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好事》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認識兩個部首“父、卩”。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學會默讀。
3.學習課文懂得做好事的愿望是為了使別人快樂。
教學建議:
課文講述了“我”和姐姐做的一件好事:將自己家的一些衣物捐獻給窮人。學習時,要通過了解“我”和姐姐熱心為窮人籌集衣物的事跡,體會主人公助人為樂的精神。并感受做好事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建議要求學生學習本文時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通過復述檢查默讀情況。學生對接濟窮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老師要注意引導討論向健康的方向展開,重點要理解“我”和克拉拉的同情心,及愿意做好事的愿望。
培養學生獨立識字,鼓勵小伙伴合作,但老師對于這樣幾個字要做點撥:“父”是一們部首、“即”是硬耳旁,書寫時不要寫成“阝”。“拿”是兩個字合并在一起,注意上邊“合”的`“人”,不要寫的太短,蓋住下邊的“手”。
拓展練習:
一、寫出帶有下面部首的字。
穴:( )( )( ) 父( )( )( ) 女( )( )( )
二、填上合適的詞。
一( )上衣 一( )褲子 一( )好事
一( )新鞋 一( )袋子 一( )大象
三、照樣子寫句子。
例:別人快樂,我們也快樂。
別人___,我們也_____。
例:為什么窮人就該老是穿舊的東西呢?
為什么____________?
相關資料:
紅十字運動:紅十字會是從戰地發展起來的。19世紀中期,歐洲經濟日益繁榮的各國,為爭奪市場不斷發動戰爭,戰場上尸陳遍野,傷兵呼號,悲慘之狀目不忍睹。1859年6月25日,瑞士商人亨利。杜南組織鄰近居民進行救援和看護。回到日內瓦著手撰寫《索爾弗利回憶》,并于1862年2月9日,在日內瓦公益會成立了一個名叫“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的團體“,即人們通常所稱的”五人委員會“,1880年,”五人委員會“改稱為”紅十字國際救護協會“。
隨著人類文明進步,紅十字會的工作已從最初戰地救護傷兵迅速發展到保護最易受損害的群體、保護人的生命和尊嚴,并在全世界形成國際紅十字運動。目前,已有171個國家紅十字會參加這一旨在弘揚人道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發展進步事業的運動。成為國際紅十字成員之一,與聯合國、奧委會等國際組織相比,有著更悠久的歷史。不管現在還是將來,不管世界局勢如何風云變幻,不管科學技術如何發展,只要人類還有痛苦和不幸,體現舍己為人、助人為樂的紅十字人道主義思想就將永遠存在,作為當今國際上歷史最悠久、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社會團體的紅十字會組織也交繼續發展下去。
教學過程:
《一件好事》教學設計(一)
一、談話導入,設疑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快樂的事,你愿意把這件事講給大家聽嗎?做了好事你的心情怎樣?有兩位德國小朋友也做了一件好事(板書:一件好事)他們做了一件什么好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1.學生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標出生字。
2.再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內容。
3.請每小組的小組長朗讀一段自己喜歡的課文。
4.同位之間互教互學本課生字。
5.電腦出示本課生字、詞檢查認讀。
三、品讀感悟
1.默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并標出來。
2.小組內交流喜歡的理由,并探討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3.分組匯報:本組同學解決了什么問題,還有什么疑難問題。
4.根據學生的匯報重點解決:⑴這件事好在哪里?你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幫助人是一件好事?引導學生從10自然段”當然,一件非常好的事。別人快樂,我們也快樂。“品味出克拉拉的品質。
⑵爸爸為什么搖頭?為什么又笑了?(引導學生體會出,姐弟倆在為窮人打算時沒有兼顧家里人,他們也不懂得真正解決窮人命運的辦法不是這樣一味的送。爸爸笑了是因為他雖然少了一雙新鞋,卻看到了自己孩子有著善良的心。
5.電腦出示:”語文天地“第三題。讀句子,想一想這些句子用回答嗎?體會反問句的語氣練習說一說反問句。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8--15自然段。
7.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聯系實際,升華情感,體驗快樂。
1.小組內交流:什么時候感到快樂?
【《一件好事》教案】相關文章:
一件好事課堂教案06-11
《一件好事》教案設計10-27
小學語文一件好事教案07-31
我的 《一件好事》研究教案設計09-09
一件好事日記04-04
一件好事作文01-22
一件好事教學反思11-23
關于一件好事日記04-04
做過的一件好事日記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