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學習活動:牙齒旅行記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學習活動:牙齒旅行記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學習活動:牙齒旅行記教案 1
設計思路
在《學習活動》(5~6歲)教師參考用書上,主題“我自己”中“身體真有用”的內容與要求是:了解身體各個部位都會活動;會欣賞和保護自己的身體,懂得活動能使我們的身體更靈活。在教材的93頁上有一個教學活動實例“食物的旅行”,在解讀這個活動方案后,我思考著如何將這一教學內容更加富有情趣地呈現出來。
正巧繪本《牙齒旅行記》符合我的設想。故事借助女巫“甜心”幫助小女孩洋洋尋找吞進肚子里的小白牙的過程,展示了人體內部的消化系統,描述了主要消化器官的名稱以及功能。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不僅能吸引幼兒,還可以避免科學知識的抽象枯燥。
由此,我認為首先可以借助故事線索,尤其是繪本中的角色、情節、內容展開活動,幫助幼兒在故事情境中展開有關科學內容的探討。其次,故事內容中雖沒有直接講述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和消化器官,但其中蘊含著較大的教學價值。因此,教師可以采用“翻翻樂”的游戲形式,引導幼兒在操作中進一步積累正確保護自己消化器官的經驗,使得故事內容為幼兒未來的生活服務,教學有助于幼兒未來的發展。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人體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及其功能,感受人體消化過程的奇妙。
2.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進一步積累有關保護人體消化器官的經驗。
活動準備
1.班級正在進行“我自己”的主題活動,幼兒已經積累了一些關于人體呼吸器官的經驗。
2.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個別幼兒已經表現出對人體消化器官的好奇。
3.多媒體課件(包括故事內容和游戲內容)。
活動過程
一、出示角色,引起欣賞故事的興趣
關鍵問題:
1.小女孩洋洋在干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小女孩在做鬼臉。)
2.她想告訴你們什么呢?為什么你認為洋洋最喜歡吃糖果?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畫面上有棒棒糖。)
3.洋洋正在吃棒棒糖,突然她手捂著嘴巴,可能發生了什么事情?
(鼓勵幼兒大膽猜測,并及時肯定幼兒合理的猜想。)
4.洋洋的牙齒掉下來會到哪兒去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
(PPT上出現故事名稱《牙齒旅行記》,請幼兒認讀故事名稱,滿足個別幼兒對文字認讀的好奇和需求。)
【設計意圖:讓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細節,根據畫面提供的線索進行角色心理、行為特征等方面的合理推測,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并自然地過渡到下一環節(主要落實活動目標2)。】
二、聽賞故事,感知作品內容的有趣
教師結合PPT講述故事,講述中可適當、隨機地進行簡單的插問。
如女巫順著洋洋的喉嚨往下滑,她來到了哪里?
胃說:那顆小白牙,我可消化不了,它已經到下一站。下一站是哪里?
【設計意圖:一是讓幼兒在傾聽故事中獲得有關人體消化器官名稱、功能的新經驗,或是幫助個別幼兒進一步梳理、零碎的認知經驗;二是讓幼兒在傾聽故事中,根據畫面提供的.線索進行合理推測,發展幼兒的觀察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三是通過教師有表情的故事演繹、幽默形象的音樂映襯,讓幼兒初步感受人體消化過程(主要落實活動目標1)。】
三、回憶內容,體驗自己身體的消化器官
關鍵問題:
1.牙齒去哪些地方旅行了?
(教師放PPT,洋洋身體里的消化器官解剖圖。)
2.原來,洋洋的小白牙到人體里面去旅行啦,這些器官有個“大名字”,叫什么呢?
(根據幼兒已有認知經驗的表達表現,教師及時肯定或豐富詞匯“消化器官”。)
3.每個人身體里面有沒有這些消化器官?請你們指出來。
(根據幼兒的表現,幫助幼兒比較準確地指出自己身體消化器官的大致位置。)
4.小結:每個人身體里面有許多器官,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引導幼兒一起說出各消化器官的名稱),這些消化器官在每個人的身體里工作著……口腔里的牙齒能咬碎食物,食道就像滑滑梯運送食物……(引導幼兒一起說說各消化器官的功能),這些消化器官真奇妙。
【設計意圖:由于人體消化器官的知識對于幼兒來講比較難以通過動手操作、探究發現,所以,教師利用PPT呈現角色的消化器官解剖圖,請幼兒在回憶故事內容的同時,指出自己身體各消化器官的大致位置,以幫助幼兒更加直觀地感知體驗消化器官的存在。通過找找、摸摸、說說自己的器官位置,激起大班幼兒進一步探究發現人體奧秘的興趣(主要落實活動目標1、2)。】
四、游戲“翻翻樂”,鞏固和拓展相關經驗
1.引出游戲:現在洋洋知道人體的消化器官很重要,她說要好好保護自己的消化器官,你們同意嗎?那么怎樣保護自己的消化器官呢?
(可以適當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經驗。)
2.交代游戲規則:洋洋說要和小朋友一起做一個“翻翻樂”的游戲(放PPT),這個游戲一共有六道題,數字越大題目越難。請幼兒按照數字順序由小到大進行翻題回答。回答正確才能進入下一題(題目附在后面)。
3.小結:洋洋說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學本領真開心,以后還要和你們一起玩游戲。
【設計意圖:借助角色——洋洋引出游戲活動,使得教學內容“形散神不散”。在游戲中,教師應引導幼兒解讀圖文并茂的六道題意,并根據幼兒的回答,適度調整提問的角度,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以不斷激活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推進幼兒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將個別經驗轉化為共性經驗,豐富、拓展幼兒有關人體消化器官功能、良好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的認知經驗和生活經驗。游戲中,最后一題是讓幼兒提出問題,旨在培養大班幼兒好奇好問的學習態度,因為“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提出有關人體消化器官以及其他器官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考問”“反問”教師和同伴。如果活動現場幼兒不會提問或者沒有問題,教師可以讓幼兒再提問,以后繼續和大家一起討論,以此將本次教學活動自然延伸至后續活動中(主要落實活動目標1)。】
附“翻翻樂”游戲題:
1.“飯吃好啦,我們一起去踢球吧!”這樣的做法可以嗎?為什么?
