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

時間:2021-04-29 16:04:22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范文

  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會認 11 個生字,會寫 14 個生字,積累本課詞語,掌握多音字“晃”。

  2、了解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的生活,感受“我”與祖父的心情與“我們”之間的親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會認 11 個生字,會寫 14 個生字,積累本課詞語,掌握多音字“晃”。

  教學難點 :

  了解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的生活,感受“我”與祖父的心情與“我們”之間的親情。

  三、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者,引出課題

  1、介紹作者,引發興趣。

  師:有這樣一位作家,她是中國著名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 世紀 30 年代的文學洛神”。她是誰?她就是蕭紅,黑龍江呼蘭區人。1940 年發表了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2、引出課題,猜測內容。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祖父的園子》就選自《呼蘭河傳》。

  板書課題、作者,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用自己的方式自學生字詞;

  (2)讀通句子,遇到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認讀生字詞。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并組詞,利用形聲字構字方法糾正難詞發音。

  特別注意指導學生根據詞語意思辨別多音字“晃”:

  [huàng]搖動;擺動:搖頭晃腦。

  [huǎng](光芒)閃耀:明晃晃。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日光明晃晃)

  識記所有生字并開火車檢測。

  3、學寫生字。

  學生自主練習寫生字并組詞,同桌互閱,教師指導難字書寫。

  預設:

  “蝴、蝶、螞、蚱”都是什么偏旁的字?為什么?(它們都是蟲字旁的字,因為蝴蝶、螞蚱都是昆蟲)

  “拔”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朋友拔蘿卜,出了一點汗)

  “承”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中間是“了”,不要多加一點;注意筆順先寫中間,再寫兩邊)

  4、小組讀課文。

  分小組讀課文,比比哪個小組讀得最流利,小組互評。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我”和祖父在園子里做了什么?(板書:園子里的生活)

  (二)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1、“我”和祖父在園子里做了什么?

  (“我”跟隨祖父栽花、拔草、種白菜;鏟地認谷穗;摘黃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螞蚱;澆菜潑水;歇涼睡覺等)

  2、其中詳寫的是哪件事?

  (“鏟地認谷穗”)

  3、自由讀這一部分,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①“伏在”“亂勾”,說明“我”的舉止天真可愛;把“韭菜”割掉,把“狗尾草”留著,這樣的舉止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干的傻事。

  ②從祖父拔鋤頭桿給“我”鏟地,可以看出祖父對“我”的疼愛,鼓勵“我”嘗試,讓“我”享受勞動帶來的樂趣;從“我”把韭菜當野草割掉而“祖父”也不生氣,可以看出祖父對“我”的寬容;從祖父耐心地笑著教“我”區別谷穗和狗尾草,可以看出祖父的慈祥與獨特的教育方式,把知識寓于生活,用實踐與體驗教“我”生活常識,即使“我并不細看”,也無心“學習”,祖父也不急不躁,安心等待“我”成長)

  (板書:祖父?慈祥、寬容,教育方式獨特)

  4、分角色讀這一部分,體會祖父與“我”濃濃的親情。(板書:祖孫情)

  5、除了這件事,你還覺得“我”在祖父園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情最有趣?說說你的感受。

  ①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有時不但沒有把菜種蓋上,反而把它踢飛了。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我”愛模仿祖父的行為,舉止天真、幼稚、可愛等。

  ②一抬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于是丟下黃瓜又去追蜻蜓了。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我”“見異思遷”,對園子里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非常喜愛園中的一切;“我”在園子里的生活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③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大喊著:“下雨啰!下雨啰!”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我”很天真、頑皮;祖父對“我”十分寬容、喜愛和呵護;“我”在園子里十分自由快樂等。

  (板書:“我”?自由快樂、天真好奇)

  6、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樣有趣?

  在學生充分發表見解的過程中相機歸納:作者把“我”一個小孩子做的、想的、說的,如實地寫了下來,寫出了“我”的天真、頑皮,寫出了真情實感。

  四、發揮想象,寫話訓練

  如果你也生活在這樣的園子里,你想和“祖父”一起做什么?請寫下來吧!注意把動作、語言寫具體。

  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螞蚱、櫻桃、蚌殼、瞎鬧、鋤頭、倭瓜、水瓢、圓滾滾、一動不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如何表現“我”在園子里的心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讓學生了解作家蕭紅,讀一讀她的有關文章。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上節課,我們隨著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時光。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另一位女作家蕭紅,走進《祖父的園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思考:你覺得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試著用一個詞語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談談理解。

  (本課清新活潑的筆調定會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定會對祖父的園子產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

