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手工課優秀教案《中國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手工《中國結》教案(精選6篇)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小學手工《中國結》教案,一起來看一下吧。
小學手工《中國結》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有關編織知識,學會編織吉祥結。
2.培養學生耐心、細致、善于克服困難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動手、創新合作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愛美情趣和愛國情感。
重、難點:
吉祥結的編法
教具準備:
教師:自編的吉祥結數個,多媒體課件
學生:長50厘米左右的尼龍繩三根,PVC板一塊,大頭針數個,剪刀、雙面膠
教學方法:
探究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起興趣
1.(教室的黑板上掛著大紅的中國結。背景音樂:富有民族特色、喜慶歡快的《好日子》)。
教師:同學們,教室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地方,那么,大家看看今天的教室環境,你有什么特別的感受?
學生:教室掛著大紅的中國結,非常喜氣。
教師:請同學們打開記憶的大門,想一想:你在哪兒還看見過中國結?她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中國結內涵豐富,她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某種意義上,中國人把她當作吉祥、幸福和力量的象征。我們不會忘記申辦奧運會成功時的激動時刻,更不會忘記它——(出示課件)中國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會徽,你看它象什么?通過學生對申奧會徽的了解,引導學生認識中國結這一博大精深的編織藝術在國際上的無窮魅力,激發學生熱愛中國結的情感。
3.中國結不但內涵豐富,而且造型優美,(課件播放)結藝欣賞。同時,配以古箏簡介中國結。
小結:多美的中國結啊!同學們,想不想讓這根小小的尼龍繩在你的雙手中變得美麗、變得神奇?
二、觀察探究,讓學生動起來
1.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編中國結的一種——吉祥結。(出示吉祥結)
2.現在,我們就學習科學家敏銳的洞察力,展開藝術家豐富的想象力,探索研究吉祥結的編織方法。老師這兒有編好的吉祥結,請各小組的小組長領取一個樣品,同學們可以用大頭針把它固定在泡沫板上,仔細觀察,還可以把它慢慢地拆開,認真分析、討論:
吉祥結可能怎樣編?
學生分小組討論,探索,匯報。
3.教師歸納總結:吉祥結的編織中,重點是基本結的編法。那么吉祥結到底該怎樣編呢?請同學們一邊思考一邊觀察編結的過程。
三、現場展示,學編中國結
1.視頻演示,重點演示基本結的編法。
2.出示課件:動畫顯示編結步驟。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
第一步:把繩子對折后,將對折處固定在泡沫板上,在距對折處5、6厘米的地方,左右各擺一個大小相同的線環,并將其固定好,
第二步:將繩1上彎壓在繩2上,依次按逆時針方向,將繩2壓在繩3上,繩3壓在繩4上,將繩2、3固定,將繩4穿過繩1下面的孔,
第三步:將四邊的`繩子均勻拉緊,看看繩子是否有彎曲,將其整平,編結的第一個基本要領:心要靜,線要平,調平后再拉緊一次。這是因為吉祥結易松動。
第四步:再將以上圖二至圖四重復做一編,均勻拉緊后,
第五步:把繩結翻個兒,正面朝下反面朝上。然后逐個向外拉四個弧形線,使它們各成一個小圓孔,因為經的形狀像耳朵,又在里面,所以叫內耳,大的叫外耳,
第六步:最后調整。編結的第二個基本要領:三分編七分調,因此,最后的調整也非常重要,依據自己的愛好,要將結調平整、勻稱、美觀。
這樣,吉祥結就編好了。有的同學編結的步驟可能和動畫顯示的不一樣,但中國結的編法有很多種,老師期待你精彩的表現!請同學們自己編著試試看!
3.大屏幕顯示編結步驟,選兩名同學在前面演示,下面同學們動手獨立編結。教師相機指導。
4.教師:大家都已經學會編吉祥結了,在編結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可能會說看起來容易,做時卻需要足夠耐心、細心、專心;學會編結很高興等。
教師:老師很高興,因為老師發現大家都很用心。可有位同學在編結的過程中,卻遇到了一個難題,請大家幫幫他!
