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父親、樹林和鳥》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上冊《父親、樹林和鳥》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語文上冊《父親、樹林和鳥》教案 篇1
【內容簡析】
課文通過一件事,生動地講述了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的故事,表達了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文章先概括地講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再具體講父親怎樣喜愛樹林和鳥,條理清晰,層次清楚,具體而生動,使人回味無窮。課文以對話的形式推進整個故事情節,適于進行分角色朗讀指導,讓學生在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設計理念】
突出訓練重點,加強詞句訓練、朗讀訓練、思維訓練,整體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教學目標】
1.抓住課文關鍵詞句,通過朗讀,體驗、感受父親一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2.借助插圖,整體把握,引導學生初步學習作者先概括寫,再具體寫的表達方法。
3.會認“黎、凝”等6個生字,會寫“霧、蒙”等10個字。學會文中的新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感受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課文插圖)、生字卡片、課文朗讀錄音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啟發談話
1.板書課題,簡介作者牛漢。
2.提問:就課題,猜猜課文會講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錄音范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你猜對了嗎?
2.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自主識字。(自讀識字→小組內交流記字的方法→教師檢查學習情況,注意指導把字音讀準。)
3.同桌互讀課文,做到把課文讀正確。(留足時間,讓學生多讀。)
4.指名學生讀課文,教師及時發現學生把文讀通、讀順的困難點,及時指導,盡量使學生做到:不讀錯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不讀破句。特別要注意讀好文中的長句子,如:“我茫然地望著凝神靜氣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鳥最快活的時刻,是飛離樹枝飛向天空的那一瞬間”等。
三、借助插圖,整體把握
1.觀察課文插圖,說說插圖反映了什么。(反映了“我”和父親坐在樹林邊,高興地觀看樹林的鳥和聽鳥叫的情形。)
2.讀課文,想想課文哪些部分的內容描寫了這幅插圖的情形。(從第2自然段開始到課文結束。)
3.默讀思考:課文的第1自然段寫什么?與下面的內容有什么關系?(第1自然段概括地講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后面的內容具體地講父親怎樣喜愛樹林和鳥。這是先概括后具體的表達方法,層次清楚,給人印象深刻。)
四、指導書寫部分生字
1.讀生字。先讀讀下列要求會寫的字的字音:指、濃、舒、暢、獵、膀。
2.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學生互相提醒:這些生字都是什么結構?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書寫的字,師生評議。
五、布置作業
1.繼續完成生字的書寫。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讀生字,組詞語,用“舒暢”口頭說句子。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課文
1.自讀,思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
2.在小組中交流,說說自己的看法、感受。
3.全班匯報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
(1)父親發覺“林子里有不少鳥”,原因是什么?(葉子在動,有“鳥味”。)父親為什么會有這個發現?找出有關詞句說明。(抓住“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凝神靜氣”“像樹一般兀立”“生怕驚動”等詞句,理解父親仔細觀察,對樹林和鳥非常了解,對鳥有著深厚感情。)
(2)鳥為什么會有氣味?怎樣才能聞到樹林里鳥的氣味?(通過父親的話語,說明父親由于長期觀察和親身體驗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舒暢”“深深”“準備唱歌了”和“靜靜地用心地聞”等詞語和短語,可以看出父親對鳥兒特殊的情感。)
(3)為什么說“樹林和鳥兒最快活的時候”也是父親“最快活的時刻”?(可通過朗讀體會父親對樹林和鳥兒的喜愛之情。)
4.討論:父親說“黎明的鳥,翅膀潮濕,飛起來沉重”,“我”聽了父親的話,為什么心里掠過一絲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興?(表明“我”在父親的影響下也喜歡上了鳥兒,進而產生了保護鳥類的思想感情。)
5.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指導寫字
1.檢查對生字詞的認讀。
2.出示本節課要寫的部分字:霧、鼻、凝、翅。
(1)讀準字音;
(2)分析字形,互相提示;
(3)教師示范,學生書寫。
四、布置作業
1.填寫“詞語花籃”,積累詞語。
2.走進大自然,觀察鳥兒是怎樣飛、怎樣叫的,用幾句話寫下來。
三年級語文上冊《父親、樹林和鳥》教案 篇2
一、課題
父親、樹林和鳥
二、課型
新授課
三、設計說明
課文通過“我”和父親關于鳥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對鳥的熟悉與熱愛,這種愛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愛鳥意識。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學會通過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幫助學生體會情感。運用自讀、默讀、分角色讀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知鳥愛鳥的情感。
四、學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搜集有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信息資料,預習生字,制作生字詞卡片。(學生)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重點:
認識生字,正確讀寫文中的重點詞語。
學前準備:
1、制作教學課件。(教師)
2、查找與鳥兒生活有關的資料,預習課文。(學生)
(三)教學環節:
(1)導入新課(用時:4分鐘)
1、板書課文題目。
2、讀了課文題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學生齊讀課題。
4、學生交流讀題后自己想知道的內容。
5、質疑預設:父親、樹林和鳥之間有什么聯系?
