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賣報歌》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音樂課《賣報歌》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賣報歌》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賣報歌》使學生了解解放前貧窮兒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指導學生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這首歌。
3、認識降號及一個降號調各音的位置,通過視唱,模唱,初步熟悉一個降號調各音的位置。
4、介紹人民音樂家聶耳,了解男聲齊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勞動歌曲的風格特點和音樂形象。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1.《賣報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現的情緒又與一般歡快,活潑的歌曲不盡相同,教師應啟發學生正確認識與表現音樂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
2.一個降號調各音位置。重點介紹聶耳創作思想,以及他創作的歌曲所產生的社會作用,讓學生了解什么才是優秀歌曲,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
課前準備:
掛圖,錄音機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檢查坐姿。
二、發聲練習
1=F 2/4
5 5 4 4 | 3 3 2 2 | 1 - | 1 0 |
yi ya yi ya yi ya
三、簡介聶耳
1、導入(聽國歌):同學們,每當你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高舉起右手,向莊嚴的五星紅旗敬禮時,腦海里一定閃現出一個個畫面,你仿佛看見什么?
總結:《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叔叔為電影《風云兒女》創作的主題歌。
2、簡介聶耳:欣賞了莊嚴雄壯的國歌,你們一定想認識這首歌的曲作者聶耳叔叔吧。(出示聶耳畫像,邊掛邊說:這就是聶耳叔叔)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聶耳叔叔的故事,聽聽,唱唱他寫的歌。
板書:聶耳叔叔和他的歌。指讀:聶耳
繁體字聶耳的名字是這樣寫的(板書)。看看有什么特點?哇,他的名字是由四個耳組成的,聶耳早先名字叫聶守信,后來為什么改名為聶耳呢?我們來聽個小故事。
(放錄音:聶耳的耳朵)
總結:聶耳的耳朵是平時練出來的。
四、學唱《賣報歌》曲譜
1、聶耳叔叔還為我們寫了一首至今還在傳唱的歌,這首被列入20世紀華人經典作品。你們知道是什么歌嗎?(放錄音學生回答)
2、簡介報童“小毛頭”
3、欣賞歌曲錄音。
請同學們說出歌曲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4、出示歌曲名稱。
簡單介紹:這首歌一直在少年兒童中廣為流傳。歌曲的樸實、生動的語言,深刻表現了舊社會報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時它又表現了報童們對明天充滿了希望。
2、引導學生分析歌譜中使用了幾個音。(do re mi sol la)
4、在學生默唱后,請個別學生分部視唱,再全體學生視唱。
5、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幾個樂句。(4+4+4+4)找出相同句與不同句,貼上標記。唱一唱,每樂句的結尾音是否相同。
6、難點訓練:
A、5 3 5 3 2 | 1 3 2 |
B、3 3 2 | 6 1 2 |不能唱成3 3 2· 1 | 6 1 2 |
7、在老師伴奏下完整地視唱歌譜,錯處老師及時指導糾正。
五、課堂小結,下課。
教學反思
整節課我以情感為主線貫穿始終,由今天學生所熟知的賣報紙自然的引出一位特殊的賣報人物——解放前舊社會窮苦人家的孩子-小報童,并以故事形式介紹了歌曲的作者及創作背景,自然的引出課題《賣報歌》,使學生感受到了小報童悲慘的生活環境,把學生很快的帶入特定的情境中,接著通過欣賞、感受、學習歌曲,進一步的感受并發現小報童對待這種悲慘的生活環境的態度——樂觀、自信、向上!讓學生對比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刻認識到多么值得珍惜,要學習小報童在逆境中要樂觀、向上的去面對。
本課的教學環節設計為情境導入——教師范唱表演——-學生感受——學唱歌曲——情感處理——總結。
在整節課中體現:
一、注重音樂的本質特點——感受。首先為學生創設歌曲中特定的情境,為學生更好的感受歌曲打下基礎,其次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聆聽的習慣,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通過聆聽來感受歌曲的旋律、節奏、速度、情緒等,通過對歌曲進一步的理解,感受到歌曲三段歌詞表達了不同情感,通過不同的適合歌詞表現內容的節奏、速度、力度就能生動的表現出來。從而懂得這些音樂元素的變化會表達出不同的情感。
二、音樂的思維特點——想像。我讓學生在學會歌曲后,通過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對歌曲進行生動的表現,每個孩子都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用不同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進行生動的表現,并展示了自己的才能,用音樂打開學生想像的大門,從小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三、注重音樂的組織特點——民主。在歌曲學習中,我采用了師生共同學習、學生自學、齊唱、接口唱等教學形式,體現了新課程中生為主體,師為主導地位,注重學生感受,放手給學生參與音樂實踐的空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讓學生在自信心的增長中獨立自信的表現音樂,并喜歡上音樂。
四、注重學生評價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課堂中敢于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的優缺點,教師在此過程中給與正確肯定,體現評價的真正價值。
但課堂中依然存在不足,對學生傾聽的不夠,指導就會不及時、不到位,再有還需加強課堂的駕馭能力及隨機應變能力。
《賣報歌》教案2
教學內容:歌曲《賣報歌》
知識與技能——認識童聲
編創與活動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唱《賣報歌》,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游戲,手勢,介紹,聽唱的方法學會歌曲。
3、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童聲,能正確聽辨童聲音色;能自主選擇打擊樂器為本課歌曲伴奏。教學重點:學唱歌曲《賣報歌》。
教學難點:能用歡快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賣報歌》,并能背唱歌曲。
教學方法:游戲法、聽唱法、介紹法、討論法
課時:一課時
教具準備:口風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復習歌曲《郊游》
三、八孔豎笛課課練
1、認識八孔豎笛。
2、學習do、re、mi、fa、sol五個音。
3、練習吹奏這五個音。
四、新課教學——《賣報歌》
1、用游戲的方式做書上(第10頁)的聽音練習,導入歌曲學習。
(1)將四組音分別標上一個小報童,師先唱唱名,學生聽辨是哪一個小報童唱的?
