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

時間:2024-07-03 08:40:43 金磊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精選12篇)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 1

  一、目的

  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出色完成學校制定的培養目標,特選拔學科基礎扎實、成績優異、思維敏捷、學習能力超群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為他們脫穎而出創造條件,從而造就一批實踐能力強的人才,為學校增光。

  二、輔導對象:

  xxx

  三、情況分析

  在智力、學習成績、日常表現等方面相對優秀的那部分學生常常被認為是好學生,也被稱為優生。由于這些學生認知結構、判斷能力和行為決策水平都有待提高,他們思維活躍不穩定,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干擾,緊張的學習、激烈的競爭、單調的生活、成長的煩惱,還有來自家長教師及學生自身的過高期望等,常常會誘發這些學生的消極情緒體驗,產生不良的心理現象。優生在年級中人數不多,但影響卻頗大,抓好對他們的教育,對形成良好的班風校風有很大作用,這些學生能否嚴格要求自己,大膽工作無疑會對班級工作局面的好壞產生很大影響。優生比“差生”學習成績好,常常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贊揚,他們的優越感與日俱增,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只重視對優生的學習成績的提高,但卻忽視對優生的心理障礙的疏導

  四、具體措施

  1.改進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2.著力培養。對優生要多給予思想上的幫助,使之樹立熱愛集體、熱心為大家服務的思想,鼓勵他們大膽工作,并提供發揮他們想象力、創造性的機會,肯定他們的成績,讓他們把科學的學習方法傳給大家,達到全體同學共同進步的目的。

  3.平等相待。對優生不能因為他們成績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對他們的缺點冷嘲熱諷,這些都會導致心理障礙。對他們要熱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導,讓他們成為積極向上、勤奮刻苦、樂于助人的`三好學生。

  4.嚴格要求。對優生把真摯的愛與嚴格的要求統一起來。當優生出現問題時,既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又要及時、嚴肅地指出影響他們進步的原因,以及這些錯誤的嚴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時的學習中工作中,要為他們創造發揮能力的機會,也讓他們嚴格約束自己,虛心向大家學習,不搞特殊化。

  5、教師每天給優生布置幾道思考題加強訓練,要完成一本課外書習題

  6.要讓學生學會質疑、提問。鼓勵學生求異、求變、求新,善于學習、勤于總結、勇于創新。

  7.進行意志品質教育,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克服各種消極情緒,具有迎難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質。

  8、為了使優等生更加先進,對其進行"創新"教育,使其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并逐步形成創新素質。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 2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思維的靈活性。

  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認真審題、仔細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通過口算練習(如3/5-1/5, 7/9-5/9等),復習分數的基本概念和性質,引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主題。

  新知探究:

  講解例題,如“一個蛋糕被平均分成了8份,小明吃了3份,小紅吃了2份,他們一共吃了多少份?”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8 + 2/8。

  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特點,發現分母相同,可以直接對分子進行加減。

  歸納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鞏固練習:通過課本習題和拓展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并相互檢查答案。

  總結提升:引導學生總結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和注意事項。

  教學重點: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應多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畫圖、涂色等方式直觀感受分數的加減過程,增強理解。

  加強對易錯點的講解和練習,如計算結果不是最簡分數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 3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通過生活實例(如吃蛋糕、分蘋果等)引入分數乘法的概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知探究:

  講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如“3個1/4是多少?”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 × 1/4。

  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特點,發現分數乘法與整數乘法的聯系和區別。

  講解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即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鞏固練習:通過課本習題和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并交流解題思路。

  總結提升: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和應用場景。

  教學重點:

  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和意義。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通過具體實例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概念。

  加強對學生解題方法的指導,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 4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統計的基本步驟和方法,能進行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

  使學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用分數表示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和概率思維,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通過復習之前學過的統計知識,引出本節課的主題——統計與概率。

  新知探究:

  講解統計的基本步驟:數據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

  通過實例(如調查班級同學的身高、體重等)進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講解可能性的概念,如“拋一枚硬幣,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引導學生用分數表示。

  鞏固練習:通過課本習題和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統計和概率的計算,并交流分析結果。

  總結提升:引導學生總結統計與概率的知識點和應用場景。

  教學重點:

  統計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可能性的概念及用分數表示。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統計任務。

  加強對學生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從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并作出合理推斷。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 5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和法則,能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通過簡單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實際背景。

  回顧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為新課做鋪墊。

  2、探究新知

  講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和法則,通過具體例子進行演示。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分數加減法的規則。

