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華山教案
教學內容
詠華山(第一課時)
三維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華山的高。
2.了解詠齊情不自禁稱贊等詞語的意思。正確、規范地書寫華、歲、齊、。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預習作業設計
讀通課文,圈出生字詞
學程設計
一、復習古詩,導入新課。
1、生背誦學過的古詩
2、聽老師來背《詠華山》
3、出示課題,齊讀《詠華山》
二、理解課題
1、看圖,說說對華山的初步印象
2、讀好句子啊!華山真高哇!
3、知道課題中的詠就是歌詠、贊美的意思。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
(1)檢查生字的學習情況
沿著山路艱難宋代寇準七歲與齊山腰間情不自禁吟誦稱贊華山山頂
(2)再讀音準,指名領讀,領讀者要提醒音準。
(3)出示詞組進行檢查。
(4)理解部分詞語,當學生一下子無法理解,可以把詞語放到句子中,讓學生多讀幾遍,再理解。
2、讀好古詩
3、了解文包詩
4、分自然段讀課文
5、出示:寇準,領讀,分男女生讀
四、引導發現,指導寫字
1、學習山字頭,記住歲
2、觀察比較華、齊、歲看看在田字格中的寫法
3、給字找朋友
4、描紅臨帖
版塊一
1、小朋友,我們學過很多古詩了。誰愿意來背兩首的?
2、小朋友們能背這么多古詩,真是太了不起了,老師也忍不住想來吟誦一首,歡迎嗎?(師背《詠華山》)
3、你們想學這首詩嗎?這首詩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中,(出示課題)誰來讀課題?
板塊二
1、瞧,這就是華山。(出示圖片)誰來說說你對華山的印象。
2、是呀,課文中就有一句:(出示句子:)啊!華山真高哇!
3.有個小孩也曾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由衷地贊美華山。這里的詠就是歌詠、贊美的意思。
4.這個小孩是誰呢?他是怎么贊美華山的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好嗎?
板塊三
1、首先請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找到老師背的這首詩,把它多讀幾遍。來,打開書,翻到137頁,開始吧。
小結:當我們一下不知道詞語的.意思時,我們可以放到文中、句子中去理解,這就叫根據上下文來理解詞語。
2、小朋友讀得真投入啊,誰能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一聽?我們一起來讀!
3、這首古詩是包含在課文中的,這就叫文包詩。
它不是一個獨立的自然段,而是和前面的一段話連在一起,屬于一個自然段(出示整段課文)誰能把這個自然段完整地讀一讀?
4、這么難讀的一個自然段你都能讀的這么好,這是太了不起了,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這是課文的第幾自然段?
5、誰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你讀得真響亮,第三自然段誰來讀?讀的真流利啊,第四自然段呢?
6、讀得真認真,大家聽仔細了嗎,這首詩是誰寫的?
7、是啊,當時才7歲的寇準在登華山時,看到華山那么的高,情不自禁的吟了一首《詠華山》,受到了先生的夸獎。
板塊四
1.出示生字:歲
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
學習新偏旁山字頭,比較山字頭和單獨寫的山。
2.觀察三個生字卡片上的字,華、齊、歲,有什么發現?同樣是上下結構,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組詞
4.描紅臨帖
【詠華山教案】相關文章:
詠華山教案范文01-09
關于《詠華山》教案11-27
詠華山的優秀教案12-10
詠華山的教案設計01-12
課文《詠華山》教案范文12-14
《詠華山》的教案設計10-15
《詠華山》語文教案01-19
詠華山的說課稿06-12
詠華山說課稿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