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

時間:2024-10-14 10:32:17 王娟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通用11篇)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 1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會用“崇敬、稠密”造句。

  學會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課時

  揭示課題

  簡介宋慶齡生平。

  解題。

  故居樟樹

  課文應該寫什么?什么地方的樟樹?

  范讀課文,感知課文

  教師范讀課文。

  說說你對課文的那個部分的印象最深。

  自讀課文

  輕聲朗讀課文。

  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通讀每個自然段。

  在不理解的詞句下面打上“?”。

  檢查自學情況。

  抽讀生字卡片。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指導分段

  自由讀課文。

  思考每個自然段都告訴我們什么。

  由課題可知課文應該重點寫樟樹,看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樟樹。

  給課文分段。

  小結重點突破的分段方法。

  作業:

  分段朗讀課文。

  復習生字。

  第二課時

  復習檢查

  抽讀生詞。

  口頭擴詞。

  勸()()()拒()()()

  繁()()()稠()()()

  細讀課文

  自由讀§1~3。

  思考討論: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么?

  段與段之間是怎樣聯系起來的?

  指導歸納段意。

  第一段寫了周總理,還寫了宋慶齡,主要是寫誰的事?什么事?

  指導朗讀。

  學習§4。

  默讀,找出最能概括樟樹特點的一個詞語。

  講解蓬蓬勃勃的意思。

  再讀課文,找出具體表現樟樹蓬蓬勃勃的詞語。

  看圖理解有關句子。

  指名說說稠密的意思。

  指導造句。

  指導背誦課文第二段。

  默讀5。

  用“_____”畫出寫別的樹木的.句子,用“~”畫出寫樟樹的句子。

  指導朗讀。

  引導背誦。

  指名朗讀§6。

  理解有關詞語。

  說說為什么人么總愛在宋慶齡故居的兩課樟樹前合影留念?

  作業:

  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2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枝干粗壯

  蓬蓬勃勃

  四季常青

  崇敬懷念

  拒蟲香氣

  高貴之處

  永久保持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 2

  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稠密、繁衍、瞻仰等。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3、讀懂1-3自然段,初步感受宋慶齡對樟樹的喜愛。

  課前準備:

  4、學生收集有關宋慶齡的資料進行閱讀,并記住主要事跡。

  5、教師把相關資料、圖片制作成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個人,(出示課件——宋慶齡)。她美麗、端莊而又慈祥,你認識她嗎?看老師把她的名字寫出來,板書:宋慶齡

  學習生字“齡”。

  2、你了解她嗎?誰來說說?學生充分交流,然后教師小結(出示課件):

  她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夫人。

  她早年追隨孫中山參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清王朝的統治。她革命生涯70年,永遠保持著革命的青春。

  她救國救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歷經腥風血雨,屢遭國內外反革命分子的迫害,但她毫不畏懼,依然保持一身正氣。

  她博愛無私,人稱她為國母,時刻關心著青少年的成長。如今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宋慶齡獎學金”,依然慧及著千萬青少年,是億萬青少年心中永遠的母親。

  3、(出示課件)看,這就是宋慶齡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也就是她的故居。板書:故居

  師介紹故居:

  這是一座長方形的院落,位于上海淮海中路邊1843號。1948年至1963年宋慶齡在此居住并從事國務活動。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在北京去世后,中央決定將此處作為永久紀念的居住。1994年1月,改名為上海宋慶齡紀念館,紀念館主要任務是宣傳宋慶齡光榮偉大的一生。

  4、(出示課件)在故居的院子里有兩棵引人注目的樹,板書:樟樹

  你見過樟樹嗎?

  5、那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宋慶齡的故居去看看這兩棵樟樹吧!誰來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讀,要求讀正確、流利,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詞(出示小黑板)

  搬家稠密

  繁衍瞻仰

  (1)自由讀

  (2)指名讀,指導書寫并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搬家,搬怎么記?

  稠密,文中哪句話里有?誰來讀?能不能換個詞?

  繁衍,文中說繁衍什么?誰繁衍?怎么繁衍?

  繁怎么記?一起書空。

  瞻仰瞻怎么記?一起書空。瞻是什么旁?它表示什么意思?

  那瞻仰就是怎么看呢?找到有瞻仰的句子,誰來讀?知道它的意思了嗎?

  3、下面請大家把這5個字描一遍。

  4、生字讀準了,那課文就能讀得更好。請大家再看課題,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那文章的重點就是寫樟樹,請大家快速讀課文,看看那幾段重點寫了樟樹?

  5、找到了嗎?既然是重點段,那就要讀好了,請大家認真讀讀這兩段。

  自由讀,指名讀。

  6、讀好了這兩段,那剩下的`段落就簡單了,讀讀看,再指名讀。

  三、精讀1-3段,感受喜愛

  1、宋慶齡故居的庭院里有兩棵樹,當你讀了這句話的時候,你想知道什么?

  2、那就讓我們一起讀讀第2段吧。

  有一次,周恩來同志覺得那房子小了一些,宋奶奶要在這房子里做什么?確實小了一點,所以周恩來勸宋慶齡搬個家。宋奶奶對此怎么看?這兩棵樹在宋奶奶眼里是什么?誰能把她的喜愛讀出來?當你讀到“我舍不得這兩棵樹”時,你又想知道什么?

