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爭吵》課程教案

時間:2021-06-14 13:57:46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爭吵》課程教案

  課題引起了我們的猜想:這是誰與誰的爭吵?為什么事爭吵?怎樣爭吵的?爭吵的結果如何?這一件事給我們以什么樣的啟示?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語文《爭吵》課程教案

  學習目標:

  1. 學會14個生字,會認13個生字。

  2、正確讀寫“石匠、墨水、故意、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等詞語。(重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

  學法指導:

  利用熟字帶生字,或者在語言環境里識記等方法理解生字新詞。

  知識鏈接:

  亞米契斯 (1846—1908)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意大利作家,他周游世界各國,撰寫了許多游記,以明快、新穎的筆觸,記敘各國的風土人情,同時貫串了向意大利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宗旨。本課選自他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這本書1886年一經出版,即在意大利轟動一時,僅出版的頭兩個月就再版40多次。在它出版后的100多年里,已有100多種文字的譯本。

  一、自主學習:

  1、我要把課文多讀幾遍,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同桌之間互讀課文,共同正音。

  3、檢查識字情況,指名讀詞語。

  石匠、墨水、故意、誠心誠意、承認、

  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

  4、給下列加粗的字注上拼音。

  (  )(  )  (  )  (  )     (  )

  石匠    墨水    故意    誠心誠意    承認

 。  )  (  )  (  )   (  )   (  )

  緣故    憤怒    獨自     戒尺     既然

  5、通過自學,我掌握了本課的生字詞。我會寫:

  二、合作探究

  1、自主識字。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學生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鼓勵有創意的識字方法。

  2、認真觀察今天要寫的生字,說說我們在寫這些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通過聯系上下文,借助工具書,我理解了課文中的生字詞,它們是:

  3、討論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課堂小結

  1.學了課文,你喜歡文中的那個人物?為什么?

  四、課堂檢測

  15、《爭吵》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2、學習課文內容,知道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重點)

  3.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并學著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難點)

  一、自主學習

  1、初讀課文,想想課文里的兩個朋友在發生爭吵后,他們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2、畫出父親說的話,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3、收集自己和同學之間發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

  二、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從爭吵過程中,看出我和克萊諦是怎樣的人?

  2.默讀課文第五至第八自然段,在文中畫出爭吵之后我的心情的詞句。

  (1)讀了這幾句話,你有什么發現?

 。2)我在爭吵之后為什么后悔?又為什么不安呢?

  (3)從爭吵之后,我的心理活動中,你對克萊諦有了怎樣的了解?

 。4)我要認真的讀一讀,體會“我”的心理變化。

  3.小組內分角色讀第九至第十三自然段。

 。1)重點理解“挨”的意思,體會“我”覺得時間過的太慢的心情。

 。2)找出克萊諦表情神態的詞語。

 。    )(    )這兩個詞說明了(                        )。

  4.齊讀第十四自然段。

 。1)文中,父親對我的教育共出現了幾次,用筆畫出來。

 。2)讀了這幾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三、課堂小結

  我學了這篇課文,懂得了(                                  )。

  三、拓展延伸

 。瑢W之間難免磕磕碰碰,對吧?那請講一件你與同學之間發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說清楚。

【語文《爭吵》課程教案】相關文章:

《爭吵》語文教案07-29

小學語文教案:《爭吵》09-01

語文課程教案12-17

語文課程教案12-17

小學語文教案:《爭吵》10篇09-01

語文教案-爭吵板書設計07-20

《爭吵》 教案06-13

爭吵教案08-23

《爭吵》教案07-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洲日本综合aⅴ在线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 三级中文亚洲精品字幕 | 在线视频第一亚洲 | 日本免费更新一二三区不卡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少妇把腿扒开我添69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