四、露一手,團結力量大
教師:根據以往編織的知識和吉祥結的基本編法,如果改變某一步的編法,還能編出什么作品呢?下面,我們舉行一個競賽活動,小組同學合作,也可以走下座位,尋找自己的伙伴,大家開動腦筋,共同努力,編出更漂亮的中國結,把它設計在展板上,我們小組之間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的同學手更巧!速度更快!作品更好!請記住:時間只有10分鐘!比賽開始!
學生合作編結,播放背景音樂。
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從整體出發,做到耐心、細心,并逐步提高編結的速度;對于表現好的同學,要及時地給予表揚;對于編結粗糙的同學,老師要及時地提醒;編織要細心;對于有困難的同學,給予幫助和鼓勵。在最后的一分鐘時,教師要及時地給予提醒。
五、展示勞動成果,享受勞動樂趣
1.各小組長把本小組的作品放在展示墻上,請同學們集體評議,選出最優秀的作品給予表揚,同時對其他小組的創新給予鼓勵。
2.通過展示,同學們果然個個都心靈手巧,那么,這些美麗的中國結你想留給自己呢?還是送給親友呢?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六、課堂延伸
同學們愿望多么美好啊!你們不但有一雙靈巧的小手,有勇于探索、勇于發現的精神,而且還有一顆金子般美好的心。讓我們一起努力,編織一個美麗的中國結,把吉祥和祝福送給親人和朋友,讓中國結這門博大精深的藝術之花越開越艷。這節課只是我們剛剛走近中國結,是《中國結》主題研究的第一課時。老師相信今后大家會深入開展活動,老師期待同學們的精彩表現。
奮進激昂的音樂在五彩斑斕的中國結畫面中響起……
七、板書設計
中國結——吉祥結
小學手工《中國結》教案 篇2
教學設計思路
本設計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中國結的相關知識;二是編結方法和技巧的學習;三是實踐工作室中的兩個范例;四是學習成果交流與評價。
本設計要突出的重點:學會分析中國結基本結的結形、特點及用途。識讀中國結的操作流程圖,正確編織同心結、紐扣結和盤長結。
本設計的突破點:正確分析編織時繩帶的路線走向。掌握整修中國結造型的技巧。通過課前收集資料、學生交流、匯總、概括資料,使學生獲取中國結的許多信息,知道中國結的歷史淵源與內涵寓意、造型特點與種類,了解制作中國結的工具和材料等,從而使學生對中國結有感性認識。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從結形、特點、用途等方面對常用的基本結進行分析把握,增加對中國結的理性認識。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識讀操作步驟圖,指導學生將靜態的畫面轉換為動態的圖像,掌握技術學習的方法,形成技術思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中國結的概念,了解中國結的起源與發展;掌握中國結的特點與寓意。
2、了解材料的相關知識,能按需取材。
3、識讀中國結的編結符號圖及操作步驟圖;知道中國結的編結技法,掌握編結技巧,正確編織同心結、紐扣結與盤長結。
4、初步學會分析基本結的結形與特點,知道其作用及用途;掌握組合結的組合方法。過程與方法:
1、通過識讀操作步驟圖及分析、表達,結合對文字說明的.理解,能正確編織中國結作品。
2、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及時進行技術交流與探討。情感與價值觀:
1、培養對傳統文化的審美能力,激發傳承傳統民族藝術的愿望。
2、通過合作學習,形成協作互助精神。
重點與難點
重點:
1、學會分析中國結基本結形的特點及用途。
2、識讀中國結的操作步驟圖,正確編織同心結、紐扣結和盤長結。
難點:
1、能正確分析編織時繩帶的路線走向。
2、掌握整修中國結造型的技巧。
教學課時
本節建議8課時。中國結的相關知識1課時;編結技巧與同心結1課時;紐扣結1課時;盤長結4課時;跟線裝飾1課時。
教學器材
教具: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教學范例;教學工具與材料。學具:剪刀、繩帶、泡沫板、珠針、鑷子、打火機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中國結作品,激發學習興趣。
