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分鐘》優秀教案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分鐘》優秀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分鐘》優秀教案設計 1
一、導入新課
我們都知道,一分鐘等于60秒,可今天,我們的元元同學卻因耽誤了一分鐘而遲到了20分鐘,這是怎么回事呢?
我們讀了這篇課文就會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
1、自瀆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讀詞語,方式:小老師領讀—男女生比賽讀
3、鞏固生字
A.課件抽讀生字
B給生字組詞
C交流發法
三、細讀感悟
1、接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元元聽到零聲后,開始是怎樣想的?
大家找出來讀一讀。(讀出貪睡的樣子)
方式:指名讀—大家評價—老師范讀—自己試讀
3、事情的結果呢?指名讀李老師的話
大家看元元的表情,你能想象出來這時元元是怎樣走進教室的嗎?
師小結:你看這一分鐘給元元帶來的是遲到的尷尬。
這時他的心情怎樣呢?(后悔)——出示:元元非常后悔
4、大家想一想,元元是不是遲到了以后走進教室才后悔的呢?
請大家在文中找出能表現元元后悔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A.他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師問:他為什么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呢?
生說經過,老師小結:是啊!這一分鐘給元元帶來的是一路的焦急等待,我們就帶著焦急的心情讀讀這一段吧!
B.他又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師問:他為什么又嘆了口氣呢?
老師小結:這一分鐘給他帶來的是不停的嘆氣。讓我們帶著遺憾的心情讀讀這一段吧!
C.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他決定走到學校去。
你能想象他是怎么走到學校去的嗎?
老師小結:你看,這一分鐘帶來的.是步行的辛苦!
5、最后一段,老師范讀。
6、這時元元會想些什么呢?
在元元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老師小結:我們要分秒必爭,珍惜身邊的每一分鐘!
四、課外拓展
1、大家再想想,元元經歷了這一分鐘事件之后,第二天鬧鐘響后,元元又會怎樣做呢?
2、名言警句
古往今來有許多名人也是珍惜時間的楷模,他們也有許多話要給大家說,大家想聽嗎?
課件出示“名言警句”
老師把這些話送給大家,希望大家珍惜身邊的每一分鐘,做一個永遠和時間賽跑的人,這樣你一定會成功的!
《一分鐘》優秀教案設計 2
活動目標:
1.認識鐘面的構成,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2.知道珍惜時間,把握每一分鐘。
活動準備:
1.PPT
2.塑料小碗1個、筷子1雙、花生米50粒。
3.一分鐘的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猜一個謎語(猜謎: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你知道是什么嗎?幼兒:(表)
師:小朋友你都見過什么樣的表呢?(幼兒舉手回答)
師:老師這收集了幾種表的圖片,一起來看一下(出師PPT)
師:鐘面上有三根指針,它們都有自己的名字
又短又粗的針叫做時針,比時針長一點的針叫分針,又細又長的針叫秒針,秒針走的最快,秒針走一圈是一分鐘。
二、感受一分鐘的長短
(1)師:那一分鐘到底有多長呢,我們一起做個《木頭人》的游戲,感受一分鐘的長短。老師說個兒歌: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動了就是小淘氣。當老師說到動了就是小淘氣時,小朋友要做一個金雞獨立的動作,在心里默數秒針走了多少下。(教師說兒歌開始游戲)
教師提問:剛才秒針共走了多少下?(幼兒回答)教師做正確總結:秒針走一圈共走了60下,是一分鐘!剛才小朋友做金雞獨立的動作一分鐘有什么感覺?(幼兒回答:時間很長,時間過得很慢)
(2)師:剛才小朋友在《木頭人》的游戲中,都體驗到了一分鐘的長短,現在再來看一段好看的動畫片,再次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師:動畫片演完了,你感覺怎么樣?
幼兒回答:(時間很短,時間過得太快了)。
師:那同樣是一分鐘,為什么有時候覺得時間短,有時候覺得時間很長呢?
總結:原來我們在靜靜地等待或者感到不舒服時時就會覺得時間很長,而很高興得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時就會覺得時間很短。
三、請幼兒猜測一分鐘還能做哪些事情。
(1)幼兒自由猜測。
(2)出示PPT圖片
師:剛才小朋友看到圖片上的人物他們利用一分鐘達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也來挑戰一分鐘,看看小朋友能在一分鐘內夾多少顆花生,夾的最多的`獲勝,老師有獎勵哦!
時間到,讓幼兒自己說夾了多少顆?
