  體會那個種田人的內心想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掩耳盜鈴》這則寓言,同學們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另一篇寓言,生讀題,師板書:守株待兔

  二、學習生字“株、樁”

  指名讀“株”字,請生查字典,說說這個字有幾個意思,在課題里是什么意思?(樹樁)樹樁又是什么呢?這兩個字都與樹木有關,所以用了木字旁來提示意思,再看看它們的左邊,怎么讀?(都是聲旁),所以這兩個字都是形聲字,很好記。

  三、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不懂的字詞查字典或者聯系上下文理解,想一想課題是什么意思。

  四、揭題,感知大意。

  指名說說課題是什么意思,誰守在樹樁旁等?(板書:種田人)他為什么要守在樹樁旁呢,請一個同學來說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

  五、學習課文內容。

  1、大家聽了有什么想說的?(讓生自由發言)

  2、是什么事讓他有守著樹樁的想法的?(一只兔子撞去世在樹樁上)板書

  (他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板書

  3、有兔子撿當然好,我也想撿啊,怎么傻?分析兔子撞去世的原因,抓住“倉皇”“躥”等重點詞來理解兔子撞去世完全是個意外,偶然。(板書:意外)

  4、分析種田人的心理。這個意外發生在種田人面前,他怎么樣?抓住“沒花一點力氣”“白撿”“樂滋滋”等詞語體會他那種意外之喜。學習“滋”字。(在“意外”后板書:收獲)是你你會不高興啊,那又從哪兒看出他傻?從他的想法來體會他想不勞而獲的心理。出示段落指導朗讀。

  5、他這樣想確實很傻,但更傻的還怎么做了?出示最后的'段落,請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抓住“丟下”一詞,看能否用“放下”來換,理解他的死心等待。齊讀這一段。

  六、揭示寓意。

  1、所以,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這個種田人之所以做這么傻里傻氣的事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老想著――意外收獲(生答),因為這樣可以不花力氣啊,不用勞動啊。那我們應該怎么做才對?請生說。

  總結寓意:什么事都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做,不能老想著意外收獲。(補齊板書)

  2、那你想怎么去勸勸這個種田人呢?

  七、復述課文。

  1、看動畫,想一想,等會兒怎么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個故事。

  2、指名復述,點評,再請。布置回家講給家長聽。

  八、課外擴展。

  1、出示古文原文,讓生自己比照課文看能否讀懂。

  2、師朗讀,略作指點,讓生跟讀。

  3、我們學的寓言基本都是在這些古代經典書籍當中,有興趣可以自己找來看。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5

  活動目標:

  1、認識"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知道"不勞而獲是不會成功的"。

  2、通過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樂趣。

  3、續編成語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所收獲。

  活動準備:

  字卡、動畫片"守株待兔"、勾線筆及白紙

  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字,認識成語"守株待兔",教師出示畫面,引導幼兒猜測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認識"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動畫片就知道了!

  二、通過動畫片結合具體的.問題引導幼兒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

  1、誰在什么地方見到了野兔?

  2、見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嗎?為什么?幼兒猜想。

  根據幼兒出現的情況分組討論:

  1、能等到。

  2、等不到雙方說出自己的理由。教師及時總結,突出重點: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終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最后還是沒有等到野兔他到底有沒有等到野兔呢?我們繼續往下看(繼續播放至結束)

  4、他等到了嗎?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沒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樣了?

  教師總結,重點突出:他坐在樹樁旁邊等呀等,莊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沒有等到。"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不經過努力和辛勤勞動,是不會獲得成功的。

  6、你認為他應該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延伸活動:

  通過繪畫續編成語故事"守株待兔"游戲: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6

  【課前透視】

  本課由《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兩篇寓言組成。課文分別勾勒出了古代兩個可笑的人物形象。一個做事急于求成,違背常理,結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個是對意外的收獲心存僥幸,不認真做事,結果一事無成。這兩則寓言都是家喻戶曉的作品,語言簡潔明快,內容生動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種體裁。教學中應抓住課文篇幅短小、內容生動有趣的特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插圖,抓住理解重點詞句,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讀懂課文內容。同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抓住課文的內在聯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信息資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或課文插圖、課文內容的錄音或錄像。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流程】

  〖切入舉偶

  1、觀察談話:

