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面積和周長的比較》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通過面積和周長的比較,使學生分清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及計算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比較和實踐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分清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分清長度和面積單位。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小手帕。
教學過程
一、情境體驗,對比不同
1、多媒體演示(或幻燈片):一塊長方形的白菜地,周圍圍上籬笆。學生根據這個情境提問題。(學生可能提出如下問題:籬笆有多長?菜地的面積是多少?......)
繼續演示:菜地的長是5米、寬是2米。
然后選取學生提出的.許多問題中的主要問題:籬笆有多長?菜地的面積多少?讓學生進行解答。
在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提問:求籬笆有多長?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實際上是求什么?方法有什么不同?
2、計算下面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
3厘米6厘米
12厘米6厘米
3、學生估計教科書封面的面積大致是多少?
4、學生討論: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各是指什么?
周長和面積各是用什么計量單位?
5、學生進行交流,教師總結出示下表:
周 長
面 積
含義
四條邊的長度和
四條圍成的面的大小
計算方法
(長+寬)×2
長×寬
計量單位
長度單位
面積單位
二、綜合練習
1、測出手帕、桌面的周長和面積。
2、練習二十九的第1題。(學生做在教科書上)
3、練習二十九的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
4、練習二十九的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
5、練習二十九的第5題。學生先試做,然后啟發學生想:地板革的大小與房間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板書設計:
周長和面積的比較
周長=(長+寬)×2面積=長×寬
【六年級數學《面積和周長的比較》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面積和周長數學教案06-20
面積和周長的比較優秀教學設計11-21
四年級數學面積和周長的比較教案08-14
《面積和周長的對比》教案10-22
初中數學矩形的面積和周長公式總結11-22
《面積和周長的對比》教學反思08-10
《面積和周長的對比》的教學設計10-11
新教師培訓《面積與周長的比較》的聽課心得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