6、父親、樹林和鳥之間有什么聯系?
(2)初讀課文,識記字詞(用時:22分鐘)
1、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新詞。
3、說一說,初讀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4、學生熟讀課文,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
5、小組之間利用識字卡片互相交流識字方法,自學生字新詞。
6、比一比,再組詞。
抖()朝()
科()潮()
(3)再讀課文,整體感知(用時:10分鐘)
1、指導學生再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3、課文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學生讀課文,互相評價。
5、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6、課文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課堂小結(用時:4分鐘)
1、教師引導歸類復習本節課學習的生字。
2、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生在教師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生字詞。
4、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5、讀拼音,寫詞語。
chìbǎnɡcháoshī
()()
lièréndǒudònɡ
()()
七、教學反思
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新課,讓學生談讀了課題最想知道什么。渲染與課文相對應的氣氛,促使學生進入具體的課文情景。初讀感知課文時,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句深入學習課文。
三年級語文上冊《父親、樹林和鳥》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學會本課生字及新詞。理解茫然、寧神靜氣、舒暢、驚愕等詞語。
2、通過品詞析句,領悟課文內容,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抓住關鍵詞句,感受對話語言的精練、優美;難點是在朗讀父親語言過程中體會蘊涵的情感。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新詞卡片,配樂朗讀錄音帶,有條件的可制作樹林和鳥的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有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故事、資料。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情引入
1、讀題。讀了課題,你想說點兒什么?(說說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或是你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是你大膽的猜疑)
2、試著將課題中、換成恰當的詞語,將課題連成一句話,再讀一讀。
師小結激情:同學們理解得真好,這篇課文是寫父親與樹林和鳥的對話,更是人與大自然的一段真情告白。好好讀一讀,你會有很多很多的收獲的。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地小聲朗讀課文,用你喜歡的符號勾畫生字新詞,借助拼音自主識字。
2、分別以同桌、小組、全班交流檢查學習情況,注意及時提醒(重點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難寫字的字形。
如:黎、喃、翎、獵等字中邊鼻音的區分;幽的筆順是幽,黎的下面是水的變寫,不要寫成水字,翎字第二筆的捺變成點,喙字第四、五筆的書寫可以老師范寫一下。
師再次出示新詞,開小火車讀生字,組詞語。并用你喜歡的詞語造句。全班齊讀生詞,再次鞏固。
3、指名讀、分組讀等多種形式讀通課文。要讀得正確流利。
4、說說自己從這篇課文中了解到些什么,提出自己閱讀時遇到的問題。
5、師生共同歸納小結,知道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還有哪些需要探究的問題,以明確下一步的目標。
三、細讀探究,體會情感
1、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勾畫出自己認為最能說明父親喜歡林子和鳥的語句。
2、再細細讀讀勾畫的句子,一邊讀一邊想,把你想到的用文字或是符號、圖畫作上批注。
3、分組交流。把自己勾畫的句子讀給同學聽。并說說體會。
4、全班交流。師生、生生與文本間互動。
引導學生找出我的態度變化的詞句:茫然、驚愕、真高興。聯系上下文理解茫然、驚愕兩個詞語,并用他們分別造句。
聯系上下文抓住父親的語言,通過朗讀體會父親愛鳥,積累了許多經驗。
詞語: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寧神靜氣。
句子:樹林里有不少鳥。父親喃喃地說道。
還有鳥味。父親輕聲說,他生怕驚動了鳥。(學生談到這句話時,教師引導學生上下文說說鳥有什么氣味?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的體會)
