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江南春》優秀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江南春》優秀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江南春》優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古詩所描繪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們學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園、植物園、苗苗常青園)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難點:
用自己的話描述校園的美景。
教學準備:
自由游覽、觀賞各園的景色。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回憶學過的關于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洞簳浴贰ⅰ对伭返。
二、學習古詩《江南春》
1、板書課題《江南春》
2、解題:江南:指長江以南的地區。這是一首描寫江南春光的.絕句。
3、學習生字詞
。1)自己讀
。2)注意字的寫法:(鶯、旗)
。3)需要理解的詞語
酒旗:掛在酒店門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
4、朗讀詩句
根據注釋說上面講的詞語的意思,試著講講詩的大意。
(1)請三四位同學讀詩后,再各自朗讀。閉上眼睛,想象詩句描述的景色,讓頭腦中產生畫面。
。2)根據詩句,說說看到的景物。
在江南一帶,到處可以聽到鶯的啼叫。百花開放、山青水綠,在鄰近水邊的村鎮酒家的酒幔子在風中飄揚。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許多寺廟。
佛寺中的這亭臺樓閣在蒙蒙的春雨中留著。
5、體會詩句描寫的意境
。1)那些景物寫江南的春天?
黃鶯啼叫,百花爭艷,青山綠水,依山靠水的小鎮,迎風飄揚的酒旗。
。2)寫出了什么特點?
江南景色的秀麗。
6、指導朗讀(標出句逗的停頓)見書本
7、鞏固練習
。1)同桌互相朗讀試背,并說說詩意。
。2)請一兩位同學說說詩意后,讓大家補充。
(3)抄寫兩遍古詩。
《江南春》優秀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感受作者筆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兩句虛實結合的寫法,和詩作中流露出的歷史滄桑感。
三、教學過程:
1.解讀“江南”春:
回顧課內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詩詞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開“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影子。加上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這一切構成了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
“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加上風中飄動的“酒旗”,一連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畫卷一般展開。千里江南,風光無限。
2.解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有別于前兩首寫“春”的詩歌,這首《江南春》的最后兩句,對學生而言,理解起來頗有難度。教師應在講解時,簡單鋪墊相關歷史信息:南朝時期,社會動亂,統治者和普通民眾篤信佛教的.不在少數,南朝梁武帝為其中代表。
六下的學生接觸到的詩歌多為寫景狀物類,對于詩歌中“撫今追昔”的情感尚無接觸。因此,詩歌后兩句,教師應加以細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里有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仿佛時光倒轉,歷史的畫面逐漸清晰,樓臺寺廟隱隱而來,又在煙雨中隱隱而逝,令人遐思無盡。
將“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發揮到極致。
3.補充拓展:
明代楊慎對“千里”二字頗有微詞,認為其所涵括的江南春景太大,有夸張之嫌。而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中曾有問曰:“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
請學生談談對“千里”二字的看法。
教師點撥:
1.明確詩詞作品中“虛”的表現手法,詩詞不是寫“實”,需要藝術加工。
2.明確詩作后兩句所承載的歷史滄桑感,唯“千里”二字,方有與后兩句相配的分量。
《江南春》優秀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理解重點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讀中感悟,并能展開想象,體會是人表達的感情。
4、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象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優美的春天的視屏,讓學生用所學過的詞語描繪剛才所看到的情景。
過渡:春天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繪和歌頌的對象,在同學們的記憶中又有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句?
2、指名背誦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3、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二、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江南春》。
2、解題:
、俳希褐搁L江以南的地區。這是一首描寫江南春光的絕句。
②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詩文都寫得很好,詩以七絕最為出色。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勰铣阂还灿兴膫朝代,是宋齊梁陳。
三、讀懂詩歌
1、學生讀《江南春》。
提示注意:停頓(板書)、節奏等
2、讀出感情。要跟著詩人的這種情感有輕有重地讀。
指名讀古詩(學生練習讀詩句)
學生齊讀,邊讀邊看老師的手勢哦。(學生按照平仄讀詩)
3、教師配樂有感情朗誦古詩。學生集體配樂朗誦。
四、讀出意境
。ㄒ唬┣皟尚小缇、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想想“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學生交流對詞語的理解。集體訂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虛指,在這指的是遼闊的江南地區。在古詩中,人們常常把黃鶯和春天聯系在一起。詩人邊走邊看,地點在變化,鳥鳴不停地在耳邊響起,這是一番怎樣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4、體會前兩句詩的意思?芍该寣W生說。
遼闊的江南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百花開放、山青水綠、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在鄰近水邊的村鎮酒家的酒幔子在風中飄揚。
寫出了什么特點?江南景色的秀麗。
5、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容。
6、帶著自己的感情朗讀古詩,讀出地方的遼闊,讀出那景色的明麗,讀出那色彩的斑斕。
。ǘ┖髢尚小昃、懷古
過度:詩人邊走邊看,游興十足。這個時候,忽然下起了蒙蒙細雨,他慢慢走上一個山岡,極目遠眺,所有景物仿佛都籠罩在一片霧蒙蒙的青紗之中。在遠處,他看到了很多寺廟,很多很多的寺,很多很多的樓臺在蒙蒙的霧雨中忽隱忽現。
寫出什么特點?蒙蒙細雨,寺廟隱現。江南雨景的秀美。
四、讀出韻味
1、提問,詩歌的后兩行只是描寫江南春天的雨景嗎 ?
