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通用11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培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培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
課前提示:
小班的幼兒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但也存在幼兒與同伴之間的關注。在成長過程中,幼兒逐步體驗到了自己與同伴之間的.關系,漸漸學會彼此關心和幫助。本活動通過故事《我們來幫你》讓幼兒學會關心、幫助別人,體驗幫助別人得到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理解故事內容。
2、幼兒知道要關心幫助別人。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教師戴雞媽媽的頭飾,講述:咯咯咯,今天我雞媽媽可高興了,因為我要帶著我的雞寶寶回新家去。教師可以做一些雞的動作,用夸張的語調,吸引幼兒的注意。
2、看圖片聽故事
(1)教師出示圖片,有表情地講故事。
(2)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雞媽媽帶著小雞去哪里?(去他們的新家)
可是在回家的路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橋被水沖斷了)
雞媽媽和雞寶寶又不會游泳,想想他們心里著不著急呢?(非常著急)這時小鴨子說了什么呢?(我背你們過河)
小烏龜說了什么呢?(我們來幫你)
大象又說了什么呢?(我來幫你)
小朋友們想一想,雞媽媽和雞寶寶過河了沒有呢?(過了)
教師總結:我們要像小動物一樣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3、情景表演
(1)教師請幼兒戴上小動物頭飾分別扮演雞媽媽、雞寶寶、小鴨子、小烏龜、大象。
(2)教師講故事,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表演故事。
(3)教師評價幼兒的表演。
建議: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說說自己可以怎樣幫助別人。
培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
課前提示: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內心世界,幼兒也不例外。幼兒不僅僅要滿足簡單生理需要,更需要來自不同方面的愛。本課就是以這樣一個主題,給大家呈現一個幼兒的世界。
活動目標:
重點目標:
1、讓幼兒了解和認識自己的生活,需要來自不同方面的關心和愛。
2、幼兒能講出自己想象的`世界。
相關目標:
1、培養幼兒的想象和創作力,能以主題進行畫畫。
活動準備:
玩具娃娃、幼兒用書《我的世界》、白紙、彩色筆。
活動過程:
過程1:導入
1、教師拿出玩具娃娃,并以玩具娃娃的口吻說:“小朋友們好,我很想給大家講講《我的世界》的故事,你們想聽嗎?”引入主題。
2、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故事里小朋友的世界的故事。
小朋友的世界里都有誰?(鳥、太陽、玩具熊、家人、小朋友)小朋友在她的世界里快樂嗎?
你們希望自己的世界里有誰呢?
總結: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也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事情發生在世界里,在自己的工世界里可以想象很多美好的事情。
過程2:畫畫“我的世界”
教師給每一個幼兒發放一張白紙和彩色筆,讓幼兒畫一幅“我的世界”。過程4:講故事
教師在幼兒畫完之后,把幼兒作品進行展覽,并讓幼兒講講“我的世界”的故事。
建議:可讓個別幼兒上臺講講“我的世界”的故事。
培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3
教學目標
1、認識什么是起青春期。
2、認識青春期的身體發生的變化及如何正確迎接青春期的到來。教學重點:認識青春期的身體發生的變化,正確迎接青春期的到來。
教學難點正確迎接青春期的到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找一找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有沒有變化,或開始有了什么變化。
2、板書課題:迎接青春期的到來
二、新授
1、討論:
你們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嗎?
你身體的各個部位發生了什么變化?
2、師針對學生的'發言小結
3、課堂總結:
(1)、迅速長高。
(2)、心肺功能明顯增強。
(3)、肌肉的發育十分迅速
(4)、體重增加。
(5)、神經興奮性加強。
4、為了今后的強健的身體,我們現在該怎么做?
歸納:
(1)、養成良好的習慣。
(2)、加強營養、合理安排飲食。
(3)、不吸煙,不喝酒。
(4)、保持正確的坐、立、走姿勢。
(5)、加強體育鍛煉。
(6)、保護好嗓子,不大聲喊叫。
培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4
活動目標:
1、感受生活中笑和哭兩種情緒,并產生相應的體驗。
2、積極探索情緒調節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積極的情緒。
活動準備:
教具:笑臉和哭臉的小人、笑臉表情和哭臉表情各一個。笑聲和哭聲的錄音。
學具:剪好的圓形表情卡片、記號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觀察表情,了解笑、哭兩種不同的情緒。
1、聽錄音,出示笑臉的小人和笑臉表情。
①教師:這是什么聲音?猜一猜她為什么會笑?她有可能怎么了?(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述:媽媽給她買新衣服了;媽媽帶她去動物園了;她認識了新朋友等等)。
②觀察笑臉表情,引導幼兒表述自己笑的情緒體驗。
提問:人笑的.時候,嘴巴是什么樣子的?