  出示《揠苗助長》插圖,啟發談話:你們知道這個故事嗎?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通過這兩則寓言,我們會明白一個什么道理呢?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引出課題)《揠苗助長》。

  2、解題引入:

  同學們,你們聽過寓言故事嗎?(學生交流)。教師介紹:寓言和童話、記敘文一樣,是一種文章體裁,它往往借一個虛構的小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說話包含著某種意思。“則”在這里是一個量詞,表示條數。“二則”就是二條。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發學生的交流討論。自然引出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寓言的常識性知識,豐富學生的認識,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對話平臺

  學習《揠苗助長》

  一、初讀

  1、讀題思考:

  讀了課題你們想到了什么?相機教學“揠”字的讀音和意思,“長”在這里讀“zhang”。

  2、出示課件或錄像資料,變“話”為“畫”,引導學生觀看,細致了解故事內容。

  由題引入,變文字為畫面,激發學生的熱情,了解故事的內容,為學文奠定基礎。

  3、自讀課文:

  輕聲朗讀課文,找出并讀準生字、新詞。利用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同桌互相討論。

  4、全班交流生字詞語的識記:

  教師充分鼓勵學生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適時地強調重點字詞。

  5、游戲鞏固識字:

  采用“字詞大轉盤”“摘果子”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強調自讀自學,扎扎實實抓好基礎知識掌握。通過交流豐富識字經驗,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二、朗讀

  1、引導學生朗讀自己最喜歡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朗讀。

  2、指名朗讀,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說出朗讀體會:

  你為什么這樣讀?結合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情,教師相機啟發、指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如:

  指導讀第一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

  種田人為什么要幫助禾苗生長?種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而禾苗長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樣呢?在學生交流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巴望”一詞,教師指導學生讀出焦急和自言自語的語氣。

  指導讀第二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

  種田人想出了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呢?他又是怎樣做得?理解“終于,筋疲力盡”的意思。指導學生讀出“焦急而又疲憊”的感覺。

  朗讀是理解課文的最好手段,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再現了當時的場景,理解了人物。在對情節的深刻體悟中,讀出理解、讀出個性,解讀文本。

  3、引導學生從農夫的自信的語言和最終的`結果中,體會當時人物的心情和表現。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弄清,結果為什么是這樣?初步體會寓意。

  抓住事情發展的最終結果,聯系農夫的表現,進行鮮明的對比。從強烈的反差中,理解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討論

  啟發學生思考:讀了這則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過類似的事情嗎?今后我們應該怎樣做?引發學生討論,教師相機點撥,抽象出寓意。

  升華對寓意的理解,促進學生的對文本的個性解讀,在交流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對寓意的理解中,培養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事情,促進個性的健康和諧發展。

  四、拓展

  1、啟發學生思考:如果讓你給這個農夫起個名字,你認為他應該叫什么?說出自己的理由。

  2、你還知道什么寓言?講給大家聽一聽,并說說從寓言中你有哪些收獲?

  開闊學生思路,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問題設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融合學生個性化的見解,豐富了語文積累,促進了學生想像能力、思維水平及表達能力的提高。

  五、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焦、費、望、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在結構和筆畫上的特征,交流觀察的收獲,教師適當強調。如:

  “焦”的上面,右邊是四橫,不要寫成“住”;“算”字中間是“目”不是“日”;“費”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寫“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筆有變化。

  2、教師范寫難點字,邊寫邊強調重點筆畫的書寫。

  3、學生自主練寫,寫后互相評議。寫得不好的多寫幾個。

  抓住生字特征,加強范寫指導,自主寫字評議,提高學生書寫能力。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7

  活動目標

  1、認識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知道不勞而獲是不會成功的。

  2、通過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樂趣。

  3、續編成語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所收獲。

  活動準備

  動畫片守株待兔。

  活動過程

  一、認識成語守株待兔。

  教師出示畫面,引導幼兒猜測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認識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動畫片就知道了!

  二、通過動畫片結合具體的問題引導幼兒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

  1、誰在什么地方見到了野兔?

  2、見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嗎?為什么?幼兒猜想。

  根據幼兒出現的情況分組討論:(A、能等到B、等不到)雙方說己的理由。

  教師及時,突出重點:

  A、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終于等到了野兔。

  B、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最后還是沒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沒有等到野兔呢?我們繼續往下看(繼續播放至結束)

  4、他等到了嗎?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沒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樣了?