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各種中國結作品,引導學生欣賞中國結,體驗中國結古樸、典雅、富于線條美和造型美的藝術魅力,帶領學生走入中國結的藝術大門。
二、收集、交流與處理資料
課前指導學生通過不同途徑收集中國結的相關資料;組織學生交流信息,分析及加工處理信息。
(一)了解中國結的相關知識
內容:
1、介紹中國結的歷史起源和發展。
2、中國結的特點與寓意。通過多媒體欣賞分析中國結的特點;分析中國結的組成與成型;知道它的寓意,理解中國結名字的原由。
3、中國結可分為基本結和組合(變化)結。介紹常用的基本結,介紹和分析信息庫中基本結的結形、特點與主要用途;介紹組合(變化)結和掛件。
4、介紹制作中國結的工具和材料。
運用實物投影儀介紹工具的名稱及其使用方法;了解材料的相關知識及運用方法。
(二)編結的方法與技巧
內容:
1、中國結的編結步驟:籌、編、整(抽)、飾、定型等。
2、編結技法:壓、結、穿、繞、纏、編、抽等多種工藝技法循環有序地變化編結。
3、運用實物投影儀簡單演示各個編結技法,加強學生對技法的理解。
三、實踐操作
技能學習(一)范例A
1、師生看圖共同分析掛件的組成:同心結(起始結)、盤長結(主體結)、同心結(終止結)、配件、穗子等。
2、編制同心結
1)首先復習同心結名字由來與寓意;然后分析它的結形、特點及用途,使學生對同心結有感性認識。
2)編制:在識讀操作步驟圖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找出前圖中所操作的部分,再通過圖文結合用語言表述出當前圖所要求操作的內容,使靜態操作圖在腦中轉化為動態的圖像。提
醒和督促學生每完成一步查一查繩帶相交部位的前后位置關系。
3)整形:收緊繩帶,結成型后先對照結形特點查一查。指導學生調整同心結在繩帶上的位置。通過抽動繩耳與結體連接的繩帶,找到整形的起點,然后沿繩帶的路線逐步抽繩調整,最終使同心結達到理想的位置。
3、編制盤長結
1)盤長結名稱的由來及其寓意。
2)觀賞展示作品,分析盤長結的造型特點及其多種表現形式(回盤長結、復翼盤長結等)。
3)技法指導:
a、分析最后一幅步驟圖,使學生知道繩帶橫向、豎向各穿編2個來回,明確整個繩帶
所走的路程。
b、繩帶的每一次彎折應作到平行、不扭轉;固定繩帶前要繃緊繩帶。
c、教師可要求學生控制編結時的大小,初學時教師可規定每一個回轉彎折處的長度,
以便學生控制結形,減少編制后整形時的困難。
d、引導學生分析掌握每一個步驟圖中繩帶編織的規律,以便正確操作。
e、編制完后,先查線路后整形。整形由起始處或終結處向另一端逐步抽拉調整,可借
助鑷子等輔助工具,直至結形對稱、中心菱形結體緊密平整。
4、通過觀看錄相了解掛件連接的方法以及抽穗、接穗的方法。根據自己的需求與設計,采取適合的方法,制作完整的掛件。
技能學習(二)范例B
1、欣賞與分析
比較范例A 、B,說說它們的異同,明確所要學習的內容。
2、編制紐扣結
1)分析紐扣結的結形、特點及用途。
2)觀察分析、紐扣結的操作步驟圖,找出每一幅圖中前一步所操作過的部位,然后根據符號理解本圖所要操作的內容,尤其要弄清繩帶穿編的區域位置,嚴格執行查一查的要求,以確保編結的正確。
3)技能操作練習:編制紐扣結,調整紐扣結在繩帶中的位置。
3、復習盤長結,學習跟線技術。
組織學生通過分組討論議一議裝飾繩線的加入方法。通過探究、交流與實踐,使學生初步掌握跟線的技巧。
評價與拓展
1、在實踐操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編結技巧。
2、組織學生將作品固定在一塊展板上展示、評價與交流。通過自評、互評和點評,對作品進行分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改進方法,以便完善作品。
教學參考
中國結的特點與寓意
中國結始于上古,興于唐末、盛于明清,其魅力在于以結傳情,以結寓意,結結相連,如意吉祥。中國結以繩線為材料,經過巧妙編織,構成上下一致、左右對稱,正反相同、首尾相接的小巧玲瓏的織物。每一個中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絲線編結而成;不同的結飾互相結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圖案的飾物搭配組合,就形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寓意深刻、內涵豐富的中國傳統吉祥裝飾物品——中國結。中國結是古代人心靈手巧的表現,根據形、意而命名,寓意平安吉祥。
中國結編結五步驟:籌、編、整(抽)、修、飾。