  3、一起讀第3段,讀到這兒我們終于知道了這是兩棵樟樹。讓我們再把這三段連起來讀一讀,這下你知道作者為什么不一開頭就寫宋慶齡故居的庭院里有兩棵樟樹了吧?

  4、是啊!這樣寫能不斷引出下文,加深對樟樹的印象。

  那宋奶奶為什么舍不得這兩棵樟樹呢?我們下一節課再來研究。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 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樟樹的特點,感受宋慶齡的人格魅力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

  二、初讀課文

  讀準字詞讀通句子。

  三、品讀課文

  1、宋慶齡為什么不肯搬家?

  2、指名讀第四小節:你覺得本節中哪個詞能概括樟樹的特點?

  指導朗讀。

  3、指名讀第五小節:這一小節又告訴樟樹有什么特點?

  體會句子內涵:樟樹本身卻有一種香氣。

  4、通過對這兩棵樟樹的了解,宋慶齡在你心中是個怎樣的人?

  5、你現在明白為什么宋慶齡舍不得離開他們,為什么人們愛與他們留影紀念。

  四、布置作業:

  1、收集有關宋慶齡的.資料,進一步了解她。

  2、朗讀課文,試著背誦四、五兩小節。

  板書:

  蓬蓬勃勃

  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香氣拒蟲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 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學會給課文分段,并說出段落大意。

  5、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簡介宋慶齡生平。

  2、板書課題: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3、解題。

  (1)理解詞語:故居、樟樹。

  (2)討論:課文主要應該寫什么?寫什么地方的樟樹?

  (3)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

  讀后請學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養學生的鑒賞力。

  2、說說你對課文的哪個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課文。

  (1)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生詞,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3)通讀每個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詞句下面打上“?”。

  2、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教師進行巡視,及時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檢查自讀情況。

  (1)抽讀詞語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3)交流學會的詞語。

  (4)指名說說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內容可讓學生自行討論解決,重點詞句在細讀課文時解決。

  四、指導分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由課題可知課文應該重點寫樟樹,看看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樟樹。

  3、第4、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聯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幾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為第一段,第4——5自然段為第二段,第6自然段為第三段。

  4、小結“重點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業

  1、讀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情境渲染,切題導入。

  1、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兩棵樹。

  出示:這是兩棵樹。

  這是兩棵樟樹。

  這是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

  2、這是上海宋慶齡故居里的兩棵樟樹,當周恩來勸宋慶齡同志搬家時。宋慶齡不肯,因為她——“舍不得這兩棵樹。”(出示:她不肯,說:“我舍不得這兩棵樹。”)

  3、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宋慶齡非常喜愛這兩棵樟樹)你從哪個詞語中體會到的?(紅筆標注“舍不得”)指導朗讀

  4、那么這究竟是兩棵什么樣的樟樹呢,宋慶齡會如此的喜愛?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學生齊讀課題。)

  二、讀一讀,感受樟樹外形美

  1、是怎樣的兩棵樟樹,讓宋慶齡如此的不舍呢?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具體描寫了這兩棵樟樹。

  2、出示第四自然段,學生自由讀,找出一個最能反映樟樹生長特點的詞語。屏示第4小節。

  (讀后交流)“蓬蓬勃勃”

  (屏示:這是蓬蓬勃勃的兩棵樟樹。)

  (板書:蓬蓬勃勃)

  什么叫蓬蓬勃勃啊?

  理解意思:生命力非常強、長得很茂盛、很繁榮、很旺盛的意。

  這段話中哪些地方反映樟樹的蓬蓬勃勃呢?讓我們再讀課文(讀后組織交流)

  A從“樟樹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壯,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這一句看出樟樹的蓬蓬勃勃。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枝干粗壯,伸向四面八方”——“枝繁葉茂”。)

  (從“枝干不僅伸向四面八方,而且伸得遠遠的”這一句,可以看出枝干多,而且長得粗壯。)

  師:你能讀一讀這個句子嗎?(指名讀、齊讀)

  B“稠密的樹葉綠得發亮”這一句中,“稠密”是說葉子又多又密,“綠

  得發亮”,說明葉子長得好,只有葉子長得好,才能發亮。

  師:多美的樹葉。女生一起把它的美讀出來。

  女生深情朗讀:稠密的樹葉綠得發亮。

  C“樟樹四季常青,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

  勃”中的“四季常青”這一個詞看出樟樹的生命力非常強。

  師:再來讀一讀這句話。還有哪個關聯詞也說明它生命力頑強呢?(“無論……總是……”)

  師引讀:是啊,無論,它們總是。

  多么頑強的兩棵樟樹呀,它還會在什么環境中,什么條件下總是那么

  蓬蓬勃勃呢?讓我們想象一下,同桌交流彼此的看法。

  出示句式:

  無論,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

  學生練說。

  多么頑強的生命力,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齊讀第4小節)

  如此蓬蓬勃勃的樟樹,難怪宋慶齡這樣的舍不得它。

  三、比一比,品味樟樹內在美

  1、這兩棵樟樹除了長得的蓬蓬勃勃外,還有什么特點?

  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在這一段中找找答案

  (這樟樹還具有可貴之處。)

  你能說說樟樹的可貴之處在哪里?

  (屏示:這是具有拒蟲香氣且永久保持的兩棵樟樹。)

  (板書:拒蟲香氣,永久保持)

  2、這種拒蟲的香氣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

  (即使……也……)

  (只要……就……)

  師引讀:(師)這木質存在一年,(生)蟲類就怕它一年。

  (師)這木質存在十年,(生)蟲類就怕它十年。

  (師)這木質存在一百年,(生)蟲類就怕它一百年。

  師:這個香味保持得也算夠久的了!

