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為什么我不能

時間:2025-01-13 12:30:07 敏冰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班語言活動:為什么我不能(通用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語言活動:為什么我不能,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語言活動:為什么我不能 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簡單的語句“為什么我不能像……那樣……”完整的表述圖畫中的主要內容。

  2、引導幼兒認識符號:說話的“泡泡”和“?”。

  3、通過看看說說的活動,培養幼兒安靜傾聽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圖片一套,符號:“泡泡”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主題。

  1、今天,我們小4班會有很多的小動物來做客

  (出示圖片小貓)看,是誰來了?

  幼兒用“小鳥和鳥媽媽來了”回答。

  2、認識符號

  小鳥帶來了兩個符號,出示“泡泡”和“?”的符號。這兩個符號是什么樣子的呢?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兒先自己講述,在教師介紹。

  教師介紹:泡泡表示小鳥想說話了。像鉤子一樣的符號叫問號,問號表示有問題要問了。在遇到有問號的地方,應該用疑問的語氣來讀。

  二、講述圖片內容。

  1、講述圖1

  小鳥看到了誰?小鴨在干什么?它有什么話要說?想問媽媽什么呢?你來猜一猜。

  教師小結:小鳥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像小鴨那樣玩水?

  請幼兒集體練習講述這句話。

  2、講述圖2

  小鴨和媽媽在玩水,看見了誰?在干什么?他也有話要說了,想問媽媽什么呢?

  請你用“為什么我不能像……那樣……”的話來問一問。

  幼兒講述后教師小結。請集體幼兒一起練習講述。

  3、引導幼兒討論。

  出示圖3小貓看小兔吃蘿卜;圖4小兔聽見小狗汪汪叫;圖5小狗看小魚吹泡泡;

  這些小動物他們也有很多的話要問媽媽,他們會問什么呢?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討論一下。

  請幼兒講述:你想來猜一猜那個動物朋友的問話?

  幼兒個別講述,如果講得好,可以請集體幼兒一起模仿一下。

  4、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這些畫講了一個故事,名字就叫為什么我不能。如果你有點會說了,可以幫助老師一起說。

  教師講述。

  三、引導幼兒創編。

  圖6小魚和兩個符號;圖7小牛和兩個符號。

  你來猜一猜他們看到了什么?會問媽媽什么話呢?

  還有什么小動物也會問媽媽呢?我們下課再去想想吧!

  大班語言活動:為什么我不能 2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畫面的細微之處,大膽猜測、想象、理解畫面內容。

  2、 通過提問、交流、感受繪本循環往復的故事結構。

  3、 體驗繪本閱讀和想象提問帶來的快樂。

  4、 領會每個人都擁有與眾不同的優點。

  5、 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6、 理解繪本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觀察畫面,想象理解畫面內容。

  教學難點:大膽發問,學說句式“為什么我不能像xx那樣?”

  活動準備

  PPT,小圖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 出示PPT,引起幼兒的關注,請幼兒觀看繪本的封面.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本書,這是封面.

  1. 看看這上面有什么?他們在干什么?

  (小魚吐了一個大泡泡,看看泡泡里有什么?這是什么符號?你在哪兒看見過?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總結:當我們心中有問題的時候,就可以用問號表示.

  2. 現在誰有問題啊?你怎么看出來的?引導幼兒發現泡泡的尖尖角指向誰,就表示誰有問題.

  二、觀察小鳥看到小鴨玩水的畫面,初步了解句式“為什么我不能……,像……那樣?”

  三、.帶領幼兒一起觀察畫面,大膽想象,猜測,熟悉句式.

  1.小鴨的疑問(PPT)

  ①下面誰有問題了?

  ②小鴨看到了誰?小貓在干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③那小鴨會問什么呢?(請2-3個幼兒回答0

  2. 小貓的疑問(PPT)

  ①現在又是誰有問題?

  ②猜猜小貓會問什么呢?(引導幼兒把問題表述完整)

  3. 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理解小兔、小狗、小魚、小牛的疑問。

  在幼兒理解“泡泡”的作用后,在閱讀中出現與語句結構相同的部分時,請幼兒根據畫面內容和已有經驗來猜測泡泡中的內容。

  4. 初步感受連環發問的循環圈。

  剛才這個故事小鳥的問題是:為什么我不能玩水,像小鴨那樣,小鴨的問題是:為什么…哎呀!它變成了一個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了,真有趣.

