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圖形的面積教案(精選3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組合圖形的面積教案(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組合圖形的面積教案1
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中心與著力點是“方法”的體會與感悟,計算面積不是剛學,不是重點,但不能忽視,可以加大力度;還要指導學生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方法。在整個探索過程中,相信學生,鼓勵學生,給予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交流討論的時間。
本節課還得預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哪些問題,做好提前準備,這樣到課堂上才能真正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靈活有效的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能力目標:
1、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2、通過圖形的組合和分解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動手創新的意識學會把復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滲透轉化思想。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并能展示自我,張揚個性。
2、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培養了學生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團結友愛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在探索活動中,理解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多種方法,會找出計算每個簡單圖形所需的條件。
教學難點:
選擇有效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師:我們會求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了?請回憶下面積計算公式。
2、看黑板上一些正六邊形(六邊相等、六角相等),你有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嗎?那要求它的面積,怎么辦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學過的面積計算方法應用的廣泛性,滲透轉化思想,培養空間觀念。]
二、探索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方法
1、割
那你能想辦法用學過的方法來求正六邊形的面積嗎?請上來畫一畫說一說。
這些同學的方法可以歸結為一個字:割。就是把一個沒學過的圖形割成學過的圖形,然后利用面積公式算出每一塊面積,再求出整個圖形的面積。且方法千變萬化,只要你有目標,就一定能成功。
[設計意思:拓展思維,一題多解,感受探索的樂趣,培養學生學習平面圖形的興趣。]
2、補、大面積—小面積
出示一個組合圖形
(1)師:請同學們選擇一種方法計算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生獨立完成)
師:誰來說說你是用哪種方法計算的。
生介紹,師根據學生的介紹演示不同的方法。
師:這幾種方法你們最喜歡哪一種呢?
師:為什么?(引導學生選擇分得最少的,計算又簡潔的方法)
(2)這兒又有一種新方法,沒有把組合圖形分割,而是補上一塊。(板演:補),算出補后的大面積,減去補上的那部分面積,便可得出原來圖形的面積。(板演:大面積—小面積)
3、小結求組合圖形面積常用的方法
割、補、大面積—小面積。
4、小試牛刀
課后第一題。
請說說你用了什么方法。你更喜歡哪種方法?
5、挑戰
(1)獨立思考
(2)討論
(3)移、拼的方法
[設計意圖:從易到難,層層深入,引出求組合圖形面積的常用方法]
3、回顧本節課所學,你有什么收獲嗎?在求組合圖形面積時,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設計意圖:鍛煉學生總結概括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得到發展。]
4、練習:課后2、3
板書:
長方形面積=長×寬 割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補
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拼
三角形面積=底×高÷2寫 大面積—小面積
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組合圖形的面積教案2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探索活動中,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
2、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正確選擇計算方法并解答。
教學準備: A4紙 基本圖形 作業練習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師:老師第一次來到黃村小學,見到同學們我非常高興,初次再面老師給每個同學都帶來了一份禮物,快打開來看看是什么:
1、給學生發禮物
2、復習各個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
(這里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你們能說說這些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嗎?)
3、拼成自已喜歡的組合圖形
請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圖形拼成你喜歡的圖形。
4、學生展示并說一說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
(師:如果要求這個圖形的面積你認為該怎樣計算呢?誰來說一說?)
5、教師總結:像這樣由我們學過的一些基本圖形組合而成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組合圖形,像這樣的組合圖形的面積要怎樣求得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教材第88頁的情境圖
師:這是智慧老人家客廳的平面圖,他準備給客廳鋪上地板。
2、想一想,估一估
先讓我們來估一估這個客廳的面積有多大呢?(師引導:根據這個客廳形狀的特點,我們可以用學過的哪個圖形的面積去估計它的大小呢?)