  作者是通過什么方式展現出,這是樟樹獨有的品格的呢?

  (與其他樹木比較)

  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品質,怪不得宋慶齡那么不舍得它們。

  3、文章讀到這里,我們了解了

  屏示:這是兩棵樹。

  這是兩棵樟樹。

  這是蓬蓬勃勃的`兩棵樟樹。

  這是蓬蓬勃勃、具有拒蟲香氣且永久保持的兩棵樟樹。

  師:這還是——

  這是宋慶齡故居里蓬蓬勃勃、具有拒蟲香氣且永久保持的兩棵樟樹。

  四、品一品,感悟人樹相同處

  1、、宋慶齡的故居有很多東西,為什么作者只寫了這兩棵樟樹呢?宋慶齡跟這兩棵樟樹到底有什么關系呢?或是說,宋慶齡根這兩棵樟樹有什么共通之處呢?

  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些關于宋慶齡的小知識和故事(抽屜中取出)

  同學們自己來讀一讀,同桌可以討論討論

  你讀懂宋慶齡和樟樹究竟有哪些共通之處了嗎?

  學生說說,宋慶齡與樟樹的關系。

  老師還為同學們搜集到一些外國友人對宋慶齡的評價(課件出示)學生自讀

  師:這就是宋慶齡!

  她的聲名,不僅在中國地大地上傳播,而且香飄過洋,她的品德像樟樹一樣飄灑著永遠的芳香!

  (出示:她的美德就像樟樹一樣四季常青,芳香四溢,播灑在人們的心間!)

  齊讀。

  2、通過這兩棵樟樹,人們仿佛就看到——宋慶齡

  當我來到宋慶齡的故居,站在這兩棵樟樹下,我。

  寫話,指名讀。

  3、這兩棵樟樹與宋慶齡一同度過春夏秋冬,一起走過風風雨雨。這不再是兩棵普通的樟樹,樟樹的高貴品質和宋慶齡的崇高人格融為了一體。正如在人們的心目中,化身紅燭的老師,化身青松的陳毅爺爺,這樟樹就是宋慶齡的化身,在它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宋慶齡的影子。作者寫樟樹,其實就是在寫宋慶齡;作者贊美樟樹,其實就是為了贊美宋慶齡。這樣的寫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板書)。

  五、課外拓展

  中國福利會還在1985年設立的全國性專項獎——宋慶齡樟樹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六、作業:

  搜集一些有關宋慶齡的故事,深入地了解她身上所體現的那種樟樹精神。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 5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2、學習生字詞語。

  3、能根據提供的斷意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一)揭題:出示宋慶齡圖像,簡介宋慶齡,理解故居的'意思。

  (二)出示樟樹的圖片,簡介樟樹。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一)自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二)檢查自讀情況,幫助學生正音:

  A讀生字新詞,卡片出示。

  B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其余學生認真聽好,聽他們讀得怎樣?

  C評價、糾正。

  (三)默讀課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它們分別講了什么,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四)交流:板書:兩棵樟樹,外形、特點、高貴之處。

  (五)根據這三個內容,給課文分段,了解課文內容。

  (13)宋慶齡故居的庭院里有兩棵樟樹。

  (45)樟樹的外形,生長特點及它永久保持拒蟲香氣的高貴之處。

  (6)人們愛在樟樹前留影紀念。

  (六)師總結初步感知的課文內容。

  三、寫字指導

  1、搬、榴、繁、瞻、衍筆畫較多且容易寫錯,進行筆順和間架的具體指導,把字寫正確,寫勻稱。

  2、樟、稠、拒左窄右寬。

  3、勸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

  4、描紅(書上)

  四、作業

  1、寫字簿第二課生字詞寫完。

  2、抄寫詞語。

  3、讀課文三遍。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 6

  教學目標:

  1、運用已有的識字策略學習本課生字,正確認讀“齡”、“衍”,正確識記“稠、瞻”等生字字形;通過看圖想象、聯系上下文、比較等方法理解“稠密”、“繁衍”、“瞻仰”等詞的意思。

  2、抓住關鍵詞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感受樟樹外形特點和可貴之處。通過搜集的資料領會樟樹和宋慶齡高尚人格之間的聯系,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法。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與懷念之情。

  3、用“無論……總是……”、“只要……就……”等關聯詞造句,練習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樟樹的可貴之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抓關鍵詞句,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方法:

  課內課外知識交融,追求開放性;

  讀中感悟怡情養心,注重人文性

  學習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出示樟樹圖片,談話引入

  陽春三月,百花爭艷,樹木蔥茸,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這兩棵樹上。(幻燈)

  知道這是兩棵什么樹嗎?學生答,(板書:樟樹)學生齊讀兩遍。

  出示:這兩棵就是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幻燈)

  2、師邊板書邊解說:注意“齡”字,左半邊是個牙齒的齒字,因為從牙齒能看出一個人的年齡。注意“齡”的讀音(板書:宋慶齡)齊讀

  3、板書:故居,“故居”什么意思?