鳥要準備唱歌了。父親和我坐在樹林邊,鳥真的唱了起來。
父親對我說:鳥最快活的時刻,向天空飛離樹枝的那一瞬間,最容易被獵人打中。
引導思考:為什么此時父親也最快活?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5、分角色朗讀父親與我的對話,在反復朗讀中想象意境,感受語言美,體會父親對鳥和樹林、對大自然的熱愛。
6、討論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這句話的意思。
教師啟發學生聯系課文內容想象:如果父親是獵人將會怎樣?從而體會這句話所表達的我也愛鳥的思想感情。
再反復朗讀體會這句話。
四、朗讀品味
1、師生共同小結全文。請學生談談學習這篇課文的收獲。
2、分角色朗讀全文。
五、總結
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非常密切,那么,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六、拓展延伸
搜集有關人與大自然和睦相處的故事、資料、圖片等,在全班開展以人與自然為主題的交流會。
附:板書設計
父親、樹林和鳥
父親
最喜歡幽深的樹林
快活的小鳥看到鳥多
聞到鳥味
聽到鳥唱
熱愛大自然
保護環境
三年級語文上冊《父親、樹林和鳥》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學會生字,學習用硬筆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用“一瞬間”、“舒暢”造句。
3.一邊誦讀,一邊想象,感受自然的美好,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根據體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體會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課前準備:
1.本課教學課件。
2.搜集有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信息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一、激趣引情。
1.藍天是白云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草叢是蟋蟀的家,朝陽小學是孩子們的家,那孩子們,小鳥的家在哪里呢?(課件展示:小河、藍天、草叢、校園等圖片)
2.你喜歡鳥兒嗎?為什么?
請你用“我喜歡鳥兒,因為——”說話。(板書課題)
3.和你們一樣,我們今天也將在課文中接觸兩個人,他們和你們一樣,十分喜愛鳥兒。請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勾畫出生字新詞,標出自然段,看看能讀懂什么。
2.檢查自讀情況:
①大家看,課文里有好多生字娃娃,你們認識它們嗎?能和它們做好朋友嗎?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讀生字,注意正音。重點指導:黎、喃、騰、喙、翎、瞬。齊讀;開火車讀。
②看來大家已經和漢字娃娃交上朋友了,不知道把它們放到課文中,你還認識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
抽生指明分段,朗讀課文,讀后評議。老師相機進行字音指導,然后齊讀課文。
3.再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看看還有哪些不懂的,作上記號。自由朗讀、勾畫、標注。讀通順、正確。
4.交流朗讀,評議。
5.結合同學老師的發言,糾正讀音。齊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討論,交流記字的記憶方法。
2.教師指導學生對本課要求會寫字的識記。
小結:大家真能干,雖然咱們漢字中有不少的同音字、形近字,但只要你根據部首想字義,自然能把這些調皮的漢字娃娃分清楚了。
3.詞語練習:師提供詞語,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加深對字義的理解。
4.學生書寫生字,師提示:注意根據字的間架結構合理安排書寫。
四、作業。
1.朗讀課文。
2.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課文生詞。
2.孩子們,你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告訴我們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嗎?
這樣的句子是總寫,我們今天這節課,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樣把總的內容分別告訴我們的。
二、品讀欣賞。
(一)引導學生自己讀。
1.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勾畫自己認為最能夠說明父親喜歡林子和鳥的語句。批注:為什么。
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點撥,相機指導朗讀。
(1)“看那里,沒有風,葉子為什么在動?”
父親看到葉子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鳥。這個可以說明什么?我們來讀讀這個句子吧。
(2)“還有鳥味”。
①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嗎?