生活中你什么時候會高興地笑?
2、聽錄音,出示哭臉的小人和哭臉表情。
①教師:這是什么聲音?猜一猜她為什么會哭?她有可能怎么了?(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述:沒有朋友和她玩、她找不到媽媽了等等)
②觀察哭臉表情,引導幼兒表述自己哭的情緒體驗。
提問:人哭的時候,嘴巴是什么樣子的?
生活中你什么時候會傷心地哭?
二、引導幼兒討論遇到生氣或傷心的事情會怎樣,學習幾種調節自我情緒的簡單策略,知道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體健康。
1、你覺得高興地笑好還是傷心地哭好?
2、如果遇到傷心或生氣的事,我們可以怎樣做,讓自己變得不傷心,高興起來?
教師小結:如果人經常的傷心、生氣會對身體不好,所以小朋友們要學會讓自己高興起來,比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玩玩具、看動畫片、找好朋友玩等都是讓自己變快樂的好辦法。
三、制作表情卡。
教師:你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是高興的笑臉還是傷心、生氣的哭臉?仔細觀察高興時眼睛、嘴巴怎樣?生氣時眼睛、嘴巴怎樣?自己動手制作一個表情卡。
為幼兒發表情卡,指導幼兒用彩筆畫上眼睛、嘴巴。
四、將幼兒制作的表情卡布置成心情墻,幼兒講述自己的心情。
培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學會觀察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他人欣賞的快樂,并學會發現他人的優點,學習他人優點。
2、教育學生在積極的評價中,學會欣賞他人,也感受到被
3、使學生感受人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每個人都不應該因缺點而懷疑自己,也不要因優點而輕視他人。要充分地認識自己,增強自信心。
二、活動重點:
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
三、活動難點:
使學生感受人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每個人不應該因缺點而懷疑自己,也不要因優點輕視他人,要充分認識自己,增強自信心。
四、輔導方式:
1、聽故事
2、討論、評議
3、游戲
4、采訪
五、活動前準備:
1、小鏡子(學生自備,每人一個)
2、錄音帶《駱駝和羊》,輕松純音樂
3、多媒體課件(自制)
六、活動過程:
(一)舉行隊會開始儀式。
(二)中隊長講話。
(三)主持人主持活動
1、引起學生對“認識自我”的關注與興趣
主持人:同學們不是帶了鏡子回來嗎?拿出來好嗎?對著自己,現在問問大家:“你們在鏡子里看到誰?”(生回答:“我自己。”)鏡子里的同學們都神采奕奕的,好看嗎?(好看。)
1、主持人:但我們光有美麗的外表是不夠的,還需要有美麗的心靈,而要有美麗的心靈的其中一個條件是需要大家正確認識自己。今天我們來上一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認識我自己》。(板書課題)
(四)聽故事,初步了解認識自己的方法。
1、主持人: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認識自己呢?下面先讓我們來聽一個故事《駱駝和羊》,看看故事里的駱駝和羊是怎樣看待自己的。
(放幻燈片和錄音帶)
2、出示幻燈,讓學生思考問題:
①駱駝和羊各有什么優點和不足之處呢?
②駱駝和羊對自己的認識是不是全面呢?老牛是怎么評價的?