籌——周全的籌備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編——形成結體結構的過程,即穿、繞、挑、壓。編結有二種編結方式:徒手式編結,平擺式編結。
抽——抽即調整。穿繞完畢,檢查核對是否有錯誤地方。結體編好會有多余的剩線,呈松散狀,需要進行抽的步驟把多余剩線抽到尾端,整個結體才會顯現。
調整標準:
1、結體的松緊度要平均,四邊必須等寬才能對稱,以尺測量即可。
2、每個回轉線的距離相等,橫直對稱,每個結縫間隙就會整齊,可用鉤針尾端調整。
3、正面的結縫要與背面的結縫對齊,將結體對著光看,可從結縫看到光線。盤長結“抽”的過程至少要做三次:
第一次,先把扣住珠針的結耳全部放開,把松散的空間移至結耳處,在保持整體形狀下,將外緣結耳呈放射狀拉開,使結體慢慢縮小,直到形成預定尺寸為止,但不是“緊”,以各線空間的距離約半條絲的寬度為標準。
第二次,結體的空間移到結耳,所以結耳顯得更長,幾乎與鄰耳糾纏起來,本次抽線是將這些結耳多余長度全部移到尾端。
第三次,整個結體形成,但是還需要調整,如兩邊結耳不對稱、結體空隙不平均等。酢漿草結、如意結和大部分組合結是抽與編的步驟交叉進行,不是全部編好再抽線,所以有的作品不能單獨進行編的步驟,必須編、抽交叉進行。
飾——裝飾、修整、遮及補充。
定形——長久保持結體的最佳形態、延長作品壽命。
編結要訣:
1、心要靜,氣要順。編結是一門情趣高雅的藝術活動,可以陶冶性情,修身養性。豈手忙
腳亂,心急心煩。
2、看圖解,記走向。編結是手工活,它不同于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一旦學會終身不忘。也許今天照著圖解編出了滿意的結,但不經常練,就會漸漸生疏。所以編結時要記清楚線的走向,記清是穿還是壓,是向上還是向下等。
3、三分編,七分調。剛編出的結形,還只是一個松散的結構,要經過調整,才能成型。
4、分清內、外耳,拉緊外耳翼。要力量平均的向外拉緊外耳翼,將結心抽到適合的大小和形狀。
5、順走向,調耳翼。耳翼的大小和長短,可根據需要隨心所欲來變化,但必須依順線的走向,從起線調到尾線。
6、雙線平走,不扭轉。編結時如果是雙線,又用了二色的話,線不能扭轉、重疊。
7、藏線頭,是關鍵。中國結的奧秘就是一根線編到底,看不到線頭、線尾、接縫。
8、防變形,用暗縫。編結時采用了質地較硬的線,結雖硬挺,但不易抽緊,不好成形,即使是做的時候抽緊了,過后還是容易松散變形,這時必須用同色針線暗縫在結形里。
9、依結形,鑲飾物。珠子等飾物對結只是起點綴或填補結的空隙的作用,故不能喧賓奪主。而且飾物的顏色、質地、形狀都要隨結形決定。
10、同色線,做流蘇。流蘇可以買現成的,但日常自制可用本線梳開,這樣顏色更統一。
小學手工《中國結》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做做、說說、玩玩中,了解中國結的基本特征,知道它是中國特有的民間藝術,體驗其所蘊涵的豐富情感。
2、能大膽想象、積極創作,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教具:3塊中國結的版面(紅色中國結、各種顏色中國結、改良后的中國結)、中國結1個、背景音樂A(抒情音樂)、B(大班音樂:喜洋洋)
學具:編(紅繩)、剪(剪刀、蠟光紙、筆)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1 、“小朋友,新年快到了,我們一起來說句祝福的話吧!”
幼兒說說祝福的話,例如:祝爸爸媽媽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2 、知道表示祝福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打電話、發短信息、送花……中國結也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3 、為什么叫“中國結”?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圖形刺激
1 、了解中國結的來源。
2 、了解中國最基本的顏色、形狀、材料及所蘊涵的情感。
“你們看,這里也有很多中國結,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展示第1、2塊版面,針對性地指導個別幼兒。
交流:
(1)顏色
最多最突出的是哪種顏色?紅色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我們經常在什么場合看到紅色?還有其他什么顏色?
