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轉的玩具教案
第十七課 會轉的玩具
課 題:會轉的玩具
課 時:1課時
課業類型:設計·應用課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一個會轉動的簡易玩具。
2、指導學生采用繪制、剪貼等方法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3、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意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利用廢舊材料能夠做出一個會轉動的玩具。
教學難點:能夠積極大膽地進行想像并采用與別人不同的創意與造型。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塑料小瓶、吸管、線繩、彩色紙等材料,演示操作各種繪畫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學生準備一些包裝紙盒、線繩、吸管、小瓶罐等材料,鉛筆、蠟筆、彩色水筆、剪刀、膠水、彩色紙等各種繪畫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引導階段:
展示一些會轉動的示范玩具作業,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
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示范的玩具能夠轉動。
三、發展階段:
教師以清晰的'演示,說明幾種會轉動的玩具的具體制作方法與步驟。
讓學生討論風車、陀螺等玩具對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引導學生形成要根據需求選取材料的概念。
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愛的材料,通過想像與構思,設計并制作出一個會轉動的小玩具,采用畫、撕剪、拼貼等造型手段將玩具裝飾美化。
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制作:
在制作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意,力圖做出與別人不同的玩具。
教師指導學生在制作過程中的一些困難,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到會轉玩具必須有轉動的中心軸這一道理,有些學生在選材方面出現問題,要告訴學生根據玩具的性質來確定,如風車要求材料輕薄,轉動軸要求堅固等。
學生在觀察示范作品或其他資料時,無形中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框框。所以教師還必須引導學生通過改變玩具的局部造型、突破現有裝飾美化等手法,做出與眾不同的玩具。
五、作品展示:
把制作出來的玩具作品集中在一起,學生自己評議,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制作的會轉的玩具在同學面前展示表演一下,并說說自己的制作設計思路。
六、小結:
部分沒完成的同學讓其課后繼續做完,讓學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告訴學生回家去尋找更多會轉動的玩具,搞清玩具為什么會轉的原因。
板書設計:
會轉的玩具
有了中心軸才能轉動
【會轉的玩具教案】相關文章:
《會轉的玩具》說課稿06-30
《會轉的玩具》的教學反思07-06
會轉的玩具的教學反思07-04
會轉的玩具教學反思06-30
《會轉的玩具》教學反思04-04
會轉的玩具教學反思03-08
會轉的玩具美術教學反思07-11
會轉的玩具優秀教學反思05-23
《會亮的玩具》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