  進行隨堂練習,鞏固新知識。

  3、鞏固練習

  給出一些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訂正,并強調注意事項。

  4、應用拓展

  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和法則。

  能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

  教學反思

  學生在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時表現較好,但在實際計算中仍有部分學生出現錯誤。

  需要加強對學生計算能力的訓練,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

  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學生的參與和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 6

  教學目的

  使學生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理解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力。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或模型,引導學生認識它們的特征。

  提問學生關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已有知識,為新課做鋪墊。

  2、探究新知

  講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并通過具體例子進行演示。

  組織學生分組探究,嘗試自己推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

  進行隨堂練習,鞏固新知識。

  3、鞏固練習

  給出一些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的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訂正,并強調注意事項。

  4、應用拓展

  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與長方體和正方體相關的問題。

  鼓勵學生制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模型,加深對它們特征的理解。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反思

  學生在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時表現較好,但在計算表面積和體積時仍有部分學生出現困難。

  需要加強對學生空間觀念和想象力的培養,通過實物或模型等直觀教具幫助學生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應多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和掌握知識。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 7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法則,能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法的計算。

  培養學生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精確度。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通過生活中的小數實例,引導學生理解小數加減法的實際背景。

  回顧整數加減法的意義和法則,為小數加減法做鋪墊。

  2、探究新知

  講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法則,通過具體例子進行演示。

  強調小數點對齊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總結小數加減法的'注意事項。

  進行隨堂練習,鞏固新知識。

  3、鞏固練習

  給出一些小數加減法的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訂正,并強調小數點對齊和進位退位等問題。

  4、應用拓展

  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與小數加減法相關的問題。

  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法則。

  能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法的計算,并注意小數點對齊和進位退位等問題。

  教學反思

  學生在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時表現較好,但在實際計算中仍有部分學生出現小數點不對齊或進位退位錯誤等問題。

  需要加強對學生計算能力和精確度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準確性。

  在教學過程中應多使用生活中的實例和情境來引導學生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 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5-6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探索圖形旋轉的牲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度。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展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培養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每4人或6人小組,一個風車實物模型。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引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生活中的軸對稱變換,其實,圖形的變換還有許多種,比如:平移,旋轉等等。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生活中的旋轉變換。

  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旋轉現象?

  二、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牲與性質。

  1、認識線段的旋轉,理解旋轉含義。

  (1)觀察,描述旋轉現象。

  ①多媒體課件出示鐘表,播放動畫(指針從“12”指向“1”。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指針的旋轉過程。誰能說一說是怎樣旋轉的?

  引導學生敘述:指針繞○順時針旋轉到30度到“1”。

  板書:指針從“12”繞點○順時針旋轉30度到“1”。

  師:想一想,為什么指針從12指向1就旋轉了30度?指針走1個字旋轉了多少度?2個字呢?你覺得怎樣的旋轉是順時針?怎樣的旋轉是逆時針?

  ②多媒體課件出示鐘表,播放動畫。(指針從“1”指向“3”)

  師:這次指針是如何旋轉的?

  引導學生敘述:指針從“1”繞○順時針旋轉60度到“3”。

  ③如果指針從“3”繼續繞○順時針旋轉90度會指向幾呢?

  學生回答后多媒體課件示鐘表,播放動畫給予驗證。

  ④如果指針從“6”繼續繞點○順時針旋轉180度會指向幾呢?

  學生回答后多媒體課件出示鐘晴,播放動畫給予驗證。

  (2)小結

  小結:要把一個旋轉現象描述清楚,不僅要說清楚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要說清楚旋轉圍繞的點方向以及角度。

  2、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究旋轉的牲和性質。

  (1)觀察風車的旋轉過程。

  ①師:這是什么圖形?風車的旋轉你見過嗎?看!在風的吹動下,風車就要旋轉起來了。

  多媒體課件出示風車,播放動畫。(風車旋轉起來了)

  ②師:請注意觀察風車是怎樣旋轉的?

  多媒體課件出示風車,播放動畫。

  師:從圖1到圖2,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③師:風車從圖1繞點○逆時針旋轉多少度到圖2呢?怎樣才能知道風車旋轉的角度呢?

  ④交流得出:風車從圖1繞點○逆時旋轉90度到圖2。(板書)怎樣才能知道風車旋轉的角度呢?

  (2)繼續觀察風車的旋轉。

  師:如果我們將風車在圖2的基礎上,繼續繞點○逆時針旋轉到圖3,風車旋轉了多少度?

  (3)揭示旋轉后,什么發生了變化,什么沒有變化呢?

