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內容:
搭積木
教學目標:
1、借助熟悉的物體,使學生正確用數表示20以內這些物體的個數。
2、使學生根據11至20個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進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是重點;
難點:動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是難點。
教學方法:
實物演示法、操作法。
課前準備:
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一: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一)搭積木(出示圖片:說一說1)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搭積木的游戲嗎?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兩摞積木在列算式時遇到了困難,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3、根據圖意誰能列出相應的`算式?
教師板書:10+5=1516-2=14
4、為什么這樣列算式?說一說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兩摞積木,左邊一摞是十塊,右邊一摞是三塊,明明又放上了兩塊一共是十五塊,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兩摞積木,左邊一摞是十塊,右邊一摞是十八塊,拿走了兩塊是十四塊,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結
我們通過觀察畫面,動腦思考幫助明明和丁丁解決了他們搭積木情況,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積木的塊數、你們真聰明。
二、活動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識
1、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表示一個十(畫圖、用學具盒里的東西或其它物體都可以)。
2、請你任意添加一個圖或其它物體的個數,組成一個算式,看誰組的多。
3、小組內交流,說一說圖意和算式是怎樣組成的(出示圖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舉出一列說一說計算的方法
一個十添加一個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個十和一個一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組成的,拿走了一根還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組成的,拿走了十根還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三、教師小結
我們通過動手操作,列出這么多的加減法算式,這充分體現了你們善于動腦思考的結果。
板書設計:
搭積木1
3+2=5 13+2=15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一年級人教版教案02-24
小學一年級數學左右教案02-23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23
小學數學教學教案04-09
小學數學的教案03-29
小學一年級數學找規律教案04-11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3-29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蘇教版教案02-14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3-29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