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貴在一個新字》教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討論什么是“新”,復習學生文科知識,并增加其口頭表達能力。
2、通過對“獨立思考”設置反向問題,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質疑探索精神。
3、通過對禪學知識的遷移,使學生明白權威不一定正確,重新審視價值觀世界觀。
二、教學設想
獨立思考是每個學生,甚至是每個人皆應具備的品質,青年人理應獨立思考,但絕不是封閉思考。這里我所說的“新”,即“更新、推新”而非僅僅是創新。世界上不乏創造者,但是在現行制度下要求或者是期待學生恐怕是不切實際。我們只有利用現行的工具、理論進行運用,提高。這或許就是個人意義上的創新吧。新的獨立思考,就是開放性的多元化的獨立思考。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我們求同也展異。
1、重點
(1)對于本篇文章的重點是一個“新”字的理解。比僅停留在含義,還要知道“新”的作用。“新”字在各個領域里先鋒性的作用,從而鼓勵學生去維新,推新,甚至是創新。主要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聯想能力為主。
(2)本文的第二個重點是理解獨立思考。要創新,就必須獨立思考。這句話揭示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我們把獨立思考定義為“新的獨立思考”是否定封閉性的獨立思考,而要走向兼容的開放的獨立思考。有兩大要點1、積累、實踐、汲取 2、質疑、探索、論證,之后充分準備,則進入“新”的階段。
2、難點
第三版塊中有一段對于禪宗的誤解辨析,由于涉及到哲學領域,或許學生難以理解。一細致的問題去提問,引導學生啟發學生。
3、課時安排
一課時
4、課程類型
討論型為主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新學期新氣象,新同學新老師;你們學習著新知識,而我正獲得新的經驗。如果你們蓬勃向上,你們將獲得新的成功;如果你們停滯不前,我將遭到新的失敗。
你們有沒有信心獲取新的成功,一起回答?(有)
我看到了一股新的精神,貴在一個“新”字。
2、理解什么是“新”及體會其意義和作用
問題 什么是“新”?(2—3位同學)
回答 對于“新”字的理解,我想每個人的答案都會有所不同。俗話說“以史為鑒”,我們就來看看人類的發展史,看看人類的文明是怎樣一步步邁入新的輝煌的。
跨越時空,馳騁想象,飛翔至茫茫的密林,蔥蔥的草原,遠古的神秘。
問題 誰知道人類是怎樣進化而來的?
回答 眾說紛紜:有說猴子的,有說猩猩的,甚至還有說烏龜;科學的解釋是這樣的:有一支猿類因為氣候變化,樹木變少,不得不從樹上下來,進行采集覓食,通過恩格斯所說的勞動,逐漸變成了直立人。
還有一種歪說:有一個猴子從樹上掉了下來,從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改走路了。
人類進入了漫長的新的生活。
問題 人類分成哪幾個社會?(1位同學)
回答 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前四個是我們已知的社會,每一個社會都書寫了自己新的歷史,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使人類的腳步不斷邁前。
分組討論 將同學分成四組。將我們已知的社會按四個板塊來講。主要在練習學生的思路,和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注意說出每個社會新的地方,象生產力,社會制度,或者從醫學,哲學,物理,生物等方面來講,能從文學方面來講自然最好不過。