2、默讀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教師及時的補充背景知識(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
3、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墒菚r移世易,當年的許許多多的寺廟,有多少樓臺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4、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5、帶著理解,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6、練習背誦古詩。
五、拓展延伸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讓我們一起來咱們春天吧!齊讀古詩:
春日題畫
[宋]朱熹[清]袁牧
勝日尋芳泗水濱,村落晚晴天,
無邊光景一時新。桃花映水鮮。
等閑識得東風面,牧童何處去?
萬紫千紅總是春。牛背一鷗眠。
六、作業
依據《江南春》這首詩歌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板書設計
江南春絕句
江南之景——柳綠花紅鶯歌燕舞
依山傍水酒幡迎風
春光無限好
南朝寺廟——數以百計壯麗宏偉
空濛煙雨 包含感慨
《江南春》優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默寫《江南春》。
2.小組合作,借助工具書理解重點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分析詩歌中景物的特點,思考作者是如何將景物的特點展現出來的。
4.讀中感悟,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通過誦讀,感知詩歌中所描寫景物的特點。
3.體會詩人借景所傳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背誦古詩,分享詩詞積累。
過渡: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劉禹錫的《浪淘沙》,同學們都會背了嗎?(指名背誦。)上節課,我還給大家布置了一些課外積累的作業,大家能分享一下你們的積累嗎?可以是描寫黃河的詩詞,也可以是劉禹錫的其他詩作。大家在分享的時候要注意朗讀,讀出詩的味道、詩的情感。(學生分享積累的詩詞。)
2.自然導入新課。
過渡:上節課我們欣賞了黃河的磅礴氣勢,那首詩的整體感情基調是豪邁的。這節課,我們將學習的兩首詩風格則迥然不同,我們來看看這首《江南春》。
二、學習古詩,掌握方法
1.揭示詩題,簡介作者。
(1)教師板書詩題:江南春,學生討論題意。(江南的春天。)
(2)簡介作者。
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詩文都寫得很好,以七絕最為出色。杜牧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2.出示江南春天的美景圖,讓學生用學過的詞語描繪看到的圖片。
(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詞語。)
過渡:春天是美好的,是生機勃勃的,如果讓大家只用幾個詞語來描繪春天,大家肯定會覺得不夠全面、不夠客觀。那么,詩人杜牧是怎樣用幾句詩就給我們描繪出了生動形象的江南春景呢?請大家自由誦讀全詩,感受詩中的春景。
3.初讀感知,讀出詩味。
(1)教師出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學生自由誦讀研討,教師巡視,并相機指導。
過渡:誰來給大家讀一讀這首詩?看看能不能做到讀準字音,且讀出感情。
(3)檢查學習效果。
、僦该中欣首x,相機正音,直到讀正確為止。
②指名讀全詩,進行比較評價。在讀中體會如何把詩讀出節奏來。(語調的輕重、語音的延長以及停頓等。)
4.再讀古詩,明意悟情。
過渡:這首詩如果要讀得更有意味,我們還必須了解詩歌的'意思。大家平時在讀懂詩歌意思方面有什么高招嗎?(學生討論:抓住重點字詞、查工具書、了解相關背景等。)同學們的方法都很棒,請大家借助工具書讀通讀懂全詩。實在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標注。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詩,勾畫詩中描寫的景物,標注難點。
(2)四人一組,交流學習。
學習前兩句詩——晴景,寫今。
、俳涣鲗υ~語的理解,集體訂正。
[千里]這里的“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虛指,指的是遼闊的江南地區。
[綠映紅]綠葉映著紅花,這里用顏色指代景物,給人豐富的聯想。如綠葉襯紅花,桃紅映柳綠。
[水村山郭]傍水而居的小村,依山而建的城。
[酒旗風]酒旗迎風招展。
、谡f說這兩句詩是從哪些感官來寫景物的。
明確:聽覺——鶯啼視覺——綠,紅,水村,山郭,酒旗觸覺——風
、塾米约旱脑捳f說這兩句詩描寫的景色。
(遼闊的江南,到處是黃鶯婉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
、苓@兩句詩描繪的春景有什么特點?
(明媚、有聲有色、充滿生機。)
學習后兩句詩——雨景,懷古。
①體會情感基調:這兩句詩中詩人的心情還是愉悅的嗎?