  5. 師:小朋友們真棒!我們一起來看看最后一頁,媽媽們的泡泡里有東西嗎?

  師:哎呀呀,媽媽們都不知道怎樣回答才好.為什么?

  師:小朋友們都知道小鳥、小狗、小兔、小貓、小鴨、小牛這些動物,它們一樣嗎?

  師:因為每種動物都不同,它們都有各自的優點,就像我們每個小朋友那樣。

  四、讓孩子知道,有問題就要大膽問。

  1.師:小動物有問題會問媽媽,那小朋友有問題會問誰呢?

  2.學說句式“為什么我不能?”(師提前了解某個別孩子、家長的獨特之處)

  A:師:“馮老師也有問題要問小朋友,為什么我不能像你那樣干什么?

  B:問家長: “為什么我不能像*爸爸那樣開車?” “為什么我不能像x媽媽那樣做好吃的菜? ”……

  五、親子閱讀小書,讓孩子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提醒孩子看書時要注意從左到右,一頁一頁翻看,一邊看一邊閱讀。

  六、活動結束

  師總結:這些小動物真愛動腦筋,提了這么多的問題.小朋友,你們平時有不明白的事嗎?以后,我們也要像這些小動物一樣仔細觀察,大膽提問,有問題可以問爸爸、媽媽,可以向有知識的人請教,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書里或上網查找答案.

  七、延伸活動:在家活動----家長記錄孩子的'問題。

  教學反思

  本次親子閱讀活動,我著重以幼兒為主體,充分地應用課件,將觀察圖片、引發想象、大膽提問與講述各個環節結合起來,使幼兒在一種積極的閱讀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最后以有趣的環形出現,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提問,并努力想辦法解決,起到了一個有效的推動和啟迪作用。 在今后的教學中,為了更高的提高幼兒的積極性,我認為形式多變的方法很重要。如提問的方式、圖片展示的方式、圖片展示與提問先后順序的方式等等都是需要好好思考的。圖片在前,提問在后,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讓孩子在細節的觀察中讀懂故事。問題在前,圖片在后,可以訓練孩子的聯想力、想象力。

  大班語言活動:為什么我不能 3

  活動意圖:

  幼兒期孩子們都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走到哪兒都愛問為什么。中班幼兒對早期閱讀方面的常規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設計了此次活動《為什么我不能》。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提問。讓幼兒充分感受提問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了解畫面內容與文字間的對應關系,認識符號:說話的“泡泡”。

  2.各種動物特征及動作。

  3.人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優點。

  活動準備:

  大版面繪本一本,人手一本繪本。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圖書封面。

  這是書的哪里?有誰?兩條魚一樣大嗎?小魚和媽媽在干嘛?

  1.認識符號:說話的“泡泡”。

  小魚吹的`媽媽吹的泡泡一樣嗎?哪不一樣?

  2.教師小結。

  泡泡里裝的是小魚問媽媽的問題,泡泡是表示說話的意思,尖尖對著誰就是誰有問題。

  二、共同閱讀,提問理解。

  現在我們一起來翻閱大圖書。

  1.根據畫面內容和已有經驗來猜測泡泡中的內容。

  2.理解最后一頁。

  一起來看看最后一頁,媽媽們的泡泡里有東西嗎?

  3.每種動物都不同,它們都有各自的優點,就像我們每個小朋友那樣。

  三、 幼兒自主閱讀。

  四、 學習提問。

  你會提問嗎?你會提什么問題?