提問:為什么同樣是一分鐘有的夾得多,有的夾得少呢?(幼兒討論)
教師作總結:時間很寶貴,時間過去就不會再回來了,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那如果老師再給你們一分鐘時間夾花生,你們會怎樣做呢?(幼兒回答珍惜時間,快點夾)。
再進行一次游戲。
教師提問個別幼兒這次夾得是多了還是少了!
教師總結:只要珍惜每一分鐘就會做很多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明年我們就要上一年級了,要做個珍惜時間的小學生,現在給你一分鐘的時間,干凈整潔的整理好自己的書包,坐在小座位上,做一名聽話的小學生!
《一分鐘》優秀教案設計 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和操作中體驗一分鐘的長短,感受一分鐘時間和人們生活節奏的關系。
2、增強幼兒的時間意識,嘗試對自己的活動情況進行記錄并簡單分析。
3、知道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體驗一分鐘與生活有關的事情。
活動難點:嘗試對自己的活動情況進行記錄并簡單分析。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初步認識時鐘生活經驗,簡單記錄總數量的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PPT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時鐘1個、電池1個、時鐘表圖1張、黑板1個、音響、大夾子4個、6種記錄表記錄表共38張、藍色水彩筆7支、記號筆7支、剪刀7把、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龍眼、毛巾、面團6份、大紅豆、筷子6雙、愛心涂色表6份、剪圖形6份,盤子若干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經驗交流、
手指游戲《包子和卷子》導入幼兒的時間觀念。
導語:剛才的手指游戲你們知道用了多長時間嗎?
提問:不久我們就要從幼兒園大班畢業,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都覺得要抓緊在幼兒園的每一分鐘,那么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
小結:我們請時鐘走一分鐘讓小朋友感受一分鐘吧。
二、生活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感受一分鐘有多長。
導語:時鐘可以告訴小朋友,一分鐘有多長。老師請出走動時鐘,幼兒觀察鐘面的針走動,體驗一分鐘。
提問1:我們都認識鐘,請問哪一根針在轉動一圈呢?(秒針)
提問2:秒針怎么走能告訴小朋友一分鐘到了呢?
現在我們跟著秒針走一圈(60小格),請大家體驗一下一分鐘。
小結:秒針走了鐘面一圈(60小格),就是一分鐘。
導語:(教師出示時鐘圖)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利用分針來體驗一分鐘。
提問:分針怎么走表示一分鐘到了呢?
小結: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一分鐘到了。
解析:秒針在鐘面上走一圈(60小格),表示一分鐘;分針在鐘面上走一小格,表示一分鐘。
在此感知一分鐘音樂游戲(三只小熊),在這一分鐘里,充分讓小朋友和音樂做游戲,充分感知一分鐘有多長。
2、一分鐘能做什么?
導語:人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師上網查了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解釋:)
一分鐘點鈔機可以點1500張人民幣;
一分鐘,跑車大約能跑1200米;
一分鐘主持人能說800個字;
一分鐘小朋友能跑200米,從幼兒園彩虹跑道起點跑至終點,剛好200米;
一分鐘人能包60個餃子;
足球隊員抓住最后一分鐘進球了,贏得了足球比賽。
3、實踐操作:我們小朋友一分鐘能做些什么?
導語:大人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體驗一分鐘,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親自體驗一分鐘能做什么。
提問1:你們想不想動手試試?
規則:
(1)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表格前面寫上屬于你的圖標,表格后面寫上你的總數量,配課老師監督幼兒填表。
(2)體驗規則的主導體是一分鐘MP4。
(3)MP4開始想起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干些什么。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由小組的最后一名完成的小朋友把表格交到老師處交流匯總,坐回自己的位置,教師對記錄結果進行簡單分析。
A、請看一下剝龍眼的小朋友,在一分鐘里最多剝多少顆龍眼?
B、請看一下搓圓子的小朋友,在一分鐘里最多搓多少顆圓子?
C、請看一下整理毛巾的小朋友,在一分鐘里最多整理多少條毛巾?
D、請看一下夾豆子的小朋友,在一分鐘里最多夾了多少顆豆子?
E、請看一下剪圖形的小朋友,在一分鐘里最多剪了多少個圖形?
F、請看一下愛心涂色的小朋友,在一分鐘里最多涂了多少顆愛心?
提問1: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每組的結果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提問2:最多的數量是多少?最少的是多少?
小結:雖然時間相同但是每組的數量不一樣。
解析:同樣是一分鐘,每組操作的材料不同,數量不一樣;難易程度不一樣,所以數量結果也不同。
4、分享交流。
導語:小朋友請看這張“搓圓子”游戲活動記錄表,同一組隊員的統計數量一樣嗎?