  教師,重點突出:他坐在樹樁旁邊等呀等,莊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沒有等到。

  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不經過努力和辛勤勞動,是不會獲得成功的。

  6、你認為他應該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延伸活動:

  幼兒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8

  教學目標:

  1.認識折、冀等5個生字,學寫守、株、待等9個生字。指導寫好株、耕兩個字,木和耒做偏旁時最后一筆變成點。

  2.能讀準字音、讀好“因釋其耒而守株”。背誦課文。

  3.能借助注釋,結合插圖,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教學重點:

  讀好“因釋其耒而守株”。

  教學難點:

  能借助注釋,結合插圖,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圖片,制作課件。學生:預習寓言。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揭題解題

  1、同學們,學過寓言故事嗎,有什么特點?下面考考你,根據圖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稱?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知寓言故事出發,通過看圖片猜寓言故事名稱從而激發學生對寓言故事的興趣,調動課堂積極性。】

  出示圖片。(守株待兔),古人寫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這個故事我們都了解過,今天我們看看古人是怎么講這個故事的。

  (1)生書空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師隨機指導“株”“待”的寫法。

  (2)提問"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課文里,請你打開課本,結合注音,借助課后生字表,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請五名學生接讀課文,每人一句。師隨機正音。

  師提問:在本句中,“為”讀哪個音?讀一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換偏旁等方法來識記生字。多音字根據不同的意思來辨別在此處的讀音,加深學生的印象,拓寬學生知識寬度。】

  3、復習生字,指導寫字

  課件出示生字,自由練讀。生字組詞,鞏固識字。指導書寫“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筆捺變為點;提示“株、待、耕、折、頸、釋”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

  指導書寫“守”和“宋”。引導學生觀察兩個字的異同。

  第二課時

  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再讀課文

  (1)結合注釋再讀課文

  (2)在讀文的過程中,你能讀懂哪個問題?

  出示:誰在等兔子,為什么守著樹樁等兔子,等到了嗎?

  2.學習第一句

  (1)誰在等兔子?

  (2)這個宋國人是干什么的?

  3.學習第二句

  (1)圖中除了有農夫還有什么?

  (2)課文中是怎么說的

  4.學習第三句

  (1)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為什么會被農夫得到?

  (2)為什么兔子會撞到樹樁上?

  (3)強調頸字讀音,再讀一讀。

  (4)從哪個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

  5.學習第四句

  (1)白白撿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農夫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學。

  這句話里,"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出示“耒”的圖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頭,它是翻土用的農具。想一想你認識的字中,哪個是以"耒"做偏旁的?(隨機板書耕耘)

  觀察字形,結合圖片,聯系生活實際,你發現了以耒作部首的字大多和什么有關?

  【設計意圖:現在的學生對于“耒”這種工具較為陌生,通過耒的`圖片教學幫助學生熟悉,拉近課文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同時通過耒字演變引導學生找一找生活中以耒做偏旁的字,拓寬了知識的寬度,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特點。】

  (3)耒的字意已經了解了,釋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說的?(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4)從中你體會到什么?讀懂了什么?帶著你的感受讀出來。

  為了肥美的兔子,這個農夫不吃飯、不喝水,他——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誰來幫幫我?農夫卻——

  寒風呼嘯,地里的莊稼仿佛在哭泣:我們要凍死啦,誰來救救我?這個農夫仍然——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讀好斷句,同時理解農夫的懶惰、不勞而獲。】

  (5)出示斷句,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像這樣讀一讀。

  6.學習第五句

  (1)他這樣一直等,有什么收獲嗎?(板書:收獲)

  (2)課文里怎么說的?

