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會說不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會說不教案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會說不教案設計 1
朋友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朋友的意見和自己的不一致甚至有錯誤的時候,為了維系朋友之間的友誼,一味地遷就,不善于拒絕,以至于壓抑個人意愿,事過之后又后悔自責,從而產生負面情緒。因此,學會說不是學生處理好人際關系的一項重要技能。學會正確的方式說不,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愿,獲得好友的理解。既能解決兩人之間的矛盾,又能夠增進和朋友間的情誼。
如何才能做到既不損害朋友情誼又不違背自己的意愿?我和學生為此在《學會說"不"》這節心理活動課上進行了交流。
活動目標:
鑒于以上分析,結合心理活動課的基本理念,從學情出發,我的活動目標是:
1、認知目標為學生體會友誼的真諦,學會合理說不,初步了解拒絕別人的可行辦法。
2、能力目標為在合理的情況下會說“不”,掌握方法。
3、情感目標是幫助學生認識到合理說不在人際交往中的魅力,宣泄以往積累的負面情緒,獲得了積極、正向的情緒體驗。
活動重難點:
為了更好的達到預期目標,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通過角色扮演、體驗情緒,做到相互理解,采用正確的方式說“不”。
活動過程:
遵循心理活動課學生主體性原則、平等尊重原則、激發性原則,根據高年級學生身心成長規律,活動過程如下:
(一)趣味游戲,引入話題。
(二)情境表演。
(三)再現經驗,分享啟思。
(四)總結提高,情感升華。
(1)“趣味游戲,引入話題”。
游戲既能營造友好、快樂的課堂氛圍,又能吸引學生盡快融入活動中。因此,我以《猜猜他是誰》作為熱身游戲(出示游戲規則),通過游戲在讓學生以輕松愉悅的心情投入到課堂活動,同時讓學生初步體會在正確時說yes,在錯誤時說no。
(2)情境表演。
活動是心理課程的靈魂。因此,課堂上的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體會、感悟的機會,從而獲得新的體驗和經驗。
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類似小嚴的煩惱。讓我們一起觀看下面的短劇表演(視頻)
這個情景來源于學生的真實生活體驗,通過小組內的.角色扮演,體會了兩人當時各自不同的心情、想法。之后再引導學生談談你們遇到類似的情況會怎么辦?我們知道心理健康課上,無論多么精彩、多么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學生親身的體驗,只有體驗才會讓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感悟。學生有的體會到了小嚴不敢拒絕朋友而為難的心境,有的同學分析了小興只顧自己是自私的表現。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在思維的碰撞中、在情景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生發出來!
很快幾種不同的做法產生了。(屏幕出示)通過鮮明的對比,學生感悟到不拒絕是錯誤的,粗暴的拒絕是會傷害友誼的,溫和而真誠的解釋規勸會讓友情升華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我尊重每一個同學的觀點,用微笑的表情、贊許的目光、稱贊的語言肯定學生們的分析,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引導學生感悟:生活中要敢于說“不”!順利完成活動重點內容。
(3)再現經驗,分享啟思。
明晰了應該說不之后,我再次引導:(屏幕出示:和朋友相處時,難免會出現意見不一樣的情況,發生爭執或者好朋友做錯了,你當時怎么做的?結果怎樣?現在再想一想,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請把你的好辦法寫在智慧卡上,我們貼到友誼船上,相信你的辦法回乘風破浪,駛向友誼的彼岸,收獲更多真摯的情誼。)這樣鼓勵學生分享自己曾經或失敗或成功的說 “不”經驗,再把大家認為可行、有效且不傷感情的方法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這一系列的活動,讓曾經不善于說 “不”的學生傾吐了自己的煩惱,有效宣泄了負面情緒;對于那些好的辦法得到大家認可的學生,更是參與、分享的熱情倍增,又一次獲得了積極、正向的情緒體驗。(屏幕出示)
學生通過談自己的經歷,逐漸體驗了說“不”這一交往技能在生活中重要意義,找到了說不的好方法 ,在積極、主動、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突破了本課的難點。本環節,通過思考、討論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從行為的層面來辨別什么情況該拒絕并學會簡單的拒絕技巧。
(4)總結提高,情感升華: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指出:成長=經驗+反思。隨后,讓學生分享在本次課中的收獲,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升華,更是對學生寄予的無限期望與啟迪。
本節課以貼近生活的情景再現為中介,情緒體驗為手段,自主探究學習為途徑,圍繞教學重點及難點展開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教學理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所得、有所悟,在能力操練的環節中,敞開心扉,與他人進行心靈溝通,有效化解了同學間的矛盾。我們有權維護自己的權利,只要我們的拒絕是合理的、真誠的,我們的拒絕就會得到對方的理解。溝通無處不在,當我們敞開心扉、相信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們今后在遇到問題、矛盾時都能與他人進行有效地溝通,開心過好每一天!