例:原始社會 火,石器 仰韶文化 三皇五帝的傳說
奴隸社會 青銅器 周易 武丁,姜子牙的故事
封建社會 鐵器,航海 唐詩宋詞 朱由校 木匠的故事
資本主義社會 3次工業革命 “人” 法國大革命
補充:以開放度來劃分的社會
氏族血緣關系
地域化社會
市場化社會
問題 大家都知道“烏托邦”(莫爾。英),和三大社會主義空想家法國的圣西門,傅利葉和英國的歐文,在中國還有陶淵明。大家來想象一下,我們的未來社會是什么樣呢?可以從思想上物質上或是其它方面來講。周邊的同學可以交頭接耳一下。
(大家可以想寫小說一樣來講)
(社會可能變好也可能變壞)
總結:人類發展的車輪是滾滾向前的,新的事物新的觀點可謂是不斷涌現,文明之塔也是越堆越高,聳向新的天空。你們也是呀,你們就是拉動這車輪的馬達,將來必然有一番新的天地屬于你們。
2、“新”的獨立思考
問題文章說,“要創新,就必須獨立思考。”許多同學都喜歡獨立思考,但往往是為了解決題目。請同學們看看書本,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然后告訴我,你有過獨立思考嗎?你覺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獨立思考?(2位同學)
新獨立思考 基礎 積累、實踐、汲取
質疑、探索、論證
從而達到新的結果(更新、推新、創新)
問題:翻開書本,咱們來看看笛卡爾,他說“當我完成了一般的學習過程之后,就發現自己被許多疑點和難點困住了。從這些疑難和錯誤里,除了曰甚一曰的看清自己的無知以外,似乎并沒有得到其他任何收獲。”下面又說:“他的缺點是獨尊理性,否定感覺和經驗。。。。。。懷疑過了頭。”請大家思考,笛卡爾的質疑態度值不值得我們學習?懷疑是不是該有個度,請取出一個正面例子。(1—2位同學)
回答:其實笛卡爾的懷疑并不是沒有根據的。我們對這種質疑精神,應該給與肯定,與此同時要把握一個度。笛卡爾所在的時期,經院哲學大行其道,主要是宗教神學。當時的新發現,新的理論層出不窮。伽利略論證了哥白尼的曰心說,哈維發現了血液循環論等等。一切的一切沖擊著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笛卡爾又不是一個安分的人,他當初就像唐。咭呵德一樣帶著個仆人去參軍。但他跑了大半個歐洲,是一場仗也沒打,但是他充分了解了各地科技的發展和深刻的現實,領悟到了科技的力量。他的創造,離不開上述兩點,是一種開放的思考。笛卡爾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創始人,但也受到當時時代的局限,雖然與宗教進行了6次辯論,不斷的進化自己“人”的觀點,但最終懷疑過了頭。
問題:大家看看第三部分,王充家貧,買不起書,只能唱到書店看書,(書店,即刈肆,書肆)那時候的書店比現在書店開明(竹簡),可以讓顧客閱讀,結果就造就了王充這樣的人才。
思考討論:多讀與成才有無必然聯系?(4位同學)
我的觀點:沒有,缺少思考的多讀就是白讀。鄭淵潔童話大王中《舒克和貝塔》貝塔說,“有些人讀了很多書,可是一點兒也不去想。我不愛看書,但我哪怕看到只有一句精彩的話,也會點燃我思想的火花。”
總結:笛卡兒就是要我們質疑、探索、論證
王充就是要我們質疑、探索、論證
新的獨立思考就是一種能推動你向前發展的思考,即使你的認識得到一次完整的更新
飛躍的思考。它不局限于題目,解題,也不局限于課堂、書本。多讀書,是你思考的堅石;
多思考,質疑和探索是你向“新”領域邁進的步伐。
3、試著獨立思考
問題: 書本第四部分 “心,靈物也;小用之則小成,大用之則大成,變用之則至神。”
請大家來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誰先來翻譯一下?然后展示你的想法。
我的觀點:不用不是會貶值嗎?電影《相煎太急》里李連杰***師兄就因為隱藏武功,最后武功貶值,以致身亡。后面兩句話,不是有大材小用,事倍功半來反駁嗎?