3、學生分組討論并自由發言。
4、指名發言。
5、主持人從學生的發言中總結出認識自己的方法:
①自我評價
②他人評價
(五)填句游戲:認識我自己
主持人:現在,我們來做一個自我評價的游戲,看看你對自己的認識全不全面,恰不恰當。
1、發給每位學生一張《我是誰?》的心理測試卷。
你是誰?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例如:我是誰?我是一個活潑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愛笑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懶散的人。
(開朗、快樂、幽默、勤勞、節儉、能干、頭腦靈活、愛學習、愛運動、愛看書、有理想、有人緣、文明有禮、有膽量、講義氣、關心集體、尊敬老師、遵守紀律、表達能力強、喜歡交朋友、做事不慌張、……愛哭、自私、貪玩、膽小怕事、愛打架、脾氣不好、愛欺負別人、喜歡嘲笑別人、愛說謊、沒禮貌、不講衛生、做事粗心大意、判斷力差、思維不好、不愛勞動……)
填充句子,列出最能形容自己的詞語(可從上面列出的句子和詞語中選擇寫下來,也可自己寫。可寫優點,也可寫缺點,至少寫5句以上)。
1、我是誰?我是一個的人。
2、我是誰?我是一個的人。
3、我是誰?我是一個的人。
4、我是誰?我是一個的人。
5、我是誰?我是一個的人。
6、我是誰?我是一個的人。
7、我是誰?我是一個的人。
8、我是誰?我是一個的人。
9、我是誰?我是一個的人。
10、我是誰?我是一個的人。
2、主持人:請同學們找出最能形容自己的詞語,填寫在表上,至少寫5句啊,不過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真填寫,不要隨便寫啊。
(師巡視,看看有沒有特殊情況的學生:
①幾乎全寫自己優點的。
②幾乎全寫自己缺點的,有的`話把他們的測試卷收起來讓大家猜。)
3、游戲:將紙收齊后交給組長,師抽取一張紙,(如果在前面的巡視中有發現特殊情況的同學,就念他們的。)并念出紙中的句子,問:請你猜猜這張紙上描寫的是誰?為什么?(抽取2張,每張指名2—3人回答)
4、小組游戲:模仿老師的示范,由組長抽取測試卷提問。(教師巡視,參與學生的活動)
5、討論:
①只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缺點,這個人容易怎樣?
②只看到缺點,看不到自己的優點,這人又容易怎樣?
師小結:這兩種看法都是不可取的,我們要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一,除了自己評價自己外,還需要多聽聽別人對你的評價,這樣才能揚長避短,真正認識自己。現在我們來進行采訪大行動,虛心、客觀地聽聽別人對你的評價。
(六)采訪大行動
1、發給全班同學每人一張紙,紙上的內容如下:
別人眼中的自己
自己的名字:
1、我是一個的人。
2、我是一個的人。
3、我是一個的人。
4、我是一個的人。
5、我是一個的人。
6、我是一個的人。
7、我是一個的人。
8、我是一個的人。
9、我是一個的人。
10、我是一個的人。
自我小結:他們的意見和自己認為的一樣嗎?有沒有哪點是不一樣的?你認同他們的說法嗎?你聽了別人的評價后有什么想法?
2、第1、2小組的同學去采訪其他小組的同學,把別人的意見記下來。
主持人:現在我們來個采訪大行動,請1、2小組的同學去采訪其他組的同學或者是老師,要認真聽聽別人對你的評價。因為時間有限,3、4組的同學課后再去采訪。采訪時注意要謙虛有禮貌。
3、請3—5個同學出示采訪結果(投影),談談自己的感想。
(七)主持人總結:
對啊,發現自己的優點會使自己更有自信,發現缺點可要改正啊!事實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無缺,人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你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個,所以要充分地認識自己,讓自己揚長補短,不斷進步。老師給了每個小組一把正確認識自己的金鑰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金鑰匙是什么?請各組的同學大聲來念念。(各小組打開課前發的紙條,齊念,幻燈逐一出示)
金鑰匙:
1、相信自己,這是快樂的源泉。
2、學習別人,是為了提高自己,而不是把自己變成別人。
3、留心觀察書本上、影視節目里以及身邊人的優點,把他們記錄在一個小本子上,看看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借以豐富和發展自我。
4、人無完人,金無足金。重要的是:你要學會發現并學習別人身上的長處和優點。
輔導員講話:希望每位同學以后多運用這些金鑰匙,更全面、更深入地認識自己,揚長避短,塑造更完美的自我。同學們,你們通過這節課發現了自己更多的優點,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存在問題,只要你正視自己的缺點并改正過來,那么無論外表和心靈都會變得更美。把你們剛才的鏡子拿出來照照看,有沒有發現自己比剛上課那時照更美了?