學會說不教案設計 2
活動設計:
在學齡期兒童的社會化進程中,與他人的正常交往,形成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學會合作,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是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基礎。本課通過多例二難情境,讓學生歸納出拒絕的方法和技巧,并在課堂之中加以運用,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合作精神。
輔導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明白: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有權利說“不”,但也要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和合作精神。
2、初步學習說“不”的三步技巧,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輔導形式:小品表演,問題討論,個案分析,角色扮演。
課時:1課時。
活動地點:教室。
重點難點:
1、重點:二難情境的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學習演練如何說“不”。
2、難點:歸納說“不”的三步技巧。
輔導前準備:
1、投影片。
2、學生回憶:自己平時有沒有不敢拒絕或拒絕不當的經歷。
3、學生事先準備3個小品。
輔導過程:
一、準備活動。
1、深呼吸放松練習:端坐,放松頭部、身軀,慢慢吸氣,慢慢呼氣,……(時間2分鐘)
2、學生談自己的感覺。
3、教師: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如遇到緊張、生氣時,可以采用這種方法來消除自己的緊張和生氣。
4、教師:好!現在開始我們今天的話題。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使我們左右為難的事情。請看投影:
二、引入課題
(1)出示情景:
“已是晚上九點鐘,我正忙著寫作業,同學小明興沖沖地拿著一本新買的連環畫到我家,要和我一起欣賞,我……”(幻燈)
教師:我該寫作業還是和同學一起看連環畫呢?讓我們看看三組同學不同的反應(小小品表演):
第一組:學生A: 去,難道你不能在家自己看?非要跑來這里看不成?現在幾點鐘了,明天我完不成了作業,誰負責?
小明: (生氣)我再也不理你了!
第二組:學生B: 哎!你有新書就拿來跟我一起看,真看得起我,我只好放下作業陪你看,作業明天再說。
小明: (高興)真夠朋友!
第三組:學生C: 太好了!我也很想和你一起欣賞,但是現在已經九點多了,太晚了,真沒辦法,我的作業還沒完成呢!我們明天下午再一起看好不好?
小明: (略失望)好吧!
(2)教師:讓我們對三組同學的精彩表演表示感謝!
請同學們談談“我”和小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我”:A寫作業/好 B看連環畫/不好 C寫作業/好
小明 :A很生氣 B高興,夠朋友 C有點失望,但可以理解
(3)問題討論:為什么小明會有不同的感受呢?
①A同學敢說“不”但是不善于說“不”,惹得同學很生氣,失去了同學的友誼,想到的是自己,沒有想到別人。
②B同學人緣好,但缺乏主見,不敢說“不”,過分考慮別人的需要,壓抑或違背自己的正當需要。
③C同學敢說不,也善于說不,有自己的主見,又能考慮到別人的情緒。
(4)教師總結:當我們有正當的理由時,我們可以拒絕他人,但也要理解和尊重別人,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并不因拒絕別人而失去了友誼。
三、自我對照。
1、分小組討論。談談自己在學習、生活中自己平時有沒有不敢拒絕或拒絕不當的經歷?并舉出自己親身經歷的例子。
2、學生發言,講述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要求學生說出:什么事情、自己如何應對、自己和對方有什么感受等。
四、怎樣說“不”。
根據第三個小品和學生列舉的例子,教師與學生共同分析歸納說“不”的方法:
1、作出判斷,該不該拒絕。
2、如何說“不”。
①拒絕(直接或間接相告,注意文明禮貌,尊重別人)
②并說出理由(如太晚了、考試作弊)
③想出替代的方式(提出一些健康可行的可供選擇的替代方式)
五、實際演練。
1、出示問題情景:(投影)(分4組進行討論)
A、我的好朋友要抄我的作業,我該怎樣對他說?
