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課堂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筆算及符合應用的練習。(課文第62-63頁的第7-11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筆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運算。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關于兩位數相乘時,積隨兩個因數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
通過應用知識解決稍復雜問題的練習,提高學生知識應用的能力,并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和靈活性。
教具準備:幻燈或實物投影儀、電子計算器等。
教學過程:
1、課文第62頁的第7題。
第7題是整數四則運算的口算的復習,題目主要是以本單元乘法口算方法為主,添加幾題前面學過的加、減和除法口算。練習時,要求做到人人參與,并統計大多數學生完成全部12題所需的時間,了解學生口算的熟練程度。
練習過程做到:
(1)以幻燈或電腦課件呈現算式,算式逐一呈現。
(2)為體現人人參與,算式可重復呈現。
(3)學生口算時,要求語言表達完整。
(4)對口算比較慢的學生,老師要給予特殊照顧,復習口算的方法,提高他的口算水平。
(5)最后老師進行簡要評價。
2、課文第63頁的第8題。
第8題是本單元的筆算練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因此,老師應該要求學生全面理解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步驟及計算中的注意點,提高學生筆算的技能。本道題突出因數中間或末尾有零的筆算,因數中間、末尾有零的筆算正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難點。因此,通過練習能夠使學生進一步排除難點,更好地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1)學生獨立筆算。
(2)老師巡視,注意觀察學生豎式書寫是否規范、工整,特別關注學有困難的學生,對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筆算能否正確處理。
(3)反饋練習結果:
反饋時,主要要求學生說明因數中間的0或末尾的0在筆算時的不同操作辦法。老師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兩道題目,幫助學生理解:
如: 7 0 8 6 4 0
2 51 2
3 5 4 0 1 2 8
1 4 1 6 6 4
1 7 7 0 0 7 6 8 0
(4)學生用計算器檢驗筆算結果。沒有計算器的,老師要求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合作交流,完成任務。
3、課文第63頁的`第9、10兩題。
這兩道題是應用積的變化規律進行計算的練習。第9題是兩數相乘時,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十倍、一百倍時,觀察積的變化。
過程要求:
(1)列出原算式:634=。
(2)改變因數,再分別計算出它們的積。
(3)利用算式進行對比。
(4)回答說明因數變化引起積的變化情況。讓學生說一說是哪個因數變化了,怎么變的,積又是怎么變的。
第10題,是在第9題的基礎上進行變式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同樣要求學生說一說,是哪一個因數變化了,怎么變的,積又是怎么變的。
4、課文第63頁的第11題。
第11題是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稍復雜問題的練習。練習時,老師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提倡解題策略的多樣化。解題過程要求做到:
(1)認真審題,弄清題意。
(2)回答:從題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種解法。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課堂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案及課堂教學反思04-22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案及課堂教學反思08-02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案設計(通用11篇)06-28
兩位數乘三位數說課稿03-18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案03-17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案03-10
位數兩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教案08-12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說課稿01-09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