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質量單位噸。
2、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質量簡單的化聚和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思考、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進一步建立噸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提問:我們學過的重量單位有那些?
板書:噸、千克、克
。1)誰能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說說?
。2)這三個單位從小到大的進率分別是怎樣的?從大到小相鄰間的進率是多少?
(3)練習p91 t2
2、舉例:說說1克、1噸、1千克的`重量相當于哪些物體的重量?
3、在下面的()里天上合適的重量單位。
。1)一支牙膏重200( ) 一提桶水重10( )
一支鋼筆重150( ) 一艘輪船重50( )
一袋水泥重50( ) 一臺拖拉機重2( )
。2)練習書p91 t3
4、重量單位間的化聚。
練一練,然后說說是怎樣想的。
6500千克=( )噸( )千克, 3噸45千克=( )千克
3000千克=( )噸, 7千克430克=( )克
7500克=( )千克( )克, 2噸=( )千
二、綜合練習
1、判斷題
。1)一瓶墨水重150克。 ( )
(2)一扇門高2米。 ( )
。3)數學課本重18千克 ( )
。4)一桶水重10厘米。 ( )
。5)杭州到北京長1360米。 ( )
(6)一架飛機重15噸。 ( )
2、單位間的化聚。
7060千克=( )噸( )千克, 1噸340千克=( )千克
2395米=( )千米( )米, 6千克254克=( )克
8040千克=( )噸( )千克, 5千米60米=( )米
3、下面的○里填上〈、〉或=
980千克○1噸 3千克120克○3120克
7噸○6980千克 4千米50米○4500米
6300米○6千米90米 3米5厘米○350厘米
4、應用題
(1)一個煤礦去年日產煤782噸,今年的日產量是去年的4倍。今年每日產煤多少噸?
。2)西瓜專業有8個暖棚,收西瓜7噸600千克。平均每個暖棚收西瓜多少千克?
三、提高練習
有一個臺秤,只能稱40千克以上的質量。甲、乙、丙三個小朋友的體重都在20—39千克之間。你能用這臺秤稱出他們各自的體重嗎?
四、課堂總結
五、課堂作業
1、《作業本》p55
2、課本p92 t8
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小數,復習鞏固小數的讀、寫及其大小比較,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
2.能夠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可以用小數加減計算的問題,并列出正確的加減算式。
3.能夠利用小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具體的應用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學完第一單元“元、角、分與小數”,初步認識了小數并會進行簡單的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節練習課教學。在練習中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復習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及其計算,重點放在學生對知識的應用上,看學生是否能把學過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同時,應注意學生進行小數的大小比較及其計算的策略。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民辦學校,學生基本上來源于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但這些家庭的大部分孩子又因為父母的“忙”而缺乏家庭所給予的學習上的必要輔導。作為一所民辦學校,從2000年開始課改實驗,學生都比較喜歡上數學課。學生能靈活地思考問題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動手能力有所提高。
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看一看,比一比
1.師:新的學期我們又擁有了許多新的課本,又可以學到許多新的知識,這學期學校又發了哪些新書呢?拿出來看一看。
2.一本數學書的價錢是多少元?也就是幾元幾角幾分呢?其余書的單價你知道嗎?同桌互相介紹一下。
3.老師手中有一本科技書,它的價錢是多少?你能在你的新書中找一本比科技書貴的書嗎?再找一本比科技書便宜的書。(讓學生說明比較的理由。)
4.小組合作:一名同學拿出一本書,其余同學分別找比它便宜或比它貴的書。
。ǘ┗顒佣合胍幌,算一算
1.師:在這些新書中,哪本書最貴,哪本書最便宜?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在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擇以下兩個問題:
(1)這兩本書相差多少元?
(2)這兩本書一共多少元?
2.讓學生對以上兩個問題獨立列式計算。
3.全班交流:你認為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問題?小數加減時為什么小數點要對齊?