B、我和小華是好朋友,小華很喜歡玩游戲機,放學后經常因為玩游戲機而晚回家。小華卻欺騙父母說在我家做作業,并要我替他圓謊,我該怎么辦?
C、放學后,陳明約我們幾個同學去游泳,我該怎樣對他說?
D、李華叫王小敏期末考試時給他抄一抄,王小敏心里挺害怕的,他該怎么辦呢?
2、每個兩難情景請兩個學生作一組進行角色扮演。
教師要注意學生扮演中是否有拒絕、理由、替代方式三方面(若不全教師提示)
六、小結
1、你能拒絕的只是對你不合理的要求,而不能拒絕一個應該幫助的人。
2、在說“不”的過程中,要做到文明禮貌,尊重他人,學會與人溝通。
3、當我們要向別人提出要求時,也應該考慮考慮:我提出的要求是否正當?是否使別人為難?也要尊重別人。
板書設計:
學會說“不”
1、判斷,該不該拒絕。
2、如何說“不”。
(1)拒絕
(2)說出理由
(3)找出替代方式
教學建議:
1、本課適合小學中、高年級心理健康輔導課使用。
2、教師要注重指導學生體驗兩方的心理感受,培養合理精神。
3、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鼓勵學生說真話,教師語言要簡潔。
學會說不教案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認識到在生活中適時說 “不”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幫助學生掌握說 “不” 的有效技巧和方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培養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真實想法和感受的意識,增強自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理解說 “不” 的意義,學會用恰當的方式拒絕他人。
難點: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在實際情境中敢于說 “不”。
三、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準備
收集相關的故事、案例、圖片和視頻。
制作教學 PPT。
準備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小卡片(寫有不同的請求場景)。
五、教學過程
導入(5 分鐘):播放一段關于孩子因不好意思拒絕同學的不合理請求,導致自己陷入困境的動畫視頻。視頻播放結束后,提問學生:“你們覺得視頻中的小朋友為什么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學會說不。
認識說 “不”(8 分鐘):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圖片,如同學借作業抄襲、朋友邀請去危險場所玩耍等。讓學生分組討論在這些場景中是否應該說 “不”,并說明理由。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和點評,強調在面對不合理、不安全或違背自己原則的請求時,要說 “不”。
說 “不” 的技巧(12 分鐘):講解說 “不” 的一些基本技巧,如直接拒絕、委婉拒絕、給出替代方案等。通過 PPT 展示不同的拒絕話術示例,讓學生對比感受不同表達方式的效果。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練習,每個小組抽取一張寫有請求場景的小卡片,組員分別嘗試用不同的技巧進行拒絕,其他組員進行評價和建議。
角色扮演(10 分鐘):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一個復雜的生活場景,如被朋友勸說吸煙、被同學要求幫忙作弊等。小組成員進行角色扮演,模擬拒絕的過程。其他小組的同學認真觀看,并在表演結束后進行評價,指出優點和不足之處。教師對各小組的表演進行總結和指導,進一步強化學生對說 “不” 技巧的運用。
總結與拓展(5 分鐘):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強調學會說 “不” 對個人成長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勇敢地說 “不”,保護自己的權益和安全。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記錄自己在生活中成功說 “不” 的經歷,下節課進行分享。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反應,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節奏。通過實際案例和角色扮演,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說 “不” 的技巧,但在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和鼓勵。
【學會說不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學會說不的散文09-14
《冷了熱了都會說》教案設計10-06
家長怎么教孩子學會說不10-03
《學與問》教案設計07-26
學與問教案設計07-10
影子導學教案設計09-03
《人生》導學教案設計09-07
小熊導學教案設計06-04
《貓》導學教案設計06-15
白鯨導學教案設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