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古詩教學教案《游子吟》

時間:2020-10-30 17:00:5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古詩教學教案《游子吟》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古詩教學教案《游子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古詩教學教案《游子吟》

  中班古詩教學教案《游子吟》1

  設計理念

  這首詩以一個極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細節,揭示了偉大的母愛。這一平常而又有骨肉親情的生活場景,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經歷。在識字、朗讀、理解等各個教學環節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利用古詩精練的語言,讓學生美美地朗讀、背誦,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實際感受偉大的母愛。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認識7個生字,會寫6個字。交流識字方法。

  2、從詩中受到啟發,學習感受母親的愛,并學習關心自己的母親,在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感受古詩語言的精練,喜歡讀古詩。

  教學準備

  學生:觀察母親的言行,感受母親對兒女的愛。

  教師:生字卡片,朗讀錄音,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好媽媽》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詞,朗讀并背誦古詩,感受母親對兒女的關愛,能關愛自己的父母。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歌曲,引出課題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大家非常熟悉的歌,你們想不想聽呢?放《世上只有媽媽好》。

  師:是的,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就是母愛,的確,這份愛讓我們刻骨銘心,不盡感激。

  3、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唐代詩人孟郊寫的一首歌頌母愛的詩《游子吟》。(板書:游子吟)

  游子:古人把離家在外的人叫“游子”。“吟”是詩歌的一種形式。

  二、合作學習,初讀古詩

  師:請孩子們自由地讀古詩。

  1、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初讀古詩。

  2、學習小組長拿卡片,讓其他同學讀。同學間相互糾正字音的落實情況。

  3、抽生讀古詩。師相機范讀。

  三、再讀古詩,讀出韻味

  1、學生自讀古詩。師:在讀中,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問題,愿意互相說一說嗎?(可以同桌講,也可以小組說,誰認為自己說得好還可以站起來說。)

  2、自己在哪些地方不懂,提出來。體會“寸草心”“三春暉”。

  四、觀察圖景,感悟古詩

  1、學習“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多媒體課件展示:夜深了,油燈下,母親還在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

  (1)師:你看到了什么?(母親燈下縫衣服)

  (2)母親此時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學生自由表達,從多方面感知母親對兒子的愛)

  (3)說說你對詩句的理解。

  2、學習“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多媒體課件展示。

  靜景:陽光下,路邊生機勃勃的小草。

  動景:第二天清早,太陽出來了,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

  師:第二天清早,太陽出來了,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此時,母親會說些什么呢?孟郊的感受是什么呢?(學生自由說)師:孟郊撫摸著身上的衣服,注視著那又細又密的針腳,心里想,母親的慈愛,不就像這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嗎?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板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在這里,作者把母親對自己的恩情和太陽對春草的恩情相比,表達了作者對母愛難以回報的感嘆,讓我們把對父母的愧疚,對父母的熱愛融入自己的朗讀中。

  五、讀議釋疑,體會古詩

  1、學生齊讀古詩。

  2、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這首詩,看誰讀得最好。(找伙伴讀、找老師讀、自己讀、男女生對讀、表演讀。)

  3、老師有一位朋友,他非常喜歡這首詩,還配了音樂,你們想聽聽嗎?再次投映圖景,播放課文配樂的朗讀錄音,讓學生與詩人的感情產生共鳴,真正體會慈母對兒女的深情,激發孩子們對母親的熱愛之情。

  4、老師從你的語言和動作中感受到了你們就是孟郊,誰來吟詠這首詩?(指名吟詩)你覺得他吟得怎么樣?