②出示圖片:鳥兒群居睡覺的圖片。
③請孩子們注意,我們上學期學習了引號的使用方法,知道引用別人的發言需要用引號,今天,你看這幾個自然段,發現什么沒有?
④聽老師朗讀父親的話,看又能夠體會到什么。
⑤我們自己也來讀讀吧。
(3)“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
“快活”這個詞語,用換詞語的方法,可以怎樣換?為什么父親能夠說出這樣的話?對之后的一句話的理解是怎樣?
(4)“鳥最快活的時候——也最容易被獵人打中”。
你怎樣理解“一瞬間”,生活中什么事情發生在“一瞬間”,來練習說話。你又讀懂了什么?
(二)討論升華。
你對課文最后一句:“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是怎樣理解的。我們一起來討論吧!
提示:如果父親是獵人,又可能怎樣呢?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在課后的第三題處。
三、拓展延伸。
1.課題為“父親、樹林和鳥”,我們還可以怎樣定課題?在此之后補充幾個字,就可以總結出我們這篇課文的思想感情了,你體會到的是什么?
2.你還搜集到哪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例子?
父親對我的談話不僅是在對我說,更是對樹林和鳥的談話,是人和大自然的真情告白,是父親對大自然深深的愛。
四、作業。
1.寫詞語。
2.摘抄佳詞佳句。
3.用給出的詞語造句:一瞬間、舒暢
板書設計:
父親、樹林和鳥
看葉知鳥
聞鳥有味
知其快活
怕其受害父親深愛大自然
三年級語文上冊《父親、樹林和鳥》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復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對樹林和鳥的愛,激發學生愛鳥、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結合課文說說詞語的意思,并用“舒暢”、“快活”造句。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質疑課題。
讀了題目,愛動腦筋的孩子腦子里必定會閃過一些疑問。(學生說)
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詞。(見一見昨天認識的生字朋友)
3、通讀全文,了解課文大意。
會讀書的同學能把課文讀成一句話,你能在默讀全文后,在文中找一個句子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學生匯報: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板書)
指名讀句子,體會“一生最喜歡”。
教師:讀了這句話,愛動腦筋的孩子此時又會產生疑問了,請提出你不懂的問題。
三、細讀感悟。
到底這樹林和唱歌的鳥憑什么魅力而成為父親一生的最愛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樹林里的鳥吧。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哪個段落描寫了樹林的鳥?(提示:默讀時動眼、動腦、動手畫。)
2、學生匯報,指導學習第十自然段。
教師:誰能把這一段話讀正確、通順、流利?(指多名學生讀)
教師:讀了這段話,你了解到鳥的什么特點?(鳥有氣味)
教師:哪句話最能讓你了解到小鳥有氣味?
隨機指導朗讀句子“每一只鳥才張開……呼吸著”。
教師:這句話中哪個詞語給你的感受最深?
隨機指導理解“舒暢”一詞:你用什么辦法理解這個詞?
小結:換近義詞或者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指導朗讀句子,讀出鳥兒的歡快舒暢,可以加上動作讀。
教師:誰能用“舒暢”來說一句話?
3、指導朗讀句子:多么美好的'黎明、多么快活的小鳥,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它們的快活吧――齊讀一至四句。
4、這是鳥特有的氣味,非一般人所能聞到,那如何才能聞到?讀第十段最后一句,用剛才的辦法,把這個句子讀成一個或者兩個詞語,也就是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
結合學生的匯報,隨機指導理解:你怎么理解“用心”一詞?(換近義詞:專心,認真。)我們平常聞氣味都是用鼻子聞,可父親卻說要用心聞,那么,怎樣聞才是“用心地聞”呢?你能聯系前文,找到文中的的話來解釋嗎?