  得出結論:三角形的位置變了,三角形的形狀、大小、點○的位置,對應線段的長度,對應線段的夾角沒有變。

  三、繪制圖形,體驗圖形旋轉的過程。

  師:我們已經了解了一個圖形旋轉的`全過程,想不想自己試著畫一畫呢?

  1、出示例4方格圖,與學生一起明確畫圖要求;

  2、學生在方格紙上自主完成;

  3、作品展示,交流畫法;

  4、小結畫法。

  根據旋轉的性質,旋轉圖形對應線段的長度不變,對應線段的夾角不變,我們在畫一個旋轉圖形時,可以首先確定對應線段,然后連線。

  四、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感受旋轉創造出的美。

  1、師:生活中,有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一些簡單的圖形旋轉而來的,請欣賞第5頁第1題,這些圖形分別是由哪個圖形旋轉而來的呢?

  多媒體課件出示動畫,演示圖形的旋轉。

  2、利用旋轉畫一條小花。

  學生自主畫,然后交流,你是怎樣畫的?

  五、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呢?

  布置作業

  第9頁第4、5題。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 9

  教學內容:

  練習十七3———8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等活動中感受并發現圓的有關特征

  能力目標:

  在活動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情感目標:

  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在觀察、操作、畫圖等活動中感受并發現圓的有關特征

  教學流程:

  復習你知道圓的`哪些知識?先回顧,然后完成下面的練習。

  1、(1)在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都,所有的直徑,直徑是半徑的,半徑是直徑的。

  (2)把圓規兩腳分開,使兩腳的距離是2.5厘米,這樣畫出圓的半徑是,直徑是。

  (3)連接和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圓的半徑,用字母表示。它的長度就是畫圓時的距離

  (4)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用字母表示。

  2、作圖與應用(1)r=2cm(2)d=8cm

  3、完成練習十七第3題

  4、完成練習十七第4題如果在正方形內畫一個最大的圓,要怎樣想?半徑多少?

  你能畫一畫嗎?想一想圓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5、完成練習十七第5題先判斷哪個圓大哪個圓小?說一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6、完成練習十七第6題要求學生在(2,2)的位置畫一個半徑2厘米的圓。

  7、完成練習十七第7題引導學生發現,在同一個圓里的所有線段中,直徑最長。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 10

  教學內容:

  P10例6、做一做,P13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會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題目要求與實際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教學過程:

  一、激發: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個小數的近似數。(投影出示)

  保留整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填空)

  (1)怎樣用“四舍五人法”將這些小數保留整數、一位小數或兩位小數,取它們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們的近似值各應是多少?

  3、揭題談話:在實際應用中,小數乘法乘得的積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數位數,這時可以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板書課題:積的近似值)

  二、嘗試:

  談話引出例題: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動物的嗅覺最靈敏嗎?(生回答)所以人們常用狗來幫助偵探、看家。那狗的嗅覺到底有多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數據:

  1、出示例6:人的嗅覺細胞約有0.049億個,狗的嗅覺細胞個數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聞出壞蛋身上的氣味。狗約有多少個嗅覺細胞?

  2、讀題,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書:0.049×45

  4、生獨立計算出結果,指名板演并集體訂正,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5、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1)積的`小數位數這么多!可以根據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學生獨立探究,指名說說取近似值的過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數,看哪一位?根據什么保留?

  (3)橫式中的結果應該怎樣寫?強調橫式中應當用約等號,而不能用等號。

  6、專項練習(根據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積保留一位小數是(),保留兩位小數是()。

  7、嘗試后練習:

  P10頁做一做1。計算下面各題。

  0.8×0.9(得數保留一位小數)1.7×0.45(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判斷,并改錯。

  10.286×0.32=3.29(保留兩位小數)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兩位小數)

  三、運用

  1、一千克白菜的價錢是6.78元,媽媽買了0.8千克,應付多少題?

  雖然此題沒要求保留兩位小數,但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比分更小的錢幣,所以應保留兩位小數。

  2、兩個因數的積保留兩位小數的近似值是3.58。準確值可能是下面的哪個數?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體驗:誰來小結一下今天所學的內容?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 11

  備課時間:

  xxx年9月25日。

  教學內容:

  練習八7-1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以及和整數加減法的關系,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進程:

  一、復習。

  1、口算。

  2、計算并驗算。

  3、找出錯誤的地方。

  學生解決,教師針對學生存在的錯誤予以糾正。

  二、練習深化。

  1、練習八第7題。

  學生地理思考解決問題。

  指名回答。

  針對存在的錯誤予以糾正。

  2、練習八第8題。

  學生獨立計算。

  指名板演,教師講解,糾正錯誤,予以改正。

  3、練習八的第九題。

  解決前三個問題后,還可以結合統計圖的'特點,

  引導學生進一步提出:“這一天中哪段時間病人體溫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時間病人體溫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問題,以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4、練習八的第十題:

  可以讓學生獨立解答前兩個問題,并要求說說每題的思考過程,再讓學生提出一些不同的問題進行解答。

  三、課后延伸。

  練習八的思考題。

  可以先根據“5.1減去一個兩位小數得2.76”,算出作為減數的兩個小數應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確的結果。

  四、課堂小結。

  你認為你學的怎么樣?能給自己一個評價嗎?