提問:為什么最高的數量和最少的相差這么大呢?(當場讓該組幼兒再次報數驗證。)
小結: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熟練程度不一樣,有快有慢,有些時間浪費掉了,所以數量不一樣。
解析:重點討論前后兩次不同的游戲結果,進一步讓幼兒感受時間與生活節奏的關系,懂得做事情要專心、抓緊時間不拖拉、動作就快了。我們小朋友以后做事情珍惜時間,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
5、課程游戲化、
挑戰一分鐘游戲:《金雞獨立》
導語:小朋友敢不敢挑戰一分鐘的游戲?
規則:一個腳站立著,保持一分鐘身體平衡。
導語:敢不敢向自己發起挑戰一分鐘游戲?
鼓勵幼兒回家后于爸爸媽媽一起開展“一分鐘”游戲比賽活動,進一步增強幼兒的時間觀念。
三、活動延伸,如何珍惜時間。
導語:我們一起來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樣珍惜時間的。
1、警察叔叔就溺水的人,早去一分鐘這個人就多一份生存的希望,與時間爭分奪秒。
2、醫生與護士工作中在奔跑,爭取每一分鐘搶救病人,早一分鐘存活就多一點希望,晚一分鐘就會搶救生命無效。
3、地震災害,救援官兵搶救受災人們,早去一分鐘多一點有生存的希望;如果遲去一分鐘,災情更嚴重。
4、火災,早去一分鐘,早點滅火,減輕災難;遲去一分鐘,大火會越來越大,財產人身安全更危險。
導語:對于剛才的災難,一分鐘重要嗎?
提問:你會怎樣珍惜時間?你如何在早晨的時間里珍惜時間?
小結:我們每個人對自己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上學的時間要抓緊,不要拖拉時間,珍惜每一分鐘,不浪費每一分鐘。相信你們都是珍惜時間的好孩子,做個珍惜時間的小主人。
《一分鐘》優秀教案設計 4
活動目標:
1、感受、體驗一分鐘的長短,知道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
2、能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對一分鐘有多長的感受和想法。
3、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做準備。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認識過時鐘。
2、時鐘一面,幼兒操作材料(花生、紙和筆、跳繩、皮球等),畫好標記的記錄紙。
3、小紅花貼紙。
活動過程:
一、感受一分鐘有多長
1、師:不久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都覺得要抓緊在幼兒園的每一分鐘,那么,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
2、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
3、師幼一起擺出一個造型定格,觀看時鐘走一分鐘,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
4、請幼兒說說自己覺得一分鐘長還是短,自己一分鐘可以做些什么。
5、師幼共同觀看圖片,并討論一分鐘人們都能做些什么事情。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教師介紹操作內容,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2、教師交代操作要求,教師發出口令,大家一起動手操作,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
3、幼兒操作,并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
4、幼兒分組把記錄紙展示到黑板上交流匯總,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記錄的結果并討論:同樣花了一分鐘做相同的事情,為什么每個人的結果不一樣?
5、教師引導幼兒得出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動作快的小朋友花的時間短,動作慢的小朋友花的時間長。
三、珍惜每一分鐘時間
1、組織幼兒進行整理被褥實踐活動,評一評誰最會珍惜每一分鐘,頒發珍惜時間獎。
2、教師總結:我們馬上要上一年級了,希望大家能夠抓緊每一分鐘,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為了調動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我在知識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利用網絡下載了課件時鐘,用課件時鐘幫助幼兒體驗一分鐘,使幼兒很直觀地看到了一分鐘的運轉,幫助幼兒認識一分鐘,感知一分鐘有60秒的關系,這樣孩子對于一分鐘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給老師在教學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體驗同樣一分鐘為什么結果會不一樣,從而體驗出一分鐘的長短,幼兒能明白在同一時間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會影響結果,熟練程度不一樣所有結果也會不一樣。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樣的事情,動作慢了,就會花很長時間,動作抓緊了,同樣一分鐘就會做很多事情。學會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鐘。
《一分鐘》優秀教案設計 5
【活動設計】
幼兒園有序而寬松的生活節奏,使幼兒對時間意義的理解和時間長短的體驗較少。有的小朋友時間觀念比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況比較普通。那么,該如何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進一步提高做事的效率,為他們入小學奠定基礎呢?為此,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通過體驗,知道一分鐘雖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需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知道時間的不可塑性。
2、知道一分鐘在時鐘上如何表示。
3、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一個大鬧鐘和一分鐘計時器,(ppt)課前讓幼兒認識整點和半點。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彈珠若干、筷子、記錄紙、筆、小筐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鬧鐘引題,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1、復習、鞏固認識時鐘。
師:小朋友這是什么?認識嗎?(鐘)你們真的都認識?我要來考考你們。
師:這根粗粗的、最短的針叫什么?比時針稍微細一點長一點的叫什么?那這根最細最長、走的最快的針叫什么呢?