其實古人的話,總是應著積極的一面,我們有恒心就一定能得到收獲。
故事:我很喜歡看《科幻世界》,上面曾經有一則故事。講的是一個貧困的學子,每天仰望著星空,幻想著他的非線性跳躍理論。曰子一天一天過去,為了理想,他不顧含辛茹苦的母親,懇求他原來女友的好友幫他出書。書出來了,就賣掉了兩本,其余的都堆在了家里。他默默地在書堆上餓死了。那兩本書,一本在他的母親那里,一本在他的原來女友那里。兩百年后,宇宙飛船進行時間非線性跳躍失敗,有位科學家從典籍的角落里翻到了這部作品,驚訝的發現,問題早在兩百年前就解決了,他的理論領先了整整兩百年。這個人叫林夕,合起來就是一個“夢”字。
大家只要有恒心,不要怕失敗,一定會獲取回報。當年的易卜生不也是如此嗎?
課堂遷移
課外知識:惠能是禪宗六祖,有這么一首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禪宗不著文字,口傳心授,為什么?他們提倡“頓悟”。不是一味的去死鉆。
有一則公案:有位大師未入禪前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入禪后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30年后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
其實同學們不有時候也有頓悟的時候。比如解題的時候,怎么解也解不出來,突然之間,靈光一閃,茅塞頓開。
問題:既然我會頓悟,那我還堅持什么,甚至學習什么,不如呆在那兒,像老和尚坐禪,等開竅了不是很好嗎?你同意我的觀點嗎?
回答:禪宗也是需要不斷修行的,即使是天才,還是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是嗎?
我所舉的這個例子,一是要大家有恒心,一定會有回報,思想是逐步成熟的。二是我們的思想長期被權威,教條所束縛,哲學的天堂很多,即便是唯心,也有很多學習之處。93年復旦大學針對臺灣大學代表隊提的“荀子‘性本惡’說錯了。”說了這么一句經典的話:“如果你認為荀子錯了,荀子就錯了,那還需要在座的這些儒學家干什么?”這里也是如此,我們要開放的思考,兼容并包。
4總結語
這節課主要講了兩個要點“新”和“獨立思考”
要創新,就必須獨立思考。
我們要學著開放的新的獨立思考。
貴就在一個“新”字。
四、板書計劃
-------------------“新”--------------------
| ^ |
| 融 |基 |推
| 匯 |礎 |動
| | |
| 獨立思考 |
| ^ ^ |
| | | |
V | 產生| V
積累、實踐、汲取 - ----------〉質疑、探索、論證
(王充) (笛卡爾)
原始社會 火,石器 仰韶文化 三皇五帝的傳說
奴隸社會 青銅器 周易 武丁,姜子牙的故事
封建社會 鐵器,航海 唐詩宋詞 朱由校 木匠的故事
資本主義社會 3次工業革命 “人” 法國大革命
補充:以開放度來劃分的社會
氏族血緣關系
地域化社會
市場化社會
五、課后作業
1、獨立思考上課時不懂問題,與師生、生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2、閱讀一本有意義的課外書,寫一篇讀書筆記。
六、教學后記
由于班級的不同上下來的結果也不盡相同。不足有三:
1、啟發力度力度不夠,有些同學知識面比較貧乏,因此,說的時候可能卡殼,結果我幫他說了許多,鍛煉不夠。
2、時間把握出現問題,總的來說,第一堂課有的脫了一點,第二堂還行。
3、提的問題自我感覺比較弱智,基本沒難度,對于事物的開掘力還欠火候。
出現的問題
1、有的同學太積極,一個人想回答全班問題。
2、有的觀點太偏激,想不到好詞糾正。
3、我不知道為什么,他們封建社會什么都講不出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卻頭頭是道。原來他們正在學,歷史知識太貧乏。
【《貴在一個新字》教案】相關文章:
貴在一個新字教案08-23
新字開頭的詩句唯美08-09
合在一起成新字的教案08-26
《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08-25
《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教案03-13
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教案人的高貴在于靈魂課件05-25
合在一起成新字的教案3篇02-26
貴在堅持02-10
課文《人的高貴在于靈魂》的教案03-16
蘇教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教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