4.根據這些新書的價格,你還能提出有關小數加減計算的問題嗎?(小組合作,每組提出兩個問題,獨立列式解答。)
。ㄈ┗顒尤壕C合練習
1.寫一寫、讀一讀
10元 2元 5角 5角2角 2分5元 2分
元 元 元
2.在○里填上“>”“<”或“=”
7.8元○9.0元0.6元○1.2元10.00元○10元
6.08元○6.05元 0.??60元○0.59元 3.68元○4.2元
3.解決問題
(1)小明的爸爸身高是1.80米,媽媽身高是1.60米,小明的爸爸比媽媽高多少米?
(2)一本《數學伴你成長》3.20元,老師帶10元錢準備買兩本《數學伴你成長》,錢夠嗎?
4.實踐活動
跟爸爸媽媽一起經歷一次購物活動,保留收銀小票,看一看收銀小票,與爸爸、媽媽交流一下收銀小票的每一項表示什么。
教學反思
本節練習課的教學是在新學期的第二周進行的,在教學時我利用學生對新書還有強烈的興趣這一資源,創設了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復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復習小數的意義、讀、寫、大小比較及計算,而且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使學生參與知識應用的過程,在應用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都比較高,能夠采用不同的方式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也能清晰地表達出小數點要對齊的'道理,較好地達到預期的目標。只是在綜合練習中,我感到有些平淡,學生也比較安靜,我想如果能夠在這里設計一道綜合性的或開放性的題目,學生也許會更感興趣一些,效果會更好一些。
案例點評
本節課為第一單元的練習課,楊老師設計了一個具體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過比較書的價格復習小數大小的比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通過解決學生自己提出的數學問題復習小數的加減法,并且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應用意識,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到數學的價值。
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解決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解決問題技能。
教學難點: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圖片、題卡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已經學了利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都有哪些收獲?把你的收獲再組里交流一下。
2、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二、探索學習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七第8題。
。1)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教師巡視。
。2)交流匯報,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完成第9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看圖思考,獨立完成練習。
(2)同桌相互交流,說說題意、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3、引導學生完成第10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畫面,確定要先解決什么問題。
。2)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練習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擴大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的空間,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用數學的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完題后讓學生交流解題思路,讓學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
三、拓展應用
1、補充拓展性練習。
。裕
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討論、交流,教師指導。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和其他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
2、能比較熟練地進行簡單的化聚。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發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提問: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那些?誰能按從大到小說說?
板書: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從左到右每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分別是怎樣的?從右到左每相鄰的兩個單位間是怎樣化的?米與厘米,米與毫米間是怎樣互化的?
。2)練習
1米=()分米10厘米=()分米
1米=()厘米10毫米=()厘米
1千米=()米600厘米=()米
2、舉例: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在下面的()里天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1)可捉高90(),教室長10(),小學生每小時步行4(),黑板長5(),火車每小時性80()。
。2)練習書p87t3
4、練一練,然后說說是怎樣想的。
6千米=()米9千米430米=()米
5000米=()米3450米()千米()米
5、獨立完成p87t4、5
二、綜合練習
1、判斷題
。1)學校的三層樓高是11米。()
。2)小明1分鐘能走100米。()
。3)一條路長4千米,另一條路長4000米,這兩條路一樣長。()
(4)一輛貨車在公路上每小時行56米。()
。5)小英從家里到學校走了20分鐘,他家離學校大約是1千米。
2、應用題
(1)南京長江大橋長6772米,九江長江大橋長7675米。
a:哪座橋長?長多少?
b:這兩座橋的長各合多少千米多少米?
。2)噴氣式飛機每秒飛行500米,火箭的速度是噴氣式飛機的9倍,火箭每秒飛行500米;鸺棵腼w行多少千米多少米?
。3)體育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米,跑5圈是多少千米?
3、提高練習
天平的一邊放了一個1千克的砝碼,另一邊放了5個蘋果和兩個100克的砝碼,正好平衡。平均每個蘋果重多少克?
三、課堂總結
四、課堂作業《作業本》p52
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面積的含義,體會面積單位的大小,能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
2、能正確地應用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通過練習,進一步體會面積的含義,鞏固面積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新授
1、選適當的'單位填空。
(1)一根跳繩長約2()。
(2)一間臥室的面積約為22()。
(3)一張報紙的面積約為44()。
(4)教室的門高約為2()。
2、填空:
7平方米=()平方分米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500公頃=()平方千米
3公頃=()平方米4米=()厘米15平方米2平方分米=()平方分米
3、邊長為12厘米的正方形紙,可以剪成面積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多少個?