  4、看圖:這白色的屋子就是宋慶齡的故居

  5、看圖:這就是宋慶齡。

  (1)你了解宋慶齡么?師生交流。

  (2)揭示資料(幻燈)

  (3)師小結:宋慶齡是20世紀全世界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她的一生是革命的醫生、愛國的一生。她堅貞不屈、一身正氣,她勇敢頑強、英勇奮斗,她百折不撓、無私無畏。她以她的人格魅力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熱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與宋慶齡有關。(完成課題板書:的)

  齊讀課題。

  6、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7、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什么樣子?作者為什么要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和宋慶齡有何關系么?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二、初讀感知

  1、檢查詞語

  出示詞語:分行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隨機糾正讀音)

  2、初讀課文

  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

  3、理清脈絡

  (1)讀了課文,同學們知道課文哪幾小節具體寫了樟樹?

  (2)第6小節主要寫了什么?隨機理解“瞻仰”

  (3)第1-3小節主要寫了什么呢?

  三、精讀感悟

  1、學習1-3小節

  (1)指名讀第2小節:說說有什么想法?

  A、周總理為什么要她離開上海的故居呢?(提示:這偌大的一間房子,為什么周總理說它小呢?)

  因為這個房子是用來——出示資料(幻燈)

  B、原來這所房子既是宋慶齡生活的地方,又是她夜以繼日工作的地方,這所房子的一切都已在宋慶齡內心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怪不得她說——(引讀:“我舍不得這兩棵樹。”)同學們,舍不得應該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呢?想想你掉了你的心愛之物,離開你的親人,誰來讀?(指名讀)宋慶齡舍不得這兩棵樟樹是源于對它們的——喜愛。

  (2)讓我們也走近這兩棵樟樹。(齊讀第1-3自然段)

  過渡:學到這里,問題來了:作者為什么不在第1小節開門見山地說這是兩棵樟樹,卻要到第3小節才告訴我們這是兩棵樟樹呢?

  (3)請同學們再次默讀1-3小節,邊讀邊思考

  指名回答

  師小結:作者沒有在一開頭就點明”樟樹”,為的就是吸引讀者,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作者直到第3小節才揭示出這是兩棵樟樹,為的就是重點突出這兩棵樹的與眾不同,并且也很自然的過渡到下面的內容:寫兩棵樟樹是什么樣子的。這看似平淡無奇的.幾小節卻蘊含著作者的獨具匠心,讓我們再完整讀讀這三小節,細細體會一番。把宋慶齡是個什么樣的人,周總理為什么要她離開上海的故居,這個房子是用來干什么的一一藏入腦海。

  (4)齊讀第1-3自然段

  那宋慶齡又為什么會舍不得這兩棵樟樹呢?這個問題留待我們下節課來探究。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背誦第1、2、3自然段

  3、繼續了解宋慶齡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揭示話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宋慶齡奶奶,(板書:宋慶齡)也知道了周總理勸宋奶奶搬家,可宋奶奶卻說(幻燈,引讀)我舍不得這兩棵樹。

  這是兩棵什么樹呢?

  生:這是兩棵樟樹。(板書:樟樹)

  對,這就是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幻燈)可令我們不解的是,像宋奶奶這樣地位高的人,什么沒見過,為什么會舍不得兩棵樟樹呢?(幻燈)我們一起來尋找一下原因好嗎?

  話題出示:宋慶齡奶奶為什么舍不得這兩棵樟樹?(幻燈)

  二、學習新知,感受樟樹特點

  師:請同學們默讀第4、第5自然段,試著找找原因,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一下。(幻燈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一)小組合作,初探究竟

  1、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2、大堂交流:小組匯報(隨機幻燈出示,幫助理解詞匯)

  答案預設:a、學生抓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而談:枝干粗壯、枝葉稠密

  四季常青、蓬蓬勃勃

  B、學生抓樟樹的可貴之處(品質)談:保持香氣、永久拒蟲

  同學們討論好了嗎?哪一小組先來說說你們小組覺得宋慶齡不舍得這兩棵樟樹的原因?(隨機理解:枝干粗壯、樹葉稠密、蓬蓬勃勃)

  3、教師小結,出示學生討論的要點

  (二)精讀感悟,明確細因

  1、精讀感悟,明了原因之一

  師:讓我們細細來看這第一個原因(樟樹外形與生長特點)

  (幻燈出示圖、文)

  出示第4自然段:樟樹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壯,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稠密的枝葉綠得發亮。樟樹四季常青,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

  (1)指名讀。

  抓住了這些關鍵詞,讀著讀著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兩棵怎樣的樟樹?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美麗)學生交流。

  請你也來讀出它的美麗,你還感受到這是兩棵怎樣的樟樹?(生命力旺盛、頑強)(隨機理解:蓬蓬勃勃,指導學生情感讀句)

  (2)課文用了“無論……總是……”這組關聯詞,告訴我們什么呢?

