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第二學期《象征性的文字 》教案
類別 繪畫
課時 一課時
頁碼 第6、7頁
教學目標 認知 知道象征性的文字不僅起到美化裝飾的作用而且表示字的內在含義。
操作 學會用象征性的字表示天氣。
情感 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表現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認識字的結構特點。
難點 根據字義選用適當的象征方式。
教學準備 學生 作范例用的一些具有象征意義的字。
教師 寫美術字用的材料、工具。
教學步驟
教學設計說明
一、設計情景 導入新課
1、A 人和人是如何交流的呢?如果不能說話?文字又是如何得來的呢?
B 在4500年前我們的祖先他們用文字嗎?做個游戲來解決這個問題。{看圖寫字}
C 圖案是大自然一些物體的特征,最后演變成字,我們給這種字起個什么名呢?
D {板書}象形字
A 說話;寫字;?。
B 學生積極參與游戲并總結。
C 象形字。
提出字的根源問題,使學生在參與游戲過程中體會象形字的演變過程。學生既增長了知識又為其理解和使用象征性字打下基礎。
二、教授新課 課堂練習
1、 象形字的特征性
A 總結象形字的定義{舉例說明}
B 講“北、比、臼、舅”的故事進一步理解象形字的特征性。
A 加深理解。
B 傾聽,理解。
通過老師的舉例和趣味故事,使學生容易理解象形字的特征性。
2、如何把圖案和文字結合成象征性的字
A 雖然文字代表著人類文明,但是圖案與文字相比你們覺得誰更有藝術性?
B我們可不可以把圖案與文字結合成另一種字,既是原來的字又有藝術性呢?出示“旦、明、目”要求學生變化。
C 引導學生欣賞課本第六頁,請學生說出書本的字那里變了?變后你感覺如何?
D 出示{象征性的字}
A 圖案。
B 小組討論,并設計。
C 學生分析并自由回答。
讓學生親身感受發現,把圖案和文字完美的結合起來,可以變成既不改變字體結構又有藝術效果的象征性的字。同時欣賞課本范圖加深對象征性字的理解,以便利用。
3、教師交代學習任務
A 大家覺得今天天氣如何?這個天氣大自然會有何特征?人有何感受?
B 電視屏幕上天氣是如何預報的.?{老師可作表演}
C 老師要報道今天下雨的話,大家更喜歡那一幅?為什么?
D 老師總結:t設計獨特t象征明確t不影響字的結構t有裝飾效果t色彩明朗。
A 學生觀察感受并自由發言。
B用象征性的圖案
C 文字與圖案結合的;說明理由。
學生已經對象征性字有了形象而深刻的認識,老師讓學生欣賞范作,了解創作意圖明白學習任務。
三、學生作業
1、 引導學生作畫
[欣賞課本作業,簡單演示美術字的寫法]作業:可以設計一個你喜歡的天氣作為今天的天氣。
2、教師巡視,學生作畫
學生構思,認真完成作業
老師調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后,學生更愿意自己創作,即學即用。
四、學生作業點評
準備四個區域報道今天天氣:晴、陰、雨、雪。學生自找區域貼畫。對其形象、創意、感情色彩和畫面效果進行評價。
學生自評。
同學之間互評。
教師點評。
表揚有創意,畫面效果好的作品。提高其創作審、美能力。
五、總結
大家在辦黑板報等報告天氣時可以采取這種藝術字的形式。
把課堂知識延伸到生活實踐中去。
【五年級第二學期《象征性的文字 》教案】相關文章:
第二學期語言文字工作計劃10-27
第二學期語言文字工作計劃范文07-11
學校第二學期語言文字工作計劃05-02
第二學期語言文字工作計劃范文06-12
第二學期語言文字工作計劃范文11-29
梅花象征性的作文07-03
《圖畫與文字》的教案06-16
《圖畫與文字》的教案08-25
高三語文第二學期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