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撕貼畫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撕貼畫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利用五顏六色的彩紙、廣告紙、彩色報紙等材料撕貼出一幅有趣的畫。
2.通過思考、比較、想象與討論,使學生感知繪畫與撕貼畫的畫面效果的不同。在設計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操作中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欣賞比較中提高學生審美趣味,在拼貼中了解撕紙方法和粘貼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在合作中感受創造活動的樂趣。
3.通過與同學合作一起收集廢舊掛歷、廣告紙、彩紙等,增進合作意識、集體意識,體驗成功感。并且在作業過程中養成專心、細致和耐心的作風。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膠水(固體膠),收集廢舊彩色報紙、廣告彩紙、白紙、垃圾袋。
(教師)課件、范作、水彩畫(或其他繪畫形式的作品)、撕貼畫、彩色報紙、廣告彩紙、白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導入,激發興趣。
(1)欣賞幾幅作品:點彩派畫家的代表作品、學生作品(蠟筆水彩或水粉風景)、《海神頭像》(馬賽克拼貼畫)、剪紙作品(或撕紙作品)、《京劇臉譜》(彩紙撕貼畫)。談話:你覺得這些作品和繪畫作品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點?
(提示:在這里欣賞比較的作品數量和形式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比較,了解撕紙拼貼畫的獨特魅力)。
(2)討論交流:①仔細觀察這幾幅作品在技法上有什么不同?②風格上有什么不同?③你更喜歡哪幅畫?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我的發現”。
(3)學生匯報。(匯報中說說哪一幅畫是用撕開的彩紙拼貼出來的。)
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用彩紙來制作一幅美麗的“撕紙拼貼畫”。
2.傳授方法,師生互動。
(1)撕:“你們以前用紙撕過圖形嗎?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紙撕開的?”
邊撕邊示范邊講解:①先把紙張撕成小塊面;②雙手捏住紙片,右手的拇指、中指緊捏線痕,左手拇指指甲配合食指,按紙的走向,自然地轉動右手所捏的紙面,雙手密切配合。
(2)拼:請學生把撕開的彩色紙片展示在投影儀上。紙片的形狀各種各樣,你們想一想它們像什么?
(3)貼:教師參與到活動中和幾個學生一起來合作表現“接力貼畫游戲”,創作出一幅簡單的作品,以此演示“撕”與“貼”的整個過程。(提示:在學生和教師的互動練習中,建議把紙片撕得稍大些。鼓勵學生大膽隨意撕紙,認知撕紙的多種方式,在演示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撕貼的步驟,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3.小組合作,表現創意。
出示課件,提供集體創作的建議:
(1)討論表現的內容主題和表現方法。
(2)分工合作,組織隨意撕紙活動。(四人小組合作進行。)
(3)根據撕下來的紙片進行拼圖,然后粘貼在底版紙上,組成一幅有趣的畫面。教師提示:撕貼時將要撕的圖形在紙上擺一擺,然后粘貼成畫。
(4)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提示:在練習中提醒學生撕紙的方法和粘貼的技巧,注意色彩搭配恰當,才有很強的表現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增強小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4.展示作品,師生評價。
(1)每一組把貼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自評、互評作業。
(2)選出典型作業,全班評,教師小結。
(提供評價建議:①作品表現色塊的大小、色彩搭配是否恰當;②作品表現的內容是否有創意,與眾不同;③作品表現的工藝技巧性與撕的韻味是否統一等。)
5.小結談話,課后拓展。
教師小結:今天同學們學會了用手撕出各種形狀的紙片,并且粘貼成畫,使小紙片變成我們熟悉的形象。今后我們要更加關心身邊事物的色彩、形狀,展開我們豐富的聯想,收集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創造出更多更美的畫面。
學生課外的經驗積累:尋找馬賽克拼貼畫、剪貼畫和點彩畫,進行比較研究。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廢舊膠水(固體膠)、廢舊彩色報紙、廣告彩紙、白紙、垃圾袋。
(教師)課件、范作、剪貼畫和點彩畫、撕貼畫、彩色報紙、廣告彩紙、白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比較,啟發談話。
(1)出示剪紙拼貼畫、撕紙拼貼畫。談話:①這兩幅畫漂亮嗎?②是用同樣方法完成的嗎?
(2)比較分析:①這兩幅畫在技法上有什么不同?②風格上有什么不同?③哪幅畫更富有童趣?
2.結合教材,激發創意
【幼兒園小班撕貼畫教案范文】相關文章:
小班撕紙教案雞媽媽找蛋04-01
中班美術樹葉拼貼畫教案04-20
《撕紙添畫》教案教學設計04-20
大班美術創意拼貼圓形貼畫教案04-14
小班社會逛逛幼兒園教案04-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貓釣魚》03-24
幼兒園小班教學活動教案范文合集7篇04-18
防詐騙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