  多么頑強的樟樹啊,不管遇到怎樣的環境和遭遇,它總是那么——蓬蓬勃勃,誰能讀出它的頑強?指讀。

  (3)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兩棵樟樹的美麗與頑強。(齊讀第4自然段)

  (4)指導背誦:現在知道宋奶奶為什么舍不得這兩棵樟樹的原因之一了嗎?愿意把這兩棵樟樹永遠地留在我們心里嗎?不看書,我們一起來試試。(幻燈)

  2、精讀感悟,明了原因之二

  師:我們再來看同學們所說的第2個原因。

  (1)、指名讀第5自然段,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來突出樟樹的可貴之處的?(引導學生感受寫作方法:比較)具體說說看呢。(理解繁衍)

  哦,怪不得宋奶奶對這兩棵樟樹情有獨鐘了,原來——(幻燈出示文:樟樹本身卻有……蟲類就怕它一天。)

  同學們,這樟樹的香氣有什么特點啊?(板書:香氣)(永久保持)那是多久呢?一年?十年?一百年?是啊,即使當它枝枯葉落的時候,當它——(幻燈、引讀)只要——(幻燈、引讀)也就是說,這香氣能夠——(板書:拒蟲)

  師:那么,當人們把樟樹木制作成家具的時候,也就保護了里面的衣物。(板書:護物)

  2、同學們,你們分析得真對,這的確是宋奶奶舍不得這兩棵樟樹的又一個原因。你們看作者贊美樟樹的時候,先寫它的外形美,由外及內,再寫它的可貴之處,也就是它的內在品質。同學們,讓我們也來讀一讀,好好體會一下。(幻燈)(集體讀:樟樹本身卻有……蟲類就怕它一天。)

  三、走近人物,感悟品質

  師:同學們,面對這樣的兩棵樟樹,宋奶奶不愿搬家情有可原,可天下樟樹那么多,為什么人們也總愛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影?而且要作為永久紀念呢?

  1、(幻燈揭示話題2:為什么人們也總愛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影?而且要作為永久紀念呢?)

  是嗎?讓我們再次走近宋奶奶。

  2、揭示資料,進一步了解宋慶齡(幻燈)

  資料一:宋慶齡就如樟樹蓬蓬勃勃。

  資料二:宋慶齡就如樟樹保持香氣,永久拒蟲。

  這里的蟲就是——(板書:敵)

  是啊,宋奶奶一生——(幻燈)

  3、現在明白人們為什么愛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影了吧。(完成板書:樟樹——香氣——宋慶齡)那就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一起走進宋慶齡故居,也來留個影作個紀念吧。(幻燈,齊讀第6自然段)

  4、介紹寫作方法

  現在我們再來想想宋慶齡舍不得兩棵樟樹的原因,就是因為樟樹長得蓬蓬勃勃嗎?就是因為它香氣拒蟲嗎?實際上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她把這兩棵樟樹看成了自己,她要像樟樹一樣保護自己的人民。(板書:民)學到這,你覺得這篇文章還僅僅是在寫樟樹嗎?對,這兩棵樟樹就是宋慶齡的化身,作者是借著樟樹來寫宋慶齡,這種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板書:借、喻)

  過渡:像這種借物喻人的方法用得很多,看(幻燈)

  四、拓展延伸

  1、揭示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

  師讀,詩中寫的事誰?(指名答)

  這個地方她在詩中是梅花,實際上是宋慶齡、王慶齡、張慶齡等革命者。

  我們再來讀一遍,(齊讀)

  2、揭示陳毅的《詠松》

  (指名一排讀)寫的是松樹,松樹代表誰呢?(宋慶齡,或者所有的革命烈士)

  同學們,借物喻人的詩、文章還有很多。老師推薦同學們去讀讀矛盾寫的《白楊》,研究一下它寫的又是什么?

  推薦閱讀:《白楊》——矛盾

  3、(幻燈)老師模仿毛澤東的詞自編了一首,我們一起來讀。

  師生齊讀——《卜算子·詠樟》

  同學們,讓我們記住這個偉大的名字——宋慶齡,這是中國人的驕傲,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

  五、作業

  1、背誦課文

  2、請用上“無論……總是……”、“只要……就……”仿照課文第4、5自然段寫一種植物。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 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第四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

  3.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4.培養學生抓關鍵詞句理解和領悟課文內容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樟樹可貴之處和象征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生齊讀課題)。[已板書課題,點擊幻燈⑴:課文封面圖]

  2.從課題看,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生答,師在“樟樹”一詞下加▲▲)。

  3.那樟樹和故居的主人——宋慶齡(在人名下方加曲線)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呢?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來到故居,走近樟樹看一看吧。

  二、重點學文第4—5自然段(探究樟樹的外形、特點)

  1.[點擊幻燈⑵:樟樹圖]你能用什么詞來描述這棵樟樹嗎?(指名交流)

  2.作者是怎樣具體寫樟樹的呢?(自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3.讀后交流:[點擊幻燈⑶:第四段文字]

  ⑴指名讀。

  ⑵找一找哪個詞最能表現樟樹的特點?(生交流后點擊“蓬蓬勃勃”)

  ⑶指名讀好這個詞,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4.你從哪里感受到樟樹是蓬蓬勃勃的呢?(生自讀圈點,再抓關鍵字詞說體會,相機指導朗讀。)

  5.一年四季,樟樹要經歷多少風風雨雨,經受自然界的多少磨難呀!你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贊美一下樟樹嗎?

