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政治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年級政治教案1
一、內容標準
針對學生交往自己交往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營造和諧得人際空間,懂得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贊美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傾聽、表達贊、美的技巧。
二、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善于與人交往,交往中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贊美他人,努力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
(二)能力:初步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交往技能,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
(三)知識:了解基本的交往技能,初步掌握人際交流與溝通的技巧。
三、重點難點:
交往講藝術是本節課的難點。交往是一門學問,要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叫要站我基本的交往藝術,本項么引導學生重點掌握三種基本的交往技巧。
四、教法與學法:
教法:在教學方法上,以學生參與性的教學活動為主,以講解為輔,重在引導。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從多個角度呈現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
學法:采用啟發式 、討論式以及講練相結合的自主學習。
五、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主要針對學生自己交往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營造和諧的人際空間。引導學生重點掌握三種基本的交往技巧: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贊美他人。本課由三個層次的內容組成。第一層次:學會傾聽;第二層次:學會表達;第三層次:學會贊美他人。
交往是一門學問,本身很復雜,要成功地與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要了解人際交往的規律,掌握基本的交往藝術。只有掌握了規律,才能使自己在人際交往中占主動,建立良好的人際氛圍,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從中學生的交往狀況看,一方面中學生渴望自己有許多朋友,渴望被人們所接納和歡迎,另一方面因為缺乏交往技巧,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遇到不少障礙。因此要通過學習和訓練,來培養和提高中學生交往的基本技能。教學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交往狀況,選取貼近學生的事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深入淺出地對學生進行交往技巧的教育。
六、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課前預習新課并搜集交往技巧方面的事例。
七、教學過程:
自測導入:
教師:我們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受大家歡迎的人,可我們是不是真的討人喜歡呢?做做下面的測試題就知道了。
多媒體課件展示:
1:測一測
2:每個問題只回答“是”或“否”。
(1)是不是很容易生氣?
(2)如果有人贊美或幫助了你,你是否向他說“謝謝”?
(3)別人尷尬時,你是否覺得十分有趣?
(4)你是否很容易展露笑容,甚至在陌生人面前也如此?
(5)你是否認為禮貌對男生無足輕重?
(6)在你的談話或信中,你是否經常顯露自己?
(7)跟別人談話時,你是否一直很注意他?
(8)你對商店售貨員是不是跟對你的朋友一樣有禮貌?
老師一邊讀學生一邊做。
教師:記分方法是每題1分,1、3、5、6題答“是”計0分,答“否”計1分;2、4、7、 8題答“是”計1分,答“否”計0分。我們算一算自己得了多少分?
(通過讓學生舉手的方式了解一下得分在7~8分、6分及5分以下學生的`大體比例)
教師:得到7~8分的同學,你在社交中很受歡迎。 得到6分的同學,你比較懂社交中的禮儀,但做得還不夠,因而受歡迎程度一般。得到5分以下的同學,你不太注意社交中的禮儀,還需要努力。
通過自測,我們可以看出,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除了要注意社交禮儀外,還要掌握一定的交往藝術。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探討的內容:交往講藝術。
八、板書設計:略。
八年級政治教案2
【教材分析】
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根本價值追求。“承擔責任”的話題不僅是思想品德學科重要的知識,也是對初中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部分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生活和成長的軌跡,學生在認識自我、學會與他人交往、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的基礎上,學會對自己負責、對集體負責、對國家和社會負責。由于教學對象及其使用的教材版本不確定,因而在本節內容的安排上,本人主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實際,明確作為不同身份和角色的人應該承擔的不同責任,然后通過現實對比理解承擔責任的意義,并初步知道自己怎樣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學情分析】
社會越發展,越需要負責任的公民。從學生的認知特點來看,由于“責任”的概念相對比較抽象,學生雖然對“責任”有所耳聞,但對責任心、責任感、責任意識等還沒有明確認識,一些學生的“責任”的概念模糊。通過課堂教學準確認知責任,理解責任的概念,是學生全面、準確掌握知識的客觀需要。另外,從學生的思想實際來看,一些學生缺乏責任意識,不能夠正確認識責任與身份的關系,在思想和行為上推諉責任,不愿或不能夠主動承擔責任;還有一些學生不能全面認識承擔責任所獲得的回報與付出的代價之間的關系。因此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使學生逐步具備負責任的情感和態度,自覺成為一個富有責任感的公民,也是學生心理、品德健康成長的需要。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對做一個負責任公民產生認同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不斷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提高負責任的能力,能夠自覺地承擔起對自己、對他人及對社會的責任,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以勇于負責任為榮,以逃避責任為恥,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二)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判斷能力;提高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采用多種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與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歸納、表達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知識目標:
知道責任的含義及來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懂得每個人應該對自己、他人、集體及社會負責,知道自己應該承擔的具體責任;知道負責任的表現和意義,了解不負責任的后果;
【課程標準依據】
本單元的內容主要是圍繞課程標準第一部分“成長中的我”之“自尊自強”以及第三部分“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之“承擔社會責任”的內容編寫而成,具體內容標準為:
1、知道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理解承擔責任的代價和不負責任的后果,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
3、體驗行為和后果的關系,知道每個行為都會產生一定后果,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教學重難點】
負責任的意義和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教學方法】
情境分析法、角色體驗法、活動探究法、小組合作法、討論法、講授法等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成長帶來責任 少年的責任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激趣引題】
故事啟迪:通過多媒體展示《烏鴉兄弟》因不能及時承擔修窩的責任最終凍死的故事。讓學生明白不負責任的危害,從而初步感悟到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人。
(設計意圖:以創設情景引領課堂,想在情景中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能讓學生很快地明白情景的意圖,從而迅速地進入課堂的主題。從而導入新課: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一、成長帶來責任(板書)
1、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多種社會身份(角色)
【解疑導拔、合作探究】
你來判斷: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一組圖片讓學生說出他們的身份以及相應的責任。然后得出:
2、每一種社會身份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設計意圖:考察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初步感知責任與身份有關。)
角色體驗:讓學生將自己置身于自己置于家庭、學校、集體、社會環境之中,談談自己對每種角色所應承擔責任的認識。學生說后教師總結并屏示結論:負起我們的責任。
(設計意圖:緊密聯系學生自身,貼近生活實際,讓學生初步感知自己身上相應的責任。)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總結:
責任的來源: 法律規定、道德規則、傳統習俗、分配、職業的要求等。
責任是一個逐漸增加的過程: 隨著我們成長、成熟,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也將越來越重。
二、少年的責任(板書)
榜樣的力量:播放王昱人、王昱權姐弟倆的故事
師問:王昱人、王昱權姐弟倆的故事對我們有什么啟發?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同齡人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負責任的視頻,感悟到負責任的重大意義,明白只有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個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負責的人,才能適應社會生活,才能得到尊重和肯定。,從而在同齡人榜樣的激勵下決定向他們學習,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培養自己的責任意識和能力,引出下一個環節:做一個負責人的公民。)
學生:……
教師:點評、總結并板書:
1、我們應該對自己負責————努力學習,塑造自我
2、我們應該對他人負責————關心愛護幫助他人
3、我們應該對集體負責————為集體增添榮譽和力量
4、我們應該對社會負責————以良好的行為創造美好社會
課堂總結:心靈寄語
人的任何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社會后果,有責任感的人,勇于承擔應負的責任,不推諉,不逃避,能夠自省自律,制止自己做錯事。
第二課時:做有責任感的人
導入新課:
品讀故事:我國加入WTO以后,首席談判龍永圖在《實話實說》欄目中講述了一個令人感慨的故事:他到瑞士訪問的時候,在一個洗手間里,他聽到隔壁小間里一直有一種奇特的響動。由于這響動時間過長,而且也過于奇特,因此不覺吸引了他的好奇。于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通過小門的縫隙向里探望。這一看使他驚嘆不已。原來,小間里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馬桶的沖刷機構。一問才知道,是這個小男孩上完廁所以后,因為沖刷設備出了問題,他沒有把臟東西沖下去,因此他就一個人蹲在那里,千方百計地想修復那個沖刷設備。而他的父母、老師當時并不在他的身邊。
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三、做有責任感的人(板書)
【明確強化、實踐探究】
聚焦社會:讓學生列舉社會上或身邊的負責和不負責的事例并分析其影響。
(設計意圖:緊密聯系社會實際,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初步感悟不負責任的的危害和負責任的意義。)
學生:……
教師:點評、總結,并屏示不負責任的危害和負責任的意義。
放眼世界:屏示外國人是怎樣做的?讓學生上臺來在屏幕上點擊并介紹相關國家的材料。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國外對責任重視和要求,找到自己的差距,下決心增強責任感,做一個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負責任的人。培養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引出下一個環節: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培養責任感)?]
我想對你說:
(設計意圖:情感升華,以情導行,激起學生要做一個負責任公民的決心并思考如何去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教師板書:怎樣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學生:……
教師:點評、總結并屏示:怎樣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1、樹立負責任的人生態度
2、學會分析事物的因果關系
3、養成先思考后行動的習慣
4、對因為自己的錯誤或無意中的過失造成的不良后果,要敢于承擔責任,同時應該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情感升華、引申探究】
收獲共享:讓學生談談學習本課的收獲或感想。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培養鍛煉學生對所學知識脈絡的梳理、歸納總結能力)
牢記我的責任:讓學生齊聲朗誦,牢記自己的責任,激勵每位同學去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設計意圖:通過齊聲朗讀我們的責任,升華情感,讓學生銘記自己的責任,做個負責任的人,強化本課目標)
歌曲欣賞: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設計意圖:通過歌曲欣賞升華學生的思想情感,讓學生明只有負責任的人才會贏得自尊自信,才能創造美好和諧的生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明天。)
課后實踐:自我反思
(設計目的:通過這一環節,培養鍛煉學生自我反思能力,找出差距和不足,采取相應措施補缺補差,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的責任意識和能力,不斷完善自我,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從而達到知行統一。)
板書設計:略。
【八年級政治教案范文】相關文章:
初三政治《感悟青春》教案03-16
八年級上政治試卷08-17
初二政治說課稿范文01-17
八年級下冊英語教案教學設計范文04-11
八年級上冊《答謝中書書》教案范文12-28
八年級下冊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總結范文12-17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政治期末試題及答案06-09
我知我家 初二上冊政治教案03-16
八年級《觀潮》優秀教案09-28
八年級語文上冊《湖心亭看雪》教案范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