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北京的春節》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北京的春節》教案(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京的春節》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生字13個。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老北京過春節的熱鬧景象和風俗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理解自然段,找出各段講的什么。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課型:散文。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完成“初顯身手”。
學生講自己查資料了解的情況。
2、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
⑴、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的順序。
⑵、出示13個生字,學生分組認讀。
矩蒜醋假夕鞭戚逛驢恰盞預吉
(請每組2、4號同學起立教讀)
⑶、出示生詞,同桌讀。
規矩大蒜香醋放假除夕鞭炮親戚逛街恰好幾百盞燈預示吉祥
2、熟讀課文,理解課文。
⑴、學生自由讀課文。說說“老北京的春節怎樣”用一個詞來概括。
⑵、指名接讀。
⑶、齊讀課文,分組討論:
老北京的春節從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結束?哪些日子是最熱鬧的?勾出這些日子來。
⑷、齊讀課文4—6自然段,誰用一名話概括這部分內容。
⑸、接讀1—3自然段,誰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部分講了什么?
⑹、齊讀1—3自然段。
⑺、齊讀7自然段。
⑻、朗讀全文。
⑼、分小組學生談自己家鄉過年的情景。
三、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板書設計:
12、過年
開始(臘月初)
除夕
老北京的春節初一高潮
元宵
結束(正月初十九)
五、教學后記
《北京的春節》教案2
教學目標
1.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引發了解民風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傳統文化的興趣。
2.學習按一定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
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教學難點
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采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童謠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童謠,自己讀讀: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這首童謠寫的是什么內容?
2.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認真默讀全文,想想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把不懂的詞語畫下來。
(學生可能弄不懂的詞語:臘月、初旬、麥芽糖、江米糖、空竹、逛天橋、逛廟會)
指名交流,根據學情順勢而導。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北京人過春節哪些地方你最感興趣?
預設一:生在練習紙上完成表格,師引導理清時間順序。
預設二:在交流中,學生貼紙條(黑板條)、作記錄,師引導理清時間順序。(根據學生情況選擇一種操作策略。)
三、分清詳略,合作研讀
1.引導找出寫得詳細的部分。(臘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2.四人一小組,自選一個部分展開研究,研究問題如下:
(1)詳細寫了什么,說給大家聽。
(2)哪里寫得好,讀給大家聽。
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3.交流研討:分為臘八隊、除夕隊、正月初一隊、正月十五隊展開競賽。
(1)解決第一個問題。
小組派代表復述研討的部分,組員可以補充。師注意引導學生注意敘述順序(臘八是用并列的方式寫的;除夕是用總分的方式寫的;正月初一是用對比的方式寫的;正月十五是用總分總的方式寫的);反饋評分。
(2)解決第二個問題。
生生、師生互動,師注意引導學生品出京味語言的特點,必要時作示范;反饋評分。
4.引導學生體會詳略處理的好處。
四、拓展延伸,讀中學寫
1.快速瀏覽,找出描述小孩過春節的地方,指名讀。
2.啟發學生談談現在北京春節怎么過,其間可讓學生采訪在座的'老師。
3.學生寫過春節時有趣的地方(片段),教師巡視。指名交流,教師評價時注意學生是否用上了書
上的寫法,及時點評、表揚。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總結全文,復現童謠。
2.作業:寫一篇現代《北京的春節》,可以學習老舍先生按時間順序寫的方法,注意詳略得當。
《北京的春節》教案3
一、學習目標
1、了解單元導語,抓單元訓練重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目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二、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1、能夠讀準課文中的生字詞。
2、讀熟課文,理清課文的表達思路。
(二)預習內容
臘月初旬展覽蒜瓣餃子雜拌兒
翡翠榛子栗子風箏鞭炮逛廟會
()七八()萬()更()()燈()彩
有()有()各()各()日()不()
()()不同萬不()()燈火()()
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學習過程中,你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請記下來。
三、導學案
(一)讀議結合,小組合作探究
想一想,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的,具體有哪些風俗習慣?合作填表,并說一說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時間風俗習慣
(二)深入探究
1、文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的簡略?反復朗讀體會。
2、在老舍先生詳寫的四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天?體會北京春節的熱鬧氛圍,結合自己過年談感受。
(三)總結提升
北京人過春節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四)主題閱讀,課外延伸
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走進民族村》之《英國人的圣誕節》《云南的歌會》,暢談自己的閱讀收獲。
閱讀提綱:
1、英國人是怎樣慶祝新年的?與我們中國的節日有哪些不同?
2、云南的歌會有哪些特點?作者為什么會對云南的歌會感興趣?