4、一根鐵絲正好能圍成邊廠為4分米的正方形,如果用這根鐵絲圍成長方形,它的面積有多大?
5、調查我國的陸地土地面積約多少平方千米。你能從地圖上知道我國哪個省或自治區的面積最大嗎?
6、右圖是鋪了正方形地磚的客廳地面。
(1)這個客廳共鋪了多少塊地磚?
(2)如果每塊地磚的邊長5分米,這個客廳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7、(1)綠化面積是多少?
(2)每塊水泥磚是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鋪路共需多少塊水泥磚?
8、某足球場的長約是100米,寬約是50米,足球場的面積約是多少?
9、小調查
調查自己家房屋、院子或學校操場的面積,并在全班交流。
長㎝
寬㎝
面積㎝
10、數學游戲
在下面的方格紙上畫出面積是16cm的圖形,你能畫出幾
種?它們的周長相等嗎?
。ㄔ谶@個活動中,學生復習了面積與周長的含義;能夠畫出多種形狀不同的圖形,充分發揮想象力;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的周長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的數學事實。)
三、小結
教學后記:學生基本能正確運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正)方形的面積,但對一些稍微有變化的題目,就感覺措手不及,說明空間觀念比較差。
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掌握一位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迅速地進行相關計算。
2.結合具體情景,靈活運用小數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了解小數產生及發展的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小數的含義,掌握一位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要求
今天這節課,我們將對小數的有關知識進行一次綜合練習。(板書課題)通過練習,希望同學們能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掌握一位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的方法,能結合具體情景,靈活運用小數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正確迅速地進行相關計算。
二、分層練習內化提升
。ㄒ唬┗揪毩
1.完成第106頁練習十第1題。
。1)出示圖,學生獨立涂色完成。
(2)指名口答,重點說說是怎么想的。
。3)師生共同歸納:先看平均分成了幾份,再看涂了幾份。
2.完成第106頁練習十第2題。
。1)獨立在課本上填寫合適的小數。
。2)集體反饋,重點說說是怎么想的。
(3)。
3.完成第106頁練習十第3題。
。1)出示題目,請學生口頭說說每人儲蓄的錢各是幾元幾角?
。2)比較,集體反饋,重點說說是怎么比的'。
。3)。
4.完成第106頁練習十第4題。
(1)引導看懂數軸,理解題意。新課標第一
(2)獨立完成,思考哪個數最接近0.5,哪個最接近2?
。3)全班交流反饋。
(二)綜合練習
1.填空。
。1)1元的6/10是()元,寫成小數是()元;3角是1元的(),是()元,寫成小數是()元。
(2)0.5分米是()分米,是1分米的(),是()厘米。
(3)零點八(),2.6讀作()。
。4)1.4米=()米()分米3元2角=()元0.4分米=()厘米7角=()元16.5元=()元()角
2.在○里填上>、<或=。
0.5○0.91.2○0.82.6○3.410.5○9.8
3.把2.4、0.9、1.7、1.5、0.4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
4.在跳遠比賽中,小明跳了3.2米,小高跳了2.8米,小軍跳了4米,()跳得遠。在100米比賽中,小明跑了15.6秒,小高跑了16.5秒,小軍跑了16.9秒,()跑得快。
獨立在作業紙上完成。
小組校對、交流。
全班交流,重點說說有疑問的題目。
5.作業:練習十第5題(前四個)
獨立完成后全班校對。
比較每組中上下兩題,你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在小組里說一說。
三、反饋升華
你覺得自己這節課表現得如何?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設計 篇7
教學目的:
1、熟練計算10的加減法算式,加深認識加減法間的聯系。
2、逐步培養學生數學思考的能力,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重點難點:
熟練計算10以內加減法算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瞧,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松鼠
今天我們就到松鼠家里云做客吧。
課件出示小松鼠
二、合作練習
1、課件出示松鼠過早
看,松鼠媽媽有6顆松子,小松鼠有4顆,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那你能算出來嗎?