  仿造說句[點擊幻燈⑷:無論是________還是_________,樟樹總是那么蓬蓬勃勃。]

  6.多么頑強,充滿生命力的樟樹!想讓樟樹的'形象永遠記在腦海中嗎?(指導背誦第四段)

  [點擊幻燈⑸:填空式文字,指名學生試著口頭填完整。

  點擊幻燈⑹:顯示樟樹圖,要求學生看圖背誦第四段,再指名配樂背誦。]

  7.過渡:樟樹不僅蓬蓬勃勃,顯示了它的外形美,課文還寫了它具有——(學生接說,師板書:可貴之處)。請同桌一起讀第五自然段,找出寫樟樹可貴之處的語句,加上()。

  8.讀后交流:樟樹的可貴在哪里?[生交流后,點擊幻燈⑺“而樟樹本身……就在這里。”]

  9.從哪里具體看出“樟樹的香氣能永久保持”?(點擊顯示“即使……仍然……”,“只要……就……”的句式,指名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10.教師引讀“可貴之處”的語句,提示關鍵字詞讀重音。

  11.既然主要寫樟樹有香氣,能拒蟲,為什么還要寫別的樹木?(指讀“別的樹木……寄生在樹上。”)

  12.讀后交流:你讀懂了什么?為什么要寫別的樹木?

  13.探究樟樹的可貴之處和故居的主人宋慶齡有什么聯系呢?

  ⑴[點擊幻燈⑻:宋慶齡像和有關事例介紹]看圖,說說宋慶齡給你的印象是什么?(如美麗、高貴、典雅等)

  (2)再讀資料和顯示幻燈⑼:和孩子們的合影圖,交流:宋慶齡還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如愛國、愛民、堅強勇敢、一身正氣、熱愛兒童等。)

  (3)教師提示:作者表面寫樟樹的可貴之處,實際上是借樟樹來贊美宋慶齡的高貴品質。(板書:高貴品質)這就是借物喻人的手法,使樟樹具有了象征意義。

  [引說:宋奶奶一生永葆革命的青春,就如樟樹___________________;宋奶奶一身正氣讓敵人害怕,就如樟樹___________________;宋奶奶高貴的品質永留人們心中,就如樟樹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引入:難怪周恩來讓宋慶齡搬個家,她卻不肯。當時她是怎么說的?[點擊幻燈⑽,指名讀句,交流體會:她為什么舍不得?]

  2.引讀:第1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

  3.齊讀第1—3自然段,讀出對樟樹的珍愛與不舍之情。

  4.小結:樟樹和故居的主人宋慶齡相依相伴,共同走過了春夏秋冬,經歷了風風雨雨,在樟樹身上體現了宋慶齡的高貴品質。因此,對這兩棵樟樹不僅僅是喜愛,還有著深厚的感情。

  四、學文第6自然段

  1.如今,人們—(引讀第六自然段)[點擊幻燈⑾:第6自然段文字和圖象]

  2.交流:為什么人們總愛在故居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呢?(學生自主交流,師相機提示)

  3.“崇敬”什么意思?“瞻仰”什么意思?(指名解釋)

  4讓我們也懷著崇敬的心情讀一讀這一段話。(有感情地齊讀第6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

  1.教師小結:是啊,這樟樹不再是兩棵普普通通的樟樹了!在人們心目中,它顯現這宋奶奶的人格魅力,它是宋奶奶高貴品質的象征。[點擊幻燈⑿:介紹樟樹獎]

  2.最后,讓我們帶著深深的懷念,崇敬的心情,飽含深情地再讀課題。(生有感情地齊讀)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課后收集有關宋慶齡的資料,舉行故事會。

  3.實踐活動:有機會去上海瞻仰宋慶齡故居。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 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學會給課文分段,并說出段落大意。

  5、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難點

  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實驗目標

  通過對樟樹品質的了解,聯系宋慶齡的生平,說說宋慶齡喜歡它們的原因,試著探究樟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準備

  搜集資料,了解宋慶齡的生平。

  圖片、投影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宋慶齡的生平。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3、學會用重點突破的方法為課文分段。

  一、辨音組詞

  稠()般()紀()做()

  綢()搬()記()作()

  二、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狹窄()深刻()成功()

  拒絕()稠密()永久()

  三、課文內容我知道

  課文主要應該寫什么?寫什么地方的樟樹?

  四、我不解

  通過對課文的'預習,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寫在下面。

  第二課時

  一、我理解我快樂

  1、課文借抒,以喻,描寫了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以及可貴之處,表達了。

  2、這就是樟樹的“可貴”之處。

  3、人們愛在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

  二、我會說

  1、只要……就…

  2、無論……總是……

  三、課后拓展作業

  你對宋慶齡的故事了解多少,課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聽,讓他們評價一下,好嗎?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 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設計朗讀形式等方法,感受樟樹的“蓬蓬勃勃”的特點和“香氣拒蟲”的可貴之處。

  3、通過體會宋慶齡對樟樹的不舍之情和補充閱讀宋慶齡的相關資料,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感受宋慶齡的堅強不屈和一身正氣。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抓關鍵詞句,理解樟樹的外形特點及可貴品質

  教學難點:

  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感受宋慶齡的堅強不屈和一身正氣。

  教學準備:

  紀錄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板書課題

  (課前就開始播放歌曲,烘托氣氛,為學習作鋪墊)(出示課件一)

  同學們,我們剛才一起聆聽了一首歌,歌中所贊頌的主人公是誰?(板書:宋慶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繼續學習與她有關的一篇課文——《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1—3自然段。

  1、通過前面的`學習,你了解宋慶齡嗎?(板書:宋慶齡)(學生簡介,師補充介紹)她曾是我國副主席、名譽主席,是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

  2、那她的故居是什么樣呢?我們來看——(課件出示2)

  3、宋慶齡奶奶就在這里生活、工作,可周總理卻覺得房子小了點兒,為了讓她過得更舒適一些,勸她搬家,她同意了嗎?(沒有)她不搬的原因是什么?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1——3自然段,告訴老師。

  (1)生讀課文,交流匯報,師小結。(出示課件3:我舍不得這兩棵樹。)

  (2)這是兩棵什么樹?(板書:樟樹)

  (3)指導讀這句話。(注意“舍不得”)

  4、此時,我們心中不免有疑問了——為什么她舍不得這兩棵樟樹?這是兩棵怎樣的樟樹呢?