(2)造型
這是什么形狀?菱形有一個特點左右怎么樣?周圍有什么?了解流蘇的樣子學一學流蘇飄動的樣子。
(3)材料
一般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長長的絲線是怎樣盤成一個中國結的?
(4)情感
老師有感情地講述臺灣同胞與中國結的故事,加背景音樂A。
3 、了解中國結所蘊涵的特殊含義。
(1)出示第3塊版面:“它們與剛才的中國結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每人選一個自己喜歡的中國結,準備一句祝福的'話,送給客人老師,播放背景音樂B
三、幼兒創作
第一組:編。
第二組:剪。
四、作品賞析
幼兒把完成的中國結送給親人、老師、同伴,以表達自己的祝福。
活動反思:
中國結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藝術品,它美麗神奇,豐富多樣,蘊涵著美好的意義。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中國結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深受大家的喜愛,國內國外都有它的影跡,它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新《綱要》中提到,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培養理解尊重及熱愛的情感。
小學手工《中國結》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中國結是我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織藝術,了解有關中國結的初淺知識。
2.喜愛中國結,熱愛祖國傳統文化藝術,增強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1.收集有特殊意義的中國結如鯉魚結、如意結、盤長結等特色中國結
2.有關中國結錄象一段;編織帶一根。
活動過程
1.布置、欣賞、感受。
(1)師幼共同把大小不一、造型不同的中國結或中國結圖片布置在教室里供大家觀賞。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帶來或欣賞到的中國結。
2.感受、分享、討論。
(1)師:教室里布置了中國結后有什么感覺?
(2)你們喜歡中國結嗎?為什么?
(3)討論:
①這些中國結有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嗎?
②為什么大多數的中國結是紅色的呢?
3.重點介紹和欣賞。
(1)教師逐一出示鯉魚結、如意結、盤長結
(1)提問:這些不同的圖案代表什么意思呢?
(3)為什么我們中國人喜歡掛這樣的中國結?
小結:鯉魚結表示年年有余,如意結表示吉祥如意,盤長結寓意新郎新娘相親相愛,這些中國結表達了我們中國人追求真善美的愿望。
4.觀看有關中國結知識的錄象或圖片
5.教師現場編織簡單的中國結(十字結)。
活動延伸
1.開設中國結編織區,引導幼兒嘗試制作簡單的中國結。
2.繼續提供中國結實物、圖片讓幼兒探究、欣賞
小學手工《中國結》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中國結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藝術品,它美麗神奇,豐富多樣,蘊涵著美好的意義。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中國結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愛,國內國外都有它的影跡,它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新《綱要》中提到,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培養理解尊重及熱愛的情感。根據《綱要》精神,再結合大班幼兒學習興趣點,我把“中國結”設計成為大班美術欣賞活動,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了解我們中國結獨特之美,并激發幼兒對勞動人們的熱愛之情。具體目標為:
從幼兒的感受和認知上制定:
1、欣賞中國結的多樣性,感受中國結的美。
這是活動的'重點,在活動中,運用欣賞、交流、情感的激發等形式突破重點。
從幼兒的能力和情感上制定
2、欣賞中國結的多樣性,感受中國結的美。通過引導孩子們動手制作簡單的中國結,取名等實現情感的升華。
活動準備:
幼兒知識能力的準備:對中國結意義的簡單了解
環境布置的準備:收集各種中國結懸掛起,布置成一個展覽廳
活動流程:參觀,了解中國結的多樣性,初步感受美,為完成目標一做準備——交流討論,進一步認識中國結,突破重點,同時萌發幼兒喜愛中國結的情感——制作中國結,從對中國結的喜愛轉變到動手體驗,實現目標2,完成民族自豪感和對熱愛勞動人民情感的升華。
活動過程:
一、參觀活動,初步認識中國結,感受其美
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懸掛著許多美麗藝術品,這些藝術品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編制的,猜猜是什么?哦,讓我們趕緊去看看吧。
二、交流、討論,了解中國結,喜歡中國結
欣賞中國結的多樣性,感受中國結的美。欣賞中國結的多樣性,感受中國結的美。
1、我們剛才看到了什么呀?對了,是中國結,真漂亮。你們知道這些中國結都是用什么做的呢?哦,一條條的繩子串在一起就變出了這么多神奇的中國結,我們中國人真聰明呀。
2、快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形狀的中國結,它是什么顏色的?哇,有紅色的如意結,有紅色的魚,有金色的花生……圖形真多呀。中國結的主色是紅的,又配上了金色,藍色,綠色,看上去特別的喜慶,美麗。真是太美麗了。