(若學生估不出來)師再引導:是否可以用長為7米,寬為6米的長方形的面積去估計客廳的面積,如果可以,則客廳的面積是6*7=42平方米,所以客廳的面積不到42平方米,若看成是邊長為6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去做計客廳的面積,那么客廳的面積大約為36平方米。
師:剛才我們在估算客廳面積時是把它看成我們學過的長方形或正方形,那么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把這個客廳的平面圖形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去計算它的面積呢?
3、自主探索,計算面積
師: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給大家準備的練習紙,動筆畫一畫,算一算。
(師巡視,若發現學生不會再引導)剛才我們用簡單的圖形拼成組合圖形,你能不能將這個組合圖形分割成我們學過的基本圖形,進而將組合圖形的面積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的面積的計算。
(1)學生動手畫一畫,師提示:(加一條輔助線。并將分割后的圖形加上編號,再對圖形1、2進行計算。)
4、展示學生的作品,并由學生說說理由。(怎樣計算的?)
5、(展示四種已計算的分法)再對前四種進行分類)
(師:圖形分割后我們要看一看分割后計算每個圖形面積所要的數據有沒有?)
板書:
1、先轉化成已學過的基本圖形。
2、分割后的圖形是否可以計算。
3、分割后的圖形是否比較簡單易算。
師: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我們先將這個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再找出計算每個圖形所需要的條件再進行計算。
三、理解運用,鞏固練習
師:通過解決智慧老人客廳的面積計算的問題,我們學習了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計算時我們一定要根據圖形的實際特點,選用恰當的方法。
老師出兩題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戰嗎?
1、出示練習,學生做在練習紙上。
2、講評完第一題后,操作第二題。
四、學生暢談收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在什么收獲?
組合圖形的面積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實際認識組合圖形,并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補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過程與方法: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自身條件,選擇有效的計算方法進行面積計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運用組合圖形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理解組合圖形的多種面積計算方法,會找出計算每個簡單圖形所需的條件。
教學難點:根據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汁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
教學方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師:多媒體、各種平面圖形。
生:七巧板、簡單圖形學具、少先隊中隊旗實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創設情境導入:同學們都玩過七巧板吧,在七巧板里都有哪些圖形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2、你能用七巧板拼出什么圖形來?指幾名學生用七巧板拼出圖形,并展示。
通過學生拼出的圖形引出組合圖形的定義: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簡單圖形組成的大的不規則圖形叫組合圖形。
3、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求組合圖形的面積。(板題:組合圖形的面積)
二、互動新授
1、談話:在實際生活中,有許多圖形都是由幾個簡單的圖形組合而成的。出示教材第99頁的各種圖形。
這些組合圖形里有哪些是學過的圖形?同學們試著找一找。
小組合作,嘗試找出情境圖中的組合圖形是哪些圖形組成的,并交流匯報。
2、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組合圖形?請同學們說一說。
學生可能會想到:廚房里的三角架、房子的分布圖、桌子等。
3、引導思考:關于組合圖形,你還想研究它的什么知識?
4、出示教材第99頁例4:一間房子側面墻的形狀圖。
引導學生觀察圖并思考:怎樣計算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
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說一說是怎樣分的,然后再算一算。集體匯報。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01頁“練習二十二”第1題。
2、完成教材第101頁“練習二十二”第2題。
3、完成教材第101頁“練習二十二”第3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組合圖形的面積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簡單圖形組成的大的不規則圖形叫組合圖形。
5×5+5×2÷2 (5+5+2)×(5÷2)÷2×2
=25+5 =12×2、5÷2×2
=30(2) =30 (2)
【組合圖形的面積教案(精選3篇)】相關文章:
組合圖形的面積說課稿11-04
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11-12
《組合圖形的面積》的聽課筆記08-20
圖形的分類教案04-08
圖形特征教案04-06
有趣的圖形寶寶教案04-18
認識立體圖形教案04-18
小班數學教案有趣的圖形教案04-18
有趣的圖形寶寶教案15篇04-18
中班數學多變的圖形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