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蕩教案設計

時間:2021-06-23 17:19:07 教案 我要投稿

蘆花蕩教案設計

  一、學習目標

蘆花蕩教案設計

  1、探究人物揣摩性格,注重環境品味語言。

  2、感悟我們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偉大精神。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認真速讀《蘆花蕩》全文,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1、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內容?文中的老頭子是一個怎樣的人?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請你口頭復述這個故事的主要情節。

  三、合作探究,研讀品味

  1、探究人物,揣摩性格:

  請同學們根據下列思考題找出文中相關的內容,并結合后面相關鏈接部分提供的有關資料進行合作探究,研讀品味,從而更確切地感悟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⑴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文中哪些內容表現了老頭子的這種性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⑵課文中有段精彩地描寫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完成任務而懊喪、內疚、自責的心理,請你們找出來細細品味,然后再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頭子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補寫出來。

  ⑶課文是怎樣來渲染老頭子的傳奇色彩的?

  2、注重環境,品味語言:

  ⑴敵人嚴密監視著葦塘,然而,等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像?你還能想起其他作品中的戰斗歌聲嗎?

  ⑵找出課文中幾處如詩如畫描寫景物的語句,并把它抄寫下來逐一品味,然后再仿寫幾句,寫寫你家鄉的景物。

  四、體驗反思,拓展延伸

  1、讀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感受和聯想?

  2、請你利用課余時間收集一組有關抗日戰爭的歌曲、圖片或故事進行交流。

  3、寫一篇以戰爭為話題的文章。題目自擬,字數不限。

  五、課堂內外,相關鏈接

  1、作者人生:

  孫犁,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縣人。1913年4月6日生。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孫犁主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冀中區從事革命文化工作。在抗戰的冀中平原上,孫犁到處看到一種無形的力量:我遙望著那漫天的蘆葦,我知道那是一個大帳幕,力量將從其中升起。:

  孫犁不但熟悉白洋淀,而且更熟悉那些在葦塘中堅持抗戰的白洋淀英雄人民。1944年在延安,他發表了《荷花淀》、《蘆花蕩》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藝術風格引起了文藝界的注意。《孫犁文集》共5集。《白洋淀紀事》是作者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創作風格的一部小說與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建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一帶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戰爭,土地改革,勞動生產,互助合作以及移風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從多方面勾勒了時代和社會的歷史風俗畫,以明麗的流暢的筆調,秀雅,雋永的風格和豐富的勞動者的鮮明形象,在讀者中間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其中《荷花淀》、《蘆花蕩》等作品,已成為廣泛流傳的名篇,文藝界甚至視其為現代文學的一種風格流派的標志,視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2、資料超市:

  這篇小說的人物描寫很有特色。人物形象鮮明,很有傳奇色彩,如文章開頭先寫環境的險惡,再寫老頭子的業績,文章結尾部分先把老頭子的決心寫成難以置信的大話,再寫他出奇制勝的英雄行為。倔強的性格,曲折的情節,富有傳奇的情趣。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現在他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老頭子將近六十歲了,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按說應該在后方安度晚年,但他卻像英勇的交通員。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這是一個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的愛國熱情是如此高漲,你什么也靠給我,是他的豪言壯語,為民族抗戰他甘愿盡心竭力,而且充滿自信。他勇敢悠閑,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不僅因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環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為他具有英雄氣概,藐視敵人,無所畏懼。老頭子能夠沖破敵人的封鎖,對于葦塘里面的隊伍堅持斗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在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對鄉土、對同胞的感情。他對大菱說:他們打傷了你,流了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愛得深切熱烈,恨得咬牙切齒,血債要血來還,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來償還。

  在老頭子的意識中,咱中國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對鄉土充滿感情,對侵略者充滿仇恨。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他以葦塘里的負責民志說: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這句話充分表現他過于自信和自尊。