3、你喜歡中國結嗎?為什么?中國結形狀漂亮還有這么多意義呀,難怪大家都喜歡它。它送給我們美好的祝愿,祝愿我們如意、吉祥。
4、你家有中國結嗎?你還在哪里看見過中國結呢?這么多地方都懸掛著中國結,我們多喜歡呀。中國結是我們中國的特色工藝品,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三、制作中國結,萌發熱愛勞動人民之情
1、你想做中國結嗎?我們大家一起來學學吧。
2、選同色或者多色的繩交叉疊放,串成長長的一條,就變成了美麗的中國結了,你們做好了嗎?大家真能干。
3、你的中國結表示什么祝愿呢?哪位小朋友愿意為自己的中國結取個好聽的名字?中國結一定會實現我們美麗的祝愿的。
四、小結,結束
我們中國人喜歡中國結,外國人也喜歡中國結。他們到中國來旅游,總喜歡把中國結帶回家,看我們的中國結有這么多人喜歡,真棒。
小學手工《中國結》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中國人很久以前就學會了打結,中國結的歷史貫穿于人類史始終,漫長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國結滲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我園的省陳研會課題《民間手工藝教育滲透于幼兒園課程的實踐研究》從孩子的視野出發,充分挖掘民間手工藝的教育價值,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一個小小的中國結或出現在家中的墻上,或掛在汽車里,或呈現在街邊的藝術品店鋪中,孩子們時刻感受到一種文化的熏染。以中國結為素材,作為教育活動主題來開展,存在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和教育功能。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中國結的美,感受中國結的審美、實用功能。
2、了解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間工藝品,初步萌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3、能嘗試大膽創作,體驗創造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準備一個中國結。
2、中國結歷史演變的幻燈片。
3、背景音樂、彩色水筆、紙4、幼兒已經做過關于中國結的知識調查。
活動過程:
一、以禮物為線索,導入課題師:孩子們,再過半個多月馬上就要到2007年了,新的一年到來,老師有一件禮物要送給我們小朋友?(出示中國結)老師祝愿我們每一個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進步,成長快樂!并且祝愿老師和小朋友之間的友誼能象盤長結一樣天長地久!(以送禮物引出話題,一下子拉近了老師與孩子的距離,引起了孩子的興趣。并且老師在介紹中國結的時候已經為孩子樹立了一個介紹的范本,為下一個環節孩子的介紹作好鋪墊。)
二、認識中國結的外形特征,了解中國結的演變歷史。
1、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中國結。
(1)師:今天我們小朋友也帶來了中國結,把你的中國結拿出來,給你邊上的小朋友看看,講講。(孩子對同伴帶來的中國結充滿了好奇,急于想看看、摸摸,教師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要善于捕捉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想法,給孩子以時間,讓孩子相互之間看看,交流交流。)
(2)嗯,我們小朋友帶來的中國結真的很漂亮,老師請你把你的中國結介紹給所有的小朋友聽,好不好?你可以說說你的中國結是什么顏色的?上面有些什么?它包含著什么樣的美好祝福在里面?(讓孩子來介紹自己帶來的中國結是怎樣的,是一個比較開放的問題,教師緊跟三個提問給了孩子一個介紹的落腳點,讓孩子有話可講,有內容可說。)
(3)在介紹的過程中滲入中國結的結耳、流蘇、結體等知識。結耳:這個在中國結上面的一圈,可以掛起來的地方叫結耳,就像中國結的耳朵一樣。流蘇:在中國結的下面那些細心長長軟軟的線,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流蘇。結體:除了流蘇和結耳以外,中間的這部分有規則的穿編叫中國結的結體。>
(4)教師小結:中國結的主色是紅色,又配上金色、藍色、綠色,看上去特別喜慶,而且它還包含著許多吉祥、美好的含義和祝福,所以人們常在過節和遇到開心的事情的時候,就去買中國結送給自己或送給別人。(教師在讓孩子充分展示、介紹了自己的中國結以后,進行適時地總結,提升了孩子關于中國結的知識經驗。)
2、結合幻燈片,了解中國結的演變歷史。
小朋友我們看到的中國結都很漂亮,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最早的中國結可不是這個樣子的。那么最早的中國結是什么樣子的呢?人們是用它來干什么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啊,最早的`時候,中國結怎么會是這個樣子的呢?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還沒有文字,人們為了記錄他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就結一條長長的繩子,在繩子上打一個結,發生了大事情就打一個大結,發生小事情呢就打一個小結。后來雖然有了文字,可以用文字來記錄事情,不用再結繩打結了,但是這種結繩打結的方法卻流傳了下來。而且結越打越漂亮,每一個結還有一層美好的含義和祝福。