四、課堂檢測
1、我會寫
fěicuìchūxúnbiānpào
()()()
áozhōuzábànfēngzhēng
()()()
2、我會填
()的展覽會()的香味
()的玩具()的姿態
()的技能()的日子
3、我會選
(1)《北京的春節》指出新年的高潮是()
A除夕B元旦C元宵節D過小年
(2)《北京的春節》指出新年的彩排是()
A除夕B元旦C元宵節D過小年
五、課后作業
1、讀課后“閱讀鏈接”,與課文相關部分比較,學習不同的寫法,并運用到習作當中去。
2、搜集各民族春節有哪些習俗?以“春節”為主題辦一期手抄報。
六、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熱鬧喜慶團圓祥和
《北京的春節》教案4
教學目標:
1、了解北京春節的風俗風俗,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2、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3、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老北京春節的熱鬧氣氛。
2、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感受到了北京春節的濃濃的“年味”。其實,在整個春節的系列活動中,雖然有些繁文縟節,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雜陳,蘊涵著最豐富的傳統,值得我們細細咀嚼。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嚼嚼這一獨特的味道。提問:我們知道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寫了春節的時期的幾個重要日子活動。那么,文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在文中詳寫的四天中,我們已經學習了“臘八”這部分,現在大家來回憶一下:臘八的時候,人們做些什么?從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語言風格?
二、深入閱讀,體會氣氛。
1、指導品讀“除夕”,指名朗讀,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抓關鍵詞,“趕,到處,都穿起,貼上”感受除夕的喜慶、熱鬧。
(2)抓“除非,萬不得已,必定”體會春節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團圓的氛圍。
(3)指導學生感情讀文
2、指導品讀“正月初一”。
小組齊讀,邊讀邊思考:
(1)正月初一與除夕的氣氛有什么不同?
(2)正月初一這一天人們都在做些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3)你們春節拜年嗎?說說你拜年的經歷。
(4)引導學生了解廟會時怎么回事?
3、指導品讀“元宵”。
全班齊讀,邊讀邊畫:
(1)分別畫出表示燈的數量多的詞句,說說你表示燈的種類多的詞句,體會人們對元宵節的熱情。
(2)如果你置身于這燈的海洋,你會是什么樣的心情?你能用朗讀將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嗎?(指名朗讀展示)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語句研讀,創設情景讀,結合生活體驗,深入走進北京人的春節,感受人們的歡樂和濃濃的民俗風情]
二、拓展閱讀,領悟表達特點:
1、提問:作者寫這篇文章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
2、引導分析:這篇文章為什么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達手法上有什么特點?
(歸納本文的寫作特點:一是按時間順序進行有條理的敘述:二是詳略得當,詳寫春節中的高潮部分,略寫其它部分;三是語言通俗,簡練。)
三、延伸談話,了解風俗。
1、師:北京的春節是很吸引人,但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一些不同的風俗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
2、啟發思考:我們所了解到的這些春節風俗今天是否依然廣泛存在??你覺得現在過年的氛圍濃嗎?說說你的感想。
(學生自由暢談)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引發他們對如何傳承中華民俗文化的思考。]
四、作業
小練筆:結合《北京的春節》和自己的實際寫一寫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北京的春節》教案5
教學要求: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領悟民俗文化的教前豐富內涵。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表達。
重難點:
品味老舍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表達。
教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1、交流關于春節的資料。
2、教師小結。
3、默讀課文
預設一: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圍繞春節的熱鬧,作者寫了那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動?
5、文章按什么順序為我們介紹北京春節?
學情預設:學生的回答有可能不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
6、快速瀏覽全文,按照年前,過年,年后找出相應段落。
二學文
1、自由讀文章的第一部分,年前的北京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用一個詞來概括。
2、把讓你感到人們忙碌的地方畫下來、
3、交流
4、知道朗讀
5、從文章第一部分,你了解到那些習俗?
6、聯系生活談談你在春節前的這段時間都干些什么?
三生齊讀第二部分
預設二
1、過年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2、過年時重點寫了那幾個日子?同事熱鬧,但鬧中各有不同。
3、除夕可以說是春節中的高潮,那時一番怎樣的景象?
4、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師小結:除夕是一種喜慶,團圓的熱鬧。
初一
1、指名讀第九自然段
初一全城都在休息,人們都在干什么?
2、聯系實際談談自己的拜年經歷。
3、師小結:
生觀看廟會圖,理解什么是廟會。
4師總結并出示:初一悠閑快樂
5指導朗讀
正月十五
預設三:
1、“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次前,什么時候出現過高潮?
2、從“又”字中你體會到什么?
3、北京春節的熱鬧景象一浪高過一浪,正月十五的熱鬧表現在哪?自由讀11——12自然段。
4、找出文中描寫花燈的句子,抓住重點詞談體會并指導朗讀。
學情預設:學生有可能不按文章先后順序去找,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酌情學習。
5、出示燈展圖
6、除了這么多美麗的燈,還有什么?
總結十五燈火美麗
7、齊讀11——12自然段。
四師導讀13自然段
過了元宵節,天氣轉暖,老北京的人們又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一切又恢復了平靜,但老北京春節的熱鬧喜慶卻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
五引讀領悟寫法
六
1、自主閱讀課后閱讀聯接中的短文,比較同是過年,這三篇習作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2、通過三篇習作的對比,對你的習作有什么啟發?
【關于《北京的春節》教案(通用5篇)】相關文章:
關于北京的春節主題作文范文01-09
老舍《北京的春節》讀后感(通用6篇)02-05
北京的春節說課11-08
北京的春節感慨作文01-19
《北京的春節》課文原文01-06
老舍《北京的春節》散文12-23
關于北京教案模板集錦五篇02-04
《北京的春節》教后反思12-20
小學北京春節的風俗作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