  7.疏通課文

  (1)讓我們把這幾句話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讀一讀。

  (2)誰能試著像讀第四句一樣讀出節奏感?(配音樂)

  二、寫話表情,總結寓意

  1.讀了這則寓言,你想對農夫說什么呢?把你想說的話,簡單寫寫吧。

  老師也有兩句話想送給他,(補充板書)誰來讀一讀。

  一份耕耘

  一份收獲

  2.兔子是經常撞在樹樁上嗎?所以還有一句話,想要送給農夫,誰來讀一讀。

  出示:不能把偶然的現象當成經常發生的事。

  指導背誦,拓展閱讀

  1.背誦課文

  課文填空形式提示背誦。

  宋人()。田中()。兔走(),折頸()。因()而(),冀()。兔(),而()。

  (2)出示五幅圖片,看圖片背誦。

  (3)閉眼感受,配樂背誦。

  【設計意圖:因學生能力差距,所以采取多種形式來進行背誦,分層、逐步進行,最終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2.拓展閱讀

  (1)生讀《南轅北轍》,先讀通順。

  (2)根據問題再讀文,《南轅北轍》中坐車的人犯了什么錯誤?

  坐車的人想去(),()在(),他卻往()走。

  小結: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鏡子,可以折射出許多道理。它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的——(),也不要做南轅北轍這則寓言中那個——()的人。其實,像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外讀一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

  板書設計:

  5.守株待兔

  一份耕耘

  一份收獲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9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講給他人聽。

  教學方法:

  練習默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學難點:

  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解題。

  1、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地方,我們一起到田里去看一看,好不好?你們瞧,春天來了,田里長出了綠油油的小苗,在田邊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想知道嗎?

  2、板書課題,守株待兔,字面的意思是什么?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聽老師朗讀,欣賞課文錄像。

  2、師:“株”文指的是什么?(樹樁)守株待兔就是守著樹樁等待兔子。

  三、初讀課文,質疑課題。

  1、誰守株待兔?目的是什么?結果怎樣?

  2、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自由朗讀。四、深讀課文,明白寓意。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課文讀完了,我們來檢查一下效果,你們知道誰守株待兔嗎?(種田人)

  2、種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

  3、讀第一自然段。糾正竄cuan

  4、只野兔是怎樣從樹林里跑出來的?

  飛快地、慌亂地跑就是“竄”

  5、兔為什么會竄出來撞到樹樁上,猜一猜?

  (二)學習第二段

  1、種田人急忙跑過來,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2、白撿”指什么?(沒花一點兒力氣,就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不費吹灰之力)

  3、對意外的收獲,種田人心情怎么樣?(樂滋滋)

  4、們來讀樂滋滋這句話吧?“樂滋滋”是怎么心情?

  5、愿意撿著這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樂滋滋的'說上兩句。

  6、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讀句子強調“每天”

  7、讀中我感受到種田人希望天天能撿到一只野兔

  8、撞死在樹上,這樣的好事會不會每天都發生?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偶爾、偶然)

  (三)齊讀第三自然段

  1、師:種田人知道不知道這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呢?

  是:他是怎樣做的?劃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從此,他毛下大鋤頭,他以后不再干活了,他能干什么呢?

  2、“整天”強調

  3、同學們,你瞧,種田人毛下鋤頭,他呀不干活了,當他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他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是,他在守株待兔,當他人在莊稼大豐收是,他還在……

  4、守株待兔的結果是什么?

  四、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1、現在假如你從種田人的身邊走過,你想對他說什么?老師現在就扮演種田人,我在這里傻等著兔子呢,哎呀我都等了一年了,這兔子怎么還不來呀!

  2、同學們這么一說,種田人明白了,這件事情是偶然發生的,要想有收獲,不能靠運氣,我呀,現在就打鋤頭,下地干活去。

  五、這就是寓言通過一個簡短有趣的故事來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六、收集寓言故事,舉辦寓演故事會

  板書設計:

  守株待兔

  白撿野兔———整天坐等———莊稼全完

  (不能存在僥幸心理)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10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讀守株待兔、樹樁、撞死、樂滋滋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

  過程與方法:

  在讀的過程中感知故事,體會故事的寓意,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教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要想有收獲,必須付出勞動。

  教學重點:

  1、認識6個生字和課文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學難點:

  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我們做個游戲好嗎,看圖片猜謎語,沈老師跟大家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就是《守株待兔》(板書課題:守株待兔)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聽老師把這個故事給大家讀一遍。聽的時候請同學們注意從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說明題目意思的話來。

  2、這個題目背后又藏著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小朋友拿起課本,自由朗讀課文吧!