  活動結束:

  我們也要像這些小動物一樣仔細觀察,大膽提問,有問題可以問爸爸、媽媽,可以向有知識的人請教。

  活動延伸:

  把書放在圖書角,孩子們可以在晨間活動時自主閱讀。

  活動反思:

  故事《為什么我不能》文字簡明,重復句型制造出節奏的韻味;圖畫單純可愛,由拙撲線條勾出稚嫩的造型,再用粗獷筆觸上色,幅幅充滿童稚。著重以幼兒為主體,觀察圖片、引發想象、大膽提問與講述各個環節結合起來,使幼兒在一種積極的閱讀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提問,并努力想辦法解決,起到了一個有效的推動和啟迪作用。

  不足之處:

  個別幼兒不愿意回答問題。

  大班語言活動:為什么我不能 4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細微之處,嘗試大膽猜測。

  2.初步感受“為什么我不能...像...”的句式。

  3.體驗繪本閱讀和想象、提問帶來的快樂。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自主閱讀過《為什么我不能》小書。

  物質準備:

  1.大書《為什么我不能》;小書人手一本。

  2.PPT課件、動畫視頻

  3.書架、書袋

  活動過程:

  一.觀察繪本封面和整體動物圖,激發興趣

  (一)介紹封面及氣球框、問號

  1.師:寶貝們,今天倪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本圖畫書。這是封面。你們看,這是誰呀?

  2.觀察氣球框和問號

  師:小魚的頭頂上有一個像氣球一樣的框,它有什么用處?

  師:它叫氣球框,我們可以把要說的話裝在里面。這個氣球框的小尾巴對著誰,就表示誰在說話。現在是誰在說話?小魚說了什么?問號是什么意思?

  小結:原來當我們有問題要問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問號來表示。

  3.封面上還有哪里有問號?

  (二)觀察整體動物圖

  師:那到底有哪些動物也有問題要問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看到了誰?它在干什么?(個別學做動作)

  小結:有這么多小動物都在這里玩兒,那他們玩兒的時候會問什么問題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閱讀繪本,尋找、猜想小動物的提問

  (一)師幼共讀

  1.小鳥疑問圖:

  師:這一頁上有誰?那這一頁上有誰?誰在說話?完整講述:小鳥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玩水,像小鴨那樣

  2.小鴨疑問圖:師:接下來又有誰要提問了呢?小鴨看到貓咪在干什么啊?

  師:小鴨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抓蝴蝶,像貓咪那樣。

  3.貓咪疑問圖:

  師:接下來誰又有問題要問媽媽了呢?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

  師:貓咪看到了什么?誰愛吃紅蘿卜?

  那貓咪會問媽媽什么問題呢?你來猜一猜。

  解密:貓咪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吃紅蘿卜,像小兔那樣。

  4.小兔疑問圖:

  誰又有問題要問呢?小兔看到小狗在干什么呢?她會問媽媽什么問題?

  師:小兔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汪汪叫,像小狗那樣。

  (二)自由閱讀

  師:請你去書里找找答案,還有哪些小動物提問了,它們向媽媽提了一個什么問題。音樂停止的時候,請你把書放在書袋里面(教師個別指導)

  (三)集體分享PPT(繪本后半部分內容)

  師:小兔問了媽媽問題之后,誰又有問題了呢?

  1.小狗疑問圖:

  師:小狗會問媽媽什么問題呢?

  師:小狗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吹泡泡,像小魚那樣。

  2.小魚疑問圖:

  接下來,誰會問問題?小魚會問媽媽什么問題呢?

  師:小魚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踩泥巴,像小牛那樣。

  3.小牛疑問圖:

  師:小魚的問題之后,誰有問題要問了?它會問媽媽什么問題呢?

  師:小牛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飛上天,像小鳥那樣。

  (三)完整閱讀大書

  小動物們都很愛動腦筋,問了媽媽很多問題。那媽媽們有沒有回答呢?我們再來看一看圖畫書找找答案吧。

  (畫面停留在媽媽疑問圖)媽媽們有沒有回答?原來媽媽們也沒有回答,(哎呀呀,媽媽們也不知道怎樣回答才好)

  完整講述故事

  (四)完整觀看繪本視頻

  三.結合生活經驗談一談自己想問的問題

  我們寶貝們想一想,平時有什么問題問過媽媽呢?

  小結:當我們有不懂得問題時,可以問問爸爸媽媽,可以問問老師和小朋友,也可以去書中找找答案哦!