  三、扣“蓬蓬勃勃”,理解課文第4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看看這是兩棵怎樣的樟樹?(課件4出示第4自然段,生讀)

  2、樟樹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生說)這段中哪一個詞語最能體現樟樹的外形特點。(板書:蓬蓬勃勃)

  3、“蓬蓬勃勃”是什么意思?(生命力非常強,長得很茂盛。)

  4、同學們,想不想看看這蓬蓬勃勃的樟樹?(課件出示5樟樹圖片,師配樂朗誦)

  5、樟樹是那樣蓬蓬勃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難怪周總理勸她搬家時,她說——我舍不得這兩棵樹。齊讀)

  6、現在我們知道了宋慶齡奶奶舍不得樟樹的一個原因了,那是因為——樟樹長得蓬蓬勃勃(指板書說)

  四、學習樟樹品質美。(課文第五自然段)

  過渡:充滿生機,蓬蓬勃勃的樟樹讓宋慶齡奶奶舍不得,那這兩棵樟樹還有什么地方讓宋慶齡奶奶舍不得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五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

  1、生匯報,師出示課件。(板書:香氣)

  2、樟樹的香氣有什么特點?

  (1)本身:說明這種香氣是——與生俱來的,長在骨子里的。

  (2)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即使仍然只要就

  (3)拒蟲:從哪里看出來的?(只要……就……)(板書:拒蟲)

  (4)聯系生活實際,領悟樟樹香氣不僅拒蟲,還護物。(板書:護物)

  3、小結:樟樹的香氣與生俱來的,既能夠永久保持,更重要的是可以拒蟲護物,這就是樟樹的——可貴之處。

  4、指導朗讀。(指讀,齊讀)

  5、大家發現這一段除了寫樟樹之外,還寫了什么樹?(描寫石榴樹的部分)指一生讀出來。

  6、為何寫樟樹還要寫石榴樹?(反襯。用石榴樹容易招蟲反襯樟樹拒蟲,突出樟樹香氣永存,拒蟲的可貴之處。)

  7、樟樹真是——齊讀: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香氣在人間。

  8、所以,宋慶齡說,引說“我舍不得這兩棵樹。”

  9、同學們,現在我們知道了宋慶齡奶奶舍不得樟樹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什么?(生說)師小結:是啊,宋慶齡奶奶舍不得兩棵樟樹,不僅是因為它的蓬蓬勃勃,更因為樟樹香氣永存,可以拒蟲護物,品質可貴。

  五、讀課文,學習人物形象。(第六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面對這樣的兩棵樟樹,宋慶齡奶奶自然不愿搬家了。可是——我們來看文章第六自然段(出示)人們為什么總愛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影?而且要作為永久的紀念呢?

  1、生試說原因。

  2、說得不錯,同學們,我們來看這樣一些資料,認真讀一讀,你就會知道人們為什么對這兩棵樟樹這么感興趣。

  3、出示資料一、二,學生閱讀,想樟樹與宋慶齡之間的聯系,感受她樟樹品格的一方面——堅強不屈,一身正氣,令敵人敬畏。(板書:拒敵)

  4、出示資料三,深切感受她樟樹品格的另一方面——護民。

  5、樟樹香氣拒蟲護物,宋慶齡正氣拒敵護民,同學們,現在知道人們為什么總愛在樟樹前留影了吧!(師邊引說,邊完成板書)難怪參觀過宋慶齡故居的人都說:“樹如其人,人如其樹。”(板書)

  6、所以——(課件出示第6自然段,齊讀)

  六、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同學們,這篇課文是在寫樹嗎?是在寫——(宋慶齡)這是借著樟樹來寫宋慶齡,這種方法叫做“借物喻人”(板書)

  2、揭示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和陳毅的《詠松》,領悟“借物喻人”的寫法。

  作業:

  1、閱讀推薦篇目。

  2、學完課文,面對宋慶齡故居,面對故居的兩棵樟樹,你又想說些什么呢?請以《_____,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話。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 10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重要段落。

  2.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讀三組詞語:粗壯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

  養兒育女子子孫孫繁衍后代

  瞻仰祟敬紀念

  2.給每組詞語歸類,教給學生識記詞語的辦法。

  第一組:描寫樟樹。第二組:描寫石榴。第三組:人們對宋慶齡的感情。

  3.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的方法。

  二、設疑導讀

  1.出示課文的第一至三段和最后一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說說這兩個部分分別在講什么?有什么共同之處?

  (2)感情朗讀。

  (3)質疑:為什么宋慶齡舍不得離開兩棵樟樹?為什么人們總愛在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

  三、精讀感悟。

  (一)學習課文的第三段。

  1.看圖:說說這是兩棵怎樣的樟樹呢?

  2.自由讀課文第三段。通過朗讀,說說你感受到這是怎樣的兩棵樟樹呢?你是怎么感受到的?(相機理解詞語。)

  3.文中的哪一個詞語能夠把樟樹的`特點全部包括在內?