(八)主題隊會結束儀式。
培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6
【教學目標】
1、認識、體會、表現人類常見的各種情緒。
2、初步學會調節情緒,使自己經常擁有快樂的情緒。
【教學目的】
1、讓孩子從小逐漸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情緒,并學會初步的調節,使自己經常擁有快樂的情緒。
2、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情緒中認識、體會、表現一些常見的情緒:“喜、樂,怒、哀、懼”。
【教學方法】
游戲法,表演法,情景教學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實物,圖片等
【教學過程】
步驟一:課前談話:今天對老師來說是個開心的日子,因為馬上要放暑假了,那么同學們今天感覺怎么樣呢?
(高興、緊張、害怕、快樂……)
步驟二:游戲導入,體會情緒
我們就先來做個游戲吧!“擊鼓傳花”。小組進行傳花,先把花放在第一組第一個同學處依次向其他同學傳,音樂停輪到誰誰就得表演節目。(采訪:表演了節目和沒表演節目的同學分別感覺如何)
(學生得到了失望、興奮、喜悅等各種情緒體驗)
步驟三:認識情緒
1、采訪:訪問此刻的學生的心情怎樣?
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板書,指出這就是情緒。(板書:情緒)
2、情緒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情緒,老師經過仔細觀察,把這些情緒都拍攝下來了,(課件逐一出示各種情緒人的畫面,帶聲音):高興、傷心、生氣、害怕、煩惱
他的情緒怎樣?(高興)
從什么地方看出他很高興?(板書:表情、動作、聲音)
想象一下,他為什么這么高興呢?
逐一出示圖片,再辨情緒,從什么地方看出他的情緒?想象為什么會有這種情緒?
3、你還能列舉出其他情緒嗎?(憤怒、緊張、難過、好奇、興高采烈……)
步驟四:體驗、表現情緒
1、游戲一:摸禮物
老師今天帶來了兩個盒子。有幾件禮物送給大家,要你自己用手伸進盒子里去取。(兩個盒子,分別請兩位同學上去取)
(盒子一:小鴨盒子二:空的)
體驗情緒:你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禮物嗎?“好奇”的情緒,著急的情緒
手伸進盒子之前“緊張”的情緒,期待的情緒
手觸摸到禮物時“疑惑、緊張或害怕”的`情緒,興奮的情緒
拿出禮物時“高興或害怕”的情緒
邊進行教師邊采訪,此時的情緒怎樣?他們在取禮物的過程中,體驗到了各種情緒。
步驟五:情景表演
1、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所提示內容,排演心理情景劇。
課件出示提示內容:
當遇到以下情況時,你會有怎樣的情緒?會怎么做?
(1)當你的媽媽來學校看你的時候
(2)當你想去同學家玩,媽媽卻沒有同意的時候
(3)當你考試拿到好的成績的時候
(4)當你考試考砸了,父母批評你的時候
(5)當你在付錢的時候,發現自己沒帶錢的時候
操練五分鐘左右時間,讓二至三組同學上臺表演,
表演完后,老師對同學們進一步引導,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快樂的情緒,拋棄不好的情緒。
步驟六:引導
情緒原來有許許多多,那么,哪一種情緒你希望經常擁有它呢?(快樂、高興等)我們也來談一談快樂的事吧!
老師先舉例自己的一些快樂事情:如收到小禮物,得到朋友和家人的關心和愛護,買了一本好書等,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講出自己生活中值得高興的事情
步驟七:小結:
是啊!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關鍵就是看你如何去面對,如何讓自己保持快樂的情緒。
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一只垃圾桶,知道是用來干嘛的嗎?老師希望同學們把所有的壞情緒都扔到垃圾桶里,把好情緒留在心中。最后,我們齊唱一首歌曲:《我們都是快樂的人》!
