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教案:小熊拔牙教案及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語言教案:小熊拔牙教案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l、理解故事內容,并能進行簡單的復述。
2、培養幼兒保護牙齒、保持口腔衛生的習慣。
3、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活動準備:
l、小熊拔牙掛圖一套。
2、小熊手偶或玩具一件。
3、小熊頭飾、醫生帽子、醫生的藥箱及相應工具。
活動過程:
l、欣賞故事表演:小熊拔牙。
邊放音樂,教師邊表演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使幼兒知道應如何保護牙齒。
2、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么?小熊最愛吃什么?它為什么要拔牙?
3、幫助幼兒理解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問:什么時間刷牙,應該怎樣刷?想吃甜食怎么辦?什么時候吃?吃完應該怎么辦?
4、與老師一起簡單復述故事情節。
5、指導幼兒進行情境表演:
一名幼兒扮演小熊,一名幼兒扮演醫生,教師復述故事,幼兒進行表演。
6、引導幼兒進行遷移性講述,除了愛護牙齒,還要愛護哪些部位?眼睛、耳朵、鼻子、四肢等,怎樣愛護它們嫩?簡單了解如何保護身體器官。(如眼睛看書的時候要在光線明亮的地方,姿勢要端正;不用硬的東西摳耳朵;比把東西塞進鼻孔里等。)
活動延伸:
l、在日常生活中多提示幼兒漱口、刷牙、注意口腔衛生。
2、《小熊拔牙》故事表演。
3、有關兒童安全、健康故事的分享。
附:故事《小熊拔牙》
熊媽媽去上班,小熊一個人在家里玩耍。臨走前,媽媽對愛吃甜食的小熊說:
“媽媽不在家,你要洗洗臉,刷刷牙,不自己拿餅干,不自己吃甜瓜……”。小熊痛痛快快地答應了媽媽的話。小熊洗了洗臉,理了理頭發,就是不想刷牙,不刷就不刷吧。小熊想起家里甜甜的餅干,可是已經答應媽媽不吃它。找到一罐甜甜的蜂蜜,好象媽媽沒說它,果醬呢,也可以嘗一下。小熊拿出了盤子,盛一盤蜂蜜,盛一碗果醬,一口一口地吃干凈。啊!好甜啊!甜到舌頭根底兒,甜到牙齒根兒!咦?怎么變酸啦?哎呀呀!甜變酸,酸變疼。哎吆!哎吆!疼地小熊直叫喚!
兔大夫正好從這兒過,聽見了小熊的叫喊聲,連忙走進小熊的家。“小熊張開嘴,讓我看一看!”“你這個牙齒真不好,得補一補,你這個牙齒也不行,得換一換!”兔大夫拿出針管打麻藥,然后有拿出鉗子,要把小熊的牙拔掉。“一二三!”小熊的牙齒太大,兔大夫用力往外拔。小熊疼得眼淚往外冒。
小熊的牙齒終于拔掉了,擦上點兒藥。“你的牙齒還疼嗎!”“不疼了!”“以后要好好保護你的牙齒,要不一個一個的都爛掉!”“怎么保護它們呢?”“不能吃那么多的甜食,不偷吃餅干,不偷吃蜂蜜,每天要把牙齒刷幾遍,早一遍,晚一遍,里里外外都刷遍!”小熊不想讓自己的牙齒都拔完,所以從那以后,他記住了媽媽和兔大夫的話,不吃那么多的甜食,天天堅持刷牙。小朋友你們的牙齒疼不疼?你想好好保護自己的牙齒嗎?想想兔大夫的話吧!
活動反思:
今天的一節健康教育語言故事《小熊拔牙》,主要是通過故事內容讓幼兒明白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幼兒很喜歡這個故事,在聽的過程中,同時也認識到了不刷牙的危害,這樣比單一的說教要效果好。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老師的示范便能很清晰的展示在幼兒眼前,易于幼兒模仿接受。活動中,很多幼兒還沒有體驗過牙疼,也不太會刷牙,所以幼兒的印象不深,顯得有些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更注重加強對幼兒的基本健康常識教育。
【小班語言教案:小熊拔牙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社會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熊講理啦》09-23
小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魔法手帕》09-22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鈴鐺》09-22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雞蛋變娃娃》09-23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鴨找朋友》09-23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下雨的時候》09-22
小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手和小腳》09-22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古詩—詠鵝》09-22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雞吃米》09-22
小班語言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過橋》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