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數的乘法優質課教案

時間:2021-07-03 15:49:47 教案 我要投稿

有理數的乘法優質課教案范文

  一、 學情分析:

有理數的乘法優質課教案范文

  在此之前,本班學生已有探索有理數加法法則的經驗,多數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探索問題。由于學生已了解利用數軸表示加法運算過程,不太熟悉水位變化,故改為用數軸表示乘法運算過程。

  二、 課前準備

  把學生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分為10個小組,以便組內合作學習、組間競爭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

  三、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有理數乘法法則,能利用乘法法則正確進行有理數乘法運算。

  2、 能力與過程目標

  經歷探索、歸納有理數乘法法則的過程,發展學生觀察、歸納、猜測、驗證等能力。

  3、 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出法則,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有理數乘法法則正確進行計算。

  難點:有理數乘法法則的探索過程,符號法則及對法則的理解。

  五、 教學過程

  1、 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導入新課。

  教師:由于長期干旱,水庫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經放了3天,現在水深20米,問放水抗旱前水庫水深多少米?

  學生:26米。

  教師:能寫出算式嗎?

  學生:……

  教師:這涉及有理數乘法運算法則,正是我們今天需要討論的問題(教師板書課題)

  2、 小組探索、歸納法則

  (1)教師出示以下問題,學生以組為單位探索。

  以原點為起點,規定向東的方向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為負方向。

  a. 2 ×3

  2看作向東運動2米,×3看作向原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b. -2 ×3

  -2看作向西運動2米,×3看作向原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c. 2 ×(-3)

  2看作向東運動2米,×(-3)看作向反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d. (-2) ×(-3)

  -2看作向西運動2米,×(-3)看作向反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e.被乘數是零或乘數是零,結果是人仍在原處。

  (2)學生歸納法則

  a.符號:在上述4個式子中,我們只看符號,有什么規律?

  (+)×(+)=( ) 同號得

  (-)×(+)=( ) 異號得

  (+)×(-)=( ) 異號得

  (-)×(-)=( ) 同號得

  b.積的絕對值等于

  。

  c.任何數與零相乘,積仍為

  。

  (3)師生共同用文字敘述有理數乘法法則。

  3、 運用法則計算,鞏固法則。

  (1)教師按課本P75 例1板書,要求學生述說每一步理由。

  (2)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例1中(3)(4)小題兩因數的關系,得出兩個有理數互為倒數,它們的積為

  。

  (3)學生做 P76 練習1(1)(3),教師評析。

  (4)教師引導學生做P75 例2,讓學生說出每步法則,使之進一步熟悉法則,同時讓學生總結出多因數相乘的符號法則。多個因數相乘,積的符號由

  決定,當負因數個數有

  ,積為

  ; 當負因數個數有

  ,積為

  ;只要有一個因數為零,積就為

  。

  4、 討論對比,使學生知識系統化。

  有理數乘法

  有理數加法

  同號

  得正

  取相同的符號

  把絕對值相乘

  (-2)×(-3)=6

  把絕對值相加

  (-2)+(-3)=-5

  異號

  得負

  取絕對值大的加數的符號

  把絕對值相乘

  (-2)×3= -6

  (-2)+3=1

  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小的絕對值

  任何數與零

  得零

  得任何數

  5、 分層作業,鞏固提高。

  六、 教學反思:

  本節課由情景引入,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很快投入到探究有理數乘法法則上來,提高了本節課的教學效率。在本節課的教學實施中自始至終引導學生探索、歸納,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本節課特別注重過程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教學效果令人比較滿意。如果是在法則運用時,編制一些訓練符號法則的口算題,把例2放在下一課時處理,效果可能更好。

  【點評】:本節課張老師首先創設了一個密切社會生活的.問題情景—抗旱,由此引入新課,并利用學生熟悉的數軸去探究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充分體現了課程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學生的學習是在原有知識上的自我建構的過程等理念,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學習的基礎,學生的學習是在原有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的自我生成的過程。

  探索有理數乘法法則是本節課的重點,同時它又是一個具有探索性又有挑戰性的問題,因此張老師在這一教學環節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心設計了問題訓練單,將學生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分學習小組開展學習合作學習,使學生經歷了法則的探索過程,獲得了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建構知識,獲得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為了讓學生將獲得的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便于記憶和提取,在教學的最后環節,張老師組織學生對有理數的乘法和有理數的加法進行對比,通過討論、比較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從而使自己的認知結構不斷地得以優化。學生自己建構知識,是建構主義學習觀的基本觀點,當新知識獲得之后,必須按一定方式加以組織,為新知識找到“家”,并為新知識“安家落戶”。

  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一個發展中的人,學生間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為了尊重學生的差異,以學生個體發展為本,張老師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個人性格不同,采用異質分組,使不同性格的學生組對交流、互換角色,達到了性格互補的目的。采取分層作業的方式,讓不同的人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了不同的發展,使每個人的認識都得到完善,這正是新課程發展的核心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具體體現。

  本節課我們也同時看到在新課引入和法則探究兩個教學環節中,張老師的設計與教材完全不同,充分體現了教師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這也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理念。教師“教教科書”是傳統的“教書匠”的表現,“用教科書教”才是現代教師應有的姿態。我們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膽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深加工、再創造,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個性的教材知識。既要有能力把問題簡明地闡述清楚,同時也要有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自主學習。

【有理數的乘法優質課教案】相關文章:

有理數乘法的教案01-12

有理數的乘法教案06-20

有理數的乘法優質教案11-08

有理數的乘法教案范文01-11

數學有理數的乘法教案03-07

有理數的乘法經典教案09-07

有理數的乘法優秀教案09-07

關于有理數的乘法的教案09-07

有理數的乘法教案詳解09-0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精品真实国产乱子伦 | 亚洲最新AV在线 | 在线观看国产高潮视频 | 亚洲日本无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夜夜天天狠狠偷偷青青久久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