  4.誰能通過自己的朗讀來贊美這兩棵樟樹?

  5.試著背誦第三段。(樹干——樹葉——無論——總是)

  (二)學習課文的第四段。

  1.樟樹的勃勃生機讓宋慶齡舍不得,讓宋慶齡更難舍的是什么什么呢?請同學們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

  2.學生自由讀,邊讀邊劃出描寫樟樹的句子。

  3.交流。(香氣——永久保持)感受表達的層層遞進。

  4.感情朗讀,感受對樟樹的贊美之情。

  5.為了讓樟樹更可貴,作者還寫了別的樹容易招蟲的缺點來襯托。感情朗讀。(讀出對別的樹的不屑。)

  四、引領提升

  1.說說為什么宋慶齡舍不得的這兩棵樟樹的原因。

  2.說說人們總愛在宋慶齡的故居的樟樹前留影的原因。

  3.看宋慶齡的資料和圖片。

  五、實踐活動

  1.故事會:我心中的宋奶奶

  2.背誦全文。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 11

  教學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在腦海中樹立樟樹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樹的可貴。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對比的寫作方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人們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樟樹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樹的可貴。

  教學難點:

  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人們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渲染,切題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宋慶齡不愿意搬家,知道為什么嗎?有感情讀“我舍不得這兩棵樹”。

  宋慶齡為什么舍不得這兩棵樟樹?這又是兩棵怎樣的樟樹呢?讓我們帶著問題進入這節課的學習。

  二、品一品,感樟樹之形

  1、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具體描寫了這兩棵樟樹。

  2、出示第四自然段,學生自由讀,找出最能反映樟樹生長特點的詞語。

  生讀后交流:“蓬蓬勃勃”

  理解蓬蓬勃勃:蓬勃,具有生命力。具有頑強、旺盛的生命力

  3、你從哪里能讀出樟樹的樟樹的蓬蓬勃勃呢?讓我們再讀課文。

  (1)從“樟樹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壯,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這一句可以看出樟樹的蓬蓬勃勃。

  交流:“枝干粗壯,伸向四面八方”——枝繁葉茂

  “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枝干多而且長得粗壯

  你能讀一讀這個句子嗎?(指名讀、齊讀)

  (2)“從稠密的樹葉綠得發亮”這一句中可以看出樟樹的蓬蓬勃勃。

  交流:“稠密”是說葉子又多又密。

  “綠得發亮”說明葉子長得好,只有葉子長得好,才能發亮,這是生命的光澤。

  師:多美的'樹葉。一起把它的美讀出來。

  生深情朗讀:稠密的樹葉綠得發亮。

  (3)“樟樹四季常青,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

  交流:“四季常青”這一個詞看出樟樹的生命力頑強。

  “無論……總是……”說明樟樹生命力頑強。

  補充句式:無論()還是(),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

  師:多么頑強的生命力,讓我們一起讀出來。

  如此蓬蓬勃勃的樟樹,難怪宋慶齡這樣的舍不得它。

  三、比一比,悟樟樹之神

  這兩棵樟樹除了長得的蓬蓬勃勃外,還有哪些可貴之處?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進行感受。

  交流:

  1、“樟樹本身卻有一種香氣,而且這種香氣能永久保持。”

  可貴之處:香氣永久保持

  2、“只要這木質存在一天,蟲類就怕它一天。”

  可貴之處:拒蟲

  3、樟樹拒蟲的香氣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

  (即使……也……)(只要……就……)

  4、作者是通過什么方式展現出,這是樟樹獨有的品格的呢?

  對比:樟樹與別的樹木比較(石榴樹)

  師: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品質,怪不得宋慶齡那么舍不得它們。

  就讓我們把對課文的理解通過朗讀展示出來吧。

  四、體味樟樹之情

  1、宋慶齡故居有很多值得紀念的東西,為什么作者只寫了這兩棵樟樹呢?宋慶齡跟這兩棵樟樹到底有什么關系呢?或是說,宋慶齡根這兩棵樟樹有什么相似之處呢?

  小組交流宋慶齡相關資料,了解宋慶齡與樟樹的相似之處。

  2、這兩棵樟樹與宋慶齡一同度過春夏秋冬,一起走過風風雨雨。這不再是兩棵普通的樟樹,樟樹的高貴品質和宋慶齡的崇高人格融為了一體。通過這兩棵樟樹,人們仿佛就看到宋慶齡。這樟樹就是宋慶齡的化身,在它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宋慶齡的影子。作者寫樟樹,其實就是在寫宋慶齡;作者贊美樟樹,其實就是為了贊美宋慶齡。這樣的寫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板書)

  你能舉出“借物喻人”的例子嗎?

  生舉例子:化身紅燭的老師,化身青松的陳毅爺爺……

  師:宋慶齡一生正如樟樹一般,正如對聯中所述一般:生機無限多秀美,香氣長存滿乾坤。

  就讓我們深情地讀讀課文第6自然段吧。

  生深情讀課文。

  五、作業:

  寫作:當我來到宋慶齡的故居,站在這兩棵樟樹下,我……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宋慶齡故居樟樹》說課稿01-02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說課稿01-07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04-04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課文03-05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設計04-17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設計05-29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03-19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設計04-04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四206-11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語文教案02-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最新 | 日本免费高清AⅤ乱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福利院在线看AV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柚木 | 日韩综合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