(2)師用秦彈奏,學生聽,說出報童的序號后模唱出來。
(3)請幾名學生分別唱出老師彈奏的音組,其他學生排出順序,并說出同學的名字。
2、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師生邊聽歌曲邊用手勢表示歌曲2/4拍的強弱規律。
3、復聽歌曲,啟發學生用簡要的語言描述歌曲表現的內容。
4、生聽后表述。
5、師簡介音樂家聶耳及《賣報歌》的創作小故事。
《賣報歌》有聶耳作曲,寫于1933n年底。音樂家聶耳創作群眾歌曲,注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他創作《賣報歌》有這樣一個故事:小毛頭與《賣報歌》(見教參25頁)
6、生按節奏輕聲朗讀歌詞,注意聲音位置、長短、音色的控制。
7、跟琴自學歌曲第一段歌詞,注意歌詞吐字清晰,掌握一字多音的唱法。
8、跟琴完整演唱歌曲,著重感受歌曲跳躍、活潑的音樂情緒。
9、根據歌曲三段歌詞內容的不同,和學生一起討論如何作速度變化的處理。
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報童等派報時的焦急心情;
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力度稍弱,表達了報童內心的凄苦;
第三段最后一句詩全曲的高潮,可唱得強些,以表達報童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心情。
10、音樂知識——介紹“童聲”
少年兒童在變聲前的嗓音叫童聲。童聲的特征是:帶有稚氣,音色清脆,音量不是很
大,男、女童聲在音色、音域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區別。兒童唱歌的聲音不同于兒童單純的發聲或說話的聲音。它應具有音樂性(包括樂感、節奏、音準、音量等)的歌唱吐字、咬字兩個基本因素。
11、用自然的童聲演唱《賣報歌》,并讓學生相互傾聽優美的童聲。
12、出示“編創與活動”中要求的三件打擊樂器,請三位學生自由選擇樂器,相互討論編配節奏,為歌曲伴奏。
師指導:節奏編配要簡單,第一、二、四句由沙槌和雙響筒敲擊,第三句由三角鐵敲擊,形成音色對比。
13、在三位學生的伴奏聲中,完整演唱歌曲。(不斷變換學生,讓更多的學生有參與伴奏的實踐機會)
五、總結、下課
《賣報歌》教案3
教學目的:
1、了解人民音樂家聶耳。
2、能學會唱《賣報歌》,積極參與歌表演。
重點:正確演唱歌曲。
難點:為歌曲伴奏,歌表演的動作協調。
教學過程:
1、律動:《幸福拍手歌》(師:在音樂聲中邊唱邊跳,心情愉快嗎?感到幸福嗎?)