2.“游戲真好玩呀,大便先憋一下吧。”這樣的做法可以嗎?為什么?
3.身體里哪個消化器官有點像攪拌機?為什么說胃或口腔像攪拌機?
4.“為什么有時候我們會拉肚子呢?”你能說出原因嗎?
5.經常吃粗糧好嗎?(可以追問:粗糧有哪些?)
追問:我聽醫生介紹有些人是不能多吃粗糧的,哪些人不能經常吃粗糧?為什么?
6.關于人體消化器官,你還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問問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園大班學習活動:牙齒旅行記教案 2
活動目標
1、仔細傾聽故事,初步了解人體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及其功能,感受人體消化過程的奇妙。
2、積累正確的保護人體消化器官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對于身體中消化器官十分好奇,知道認識嘴巴、胃比較常見的'器官。
2、教學課件:《牙齒旅行記》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情景
1、討論:看圖片猜猜,洋洋是個怎樣的女孩?
2、分段講述故事
提問:饞嘴的女孩洋洋身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牙齒吞下去之后會怎么樣?
二、初步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和作用
1、結合ppt分段講述故事(認識消化器官并了解它們的作用)
重點討論:
1)胃的形狀像什么?胃有什么作用?
2)小腸的工作是什么呢?
3)大腸喜歡做什么?食物被大腸吸完水分以后會變成什么呢?
2、結合人體模型圖鞏固消化器官的順序和功能。
重點討論:
原來女巫從嘴巴里進去,經過了食道、胃、小腸、大腸,最后從肛里出來了。這些器官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完成了這些工作后食物才能順利地進入下一個器官。
三、游戲:問問答(認識消化器官以及如何保護它們的問題)
游戲規則:自由分成人數一樣多的兩組進行輪流回答問題。
幼兒園大班學習活動:牙齒旅行記教案 3
活動來源:
人的一生僅有一次換牙的機會,大多數孩子到了五六歲,乳牙開始掉落,恒牙慢慢長出。老師根據孩子正在換牙的這一成長狀況,組織實施《牙齒咔咔咔》的主題活動,老師和孩子一起觀察掉牙的情形,收集掉下來的牙齒,本次活動《牙齒旅行記》是該主題中的一個故事,通過這樣一個故事,幫助幼兒自然地接受換牙的過程。
活動目標:
閱讀故事,理解故事情節。
知道乳牙掉落、恒牙萌出的過程。
嘗試與同伴分享自己換牙的經驗,并體驗成長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大書。
統計海報,筆。
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了解乳牙脫落、恒牙萌出的過程。
難點:觀察統計同伴的換牙情況。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師:這段時間,咱們海棠班的小朋友都在了解有關牙齒的一些知識。因為牙齒對我們有很大的作用。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有關牙齒的故事,誰知道這本書叫什么名字?你是怎么知道的?誰知道旅行?誰愿意和我們一起分享他的旅行?
小朋友們都去旅行過,今天,寶貝牙也要去旅行。我們來看看它度去哪里旅行了?怎么去的?
2、教師講述故事《寶貝牙旅行記》P1。
提問:
為什么妞妞的牙會搖來搖去?
為什么她要準備一個小窩?
你自己的牙齒有沒有搖動過?當時是什么感覺?
3、繼續講述故事。提問:
想象一下,寶貝牙可能滑到哪里去了?
后來發生什么事情了?
妞妞的牙齒掉下來了,她是怎么處理的?
你的牙齒掉下來是怎么處理的?
妞妞到哪里找她的牙齒?
最后是在哪里找到了她的牙齒?
牙齒自己回來了,這是怎么回事呢?(乳牙脫落、恒牙萌出的科學知識。)
4、分享自己換牙的經驗。
師:有哪些小朋友掉過牙?你怎么發現自己的.牙齒快要掉了?誰來分享一下自己掉牙的經驗?
5、制作統計表。
出示教師設計的表格。
師:你周圍有哪些朋友有掉牙或牙齒松動的情況?
請你在表格的第一列把他(她)的名字寫下來或是把他們的樣子畫下來。
第二列記錄你觀察的小朋友掉(換)牙的數量;
第三列畫下自己所觀察的小朋友牙齒的樣子。(告訴幼兒每列所要記錄的內容,每行可記錄一個小伙伴。)
活動延伸:
請幼兒想象自己牙齒去旅行的故事,用語言或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孩子們能在老師引導下,自由講述他們的經驗,達到了活動設老師提出的各項目標。老師態度親切,自然,找出了要引導孩子們深入了解的內容。但由于本次活動是借班上課,準備時間太短、太倉促,老師對孩子的換牙狀況不十分了解,在活動的設計中,提問的內容還有待商榷。
【幼兒園大班學習活動:牙齒旅行記教案】相關文章:
牙齒旅行記優秀教案05-22
大班教案《西紅柿旅行記》10-20
大班健康活動愛護牙齒教案03-13
大班健康活動教案保護牙齒02-04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小水滴旅行記》11-22
幼兒園大班健康活動教案《牙齒上的洞洞》02-05
學習活動“快樂的旅行”教案10-17
大班科學活動《小水滴旅行記》教案06-10
牙齒的旅行作文12-29
大班科學活動:種子旅行記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