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統計教案及反思
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94~9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重點:
1、掌握“以一當二”的表示方法,會畫條形統計圖
2、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
難點:掌握條形統計圖(一格代表2個單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師:你們喜歡小動物嗎?都喜歡什么動物。
生:喜歡。
生1:我喜歡小兔子。
生2:我喜歡小狗。
生3:我喜歡猴子。
生4:我喜歡小鳥。
……
師:出示圖片(小貓、小狗、小白兔、小烏龜)你們認識這幾種小動物嗎?在這幾種小動物里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啊?
生:……
有一家玩具公司準備生產一批動物玩具:小貓、小狗、小兔子和烏龜,為了提高銷售量,所以先調查一下小朋友喜歡哪種動物的最多。你們觀察一下他們要制作的.小動物(幻燈片出示四種毛絨玩具),你最喜歡哪一種呢?
讓學生回答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種玩具。
師:喜歡哪種小動物的人最多?怎么知道的?看哪位同學想出的方法最多……可以獎勵表現好的同學,獎品是這幾種玩具的相片。
(設計意圖:通過玩具公司統計小朋友最喜歡的動物玩具這樣一個顯示情景生成問題,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各小組展示并討論結果。
2、教師總結:同學們都是先把四種動物的名字寫下來,然后根據同學們匯報自己喜歡的動物名稱,通過畫“對號”或者“O”、寫數字等形式表示。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統計同學們喜歡的小動物的數量。
學生匯報,老師填表。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的過程,為下一步的學習打好基礎。)
4、學生根據統計表自己畫一份統計圖。(學生獨立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大多數同學在統計圖時都用一格代表一格單位,只有很少幾個同學用一格代表2個單位,對這種情況重點分析。
師生共同探究一格代表2個單位的優點。
師:我們為了畫統計表時省事,用一個格代表2個單位,這種方法在統計更大的數字時用到的地方更多。
你們看看這張統計表,喜歡哪種小動物的人數最多?
生:……
師:喜歡哪種小動物的人最少?
你還發現了什么?
師:學貴以致用,既然同學們都會看統計表和統計圖了,希望大家能把所學到的知識都用到生活中,好不好?
生:好。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制作統計圖,觀察并發現里面的信息,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統計圖的認識,知道統計圖的價值。)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引導學生完成例1。
讓學生根據統計圖完成統計表,并做(1)、(2)、(3)小題。
讓學生說一說從統計圖中發現了什么?
2、練習二十二第2題,提示學生先將“正”字轉化為數字,然后再畫統計圖,并回答問題。
。ㄔO計意圖:鞏固應用這個環節讓學生吧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鞏固了所學知識,進一步了解統計圖的意義,加深對統計圖的了解。)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們學習到什么?你都會用哪些方法?有什么收獲呢?并讓學生和一年級學的統計圖說說這次學的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教后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的過程,然后,讓學生自己制作統計圖,觀察并發現里面的信息,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統計圖的認識,知道統計圖的價值。
【二年級統計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統計生日》教案及反思07-03
《統計》教案及教后反思08-29
趣味統計與分類教案和反思03-29
統計的教學反思06-24
《統計》教學反思06-26
《統計》教學反思01-08
《統計》教學反思02-20
統計的教學反思07-04
統計教學反思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