5、默讀課文第二至第九段,思考前面的問題。
6、學生匯報,隨機指導理解“用心地聞”。
“突然,父親站住了……聞了又聞?(從“上上下下、望了又望”體會父親仔細看、用心聞。)
“我茫然地望著……兀立的父親。”指導朗讀,體會父親靜靜地用心地聞、仔細地觀察。
隨機指導理解:茫然、凝神靜氣。(、聯系上下文)
再讀句子,你仿佛看到了父親是()地站在那。
四、總結全文。
1、讀了這篇課文,令你最感動的是什么?(再次體會父親對鳥的了解與喜愛。)
2、將題目的頓號換成一個字或者一個詞,讀一讀。(愛)
3、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語文上冊《父親、樹林和鳥》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的故事,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注意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生字,理解新詞。
二、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了解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的故事,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設計理念:
抓住重點詞句,以讀代講,讀中體會,讀中感悟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走進文本,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引出新課,指導學生自主質疑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6課(父親、樹林和鳥),請同學們舉起小手和老師一起把課題寫寫吧!我們再一起把課題讀一讀吧!
2、讀了課題以后,你想知道什么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請同學們打開,我們把課文讀讀,男同學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女同學讀第二自然段到結尾。
3、想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什么?
4、指名讀課文,邊讀邊隨機指導理解“茫然、凝神靜氣、兀立、舒暢”的意思。
(1)讀有關句子;
(2)理解詞義;
(3)你們用什么方法理解這個詞;
(4)師小結:理解詞義可以通過查字典、換近義詞、聯系上下文等形式去理解。
(三)、精讀感悟,以評促讀
1、小組合作學習
①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讀,誰能說說父親和鳥有什么關系嗎?(師:是啊!父親不但愛鳥,還很了解鳥。下面大家分小組合作學習,邊讀課文,邊找邊劃出課文中寫父親愛鳥、了解鳥的句子并同組討論。)
②學生讀課文,劃句子。
③師生交流所劃句子。
④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聽,要讀得讓同桌也能喜歡這些句子。
2、重點指導理解和讀好以下句子
(1)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一生:指從生到死的全部時間;最喜愛:說明不是一般的愛,喜愛樹林和唱歌的鳥超過所有的喜愛的事物。)
(2)父親突然站定,朝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他喃喃的說“林子里有不少鳥。”
(“上上下下、望了又望、聞了又聞”寫出父親觀察得仔細、聞得認真,同時也說明父親對樹林和鳥非常熟悉和了解。重點感悟“喃喃的說”練習朗讀。喃喃:小聲嘮叨)
(3)父親指著一根樹枝對我說:“看那里,沒有風,葉子為什么在動,嗯,還有鳥味。”父親的話音很輕,生怕驚動了鳥。這說明父親對鳥愛護備至。父親怎么知道林子里有鳥,他望見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4)父親說:“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
“這”指得是什么時間?學習練習用“快活”說一句話。
(5)父親又對我說:“鳥最快活的時間,是飛向天空飛離樹枝那一瞬間,在鳥飛離樹枝的那一瞬間,最容易被獵人打中。”
(為什么清晨的鳥兒最容易被獵人打中?)
(6)父親說:“黎明時的鳥,翅膀潮濕,飛起來沉重。”
[教師小結:是啊!多么了不起的父親啊,他除了看動靜,聞氣味,知道林中有鳥,還知道清晨鳥兒愛唱歌,清晨鳥兒容易被獵人打中,他真是一個了解鳥的人。同學們,假如你有這樣一位如此了解鳥的父親,你感覺如何呢?(學生回答)]
[是的,課文中的小朋友也為有這樣一位父親而高興、自豪。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話吧!(學生讀課文)]
(7)“獵人是什么人?(打獵的人,課文中指打鳥的人)父親不是打鳥的人,父親不是獵人,那么父親是什么人呢?我為什么高興呢?我高興說明什么?(父親是個愛鳥的人,我就高興,說明我也是一個愛鳥的人。)
(四)、分角色有感情朗讀,升華感情
師:剛才我們抓住重點語句理解了課文內容。
是的,清晨林中最快活,最可愛的小鳥,他們飛來飛去,喚醒森林,保護莊稼,看到它們活潑可愛的樣子,我們怎能不愛它,又怎能忍心傷害它們呢?讓我們帶著對小鳥的愛,再來讀讀課文吧!