  三、研讀課文,明白寓意

  同學們的字詞掌握得很好,我相信課文也一定讀得很好。再次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課文讀完了,老師要檢驗一下你們的讀書成果。你們知道誰守株待兔嗎?種田人為什么會守株待兔呢?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古時候有個種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見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

  1、這只野兔怎么會一頭撞死在樹樁上呢?

  2、“竄”是什么意思?究竟怎樣的跑才叫“竄”?

  3、什么原因,野兔會這么慌張地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呢?大家猜一猜?

  4、想一想這段我們該怎么讀呢?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課件出示句子: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這時候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白撿”指什么?

  2、面對這樣意外的收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

  出示:他樂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都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5、朗讀指導: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撿一只野兔,種田人更是開心極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這句話讀好嗎?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因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正因為有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從此-----

  出示: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1、“從此”是從什么時候起他就丟下了鋤頭?

  2、種田人丟下鋤頭,把鋤頭扔得遠遠的.,看來他是真的不想再拿起鋤頭干活了。他是一個農民,他本來應該去干什么呀?

  3、“整天”是什么意思?

  4、(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干活了。當別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別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守株待兔。鋤頭丟掉了,莊稼不管了,什么事兒都不干了,他一心只想著再白撿野兔。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勞就可以收獲,用一個詞就叫“不勞而獲”。(板書:不勞而獲)

  5、你們想,他坐在樹樁旁等野兔時會怎么想呢?

  6、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種田人的心里還是那個想法:兔子會來的,兔子一定會來的!他還坐在樹樁旁邊等著。可結果擺在他面前的是怎樣一種情況呢?我們一起把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讀一遍。(生齊讀第3自然的最后一句話)你們覺得在讀這句話時應該注意哪些詞語?

  (師生齊讀)最后,種田人不但再也沒有得到野兔,而且田野長滿了草,莊稼全完了。用個詞語來說,就是——(板書:一無所獲)

  7、引導學生說理明白寓意。

  四、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圖)

  你們看,那個種田人執迷不悟,還在那兒傻傻地等著,做著他的白日夢呢?現在假如你從種田人的身邊走過,你會對他說些什么呢?師生扮演進行對話。

  五、總結

  是啊,做事不能有僥幸心理,不能有不勞而獲的思想,不然最后終將一無所獲。只有實實在在去做,才能有收獲。

  六、課外閱讀

  (過渡):這就是寓言故事。寓言,總是借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它對我們的學習、生活,都會有很大幫助。(推薦課外讀物)其實像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后我們可以去讀讀這本《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相信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11

  一、教學目標:

  了解成語故事,理解其寓意課時。

  二、教學準備:

  故事講述所需三幅圖片。

  三、教學過程:

  1、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故事:

  一天,一個農民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兔子從他身邊跑過,一頭撞到樹上,死了。農民撿起這只死兔子,高興地把它拿回家。(展示第一張圖片,換到第二張)

  農民心想:“如果每天我都能抓住一只兔子,何必要在地里拼命干活呢?”第二天他便坐在那棵樹下,等著其他兔子來送死。他在那兒坐了幾天,可連一只兔子的影子也沒有看到。(展示第二張圖片,換成第三張)

  田里的禾苗卻因為沒有澆水枯死了,這個農民最后沒有得到兔子也沒有得到田里的收成,他最后只好躲在樹底下聽著小鳥嘲笑流著眼淚過日子了。(展示第三張圖片)

  2、師:故事講完了,你們知道小鳥是怎么說這個農民的么,讓我來告訴你們聽,它們說: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跟老師讀一讀。

  生:守株待兔。

  3、師:對了,如果我們今后看到只是憑著自己想法做事,而不考慮實際情況的小朋友,我們就說用“守株待兔”羞羞他。

  四、板書設計:

  守株待兔。

  五、教學反思:

  1、教學寓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運用,要讓幼兒會讀并理解到寓言的含義。

  2、在故事情節中增添一些動物的有趣言論,可幫助幼兒處于模仿的天性會不自覺的理解記憶寓言,重點不要放在寓言字面意思的解釋上。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守株待兔》試題09-15

守株待兔造句03-28

守株待兔的典故12-02

守株待兔作文(經典)02-25

《守株待兔》新編09-23

《守株待兔》續編09-02

守株待兔作文08-18

守株待兔作文04-13

《守株待兔》改寫12-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中文日韩国产一区 | 午夜福利网视频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