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教案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2.掌握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和方法。
3.學會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
4.形成客觀、完整的自我概念。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質疑探究和在實踐中學習的能力。
2.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形成一定的獲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在活動中感悟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2.不斷提高自我認識程度,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
3.引領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四、重難點突破
重、難點:正確認識自己
突破方法:“正確認識自己”既是本框的教學重點,又是本框的教學難點,為有效突破“正確認識自己”這一知識點,教材中安排“運用你的經驗、探究與分享”等活動,使學生懂得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和掌握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和方法。幫助學生了解每個人都是豐富多樣,不斷變化的,正確地認識自己的稟賦和獨特性,有助于學生增強自信,更好地發展自己的能力;在第二部分“多把尺子量自己”內容中,通過“探究與分享”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和方法。教學中,通過明確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課前認真準備、課堂充分活動,再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更形象、更直觀,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同時又可以達到突破“正確認識自己”這一重點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置,啟動思維
活動導入
通過學生作自我介紹、其他學生進行評價等方式,使大家認識到發現自己、正確認識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從而引入本課的內容教學。
過程:
教師:你了解自己嗎?我想請一名學生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并歸納出自己的外貌、性格、興趣愛好、優缺點等。這些歸納到底全不全面呢?我們要如何全面、深刻地認識自己呢?
學生:作自我介紹。
教師:“認識自己”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呢?老師給同學們講述一則小孩抓糖的故事:
一個小孩跟他爸爸去鄰居家玩,鄰居很喜歡這個小家伙,就拿出糖罐說:“來, 抓一把。”小孩兩眼看著糖罐,手卻一動不動,鄰居催促了幾次,小孩就是不伸手。 最后,鄰居只好自己動手,抓了一大把糖果塞到小孩的衣袋里。在回家的路上,小 孩的爸爸問他:“平時你最愛吃糖果了,今天為什么不自己伸手去拿?”
如果你是那個小孩,你會怎樣回答?看看故事中的小孩是怎么回答爸爸的。
故事中的小孩是這樣告訴他爸爸的:“我的手小,抓一把抓得太少。他的手大得多,還是讓他抓好一些。”
教師提問:這個小孩的聰明之處在哪里?
學生:??
教師:小孩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短處并巧妙地避開,從而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好處。 “認識你自己”,這是幾千年前鐫刻在古希臘阿波羅廟宇上的一句話,作為神對人的忠告,這被當時的哲學家認為代表了人類的最高智慧。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武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作為一條軍事箴言寫入《孫子兵法》,以傳之后世。可見,正確認識自己是多么重要。
教師板書.揭示課題。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
過程:
活動1:“運用你的經驗”(教材P25)。
教師:請同學們自學“運用你的經驗”(教材P25),思考提出的問題,教師歸納。
問題:
在每個鏡頭里,你展現的'形象是怎樣的?請嘗試用幾個詞語進行描述。
你對自己展現出來的形象滿意嗎? 聽聽同學的意見,他們對你的看法怎樣? 1.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填表。
2.讓學生思考,對自己展示出來的形象是否滿意。
3.同學之間互相交流,看看別人對你的評價如何,與學生的自我評價相比有哪些差別。
教師:別人對你的評價是否與你對自己的評價相同。有時候,我們認識自己不夠全面,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從而阻礙了自我發展。因此,正確地認識自己非常重要。首先,老師和大家來探討第一部分內容“人貴自知”。
板書:人貴自知
教師:進入初中,大家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我們需要正確認識自己。每個人都是豐富多樣,不斷變化發展的;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受到知識、經驗等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些增加了大家認識自己的難度。然而,認識自己又很重要。
活動2:“閱讀感悟”(教材P26),學生自學材料,思考提出的問題,教師歸納。
多媒體呈現:
你的“自我”在哪里 周國平
一個孩子摔了一跤,覺得痛,便說:“我痛了。”接著又說:“我不怕痛。”這個覺得痛的“我”和這個不怕痛的“我”是不是同一個“我”呢? ......
我在照鏡子,從鏡子里審視著自己。那個審視著我自己的“我”是誰,那個被我自己審視的“我”又是誰,它們是不是同一個“我”?
你拉開抽屜,發現一張你小時候的照片,便說:“這是小時候的我。”你怎么知道這個是小時候的“我”呢?小時候的“我”和現在的“我”是憑什么東西成為同一個“我”呢?
夜深人靜之時,你一人獨處,心中是否浮現過這樣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將到哪里去?”
你是否也思考過文中所提到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將到哪里去?”
你怎么看待自己開始思考“我是誰”這個問題? 學生回答并交流討論。
教師總結:同學們,由此可見,我們對自己還是不完全了解,所以我們有必要去 人識自己。那么正確認識自己有什么重要意義呢?我們怎樣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呢?請帶著這些問題,閱讀課本第27頁文字,找出問題的答案。
板書:認識自己很重要 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意義
三、全員互動,交流共享
活動1:“探究與分享”(教材P27),通過小組同學之間的合作、探討,得出相關問題的答案,教師給予適當指導,最后歸納出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過程:
你如何看待小剛對自己的認識? 這樣的認識給他帶來怎樣的影響?