培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7
一、設計理念:
當今時代與未來社會的需求促使每個人自幼便需掌握認知能力、實踐技能、團隊協作、生存技巧,而所有這些均與個體的心理特質息息相關。若無良好的心理素質,實難在二十一世紀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此外,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與變革亦給小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對教育機構培養人才的標準提出了更高更嚴苛的要求。
此次項目旨在教導學生,除了需要擁有健壯的身體與搜集、分析及運用資訊的技能之外,還應具備健全的'心理特質以及良好的社會融入能力。
二、活動目標:
1、讓學生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常常會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培養學生戰勝挫折的能力。
3、每個人都應持有樂觀、健康的心理態度去正視挫敗,憑借勇往直前的決心與堅韌不拔的精神克服困難,最終成就輝煌。
三、活動準備:
1、課件(名言、圖片、音樂等)。
2、心理小測試題。心理專家的牌子夾
3、學生帶好筆。學生獎品
4、相應材料(4x55)
5、小花50朵,大花1朵
四、活動過程:
(一)快樂篇(學生繪畫,背景音樂一)
導入,揭題。
1、老師:孩子們,世界因滋養而繁茂,百種花卉競相綻放,傾聽那自自然界傳來的花開之音,是多么的和諧悅耳,充盈著生機與活力,你們桌面上就有著這樣一朵動人的花。
學生拿起老師為他們各自準備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老師拿起花)
師:這束絢爛的小草就像是你,草雖樸素,卻也蘊含著生命的活力與美麗。人們常說生命似草,讓我們一同見證生命的蓬勃生長。
2、(輕觸屏幕,歡愉篇章):大屏幕上綻放出一朵、隨后是多朵絢麗奪目的花朵,每一幀都生動地展現了花開的過程,仿佛能感受到生命的躍動與美好。
師(指著屏幕):花朵在陽光與雨水的滋潤下綻放得如此絢爛。生命猶如一朵花,你手里的那朵嬌艷小花就像是你自己。接下來,請大家跟隨我,一起探索這朵花的秘密。(點擊課件,回到主界面)
師:人就像花兒一樣,并非一路全是陽光和雨露,難免要經歷“蟲害”“風雨”,那如何讓我們這一朵朵小花在風雨后綻放得更美麗呢?
3、揭示主題:風雨后,花兒綻放得更美麗(教師口述課題,貼大花)
師:把我們的心交給這句話,和老師一起慷慨激昂地說,……(教師手指課題)
培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次課程的學習,學生將:
1、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一些應對壓力的方法和技巧;
3、 學會積極應對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4、 掌握對抗沉迷和依賴的方法與技巧;
5、 培養健康的心態與行為方式。
二、教學內容:
1、 什么是心理健康
2、 心理壓力的成因和對策
3、 積極應對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4、 對抗沉迷和依賴的方法與技巧
5、 健康的`心態與行為方式
三、教學過程:
1、 情境引入
(1)教師通過一個故事或者一個例子來展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讓學生回想自己曾經遇到的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心理健康。
2、 課堂互動
(1)教師介紹心理健康的概念,并與學生分享一些相關的事例。
(2)教師引導學生探討心理壓力的成因,以及如何應對和緩解壓力。
(3)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并積極應對負面情緒,讓學生掌握一些抑制情緒和放松身心的方法。
(4)教師教授學生對抗沉迷和依賴的方法,例如控制使用智能設備時間、選擇健康的娛樂方式等。
(5)教師讓學生了解一些正確的心態和積極的行為方式,例如樂觀向上的心態、合理的作息時間等。
3、 總結提高
通過小組討論或者個人思考的方式,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本次課程內容,并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教學實施
本次教學適用于中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也可以采取情境豐富的形式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接受程度,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參與和互動,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同時,在開學初期和考試期間等對學生心理影響較大的時段,適時地進行相關教育和引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韌性和抗壓能力。
培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3、 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調適能力;
4、 培養學生具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二、教學內容:
1、 心理健康的含義和價值;
2、 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則;
3、 心理健康的方法;
4、 自我保護和自我調適。
三、教學過程:
1、 活動一:引導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含義和價值。
(1)讓學生交流什么是心理健康;
(2)通過講解和示范,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價值;
(3)安排小組討論,討論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的關系。
2、 活動二:學習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則。
(1)引導學生認識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則;
(2)讓學生學習合理表達,正確認知,積極思考,主動控制等基本原則;
(3)結合小組互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實踐這些原則。
3、 活動三:探討心理健康的方法。
(1)總結各種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方法;
(2)讓學生學習一些簡單的心理健康方法,例如呼吸調節、身體鍛煉等;
(3)組織學生分組,分享各自的心理健康方法。
4、 活動四:自我保護和自我調適。
(1)引導學生了解自我保護和自我調適的概念;
(2)通過講解和示范,讓學生了解自我保護和自我調適的方法;
(3)安排小組討論,討論如何保護自己和調適自己。
四、教學方法:
1、 演講法;
2、 討論法;
3、 情景模擬法;
4、 互動合作法。
五、教學手段:
1、 PowerPoint;
2、 錄像;
3、 模擬情景;
4、 課堂討論;
5、 組織活動。
六、教學評價:
1、 考核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程度;
2、 觀察和評價學生的參與情況;
3、 組織互評,評價小組合作情況。
七、教學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索、體驗;要注重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強調學以致用;要注重組織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提高心理素質。
培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0
教案名稱: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適用對象:初中學生
教學目標:
1、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能夠正確處理自己的情感和壓力。
2、 掌握幾種有效的心理調節方法,能夠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3、 學會關注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教學內容:
1、 什么是心理健康?