  通過敵人封鎖線,非常危險,而老頭子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的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樣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現他過于自信和自尊。

  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老頭子以為萬無一失,什么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小女孩洗臉,老頭子讓她洗,鬼子的小火輪探照燈射來,他還是不怕,以為照不見我們。鬼子掃射機槍,他還是不怕,以為他打不著我們,不能不說他有點大意,這是過于自信了。大女孩受了傷,流了血,這一次任務沒有完成,他覺得丟人現眼,沒臉見人,不好意思去見部隊,他是過于自尊了。

  老頭子發狠要為大女孩討回血債,他向兩個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間,誘鬼子上鉤,舉起槁來狠狠地敲打鬼子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討回了自尊,這場英雄行為表明他是始終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過于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出來的。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在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老頭子用竹篙痛砸十幾個鬼子的腦袋,是用了計謀的。他早在枯木樁上系了一只只鋒利的鉤子,船頭上放了一大捆新鮮的蓮蓬,引誘鬼子進入枯木樁子的水區,讓鉤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動彈不得,束手挨打,張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個個成了被綁的困獸。

  作者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的監視封鎖非常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非常干瘦,而且不帶一枝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績。精神,是那么悠閑自得,異常自信;業績,是使敵人的封鎖全然落空,保證了葦塘里的隊伍得到充足的給養。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

  課文著重寫一場英雄的行為,更有點傳奇色彩。作者主要用兩個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懷疑來反襯。這里有一段對話描寫,老頭子說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后來又說等到天明,你們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卻一再表示懷疑,先是沒有答話,以為老子不過發發狠,說說罷了,再用小女孩的話表懷疑:你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打仗?寫懷疑有襯托作用,顯出了老頭子英雄行為之奇。

  再是在敘述過程中只寫其然,不寫其所以然,讓讀者回味其所以然,使傳奇色彩顯得更為濃郁。老英雄是設好圈套讓鬼子往里鉆。他事先系好了鉤子,又想用蓮蓬引誘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動規律。作者不寫這些,只從鬼子洗澡寫起,寫老頭子船上放著一大捆蓮蓬,只顧剝著蓮蓬吃,也不寫他的用意,寫小船沖著鬼子這里來,又轉了一個圓圈回去,也不寫老頭子的`船為什么這樣劃來劃去。其實是誘使鬼子進入圈套。這層意思要回味起來才能明白。進了有木樁的水域,先不說樁子上有無數鉤子,只寫小船繞著鬼子轉,鬼子們像是玩著捉迷藏,下面才寫鬼子這么亂轉,一個個都被鉤子咬住了。待到明白過來,越回味越感覺這場英雄行為富有傳奇色彩。一個干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個,能玩十幾個鬼子于掌股之間,置他們于死地,真可以說是位傳奇式的英雄。

  景隨情移,情景相生。

  《蘆花蕩》寫的是殘酷的戰爭環境里的人和事件,但決沒有凄凄、慘慘、戚戚的描繪,就連那個女孩子受傷后的幾聲呻吟,也被輕輕一筆帶過去了,作品要高昂濃重地表達出來的,是一種戰勝敵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情緒。即使在殘酷的戰爭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靜從容的姿態抒寫白洋淀的美麗風光,細心地鐫刻白洋淀人民心靈的塑像。

  《蘆花蕩》的景物描寫,處處與戰爭環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諧,不僅渲染了故事的氣氛,也給作品增添了一種戰斗的詩情畫意,構成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小說一開頭,就有一段精妙的景物描寫:

  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敵人炮樓,點明了環境的氣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來的樣子渲染了淀水的晶瑩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隨著微風的輕拂激起層層漣漪,使得星星也閃爍不定起來,因而給人以要滴落下來的幻覺。這樣優美的自然環境,是多么令人賞心悅目啊!可是,敵人侵占著我們的大片國土,在這美麗的葦塘四周,敵人的炮樓林立,封鎖和監視著這片革命根據地。白天,這里一片死寂,連水鳥也緊緊藏到窩里躲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聽到它們飛動和唱歌的聲音。字里行間,流露出多么鮮明的愛憎感情!接下去寫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種殘酷的戰爭環境里頑強生存的姿態烘托了出來,充滿了意志和力量。這段景物描寫得很富于生活實感,把讀者引到一個特定的環境和氣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后邊故事的鋪墊,藝術上融情人景,寄寓著作者沉沉的情懷。

  小說寫兩個女孩在革命隊伍里逐漸成長的過程,也穿插不少景物描繪:

  這是冀中區的女孩們,大的不過十五,小的才十三。她們在家鄉的道路上行軍,眼望著天邊的北斗。她們看著初夏的小麥黃梢,看著中秋的高粱曬米。雁在她們的頭頂往南飛去,不久又向北飛來。她們長大成人了。

  把女孩們的逐漸成長描述得多么富有生活韻味。莊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飛北回,詩意盎然地暗喻著時光的流逝。在生活的道路上,由于眼望著天邊的北,所以永遠不會迷失方向。北斗,既是實在的景物,因為是在敵人的封鎖下,所以多半是夜行軍,但同時,它又是一種暗喻:黨的光輝的指引。

  至于小說結尾部分的那段關于蘆花的描寫,表面上看來,似乎離開了具體的斗爭環境──那一場跟敵人進行的殊死戰斗,其實不然,細心的讀者會注意到,那是老人正狠狠地敲打那些掛上了鉤子的鬼子們的腦袋,把他們致于死地時,向著葦塘望了一眼所產生的感受。俗話說景隨情移,解恨的戰斗必然會在內心萌發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情緒,此情此景,鮮嫩的蘆花在老人眼里,自然會顯得格外的美麗了。

  從這篇小說的景物描寫可看出,孫犁筆下的景物,不單純是一種點綴品,而是蘊含了深遠的寄寓在內的。在他的小說里,景物描寫起到了點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強抒情韻味的作用,因而,它們絕不是幾顆游離的珍珠,而是作品內在氣質的結晶體。

  ──(選自《孫犁作品欣賞》,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典型事例:戰爭的巨大代價。

  一場戰爭要花費多少錢?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花了28500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花了40000億美元,朝鮮戰爭花了3400億美元,越南戰爭花了7200億美元,波斯灣戰爭花了1500億美元,對南斯拉夫科索沃的空襲費用是250億美元,伊拉克戰爭費用約450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這場戰爭,蔓延歐、亞、非三大洲,一場大戰下來,繁榮的世界成了一片廢墟。軍人傷亡總數約5000萬以上,無辜的平民,傷亡人數高達9000萬。

  4、課外收集:

  ⑴以抗戰為背景的影片有《雞毛信》、《小兵張嘎》、《趙一曼》、《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地道戰》、《地雷戰》等。

  ⑵以抗戰為題材的文學作品有《鐵道游擊隊》、《敵后武工隊》、《平原槍聲》、《烈火金鋼》、《苦菜花》、《野火春風斗古城》等。

  ⑶以抗戰為背景的歌曲有《松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大刀進行曲》、《八路軍軍歌》、《新四軍軍歌》等。

  ⑷反映抗戰的重大事件有: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平型關大捷、血戰臺兒莊、淞滬之戰等。

【蘆花蕩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蘆花蕩》的教案設計09-07

《蘆花蕩》教案設計及反思09-09

《蘆花蕩》優秀教案設計09-06

《蘆花蕩》優質教案設計07-03

《蘆花蕩》教案設計范文10-28

課文《蘆花蕩》教案設計06-30

《蘆花蕩》說課稿08-28

《蘆花蕩》說課稿02-22

蘆花蕩教案03-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亚洲日本欧美视频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 | 久久免费视频观看网站 | 亚洲а∨天堂久久 | 中文字幕欧美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