  5、看著同學們吟得這樣好,老師也想讀一讀,好嗎?讀完后給我評評。

  六、自學古詩,再現創新

  師:孩子們,你們真棒!這首詩用簡潔直白的語言,給我們展示了慈母不辭辛苦,為臨行的孩兒飛針走線的細節,讓我們感受到了母親對兒子的無限關心和愛護。這樣的母親怎不值得我們深情贊頌?你的媽媽關心你嗎?怎樣關心的呢?(學生自由說)

  師:既然你的媽媽那么關心你,那么愛你,你該怎樣對待你媽媽呢?(學生自由說)

  多媒體課件:播放歌曲《好媽媽》,再現圖景(雨天接“我”回家,深夜送“我”上醫院;媽媽下班累了,“我”端上熱茶,給媽媽揉肩。)

  七、指導書寫

  1、教師在田字格里范寫一遍生字(提示:注意筆畫筆順)。

  2、師:“歸”、“臨”分別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呢?(感知左右結構的字)

  3、師:“密”、“游”由哪些部分組成?(感知上中下、左中右結構的字)“遲”呢?(半包圍結構的字)

  4、口頭擴詞練習。

  八、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中班古詩教學教案《游子吟》2

  教養目標

  1、理解詩意,能說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2、能感情朗誦,背誦并默寫古詩。

  教育目標

  1、感受詩人的情感,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2、感受詩人對偉母愛的歌頌,陶冶純潔高尚的`情感。

  發展目標

  1、通過學習,提高學習古詩的能力,培養記憶能力。

  2、培養想象能力和聽說的能力。

  重點:學習古詩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通過讀懂詩句,體會作者對母愛的頌揚,并結合生活實際談母愛。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感情導入

  1、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詩以它的意境深遠、含義深刻、瑯瑯上口的獨特藝術魅力迎得了人們喜愛。無數才情橫溢的文人詩客更是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創造出無名篇,更留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名句。誰能背背你喜歡的詩篇呢?

  2、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詩篇或片段。

  二、回顧學法

  1、學習古詩前,讓我們一起來回憶學習的方法。

  2、出示學法:

  (1)一拆:把詩句拆成一個個獨立的詞。

  (2)二釋:采用換詞、擴詞的方法來解拆出的詞語

  (3)三理:有些詩句因壓韻、平仄等需要,采用了倒裝句式,因此翻譯時要適當調換詞序、句序。

  (4)補連:由于古詩語言有凝練和跳躍性大的特點,翻譯時在詩句的詞與詞或句與句之間適當增加一些成分,使詩句的意思連貫起來。

  3、小結:我們欣賞詩的語言美、意境深刻,就必須學會運用這四種自學方法來讀通、讀懂古詩。

  三、新授

  1、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詩題。

  (2)根據預習的情況對古詩質疑。介紹時代背景: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作。

  (3)范讀詩文。

  (4)學生練讀,粗知大意。

  2、解字詞,悟詩意。

  (1)回憶學習方法。(拆、釋、理、補連)

  (2)自學一~四行詩句。

  A學生用“拆、釋、理、補連”的方法進行自學。

  B小組自學討論、交流。

  C質疑。

  (3)反復誦讀加深理解,并在讀的過程中在腦海里想象畫面。

  (4)感情誦讀,小組讀、賽讀、評讀。

  (5)遷移學法,自學五、六行詩句。

  A小組交流自學。

  B學生匯報。理解兩行詩句的含義,再說說抓住哪些關鍵詞來理解?

  C此時,你的腦海中會呈現出母親關愛你們的一幕幕嗎?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品讀五、六行詩句。(賽讀、評度、小組讀)

  3、連句意、明詩意。

  (1)邊誦讀,邊把詩句意思串聯起來。

  (2)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詩意。

  4、想詩境、悟詩情。

  反復吟誦,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詩人對偉大母愛的贊頌。

  5、誦詩文、入意境。

  6、感情背誦。

  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著油燈的微光為子女縫制衣服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說說。

  板書:略。

  中班古詩教學教案《游子吟》3

  一、活動名稱:

  大班語言古詩《游子吟》

  二、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含義,了解母親的辛苦和對孩子的慈愛之情,并認識“慈” “縫” “恐” “遲” “歸”等字。 (重點)

