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營有余數的除法》的課堂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情境,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感受除法與生活的聯系。
2、 初步理解余數和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明白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3、 培養初步的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余數和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明白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教學準備:
小棒、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談話導入
師:有一群可愛的小朋友正在參加學校組織的野營活動呢!你們想不想看看?
活動二:新課
1、 觀察整理信息
師:請同學們仔細的觀察這幅圖,誰能來說一說都有哪些信息?
師:誰能說的更條理些?
指導學生有序的敘述。
板書:9個面包、10碗方便面、11瓶水、12根火腿腸、13個香蕉、14個桔子、15個蘋果、18瓶酸奶
2、 提出數學問題。
師:根據這些信息,誰能提一個關于除法的問題?
生提問題。
3、 解決紅球。
板書:9個面包平均分給4人,怎樣分?
①指生列示:94=
②估算:看到這個算式,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94=2
生:不對,84=2
生: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2個,應該還剩1個。
③學生擺小棒。
④匯報
生:我是一根一根的擺的,擺了2次,還剩1根。
生:我是兩根兩根的擺的,擺了4組,還剩1根
師:這1根為什么不再分了?
師:每個人分2個,還剩1個,在算式中怎樣寫呢?
學生試著寫。
生寫。
生:94=2(個)1(個)
生:94=2余1
生:94=1
師:咱們的數學家是這樣寫的'
板書:94=2(個)1(個) 讀作:9除以4商2余1。
余數
⑤揭示課題
師:你覺得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除法有什么不同?(有余數),像這樣的算式,我們在數學上把它叫做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活動三:解決其他食品怎樣平均分呢?
①分方便面
課件:10碗方便面平均分給4人,怎樣分?
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
課件:104=2(碗)2(碗)
每人分2碗 還剩2碗(余數)
②分其他食品。
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
活動四:研究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出示課件,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些算式,它們的余數和除數之間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討論。
小結:余數比除數小。
師:在這些算式中,為什么余數會比除數小呢?
學生討論。
③小練習:判斷
225=37( )
活動五:自主練習1、2題。
活動六:談收獲。
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
9個面包
10碗方便面
11瓶水
12根火腿腸13個香蕉
14個桔子
15個蘋果、18瓶酸奶
9個面包平均分給4人,怎樣分?
94=2(個)1(個) 讀作:9除以4商2余1。
余數
【《野營有余數的除法》的課堂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野營有余數的除法》的課堂教案設計08-26
《野營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反思08-09
《野營----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12-14
《野營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設計01-06
“野營——有余數的除法”單元教學設計12-28
《野營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反思范文08-20
《野營有余數的除法》的優秀教學設計09-02
《有余數除法》的教案設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