教師及時補充背景知識:
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是東晉滅亡之后隋朝統一之前存在于我國南方以建康(今南京)為都城的四個朝代(宋、齊、梁、陳)的總稱。這一時期,當權者曾大興建設寺廟,祈求神明保佑。由于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讓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杜牧生活的時代詩人所處的晚唐時期,國家漸漸衰落,戰亂不斷,民不聊生。而當朝的統治者卻仿效南朝,大建佛寺,想祈求神靈保佑,永保江山穩固。
交流后明確:這兩句詩的情感基調不是愉悅的,而是傷感的、擔憂的。詩人在贊美風景秀麗的江南時,暗含著對國家命運深深的憂慮。借景抒情的寫法是古詩中常用的表現手法之一。
、诶斫獗尘爸R后,再讀這兩句詩,感悟詩人的擔憂。
示例:詩人可能在想:希望通過建造寺院保佑江山的穩固是不可能的,南朝修了那么多寺廟都滅亡了,物是人非,我們的國家竟然還在仿效這種做法,這不僅不會鞏固國家的統治,相反,會加速國家的滅亡啊!
③引導學生帶著感情重讀全詩。
過渡:同學們,你們能嘗試讀出作者的贊嘆之中隱含的哀愁嗎?自己先試試。(再指名讀。)
5.熟讀成誦,吟出詩韻。
過渡:在詩人杜牧的筆下展開的是千里江南春天的美麗畫卷,寄托的是對江南春景濃濃的愛和淡淡的愁。學到這里,你們是否已經感受到了作者那份獨特的情感了呢?就讓我們再一次帶上對江南春天的喜愛之情去欣賞江南春景吧!
(1)播放視頻。(欣賞譜曲的《江南春》。)
提示:古代的許多詩歌都可以用來譜成曲,這樣也方便了傳播。吟吟唱唱也是學習古詩的一種好方法,大家可以跟著一起哼一哼,唱一唱。
(2)再讀詩歌,背誦詩歌,讀出江南春日的美好和作者的憂傷。
《江南春》優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江南春》;
2.理解詩句,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3.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學重難點:理解詩句,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畫家,善于畫鵝、鴨等小動物。
2.出示《春江曉景》圖,這是惠崇畫的一幅畫。
3.簡介詩人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詩、詞、散文的創作上都有很高造詣!痘莩绱航砭啊愤@首詩就是他為好友惠崇的這幅畫題寫的。杜牧,字牧之,今陜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讀詩句
熟讀詩句,勾畫不理解的字、詞,借助工具書自學。
三、深入探究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字音、停頓、語調、語速等)。
2.邊讀邊想象詩的`意境。
(1)認識蔞蒿、蘆芽、河豚,減緩想象難度。
蔞蒿:長在洼地的一種野草。
蘆芽:蘆葦的嫩芽。
河豚:味道鮮美但肝臟等部位有劇毒的魚。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
。2)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繪畫面內容。
3.詩人從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來了?
。ㄌ一▌傞_,鴨子戲水、蔞蒿長勢很旺、鮮嫩的蘆芽從土里鉆出。)
4.詩的最后一句是畫面上的景物嗎?
。ú皇,是作者依據畫面景物展開的想象。)
。ㄟ@是作者通過觀察岸上、水面之物所進行的聯想,它在告訴人們:桃花開放、春江水暖、蔞蒿滿地、蘆葦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產卵繁殖的季節。)
四、指導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指名背誦這一首詩。
2.描述詩意。
詩人蘇軾筆下描繪畫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現實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3.《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4.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山城、酒旗、春風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5.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ㄊ惆l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6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7.背誦古詩
五、小結:
兩首古詩同是詩人筆下描繪的江南春景,可表達的思想感情卻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樣體會出來的。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默寫《江南春》。
3.抄寫生字詞兩遍。
4.依據《江南春》這首詩歌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江南春》優秀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二、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邊讀邊想,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
難點: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2分鐘)
2、自主學習(7分鐘):學生完成導學案“自主學習”部分。教師關注學困生的理解情況。
3、合作探究(11分鐘):學生完成導學案合作探究部分,教師巡視指導,關注學生的參與度。
4、展示交流(20分鐘):
、賹W生說出詩的.題目意思及對作者的了解,其他學生補充。
、谧寣W生說說對這首古詩意思的理解。其他學生補充,教師出示ppt并點撥。
5、鞏固提升(18分鐘)
、凫柟蹋簩W生6分鐘內自主完成個別字詞的理解,學生點評,教師針對問題指導。
、跈z測:學生6分鐘完成《練習冊》10頁4、5題,組長檢查點評。
③拓展:學生搜集描寫春天的詩句,課間交流,教師點撥。
6、總結評價(2分鐘)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獲得的知識。
四、布置作業
默寫古詩,理解詩句意思
五、板書設計
憂國寫今:黃鶯、水鄉、山城、酒旗
憂民懷古:南朝覆滅的感嘆
六、教學反思:
古詩對于孩子來說,理解不太容易,教師需加強引導,讓學生感知古詩的畫面美,并能把我作者的思想感情。
【《江南春》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古詩江南春教案03-25
《江南春》教案(精選14篇)10-11
《江南春》教案(通用15篇)08-15
《江南春》《春日偶成》教案08-25
《江南春》教案(通用17篇)11-10
初中語文《江南春》教案09-11
《江南春》教案(通用16篇)11-01
杜牧《江南春》教案(精選10篇)04-10
《江南春絕句》教案設計(精選7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