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教學教案
學習目標:
1 概述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舉例說明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2 領悟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認識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個人應具備的態度和責任
學習重點: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
學習難點: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易錯點:誤認中國擺在第一位的是要把經濟搞上去,就此而言可持續發展就是經濟的持續增長
學習過程:
知識梳理(A級)(讀背內容)
一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
1 龐大的 :我國以占世界 的耕地養活著約占世界 的人口。
人口 給發展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尤其是人口 較低,造成了一系列問題。
2 問題嚴重:我國 占有量少。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資源需求量不斷 ,再加上 水平較低,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率 ,使我國長期存在資源相對短缺的問題。
3 深刻的 危機:一些不合理的 和 ,使得我國的` 面臨著極大的危機。一方面以城市為中心的 仍在發展,并迅速向 蔓延;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資源銳減、生物多樣性減少為特征的 的范圍仍在 程度在 。
4 為了解決我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 、 和 問題,我們別無選擇地走上了 之路。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 》,這也是全球第 部國家級的《21世紀議程》。
二 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1 循環經濟以 技術為手段,以提高 效益為核心,以 方式利用經濟資源和環境資源,實現經濟活動的 化,是建立在 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根據資源輸入 化,資源再利用和使廢棄物 化等三個原則,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 的過程。
2 在工業生產中,實現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是 。它從原料的 ——生產制造—— ——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克服傳統工業生產只重視末端 的弊端,能帶來很好的 效益和 效益。
3 在農業生產中,我國大力推行 農業,是用 的觀點,將農業生產和生態平衡納入協調一致軌道。
綠色食品是特指 、 、 類食品,其生長和加工過程必須是采用一種 的和 的方式。
活動探究(B級)
1 關于我國的發展之路有以下三種觀點。收集有關材料和事實,分析我國為什么不能走前兩種道路,而必須選擇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把資源、環境問題放在一邊,等到更高經濟發展階段,擁有更大的經濟實力以后再來解決這些問題。
(2)實行發達國家現行的高投資、高技術解決問題的模式。
(3)根據中國的國情和經濟承受能力,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2 可持續發展對中國而言就是經濟的持續增長,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01-17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01-17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說課稿11-03
中國可持續發展之路相關試題03-30
淺論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途徑07-24
《中國少女》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中國石拱課文教學教案05-19
《實施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08-11
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的教案設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