  三、研讀課文,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體會“我”的心情。

  (學生自主學習)

  2、匯報交流:

  (一)對園子的印象(1—3小節)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1)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祖父的園子里昆蟲豐富多彩;昆蟲非常可愛;祖父的園子充滿生機、熱鬧、美麗……我對園子非常喜愛,難以忘懷。)

  (2)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熱鬧和生機勃勃的感覺。

  (二)“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干活、玩耍。(4—15小節)

  “伏在”、“亂鉤”,說明“我”的舉止很天真可愛,說明了園子不僅是童年的樂園,而且是學習的大課堂。

  (這幾個小節圍繞著“我”錯把谷穗當野草割掉的趣事展開,通過對話表現“我”的年幼無知和天真頑皮,也表現出祖父對“我”的喜愛和呵護。一老一少,形象鮮明,語言生動,特別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尋味。教學中,還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發興趣、豐富內容、加深體驗。)

  (3)小結:“我”在園子里到底是玩還是干活?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在園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滿了歡樂。)

  (4)選擇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我”的快樂。

  (“撿了這個,扔了那個,心里卻又想著另一個”,這種微妙的心情,是每個孩子共有的心理特點,因此,這一環節應重視孩子的朗讀體驗,讀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愛。)

  (三)感受園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節)

  (1)思考:從這兩段話中讀出了什么?是從哪些句子讀出來的?

  (2)交流、討論:

  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

  (寫園子里植物和動物的自由自在,表達“我”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快樂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樂的,都是那樣美好,充滿活力。)

  (3)重點朗讀17小節,體會其中的自由和快樂。

  (理解作者在這一小節列舉了大量事物,花費大量筆墨細致描寫的用意,充分感受園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4)有感情地朗讀后面三段話,通過適當的語氣把“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

  四、回歸全文,領悟寫法

  質疑:作者為什么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把“我”—一個小孩做的、想的、說的如實地寫下來。這些事,只有小孩會這樣做,這樣說,具有真情實感。作者的描寫具體生動,用了一系列的動作、語言,心理描寫,使我們好像真正走進了園子,看到了“我”一樣。因此,我們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這篇課文為什么能給人帶來強烈的震撼,使人心馳神往?緣于作者敏感的心靈,細膩的筆觸,她選取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卻往往最易打動人,印證了“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對我們的寫作有很好的啟發意義。)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興趣的,還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課文中體現童真童趣的句段。

  3、課外閱讀有關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爾基的《童年》,為口語交際做準備。

  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認讀“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圓滾滾”等詞語,通過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仔細閱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出“俺”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實地表達自身的感受。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教學重點

  體會“俺”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身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童年冬日下的一隊隊駱駝,給作者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下面這篇課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讓“俺”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呢?

  板書課題:祖父的園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1 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 找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

  3 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與同桌研討,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4 分小組討論,交流,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祖父的園子里快樂玩耍的哪些情景?

  5 全班匯報交流,師根據同學交流。板書:

  1 觀賞小昆蟲,大榆樹

  2 跟隨外祖父栽花,拔草,種菜,鏟地

  3 誤把狗尾草當谷穗留下不根除

  在祖父的園子里玩耍的情景:

  4 摘吃黃瓜,追逐蜻蜓,捉玩螞蚱

  5用瓢舀水往天空揚

  6 沐浴陽光,感受花、鳥、果、蟲的自由

  7 用草帽遮臉睡覺

  三體會作者在園子里的心情

  1 默讀課文,體會“俺”在園子里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用筆勾出相關句子,并在旁邊批注自身的體會。

  2 全班交流

  讓同學通過找句子,談體會,有感情朗讀,體會到“俺”在園子里的心情,達成共識:“俺”在祖父的園子里是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俺”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領悟表達特點

  討論:作者為什么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通過交流,老師點撥,使同學明白,作者留心觀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身的感受是寫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同學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課外延伸

  課外閱讀有關寫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為口語交際學習作準備。

  板書設計

  祖父的園子──“俺”的樂園

  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表達感受

【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范文】相關文章:

祖父的園子語文課件05-06

小學語文《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12-17

新課標五下《祖父的園子》教案02-16

我和祖父的園子閱讀答案12-14

我和祖父的園子閱讀答案12-14

祖父的園子作文(匯編11篇)02-07

祖父的園子作文(精選27篇)02-24

祖父的園子作文合集11篇02-07

祖父的園子作文(精選33篇)02-22

有關祖父的園子作文(通用18篇)11-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有码 | 亚洲AV秘一区二区色 | 日韩欧美在线导航亚洲都市 | 日本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欧美中日韩国产精品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亚洲老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