師:這鐘面上的三根針哪一個走一圈表示一分鐘呢?那一分鐘有幾秒呢?數一數。
2、教師總結:一分鐘有60秒。
3、感受秒針無論從哪來開始走,只要走一圈又回到開始的位置都表示一分鐘。
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怎么知道一分鐘到了呢?讓幼兒觀察秒針走一圈分針有什么變化。
4、教師小結:秒針走一圈或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
5、感受一分鐘。
師:你覺得一分鐘是長還是短?那我們來感受一下吧?
6、教師總結:一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我們在玩游戲的時候可能覺得一分鐘很短,但像現在這樣靜靜地坐著等也覺得它蠻長的。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一分鐘能做些什么?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請幼兒動手試試?
(1)欣賞成人一分鐘內能做什么?(ppt)
(2)教師總結:這些大人厲害吧,一分鐘內能做這么了不起的事,那我們小朋友想不想也來挑戰一下,接下來我們要玩一個《挑戰一分鐘》的游戲。
2、游戲一:山上有個木頭人
3、游戲二:一分鐘內不眨眼
4、游戲二:夾彈珠
A、請你數一下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彈珠,然后把它記錄在記錄表上。
B、請幼兒介紹夾彈珠的方法,傳授經驗。
C、幼兒再次操作,分享成功。
D、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有的小朋友夾的多,有的小朋友卻夾的少呢?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抓緊時間了你完成的任務就多了。
三、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1、剛剛我們用了很多個一分鐘,現在還能回去嗎?
2、教師總結:時間過去了就不能再倒回了,所以我們小朋友要珍惜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不要讓時間白白浪費。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在一分鐘之內把玩具收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根據本班的年齡特點及興趣愛好,以幼兒感興趣的'競賽活動貫穿于整節課,讓幼兒充分感受一分鐘。活動的準備分為知識準備和物質準備,教師能充分為幼兒準備感興趣及富有挑戰性的操作材料。幼兒的知識準備,開展活動前幼兒已認識時鐘,并懂得一分鐘時間的概念。教師為幼兒創設了情景及圖片,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感受時間的重要。但是在游戲活動中我沒有很好的引導幼兒去說,由于教師組織活動比較緊張,所以導致整個活動教師的語言過多、語速較快,活動時間沒有很好的支配。通過本次活動讓我成長了不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好的結合新綱要,學會如何有機地總結、提升幼兒的探索發現,同時我也要掌握幼兒的興趣點、年齡特征、知識生活經驗,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探索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有助于更好地進行師幼互動,從而才能達到教學的有效性。
《一分鐘》優秀教案設計 6
并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須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活動目標
1.感知時間,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感受時間和生活節奏的關系。
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時間,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難點:實際生活中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知道秒針走一圈是一分鐘。
2. 物質準備:課件,時鐘,一分鐘計時課件,筷子、玻璃球、回形針、花生各六份,珠子和繩子各24份,記錄單人手一份,大記錄單一份,一分鐘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認識時鐘,感知一分鐘。
1. 時鐘引入活動。
師:孩子們,你們認識時鐘嗎?今天盧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時鐘,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時鐘上都有些什么?(對,時鐘上有時針、分針、秒針,還有1——12的阿拉伯數字)那么你們認識時間嗎?現在是幾點鐘?誰能告訴我時鐘上哪一根針走一圈是一分鐘?對,秒針走一圈是一分鐘。
(3)教師小結:秒針走一圈或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那么一分鐘到底有多長呢?