2、師:今天在學新歌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紹一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創作者,知道是誰嗎?(聶耳)
師:我讓大家在課前搜集有關聶耳的資料,誰來說一下。
(生匯報)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歌曲就是聶耳創作的歌曲之一《賣報歌》。(板書課題)
3、聽錄音范唱
4、聽完這首歌,大家快速的看歌詞,談談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師:這首歌一直在少年兒童中廣為流傳,深刻表現了舊社會報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時又表現了報童們對明天充滿了希望。大家帶著這種感受一起來讀一下歌詞。
5、師:我們先來看第一段,曲調非常歡快,從跳躍的旋律中體會小報童邊跑邊跳的情景。
(分句學唱第一段,糾正錯誤處和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隨琴齊唱第一段。
6、師:第二段的歌詞表現了報童痛苦的生活,第三段歌詞則表現了報童對明天充滿了希望的心情。下面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隨音樂自學二、三段。(放伴奏音樂自學)
7、每小組選出一人演唱二、三段。
8、隨音樂齊唱整首歌曲。
9、師: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玩個節奏游戲,順便來考察一下大家的學習情況。(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邊唱邊為歌曲打節奏)。可進行兩遍,第二遍對第一遍的不足之處作以補充。
10、師:今天老師還想讓你們來體會一下當小報童的感覺!(請學生下地,自由的隨音樂進行歌表演)
11、師:老師這里有一個小故事,誰想當一回老師講給大家聽?(賣報歌的創作故事)
大家聽后有什么感受?說一說。(生回答)
12、小結: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通過學習《賣報歌》這首歌曲,讓我們懂得了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而努力學習。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這首歌吧!(隨琴齊唱《賣報歌》)
(課后反思:《賣報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老歌,其實,大多數的學生在沒教唱之前就會唱這首歌了,由于這首歌曲非常熟悉,學生普遍會唱一點,所以只學了一段,然后讓學生隨音樂伴奏自學二、三段,效果還是挺好的,小組學生匯報時,興致不僅高,唱的準,還會附加一些動作。
我為了達到課堂效果的'高潮,就設計了律動這一環節。讓學生隨著音樂做動作,“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學生個個喜笑顏開,蹦蹦跳跳,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喜悅的心情。但我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律動安排,忽視了讓學生更深的體會歌詞“不等天明去等派報”“耐饑耐寒地滿街跑”“痛苦的生活向誰告”中舊社會報童的苦難生活,這是本節課的一個失敗之處,而且由于時間上前松后緊,也沒有讓學生去發言、感受歌曲的教育意義。以后我會在教學設計上考慮的更完善一些,體現新課改理念,讓課堂更精彩。
《賣報歌》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樂曲《賣報歌》的創作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根據歌詞內容邊唱邊表演。
3、體會當時報童艱苦的生活,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初步了解樂曲創作的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能根據歌詞內容提示表演歌曲,體會當時報童艱苦的生活。
活動準備
1、故事介紹,報紙若干,歌曲錄音等;
2、聶耳照片、《賣報歌》視頻、幼兒用書;
3、教學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介紹歌曲作者
出示聶耳照片:小朋友們,認識圖片上的叔叔嗎?他叫聶耳,是我們中國偉大的作曲家,我們的國歌就是他作曲的。他還為我們小朋友作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賣報歌》,想不想來聽一聽?(播放歌曲一遍)
二、介紹歌曲譜曲背景
師:這首曲子聽起來怎么樣?這里有一個故事老師來講給大家聽。那是在1933年秋天的一個傍晚,聶耳約朋友出去散步,他邊走邊對朋友說:這條路上有一位賣報的小姑娘,賣報時喊的聲音很動聽,想讓他的朋友也聽一聽。當他們走到那里時,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來走去,匆忙地賣著晚報,她聲音清脆、響亮、有順序地叫賣著報名和價錢。聶耳走過去買了幾份報,同時跟她聊了起來,知道她父親有病,家庭生活困難。在回家的路上聶耳沉重地說:“很想把賣報兒童的悲慘生活寫出來,要請田漢(著名詞作家)或者安娥(田漢夫人)寫詞”。
過了幾天,安娥把詞寫好了,聶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詞念給她聽,然后問她有沒有不合適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說:“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銅板兒能買幾份報的話也寫在里邊,我就可以邊唱邊賣了。”聶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詞中添上了“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的句子。后來那位小姑娘真的一邊唱一邊賣,她的歌聲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來。現在聶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還活著,已成為白發斑斑的老人了。
三、學唱歌曲
1、師:這首曲子就是在當時這樣的情況下譜寫出來的,那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歌曲好嗎?
教師邊彈琴邊演唱歌曲一遍。(幫助幼兒逐句理解歌詞意思)
2、學習按節奏念歌詞。
3、參考幼兒用書,用動作記憶歌詞。
4、以多種形式學唱歌曲。
可以分小組唱、男女生輪唱等
四、根據歌詞內容提示表演歌曲
師:小朋友們,老師這兒有一張報紙,誰能夠根據歌詞內容來表演一下這首歌曲呢?(邊唱邊賣報)(提示幼兒一邊走一邊手里甩著報紙,嘴巴里說“賣報嘍,賣報嘍……”)(可以參考視頻)
五、移情教育
師:現在我們的生活好了,再也看不到賣報的小報童了,我們可以坐在明亮的大教室里讀書、學習,享受著父母、老師、小朋友的關愛,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在家聽大人的話,在幼兒園聽老師的話,做一個聽話的好寶寶,好嗎?
活動延伸
聽爸爸媽媽說一說舊社會報童的故事,再到自己平時路過的書報亭看一看,了解現在賣報人的生活和豐富多彩的報紙雜志,嘗試自己買一次雜志或報紙。
【音樂課《賣報歌》教案】相關文章:
賣報歌教案04-01
賣報歌教案04-01
賣報歌說課稿5篇11-13
賣報歌說課稿7篇11-08
小班音樂課活動《手指歌》教案(附反思)04-02
時間的歌音樂課件設計05-03
《上學歌》教案03-29
《水果歌》教案04-02
《螃蟹歌》教案03-31
五指歌幼兒園音樂課件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