1、齊讀課文。
2、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思維拓展
1、剛才,從同學們讀的眼神里,老師看到,你愛鳥,他愛鳥,我們大家都愛鳥。老師有一個建議,讓我們拿起筆,寫一句愛鳥的廣告詞,不會寫廣告詞的,寫一句贊美小鳥的話,也可以。
2、把自己寫的廣告詞讀給大家聽。
3、老師也寫了一句廣告詞,學生齊讀。
教學反思
閱讀這樣的文本,猶如溫習著一個古老而真切的童話。每一個字符中流淌的是人與自然本應和諧相融的片片情愫。
之前聽過別的老師說這是一片難上的課文,有些高年級課文的味道,作為三年級的孩子來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于是,我在充分預設的基礎上,引領大家反復誦讀,用心體味。我并不在于挖掘的意蘊有多深,而在于情感的流露有多真。
孩子們的世界就是多姿多彩,一經打開心窗,清新的小花便會探出頭來,惹你喜愛不已。如下面一段文字的品讀:
父親指著一根樹枝對我說:“看那里,沒有風,葉子為什么在動?嗯,還有鳥味。”父親的話音很輕,生怕驚動了鳥。
“父親在觀察葉子的動靜中就知道林中有鳥兒,說明他很關心鳥。”
“我從話音很輕,看出父親非常非常愛鳥。如果大聲會吵著了鳥兒。”
“我從生怕驚動了鳥兒,看出父親很了解鳥。因為現在是霧蒙蒙的清晨,也許小鳥還在睡覺呢。”
“父親那么的愛鳥,又是那么的了解鳥,父親一定知道此刻的鳥兒正在做什么。你們能猜想一下嗎?”
“也許鳥媽媽鳥爸爸剛剛醒過來,正伸著懶腰呢。”
“也許鳥寶寶還在甜甜的睡夢中,與花蝴蝶嬉戲,呵呵……”
“也許剛起床的鳥兒正在梳理著蓬松的羽毛。”
“也許……”
“哦,為了不打攪鳥兒的夢,為了不驚擾鳥兒的安閑,所以父親的話音這么的輕輕。來,誰會讀好父親的話?”
無需多講,朗讀的時候,孩子們的聲音很輕柔很投入很動情。
在品聞“鳥味”時,有孩子說:“鳥味是樹上飄下的一根羽毛,還帶著淡淡的體溫。”“鳥味是晨霧中飄來的一股暖流,只有父親一樣的鳥的知音才會聞得到。”
在感悟“快活”時,有孩子說:“鳥兒唱歌是父親最快活的時候,那么父親是鳥的朋友。朋友才會快樂著朋友的快樂。”
在研究“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時,有孩子說:“如果父親是獵人的話,那么他一天就會打中許許多多的鳥兒。”“我真高興是因為父親那么的愛著鳥了解鳥。”“我真高興,傳達的是這個小男孩也是那么的愛鳥。”……
“是呀,我們相信‘我’不僅僅是一個愛鳥者,還將在父親的影響下成為一位鳥的知音,鳥的朋友。”
課快結束了,孩子們紛紛表達著心中的想法。“星期天,我要和小伙伴們到樹林里聽小鳥唱歌。”“我要買一些鳥的書來看,來了解鳥的習性。”“樹林沒有了鳥兒,天空沒有了鳥兒,這個世界不再美麗了。”“我們可以成立紅領巾護衛隊,解救受傷的小鳥……”
孩子們的話語是稚氣的純真的,祝愿他們能把課堂中升騰出的一份份美麗情愫積淀起來,然后飽蘸心靈的筆墨,將生命里的“愛”字書寫得越來越醒目。
【三年級語文上冊《父親、樹林和鳥》教案】相關文章:
《父親、樹林和鳥》教案04-02
《父親樹林和鳥》教案09-12
《父親樹林和鳥》教案09-12
《父親樹林和鳥》教案范文06-29
《父親樹林和鳥》的教案設計06-23
《父親樹林和鳥》教案14篇09-12
《父親、樹林和鳥》說課稿06-11
父親,樹林和鳥美文07-04
語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父親,樹林和鳥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