(關于中國結的起源很早就有“結繩記事”之說,教師結合幻燈片,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中國結的演變歷史,讓孩子了解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工藝,凝聚著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情感,符合《綱要》中指出的“教師要充分利用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和優秀,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三、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設計中國結。
1、我們中國人可真了不起編織出了這么多美麗的中國結,許多外國人也喜歡我們的中國結。大家都知道2008奧運會要在我們中國舉辦,到時候我們將要把中國結作為吉祥物送給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把我們的中國文化帶給全世界。老師也特地為奧運會設計了一個中國結,漂亮嗎?
2、我在中國結上設計了一個奧運五環,它象征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奧運健兒們,五環的上面還有一個菱形的字牌,字牌上寫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希望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們不要把比賽的名次看得太重要,而是要賽出水平,賽出風格,把友誼放在第一位。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的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本環節中教師結合奧運會設計中國結,把中國結的文化介紹給世界各國的朋友,不僅培養了孩子的民族自豪感,而且從小就在孩子心中樹立在世界范圍內進行民族文化交流的意識。)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設計創作中國結,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生活中發生的喜慶的事情來設計中國結,表達心中的祝福。(教師引導幼兒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來設計中國結,表達心中的祝福,教育從生活中來,又回歸到生活中。)
四、請幼兒來介紹自己設計的中國結。
我們小朋友可真了不起,設計出這么漂亮的中國結,請你來說說你是為什么喜慶的事情設計的,表達了什么樣的祝福。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藝術的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在引導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中國結的時候要充分肯定孩子的創意,使孩子體驗到成功感。)
五、出示編中國結的圖片,引起幼兒編織中國結的興趣。
我們能設計出了這么美麗的中國結,那你們想不想來學編中國結,老師這里有一些圖片,上面有一些中國結最基本的打法,我們回去看著圖片一起來學編中國結,好不好?(教師因勢利導,在孩子設計中國結的基礎上,出示編中國結的圖片,引起孩子的學編興趣,作為本次活動的延伸。)
活動反思:
漂亮的中國結是主題《我喜歡的民間藝術活動》中的一次教學活動,它具有以下兩方面的特點:一是從審美目標出發引導幼兒感知編織藝術的魅力,提高幼兒對美的熏陶;二是從大班幼兒的年齡和特點出發,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體驗、交流,激發幼兒對民間藝術的情感。
同時,在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創設了“漂亮的中國結”引導幼兒欣賞墻面上布置的各種各樣的中國結掛件,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感官、感知。在活動的第二個環節,讓幼兒了解中國結的過程中,我用鼓勵的語氣讓孩子去表達自己的感受,肯定每個孩子,讓他們始終充滿自信。比如劉心怡小朋友平時不愛表現自己,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我鼓勵他:“你說的真棒”,用這種鼓勵的方式調動了更多孩子的積極性,從而使活動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不足之處:在活動的最后,我為幼兒準備的編織材料太單一,如果再添加些飾品裝飾進去,效果會更好。有的孩子還通過家長幫忙,在網上查詢編織出了其它的中國結。我想如果編織方法再多樣化更會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中讓孩子在編織的過程中去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心靈手巧。
【小學手工《中國結》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手工課優秀教案《中國結》02-27
小學手工課優秀教案《中國結》10-07
《手工—中國結》教案(通用10篇)03-09
《中國結》教案02-18
手工教案06-12
中國結教案(通用19篇)12-20
小學美術手工制作教案(精選10篇)02-26
小班手工教案06-01
手工活動教案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