2. 出示時鐘,引導幼兒看秒針走一圈,感受一分鐘有多長。
3. 教師總結:一分鐘已經過去了,孩子們,一分鐘其實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們靜靜地等上一分鐘,一分鐘還是有點長的。
(二)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初步了解生活中人們一分鐘能干什么。
師:人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師上網查了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師:有的人一分鐘能跑200米,有的人一分鐘能踢48個毽子,有的人一分鐘能包30個大餛飩。
(三)組織幼兒玩“一分鐘”穿珠子游戲,感受時間和生活節奏的關系。
1. 教師介紹玩法。
師:接下來我們要來玩“一分鐘”的穿珠子游戲了,請小朋友聽到我說計時開始的時候,大家同時穿珠子。
2. 教師提出游戲要求:
師:我來看看穿珠子時誰是又安靜又快,聽到老師說時間到的時候,大家要停下來,數一數自己穿了多少顆珠子,然后記在心里。
師:現在請小朋友輕輕地拿起椅子下面的托盤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準備好了嗎?計時開始。(播放背景音樂)
3. 幼兒穿珠子,教師觀察指導。
4. 請個別幼兒來報數,并說一說為什么有的小朋友可以穿那么多的珠子,而有的小朋友卻穿那么少?
5. 教師小結:同樣一分鐘的時間,做事情的結果卻不一樣。這是因為有的孩子很認真地在穿珠子,珠子就穿得多,有的孩子不夠認真,會跟旁邊的孩子聊天所以就穿得少,有的孩子的速度比較快,穿的珠子就多,有的孩子的速度比較慢,穿的珠子比較少。
(四)引導幼兒在“一分鐘”時間內進行分組活動,繼續感受時間和生活節奏的關系。
1. 介紹材料及玩法。
第一組:夾玻璃球。用筷子把托盤里的玻璃球夾到碗里。
第二組:穿珠子。用繩子把珠子穿起來。
第三組:套回形針。用回形針一個套一個。
第四組:給花生撥殼,把撥好的花生仁放到小碗里,再把花生殼放到大碗里。
2.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師:六個小朋友一組,過一會兒聽到音樂的時候,小朋友的小手才可以開始工作,當音樂停的時候,小朋友就要停止工作,數一數一分鐘自己穿了多少顆珠子、夾了多少顆玻璃球、套了多少個回形針、撥了多少個花生仁,然后把自己的號數寫在記錄單第二行的.第一格,把數量多少寫在第二格(教師有個大的記錄單,邊講邊記錄),記錄好之后,把你的記錄單貼在旁邊的小黑板上。最后看看誰完成的數量多。現在請小朋友不搬椅子,輕輕地走到你想去的那一組。
3.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4. 請個別幼兒把小黑板搬到臺上,教師一一介紹。
3. 引導幼兒說一說為什么同樣一分鐘的時間,我們每一組的小朋友做的結果會不一樣呢?
師小結:剛才小朋友說了,也找到了一部分原因。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五)游戲“一分鐘”系鞋帶。
1. 介紹游戲玩法。
師:接下來我們要來玩好玩的“一分鐘”系鞋帶游戲了,等一下請大家同時把鞋帶打開,聽到老師說計時開始時大家同時系鞋帶,現在先把鞋帶打開,準備好了嗎?開始。(播放背景音樂。)
2. 幼兒系鞋帶,交流一分鐘內完成任務的情況,教師幫助幼兒統計在一分鐘內系好鞋帶的人數。
3. 幼兒再次游戲,同樣統計完成任務的人數,并對前后情況進行對比。
4.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都說得很好,做事情要專心,要抓緊時間,不拖拉,這樣就能更快了。
(六)引導幼兒在實際生活中懂得珍惜時間。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嘗試了一分鐘內可以系好鞋帶,一分鐘可以穿20顆珠子,一分鐘可以夾10個玻璃球等等,知道了一分鐘雖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拖拉,認真地完成,珍惜每一分鐘。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體驗一分鐘的長短,感受時間和生活節奏的關系。這次活動的內容選擇符合本班幼兒的現有水平與需要,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貼近幼兒的生活,并能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在活動的準備方面能準備充分,材料經濟實用,都是一些平時常見的物品如彈珠、回形針、鞋子等。整個活動環節層次清晰,每一環節的目的明確,而且能層層推進。活動的形式多樣,能注重個人、小組、集體的多種形式合理組織。教師能啟發、支持幼兒的主動學習,并能及時的小結,幫助幼兒梳理、提升經驗。幼兒對本次活動非常的興趣,能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并認真地操作。但是由于個別幼兒操作時拖拉的現象,導致整個活動所用的時間過長,因此教師在組織活動時可以更緊湊一些。
【《一分鐘》優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一分鐘》的教案設計08-25
精選優秀教案設計06-01
《詠柳》優秀教案設計08-25
《南轅北轍》的優秀教案設計08-25
《鋤禾》的優秀教案設計08-25
《燕子》的優秀教案設計08-25
《金子》優秀教案設計08-25
《歡慶》優秀教案設計08-25
《回聲》的優秀教案設計08-25
《氓》的優秀教案設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