  活動反思:

  我比較關注幼兒語言的發展,盡量幫助幼兒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但有的時候對于細節的處理還不是很好。比如出示小貓和胡蘿卜的圖片時,幼兒對于畫面不是很理解,這時教師要進行積極的引導,可以將這張較難的圖片放在最后,和孩子進行討論。在語言活動中,我們還要注意引導幼兒多說、完整的`說,當幼兒說的很好的時候,老師要及時的給予肯定,當幼兒說的不夠完整時,老師要慢慢的引導,鼓勵幼兒用比較完整的語言進行表述。

  大班語言活動:為什么我不能 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的細微之處,大膽猜測、想象,理解畫面內容。

  2、學習有順序地閱讀方法,嘗試完整地閱讀圖畫故事。

  3、喜歡閱讀活動,體驗其中的樂趣。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閱讀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圖片:小鳥、小鴨、小貓、小兔、小狗、小魚、小牛。

  2、幼兒用書第13—16頁。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畫,導入教學。

  提問:圖上有誰?小魚喜歡做什么?(吹泡泡)你知道小魚泡泡里的“?”是什么意思嗎?

  小結:這個像鉤子一樣的符號叫作問號,它要問什么問題呢?—————《為什么我不能》,一起來看看這本書。(教師指讀書名)

  2、幼兒園自主閱讀畫書,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1)引導幼兒掌握一頁多幅圖的觀察方法。

  提問:你們怎么知道先看那幅圖呢?

  小結:按照每幅圖下面的數字,按順序看,看完一幅再看一幅,還要把前后畫面連起來才能明白。

  (2)幼兒自行閱讀圖書,邊看邊輕聲講述。

  (3)集體交流,表達對圖畫書的理解。

  提問:一共有幾只小動物來問“為什么我不能......”的問題?

  誰第一個問?誰第二個?誰第三個呢?(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按照動物出場的'先后次出示相應的動物圖片。)

  你發現故事書里每一個小動物的問題都和哪一個動物有關呢?(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后一種提問的動物是前一種動物想擁有這種動物特征的動物。)

  (4)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的閱讀經驗。

  3、師幼完整地欣賞,閱讀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并大膽表達。

  提問:畫面上有誰?問了什么問題?(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語氣來回答)

  這個故事中哪一句話是相同的?

  (2)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看圖講述故事。

  4、討論,理解故事主題。

  提問:那么多的小動物都問了媽媽同樣的問題:“為什么我不能......”

  媽媽能不能回答它們的問題?你們能幫幫它們嗎?

  小結: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和特長,不一定跟別人一樣。

  活動反思

  一、在幼兒期孩子們都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走到哪兒都愛問為什么。故根據我班年齡特點,著重以幼兒為主體,充分地利用觀察圖片、引發想象、大膽提問與講述各個環節結合起來,使幼兒在一種積極的閱讀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幼兒自主閱讀、和同伴交流、集體交流這一環節,體現了幼兒間的相互學習和支持,也為理清故事的發展脈絡提供時間和空間。幼兒在此過程中仔細觀察到了每一個細節,同時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大膽地說出了動物的提問。最后以有趣的環形出現,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提問,并努力想辦法解決,起到了一個有效的推動和啟迪作用。

  二、在這個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1)個別幼兒不愿意回答問題。

  (2)有的幼兒在回答哪個小動物又有什么問題時,運用“為什么我不能……,像……那樣?”這個句型回答的不是很完整。

  整改措施:

  (1)加強和孩子的互動,對不愿意回答問題的小朋友多加關注,在游戲中活動中多表揚他、鼓勵他。

  (2)在游戲中,平時也經常運用一些固定的句型說話。讓孩子充分感受固定句型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大班語言活動:為什么我不能 6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畫面內容,并根據圖片學會使用語句:“為什么我不能……”。

  2、根據已有的線索,用猜測的方法推出下一個提問的動物,感知動物與其特征、生活習性的匹配與對應。

  3、通過與同伴共同制作小圖書,體驗結伴閱讀的樂趣。

  4、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1、大圖書一本。

  2、各類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了解動物特征

  1、幼兒頭戴頭飾進入活動室。

  師:小朋友,能告訴我你學的是什么小動物嗎?這個小動物有什么本領呢?