2、你們可真聰明,小松鼠們要出門去采果子了,他們要動腦才能拿到自己的籃子,出示題卡。
小松鼠手上的數用10去減,得到的結果就是籃子上的數。
比一比,哪個同學做的快?
3、小松鼠提著籃子高高興興地出門去,在路上遇到了美麗的`孔雀,花孔雀正在整理自己的羽毛。
課件出示P68孔雀圖
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算算孔雀身上的羽毛是多少?
4、松鼠媽媽和兒子比賽撿松子,撿完了他們擺在地上比誰撿的多。
課件出示P68 8 獨立看圖并填空
5、P68 7 看鄰居小白兔在忙啥呢?數一數屋后的冬瓜
三、練習
第。68面的第9、10題 看松鼠來到了學校,你看圖中哪些可用7+3=10來表示。
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 通過教學,使學生牢固掌握中間、商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
2、 能正確地、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3、 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鞏固、掌握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二、基本訓練
1、口算
49×3 840÷70 61×7 320÷80
120÷40 18×6 570÷30 65×5
2、先說說下面各題的商是幾位數,再計算。
8505÷17 8355÷83 8160÷34
9045÷45 7816÷26 8232÷56
三、綜合訓練
1、對比練習
2856 ÷28 3840 ÷16
8484 5760
5788 8485
2、判斷,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25 12
26)5330 54)5508
52 54
130 108
130 108
0 0
3、計算并驗算。
8640÷36 4935÷47 8945÷85
1185÷29 9600÷32 3854÷82
4、文字題
(1)一個數乘63得7560,這個數是多少?
。2)9548是77的多少倍?
(3)除數是24,商7余11,被除數是多少?
四、提高練習
+7004÷34=300 (- )×26=3640
五、課堂
六、課堂作業 《作業本》p43
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設計 篇9
一、教學內容:
P68~69
二、教學目標:
1、熟記角的各部分名稱,能辨認出直角、銳角、鈍角。
2、培養樂于交流,合作的意識。
3、培養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三、教學準備:
放大鏡和一塊手表。
四、教學過程:
。ㄒ唬┙沂菊n題:今天我們來上一節角的練習課。
。ǘ┲笇Ь毩
1、完成練習題1: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2、完成習題2: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怎樣判斷。
3、完成習題3:學生獨立完成,投影儀出示答案
4、指導學生完成習題4:收集學生的思考方法,讓學生口述方法。
5、指導完成習題5:
。1)觀察3:00與9:00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的`角是否一樣大。
。2)分組撥一撥,找出哪兩個時刻時針、分針所成的角是一樣大,并把角的名稱寫下來。
。3)發現什么規律,兩個時刻相加正好是12
6、完成習題6、7
。ㄈ┤n總結
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每位學生都能熟練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
2、使學生能夠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較為復雜的綜合性題目。
教學重點:
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教學難點:
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練習。
2、一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3、一位數乘兩位數(進位)
二、第7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觀察。
2、提出問題:他們交的錢數夠嗎?
3、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完成。
4、組織學生交流算法。
三、第8題
1、出示圖片,創設情境
2、提出問題:怎樣租車劃算?
3、學生討論:應該怎樣做?
4、教師可以適當提示:先作成表格樣式,看看需要多少大車多少小車?
5、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可以先說說需要多少大車,多少小車,再比較那種方案劃算。
四、小結:
你覺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樣? 還需要在什么地方改進?
學生聽算,集體訂正,并與同伴交流計算的方法。
先認真觀察圖片及表格,從中獲得信息,并明白其中的含義。
認真思考找出解題方法,并獨立完成。
與同伴進行交流。
學生先看圖,從中獲取數學信息。
獨立思考后與同伴交流怎樣計算
先算出需要幾輛大車幾輛小車,然后再比較哪一種劃算。
學生互相說一說,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幫助。
【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08-29
數學練習課教案11-18
小學數學練習課教案(精選20篇)09-08
數學練習課教案(通用24篇)11-22
《量角的練習》教案設計08-24
小學數學練習題11-04
小學數學練習題06-14
小學數學練習題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