  布置作業:補充習題練習。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 12

  教學內容:

  教材P80~81練習十七第2、3、6、7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鞏固學生對列方程解決稍復雜的問題的學習。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列方程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養成認真審題、仔細解答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并列出方程。

  教學難點:

  找等量關系,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教學方法:

  引導回顧,分析解答。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教師:昨天,我們學習了有關方程的哪些知識?

  學生:列方程解決稍復雜的問題。

  出示下列問題,只列方程。

  1.圖書室文藝書比科技書多180本,文藝書的本數是科技書的3倍。文藝書和科技書各有多少本?

  2.養雞廠養母雞和公雞共400只,母雞的只數是公雞的7倍。母雞和公雞各有多少只?

  3.鋼筆每支18.5元,甜甜買鋼筆和鉛筆各2支,共用了38.8元。鉛筆每支多少錢?

  學生先獨立思考,指名學生口答。

  二、指導練習

  1.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七第2題。

  (1)出示第80頁練習十七第2題。

  (2)教師指名學生說題意,并對學生做環保教育。

  提問: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學生匯報。

  (3)教師:該如何列方程解決呢?

  讓學生獨立解決,教師巡視,并強調解題的規范性。

  (4)教師點評兩種不同的列方程的`方法,并訂正。

  2.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七第3題。

  (1)出示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七第3題。

  (2)組織學生閱讀題目,獲取題目中的有用信息。

  (3)教師:怎樣列方程解決這個問題呢?

  組織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

  (4)學生匯報:

  解:設102室本次的水表讀數是x。

  ①(x-3102)×2.5=135x=3156

  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讀數是3156。

  2.5x-3102×2.5=135x=3156

  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讀數是3156。

  三、鞏固拓展

  1.通過抓不變量解決差倍問題

  出示:紅紅今年11歲,爸爸今年39歲,紅紅幾歲時,爸爸的年齡是紅紅的3倍?

  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目意思。

  思路導引

  設紅紅的年齡為x歲,則爸爸的年齡就是3x歲,根據年齡差不變,列方程解答。

  學生小組交流,嘗試解答,集體匯報。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解:設紅紅x歲時,爸爸的年齡是3x歲。

  3x-x=39-11

  2x=28

  x=14

  答:紅紅14歲時,爸爸的年齡是紅紅的3倍。

  教師小結:在解決年齡問題時,關鍵是要找出題目中不變的量(即年齡差)。

  即時練習:李老師今年42歲,軒軒今年9歲,當軒軒幾歲時,李老師的年齡是軒軒的4倍?

  2.通過抓信題目中的隱含條件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出示:雞兔共有8個頭,26只腳,求雞和兔各有幾只。

  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目意思。

  思路導引

  ⑴分析題目中的隱含條件:一只雞有2只腳,一只兔有4只腳。

  ⑵根據等量關系:兔的腳數+雞的腳數=總腳數,可列出方程:

  4x+2(8-x)=26

  學生小組交流,嘗試解答,集體匯報。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

  解:設兔有x只,那么雞有(8-x)只

  4x+2(8-x)=26

  4x+16-2x=26

  2x+16=26

  2x=10

  2x÷2=10÷2

  x=58-x=8-5=3

  答:雞有3只,兔有5只。

  四、課后小結。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作業:教材第80~81頁練習十七第6、7題。

  板書設計

  練習十七

  不變的量:年齡差一只雞有2只腳,一只兔有4只腳。

  3x-x=39-11兔的腳數+雞的腳數=總腳數

  4x+2(8-x)=26

【五年級數學輔導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數學優生輔導計劃08-05

五年級數學優生的輔導計劃07-21

五年級數學學困生輔導計劃11-28

小學五年級數學優生輔導計劃07-27

五年級數學優生的輔導計劃范文07-29

五年級數學優生輔導計劃的范文07-23

最新五年級數學優生輔導計劃07-24

數學六年級上冊輔導教案01-06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11-27

團體輔導教案范文09-2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 | 一本视频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3D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二区三区蜜月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