  二、閱讀大書,理解文本內容

  1、感知封面,了解圖書題目的含義。

  師:小朋友認識這個“?”符號嗎?你們知道這代表什么意思嗎?

  2、朗讀圖書題目。

  3、感知第一頁內容,學習疑問句的朗讀。

  (1)了解云朵的含義,知道是誰提問。

  (2)觀察云朵里的畫面,說說小鳥問了什么問題。

  (3)學習疑問句的朗讀。

  4、感知第二頁的內容。

  (1)師:猜猜接下來誰會問問題了?它問媽媽說什么問題?

  (2)朗讀第二頁的內容。

  5、學習第三頁的內容,掌握動物提問的規律。

  (1)引導幼兒發現動物提問的規律。

  (2)初步學習仿編“為什么我不能像小兔那樣……

  6、感知第四頁的內容,學習仿編疑問句。

  師:如果你是這些小動物的媽媽,你們會怎樣回答自己的寶寶?

  7、感知第五頁內容,體驗結局的詼諧幽默。

  8、完整閱讀,鞏固理解全書的內容。

  三、接龍游戲,創編文中的句式。

  看頭飾上的小動物,以接龍的形式創編文中的句式。

  四、分組做書,體驗閱讀的興趣。

  【活動反思】

  這是幼兒比較感興趣的大書活動,通過學習認識封面上的問號,感受疑問句式的.特點。在觀察理解大書的過程中,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線索,用猜測的方法推出下一個提問的動物,感知動物與其特征、生活習性的匹配與對應。從而讓幼兒學會使用語句“為什么我不能……”,在創編文中句式的環節,我利用了看著頭飾上的餓小動物,以接龍游戲的形式來展開。最后,我讓幼兒結伴制作圖書,感受結伴閱讀的興趣。

  大班語言活動:為什么我不能 7

  設計意圖:

  小班年齡段的幼兒思維處于迅速發展的優勢,孩子好問、樂問的現象日益明顯,以"為什么"為核心。我抓住幼兒喜歡聽故事、語言表達能力欠缺、樂學好問的特點,設計了語言活動《為什么我不能》,讓幼兒的在愉快的傾聽過程中,敢說、想說、愿意說,培養幼兒自信的品質。

  活動名稱:

  語言活動

  活動內容:

  為什么我不能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我為什么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2、能夠安靜地、愉快的傾聽故事。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認知動物的生活習性;

  2、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森林動物圖;

  3、空間準備:二十五個小椅子呈半圓形擺放。

  活動過程:

  1、情境"森林里的小動物",導入主題;"看看今天森林里來了哪些小動物?""它們七嘴八舌的在爭論,我們來聽聽它們都在說什么呢!"

  2、觀看課件,傾聽觀察,初步感受故事內容;順序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頁面中角色、場景、行為動作,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提問:"畫面上是誰?發生了什么?"

  3、完整欣賞故事,理解故事教師有表情地表達頁面上的內容,吸引幼兒認真傾,聽啟發幼兒思考,嘗試理解小動物的情緒、困惑。提問:"xx看見xx的時候是怎么想的'?"引導幼兒學習句式:"為什么我不能……"

  4、角色扮演,在教師引導下嘗試復述"為什么我不能……"

  5、經驗遷移,生活中"為什么我不能……"提問:我們會像小動物一樣很多"為什么我不能……"的問題,誰來說一說?

  活動延伸:

  1、開展以自己價值為核心的社會活動《能干的我》,讓幼兒在活動中發現自我的價值,肯定自己的長處。

  2、在主題展板上制作一個智慧樹,讓幼兒家長將幼兒的困惑寫在便簽上,并將便簽貼于智慧樹上,教師收集信息與幼兒進行討論。

【大班語言活動:為什么我不能】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我的名字03-03

實用的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03-09

為什么印章不能亂送08-31

為什么不能長期熬夜07-15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21

大班語言活動方案04-25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0-20

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10-10

大班語言活動:問路09-22

大班語言活動方案06-0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色婷婷亚洲中文字幕的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丁香六月开心婷婷 | 亚洲日韩中文字综合Av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3D视频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