  2、能夠按照古詩的韻律和節奏有感情地進行朗誦。(難點)

  3、感受濃厚的愛媽媽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古詩掛圖、幼兒用書第1冊第14—15頁,錄音機、磁帶;字卡“慈”、“縫”、“恐”、遲”、“歸”;字條:“孟郊”、“游子吟”。

  2、知識準備:回想媽媽是怎樣愛你的。

  3、空間準備:幼兒圍成半圓形坐。

  四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提問的方式,知道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

  1、師生演唱歌曲,引發幼兒的情感。

  (1)師:“你們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嗎?”(師生共同演唱這首歌。)

  (2)師:“唱了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3)師:“你知道世界上哪種愛是最偉大的嗎?”引導幼兒說出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根據自己的理解,想一想為什么大家都這樣說。

  2、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安靜取書。

  小結:無論是古時候的人,還是現在的人,都愛自己的母親,都在歌頌母愛的偉大。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一位唐代的詩人——孟郊。這位詩人就寫了一首關于母親的詩。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古詩《游子吟》。”(教師出示字條“孟郊”和“游子吟”。)

  (二)、通過閱讀、講述、提問的形式,理解古詩的含義,了解母親的辛苦和對孩子的慈愛之情。

  1、請幼兒將書翻到第3頁,和乖乖熊一起看圖畫。

  (1)師:“從左到右觀察畫面,畫面中都畫了些什么?”

  (2)師:“這位老母親在做什么?猜一猜,她在想什么?”(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回答問題。)

  2、播放錄音,請幼兒和乖乖熊一起欣賞古詩。

  (1)師:“這幅圖究竟講了一件什么事呢?我們一起聽一聽大詩人孟郊寫的這首古詩就知道了。”

  (2)師:請幼兒閉上眼睛,聽古詩。

  (3)師:“這首古詩的名字是什么?”幼兒回答,教師出示字條“游子吟”。

  3、請幼兒欣賞古詩,教師巡回指導。

  (1)師:“你認為這首古詩說了一件什么事情?”(請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初步理解回答問題。)

  小結:教師手指大書為幼兒講解古詩大意:“慈母手中拿著針線,正給準備外出遠游的兒子縫制衣服。母親擔心兒子走后遲遲不回來,就把衣服的針腳縫得密密的,使它更結實,更耐穿一些。”教師應根據本班幼兒的情況解釋詩意。

  (三)通過欣賞、誦讀的形式,引導幼兒嘗試古詩的節奏和韻律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1、引導幼兒嘗試和教師一起朗誦古詩。

  2、引導幼兒運用表情、動作等大膽表現古詩所表達的感情,并再次嘗試朗誦。

  3、教師組織幼兒通過個別、小組、集體等朗誦形式進行朗誦表演,表達對母親的愛。

  4、聽音樂收書。

  小結: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古詩《游子吟》,從詩中我們感受到媽媽為我們獻出了無私的愛,在“三八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為媽媽做一件事情,使她感受到我們對她的愛。

  五、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投放各種彩紙、卡紙、剪刀膠水等材料,供幼兒制作“三八”節的禮物,從而表達對媽媽的愛。

  重點分析:在活動(一)(二)中完成,解決方法:談話法、提問法、閱讀法。

  難點分析:在活動(三)中完成,解決方法:欣賞法、小組朗誦法、集體朗誦法。

【中班古詩教學教案《游子吟》】相關文章:

游子吟大班古詩教案12-05

古詩主題教案《游子吟》素材12-05

游子吟古詩新唱教案12-05

古詩吟唱游子吟教案10-28

游子吟中班語言教案11-10

幼兒園古詩《游子吟》教案01-30

游子吟古詩幼兒園教案12-05

游子吟古詩教案幼兒園12-05

學前班古詩游子吟教案12-05

幼兒園古詩游子吟教案12-0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变态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最新 | 亚洲狠狠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久 |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在线 | 又大又黄又爽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午夜国产人成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