出示問題:討論小剛的做法是否正確,從而明確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意義。
學生分組討論,由各小組組長將討論的結果進行整理。 小組代表交流:
小組A:小剛的做法是不對的,要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自身發展。
小組B:小剛的做法是不對的,要看到別人的長處,知道自己的不足。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與他人交往。
教師:同學們通過探究,知道了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對自己有了清晰而完整的自我認識,能夠讓我們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樣的人。正確認識自己,是把握自己與他人關系的重要環節。這樣我們可以看到自己與他人是相似的,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善待他人。請大家繼續探討第二個問題“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途徑、方法”。
板書:多把尺子量自己
活動2:“探究與分享”(教材P28)
過程:
多媒體呈現:“探究與分享”(教材P28)。
你對自己的認識有多少?請你完成下面的句子,越多越好。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你是從哪些方面認識自己的? 你是怎么得出這些認識的? 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下列活動。
畫畫像。拿一張白紙,用文字、圖畫等形式描繪自己,然后折起來,收集在一起。
猜猜看。每人從中抽一張折疊的畫像,猜測這是誰的畫像并說明理由。第一眼看到這張畫像,你想對畫像中的人說些什么?最后公布答案。
談感受。當事人分享:自己滿意的部分,不滿意的部分;聽到別人評價后的感受。
1.學生填表,并完成后面的活動。
2.小組開展合作,探究,比較一下別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
3.師生歸納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的途徑與方法。 (課件呈現或板書)
途徑——可以從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來認識自己。 方法——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
教師總結并提出新的問題:通過分析,我們知道了正確認識自己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我評價,一種是他人評價;那么為什么說這兩種方法能幫助我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呢?
活動3: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28~29相關內容后,了解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的作用。
自我評價的方法: 自我觀察和分析。
可以觀察自己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自己的強項和弱項、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和討厭的事情等,可以分析自己過去的生活經歷、自己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等。例如,可以有意識地通過日記等方式記錄自己的內心活動,描繪自己的情緒、情感體驗,評價自己的個性特征和行為表現。
與他人比較。 比較的內容,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單方面的;比較的對象,可以是現實的人,也可以是歷史上或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尤其是通過把自己與同齡伙伴作比較,可以加深對自身特點的認識和了解。
學生A:自我評價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判斷,它最能代表一個人認識自己的水平。對自己有一個恰當的自我評價,能幫助我們接受自己,對自己抱有正確的態度,不驕傲也不自卑;能幫助我們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學生B:他人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有人說:“要想了解自己,最好問問別人。”他人評價能夠幫助我們發現和縮小自己的盲區,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完整、清晰的認識。
教師:對待他人評價,我們需要反思:他人的評價合理嗎?哪些部分我們可以接受?哪些部分我們應該接受?哪些部分我們可以選擇不接受?那么,到底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呢?
活動4:“探究與分享”(教材P30),通過小組同學之間的合作、探討,得出相關問題的答案,教師給予適當指導,最好歸納出正確對待他人評價的方法。
要想知道我是誰,并不是那么容易。在不同人的眼里,我就有所不同。數學老師說我是個思維敏捷的學生,語文老師認為我學習很用功,英語老師則說我不太用功。在女同學眼里,我是她們的朋友;在男同學眼里,我就成了一個驕傲自大的人。同學說我性格外向,媽媽卻說我有些內向。在鄰居眼里,我是個勤快的女孩子,在媽媽看來,我很懶。奶奶說我淘氣得像“假小子”,爸爸說我已經長大,媽媽卻說我還很小。在那么多的評價里,我無法確定哪個才是真正的“我”。 不同的人對“我”的評價各不相同,你怎么看待這些不同? 你覺得“我”該如何對待這些評價? 學生交流討論。 教師概括:
如何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我們可以參看課文P30的“方法與技能”。
(課件呈現答案)正確對待他人評價,要做到—— 1.用心聆聽;2.勇于面對;3.平靜拒絕。
教師總結:同學們,認識自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是一輩子的事情,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探索自己,發現自己: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不一樣;真實的自己與理想的自己有一定的差距;自身的特點與別人的期待不相吻合??生命從來就是豐富的,這樣的不一樣,這樣的差距,這樣的不相吻合,會讓我們的探索更加有趣,不是嗎?
四、知識整合
一、認識自己
(一)人貴自知
1.認識自己很重要。
2.正確認識自己有什么重要意義?
(1)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自身發展。
(2)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與他人交往。
(二)多把尺子量自己
1.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和方法。
(1)途徑:可以從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來認識自己。
(2)方法: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
A.自我評價的作用;B.他人評價的作用。
2.如何正確對待他人評價。
(1)用心聆聽。 (2)勇于面對。 (3)平靜拒絕。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及途徑和方法,還掌握了如何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等內容。同學們,探尋這些問題,不僅非常有意思,而 且很有意義,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個精彩時段,做更好的自己吧!
通過學生自我介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同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順利引入新課教學。
此環節通過自學,使學生初步了解“認識自己”的重要意義。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提高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多媒體展示這則小故事,引發學生進行思考追問,主動地去探究、認識自己。
引導學生探究教材中小剛的思想是否正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給學生創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的習慣和交流表達的能力,分享合作成功的快樂。
通過小組同學之間的合作、探討,給學生創造合作學習的空間,培養了學生合作的習慣和交流表達的能力,分享合作成功的快樂。同時還可以找到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和方法。
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知道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的作用,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既充滿情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滲透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
通過小組同攀之間的討論、交流和質疑,使學習的問題具體化、廣度化、深度化,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提高合作、探究學習的技巧和能力。
課后反思:
這節課的內容不是很難,通過提前讓學生預習,基本能在當堂完成教學內容,學生的課堂反饋及互動都比較積極。相信學生能獨立完成課后作業,掌握本節內容要點。
【《認識自己》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自己》教案設計范文01-01
作文認識自己認識別人的教案設計05-18
品德與社會《認識我自己》教案設計09-25
認識自己09-06
認識比_教案設計10-10
認識自己,看清自己07-26
幼兒園中班教案設計-學會認識自己的腳03-12
認識自己,改變自己作文10-13
散文《超越自己認識自己》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