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綜合教案:表現春天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綜合教案:表現春天,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合理布置畫面,表現春天的變化。
2、能用連貫完整的語言來描述春天,并運用上描述性詞語。
3、能大膽、主動地參與活動,初步獲得合作的體驗。
活動準備:
1、各種白紙、皺紙、蠟光紙、瓦楞紙供幼兒選擇。
2、油畫棒、顏料供幼兒選擇。
3、每組一張大的鉛畫紙(供布置用)、《楊柳青》及抒情音樂。
4、本次活動要在幼兒有一定的“春天”知識儲備基礎上進行。
活動過程:
一:畫春天
1、導入:“春天來了,我們小朋友真高興,今天,老師為你們提供許多材料(介紹材料),我們一起動手把春天搬到我們的畫紙上。”
2、提出要求:“不過,;這次我們有點難度,我們一個組完成一幅春天圖,每個組里的小朋友要分工、合作好,共同來完成!
3、幼兒分組操作(放《楊柳青》音樂)
⑴、幼兒要先商量,分工好,由每組組長負責。
、啤⒐膭钣變阂\用多種方法。
、、教師巡視,可適當作一些提醒,也可參與到一個組中,成為幼兒的一員來完成作品。
二:說春天
1、幼兒完成的春天圖依次貼好。
2、分別請每組幼兒來說說春天。(放抒情音樂)
3、要求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并用上描述性詞語
活動延伸:
第一層次:唱歌:歌唱春天第二層次:舞蹈:春天真美
活動說明:
這是一次根據季節的變化而進行的'中班主題生成活動,每一個活動子課題都由語言、藝術、觀察、實踐等幾方面交叉、綜合來完成教學目標。
主題網絡圖中的每一個小圓都表示我們已涉及或正待涉及的內容,有的活動是我們設計內容來完成的,如:《小蝌蚪》這一子課題是通過觀察認識、講述故事、繪畫、表演等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而有的活動是依靠平時的點滴積累來完成,如:《放風箏》只通過每天的嘗試來積累經驗,從中感受樂趣;還有的需要不斷交叉著來進行活動,如:《草地的變化》這一活動,不是帶領幼兒觀察一次就完成教學目標了,而要從初春開始一直到晚春,不間斷地帶領幼兒觀察、比較來積累知識經驗,從而獲得完整的認識過程。再如上面提到的《小蝌蚪》這一主題,當認識活動結束后,活動的延伸部分才剛開始——飼養小蝌蚪,在每天的觀察中去發現、去探索、獲取有關經驗。
上面設計的綜合活動是《春天》這一主題的最后環節《表現春天》中的活動之一。在活動進行過程中根據小朋友的興趣、意愿還有許多內容還沒有涉及,如:春天的竹筍、飼養春蠶等等,因為幼兒還沒有萌發此方面的經驗,當幼兒有一定的基礎經驗后,再設計安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