2、 壓力和情感管理。
3、 心理咨詢和求助的渠道。
4、 人際關系處理。
教學方法:
1、 授課結合案例分析。
2、 小組討論和分享。
3、 觀看相關影視資料并進行討論。
教學流程:
第一節課:什么是心理健康?
1、 通過講解心理健康的定義和重要性,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心理健康問題,并學習正確的心理健康保健方法。
2、 通過分析常見的心理問題案例,教會學生如何正確面對挫折和壓力,并給予支持和鼓勵。
第二節課:壓力和情感管理
1、 引導學生認識到壓力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教授一些有效的緩解壓力的方法,如呼吸法、放松訓練、運動和音樂療法等。
2、 通過故事和實例,讓學生了解情感管理的重要性,教導他們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并引導他們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
第三節課:心理咨詢和求助的渠道
1、 介紹心理咨詢和求助的渠道,如學校心理輔導員、社會心理服務機構等,讓學生了解如何尋求幫助,并告知相關渠道的聯系方式。
2、 通過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練習在面對問題時正確求助的技巧和方法。
第四節課:人際關系處理
1、 講解人際關系對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如何建立和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包括溝通技巧、同理心和包容性等。
2、 通過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學會如何處理人際沖突,并形成更加積極的.交往方式。
教學評估: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寫作和個人表演等方式,展現出所學習的知識和技能。
教學反思:教師應及時回應學生的疑問和問題,切實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心理保健方法和技能,并積極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心態。同時,要不斷跟進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更多的真實案例和實踐機會,加強教學效果。
培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1
教學理念: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做人的基本修養。而此刻的中學生就其心靈的“情”來看,普遍患有“感情冷漠癥”。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教師的教導之恩,有時會熟視無睹、置若惘然。應對這種現狀,有必要設計一節以《感恩》為主題的心理健康課,讓感恩走進每一位同學的心靈。
教學設計說明:
教學過程分為五個環節,從感恩父母,到感恩教師,感恩幫忙過你的人,感恩社會,最終感恩升華,感激所有的人。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從談父母、教師的付出,到分析我們為他們做的,體會他們的恩情,隨之引出如何感恩,落到行動上。從感恩家人到感恩教師、幫忙過自我的人,最終上升到感激所有的人,包括傷害我們的人。
教學活動多樣,有聽歌曲、聽故事、講故事、大家說、做游戲、演小品、大家歌、讀資料、天平稱量等多種形式,學生從聽、講、說、做、演、稱等多方面體會恩情,學會感恩。從意識到行動。到達教學的目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對關懷和幫忙自我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準則。
2、使學生明白,此刻每個人享受的歡樂生活是透過別人的付出得到的,培養學生對父母、他人、社會的感恩意識。
3、教育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會感恩,為關心過自我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點:培養學生對父母、對他人、對社會的感恩意識。
難點:教育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會感恩。
教學過程
(一)、感恩父母
1、聽音樂《感恩的心》
2、親情游戲
你們從一個咿呀學語的孩子成長到一名初中生,誰給你們的愛最多,幫忙最大,請寫出五個人的名字。
3、感受父母的愛
4、感悟:烏鴉有反哺之義,羊羔有跪乳之恩。父母為我們費盡心血,我們就應為他們做點什么,才能表達你的感激之情?
使學生帶著簡單愉快的情緒進入活動主題請同學按照教師的指令進行。
說一說,父母給你那些愛。學生讀材料,談感受。學生針對此刻的我進行暢談。
(二)、感恩教師
1、師恩回放
生活中除了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們,再就是我們的恩師了。教師的愛如春風
【培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培智教育唱游課快樂寶貝說課稿07-10
培智感恩教育說課稿 感恩伴我成長07-06
培智家訪心得05-26
培智數學反思12-18
培智數學教學總結05-26
培智數學教學反思06-08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4-10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