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離不開電話》教案設計
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通過學生對電話結構的細致觀察,老師對電話歷史的適當講解,師生共同對現有材料形狀、材質等特征的分析,放飛想象的翅膀,在實物材料和電話之間架起聯想的橋梁,幫助學生展開有目的又無拘束的創造與表現。本課利用多媒體展示大量的圖片,讓學生了解有關電話的歷史,欣賞現代造型各異、精彩紛呈的個性電話機,增強課堂教學的文化內涵,引領學生在文化的情景中學習美術,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激發創造性思維的熱情。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電話相關的文化、歷史,了解電話的基本結構、功能,體驗電話給我們生活工作帶來的便捷和樂趣。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運用不同材料的特征,運用美術表現的語言,大膽想象,創造造型各異的電話。
3、情感目標:在動手的過程中體驗創作的樂趣和探索的精神,同時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激發熱愛熱生活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通過電話這個載體,引領學生體會電話設計功能的科技性和造型的藝術性,在學習中認識了解電話演變、發展的歷史。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根據材料的特性,運用恰當的方法,進行大膽的設計和創造。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各種廢舊的材料,剪刀、膠帶紙等各種制作工具。
教學活動過程:
一、 觀察導入:
1、出示二十世紀老電話機圖片,猜猜是什么?從哪些地方看出?
——撥號器、聽筒、話筒,還有一根連接用的螺旋線。
——這其實就是電話機的基本特征。
2、教師介紹:這是一臺100多年前的老式電話機,從外形看,它不僅精致,還體現了一種古典的美。這種電話機是如何使用的呢?一起來看一段視頻。
設計意圖:老電話機的出示,帶著一種歷史文化的痕跡,也創設了一定的情境。用猜一猜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地觀察,首先提煉出電話機的基本特征。為整個課堂的推進奠定基礎。
二、欣賞感知,進一步了解電話相關文化、發展知識。
1、在遙遠的古代,人們又是如何來傳遞信息的呢?
——展開討論與交流。(烽火、快馬等)
2、1876年,英國科學家貝爾發明了第一臺電話機,從此人類的信息聯絡方式就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現代生活中,電話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我們都離不開電話,因為它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大大提高了生活的效率。
3、欣賞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電話機圖片
①感受不同年代,不同地區的電話機的發展、演變與設計風格。
②交流。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4、教師:每一個電話機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就造型而言,有的簡潔,有的繁復,有的具體,有的抽象……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有自己的藝術魅力,給我們的生活增添豐富的色彩。那么,你還見過哪些有趣的電話機呢?一起來分享一下。
設計意圖:美術是視覺的藝術。欣賞和交流是學生進行美術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本環節中,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資料,引導學生從藝術的視角進行欣賞,感受不同時期、地區、國家電話機所體現的藝術美感,同時拓寬視野,使學生有參與設計創造的欲望。
三、創意聯想
1、 電話鈴響,教師出示一個特別的電話機:引導學生觀察并說出它的特別之處。
細節:電話機的'各部分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哪一種材料用得最巧妙?
2、基本形實物聯想:教師出示生活中各種廢舊的物品:如瓶子、鞋子等,讓學生觀察并聯想:怎樣也可以把它們變成一臺有趣的電話?教師與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屏幕出示多種創新形象。
四、創想擂臺:
1、以小組為單位,就老師給每一組提供的廢舊材料,進行合作探討活動。角色分配:A、創意總監1名:負責在眾多創意中選擇并確定最佳方案;B、科技IT:負責介紹電話功能的設計;C:廣告策劃師:負責創意方案的解釋。D、市場推銷員:負責小組創意手機的綜合介紹。剩下一人作為VIP貴賓客戶,負責對他組創意方案作出評價。
2、 教師評價各組合作情況。
設計意圖:《美術課程標準》十分強調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進行創造性的創作就成了每一位美術教師教學工作的難點。因為,創新有一定難度,所以必須注意挖掘課程內容、形式和手法。傳統的手工制作強調制作的技巧,制作方法單一,容易造成作品的單調蒼白。本環節中隨著電話鈴聲的響起,再出示圖片,聲畫相結合的情景,最能體現多媒體的優點:輕輕一點鼠標,簡單的操作,替代了把繁瑣的實物帶進課堂的麻煩,而直觀的效果也讓學生一目了然。
設計制作
1、好的創意怎樣把它表現出來呢?一起欣賞一組范作。引導關注不同材料的添加和合理使用,強調各種方法的使用:切、剪、貼……
教師:幾根樹枝看似隨意的組合,一臺古典的電話機就出現了;媽媽淘汰的紅色手提包,加個通話器,粘貼上按鍵也就是一架新穎的電話了;紐 扣、鞋帶、瓦楞紙都能作為電話機創意制作的重要元素。
圖1:仿物法。將電話機的基本部位設計成某一個物件的樣式,同時也可以是人物、動物、植物或生活中的某件物品。大家可以展開大膽的想象和設計
圖2:變形添加法。在廢舊的物品上能夠直接進行剪貼、添加,使其改變原來形狀,形成獨特的電話機造型。
圖3:裝飾法。運用繪畫、剪貼的方法對電話機進行裝飾,追求新穎、個性獨特的效果。
請同學們想象:還有哪些東西也能成為我們設計別出心裁、與眾不同的電話機的重要元素呢?
2、結合學生交流的創意,稍做方法的指導和點撥。
3、學生分組創作表現:根據小組確定的創意,分工合作,要求電話創新、個性、新穎,結構結實。教師巡回指導。
設計意圖:創作需要靈感,靈感需要轉變成設計的方法。范作的出示,設計方法的介紹,為學生的創想提供了表現的翅膀,使學生在無從下手的狀態中找到了出路,為設計的實施提供了具體直觀的方法。在學生作業時,利用多媒體循環播放大量的電話機作品,并配上少兒歌曲《打電話》的音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產生富有激情的創造性思維。同時也體驗到創想過程帶來的快樂。
五、展示與評價
1、每小組之間相互參觀2分鐘,有每小組的廣告策劃師負責介紹本組作品的創意和功能。
2、請學生回到自己座位,由本組的市場推銷員拿起自己小組創作的電話,以打電話的形式與其他組進行交流彼此的想法,如作品的獨特之處,彼此的建議等。
設計意圖:作品評析在美術教學中,往往會一帶而過,喪失了絕佳的融合提升學生美術素養的機會。本環節創設生活情境,充分運用電話的功能,請學生用打電話的方式,融解說、評價、建議、交流各種機會,讓學生的制作經驗、審美體驗得到再次的提升。
六、拓展延伸
普通的電話已進入千家萬戶,你想不想發明創造一個具有特殊功能的電話機呢?請同學們課后上網搜查有關新功能電話的資料,然后去尋找一些特殊的材料制作一個不但美觀,而且有特殊功能的電話機。
【《生活離不開電話》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生活離不開電話》的教學反思02-13
《生活離不開電話》教學反思03-30
生活離不開電話教學反思01-22
《生活離不開電話》優秀教學反思01-16
《生活離不開電話》語文教學反思06-27
生活中離不開“讓”08-10
《生活離不開電》說課稿12-29
《生活離不開規則》說課稿03-24
作文:生活離不開語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