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主題班會學會選擇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主題班會學會選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主題班會學會選擇教案 1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什么是一個人的價值觀,知道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困擾他們的青春期問題,應該用積極的情緒和體驗,積極的人際關系,積極健康的情緒,選擇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引領聾生提升自我價值,擁有美好人生。
教學準備:
本課多媒體課件
分層要求:
A類學生能理解“價值觀”等的名詞含義,學會解決課內(nèi)老師提出的實際問題,提升自己的價值觀。
B類學生能在幫助下,學習最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技巧。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1.哈佛大學(問:這是什么地方?)教師介紹。
2.人物介紹(問:他們是誰?)教師介紹。
教師總結:這兩位同樣具有成就的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一個是退學,一個是繼續(xù)學業(yè)。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不同。
二、出示課題,了解內(nèi)容:
1、齊讀課題:
了解價值 學會選擇
2、什么是價值觀?(媒體出示,教師講解,學生領會。)
通常我們對一些問題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這就是我們的價值觀。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
一個人的價值觀與一個的年齡、生活環(huán)境、經(jīng)歷都有關系,而且是會變化的。
3、了解價值,學會理解。(媒體出示,教師講解,學生領會。)
價值觀是沒有“對”和“錯”之分的。
不應該把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看法強加于人,要盡量理解和尊重與我們價值觀不同的人。
4、理智選擇,謹慎決定。(學生朗讀,說說自己的看法)
全面了解情況。
這件事對我真的很重要嗎?它會影響別人嗎?
認真思考后果。
尊重他人,不給他人造成傷害。
做負責的決定,采取負責的行為。
做健康、安全的決定,采取健康、安全的措施。
小學主題班會學會選擇教案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理解選擇的重要性,學會識別不同的選項及其可能的后果。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自主選擇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感,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選擇會對自己和他人產(chǎn)生影響,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教學準備
選擇情境卡片(設計幾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如選擇課外活動、處理朋友間的矛盾等)
多媒體教學設備(用于展示案例或視頻)
小組討論記錄表
評價表(用于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
教學過程
1. 引入話題(約5分鐘)
故事引入:講述一個簡短的故事,比如“小明在選擇參加科學俱樂部還是藝術社團時的思考過程”,引導學生進入主題。
討論:提出問題“你有沒有遇到過需要做選擇的時候?那時候你是怎么做的?”鼓勵學生分享個人經(jīng)歷。
2. 認識選擇的重要性(約10分鐘)
多媒體展示:播放一段關于選擇重要性的動畫或短視頻,強調(diào)正確選擇對個人成長的意義。
教師講解:結合實例說明,好的選擇能帶來積極的結果,錯誤的選擇也可能讓我們學到寶貴的經(jīng)驗。
3. 學習選擇的方法(約15分鐘)
分組討論: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發(fā)放一張選擇情境卡片,討論面對這種情況時應該如何做出選擇,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匯報交流:各小組代表分享討論結果,其他同學可以提問或補充。
4. 案例分析(約10分鐘)
案例呈現(xiàn):提供一些具體的生活案例,讓學生分析主人公的選擇是否恰當,為什么,如果是他們會如何選擇。
角色扮演:選取一兩個案例進行角色扮演,加深學生對不同選擇后果的理解。
5. 實踐應用(約10分鐘)
我的選擇計劃:讓學生思考近期面臨的一個選擇(如假期活動安排),運用所學方法制定選擇計劃,并簡單闡述理由。
小組互評:小組內(nèi)成員相互評價選擇計劃的合理性,提供建議。
6. 總結與作業(yè)(約5分鐘)
總結:回顧本課重點,強調(diào)學會選擇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勇于并智慧地做出選擇。
作業(yè):寫一篇小短文《我最重要的'一次選擇》,描述一次選擇的經(jīng)歷,包括選擇的原因、過程和結果,以及從中學到的東西。
課后反思
教師可收集學生的短文,了解學生對本課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和實際應用能力,同時反思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點與不足,為后續(xù)教學提供參考。
通過這樣的教案設計,旨在幫助小學生建立正確的選擇觀,培養(yǎng)他們在面對選擇時的思考習慣和責任意識,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主題班會學會選擇教案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理解選擇的重要性,學會識別不同的選項及其可能的后果。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評估利弊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增強自我意識,認識到個人選擇對他人及環(huán)境的影響。
教學內(nèi)容:
一、引入(約5分鐘)
活動:教師可以講述一個簡短的故事,比如“小熊找蜂蜜”的故事,讓同學們思考小熊在面對不同路徑時是如何做出選擇的,以及這些選擇帶來的結果。
討論:引導學生討論在生活中遇到的選擇情景,如選擇課外活動、朋友間的決定等,初步感受選擇無處不在。
二、主體教學(約25分鐘)
1. 認識選擇(約10分鐘)
概念講解:解釋“選擇”的定義,強調(diào)每個人每天都在做選擇,選擇背后反映了個人的價值觀、興趣和需求。
視頻/圖片展示:展示幾個簡單的選擇情境(例如:選擇健康食品還是垃圾食品),讓學生討論每個選擇可能帶來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2. 如何做出好的選擇(約10分鐘)
步驟講解:
識別問題:明確需要做出選擇的具體情境。
列出選項:盡可能多地列出所有可能的選擇。
評估利弊:對每個選項的正面和負面影響進行評估。
做出決定:基于評估結果,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反思與調(diào)整:思考選擇后的結果,如果需要,適時調(diào)整。
小組活動:分組討論一個假設情境(如:如何合理安排周末時間),每組按照上述步驟制定選擇計劃,并分享給全班。
3. 負責任的選擇(約5分鐘)
討論:引導學生思考,做出選擇后,我們應如何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以及我們的選擇如何影響他人和環(huán)境。
案例分享:教師或學生分享正面或負面的案例,討論其中的責任感體現(xiàn)。
三、總結與作業(yè)(約5分鐘)
總結:
強調(diào)選擇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勇于做出選擇,并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簡要回顧今天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和方法。
作業(yè):
實踐作業(yè):讓學生記錄下一周內(nèi)自己做出的一個重要選擇,包括選擇前的考慮、最終決定及選擇后的反思。
思考題:寫一篇短文,探討一個假設情境下的最佳選擇,并說明理由。
通過這樣的教案設計,學生不僅能學到選擇的技巧,還能在實踐中提升決策能力,形成負責任的態(tài)度,為未來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主題班會學會選擇教案】相關文章:
學會感恩小學主題班會教案11-09
學會感恩小學主題班會教案11-20
《學會感恩學會欣賞》小學主題班會教案07-13
主題班會學會感恩教案03-18
學會感恩班會主題的教案06-05
學會寬容主題班會教案08-25
學會感恩的主題班會教案11-19
“學會傾聽”主題班會教案02-13
《學會感恩》主題班會教案02-14
學會溝通主題班會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