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模板(通用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 1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了解科學技創造的奇跡及威力。
3.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變化。
4.能聯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發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二、自主學習、點撥指導
1.理解詞語:
“呼風喚雨”“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
2.分組討論:
區別“發現”與“發明”,舉例說明,哪些是“發現”哪些“發明”。
3.自主學習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寫字的時候,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4.檢查自學情況:
抽生認讀,開火車組詞。
5.熟讀課文,勾出不懂的詞句。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全文圍繞哪一段來寫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齊讀。
2.抽生讀第2自然段,找出關健詞,師板書。
3.自讀第3段,回憶歷史,“千里眼”“順風耳”指什么?說明什么?師板書。
4.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說明科學技術發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讀第4段,勾畫出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歸納、師板書。
6.齊讀第5段,師總結板書。
二、聯系實際討論感受
設問: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產品?
2.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
3.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暢談收獲總結提高
總結:
1.齊讀全文,感受“呼風喚雨的世紀”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3.20世紀已經過去,二十一世紀屬于我們,同學們,你們將怎樣暢想未來?
四、布置作業:(選做)
1.練筆:未來的。
2.繪畫:科幻畫。
3.辦小報:科技之光。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 2
主旨:作者僅用5、6百字圍繞著“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生動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喚起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和探索科學的濃厚興趣。
。ㄒ唬┙虒W目標:
1.會讀文中的五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夠準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2.通過“聯系上下文”“補充資料”“合理想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3.知道是現代科學技術改造了人類生活,并感受到百年之間變化之快、變化之大,喚起學生崇尚科學、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并有感情讀文。
。ǘ┙虒W流程:
一、揭題,質疑
1.揭題,齊讀課題。
2.說到“呼風喚雨”讓你想起了誰?
3.我神奇呀,就讓我們帶著這股神奇勁兒讀讀課題。
4.讀過課題后,你有什么疑問嗎?
預設:
(1)釋疑:哪個世紀?誰?靠什么?
。2)留下疑問: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呢?
5.你瞧,你們提出了一個多么有價值的問題呀,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1.在讀課文之前,我要提醒大家注意這兩個詞:
。ㄌ崾荆簼撊肷詈!⑦h洋船舶)
。ǎ保┲该x準字音。
(2)用“潛”組詞。
。ǎ常┰僮x讀帶有“潛”的易錯詞語。
。ǎ矗┳杂勺x課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課文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不好讀,同桌之間互相讀讀,如果他讀得不夠好,就請你幫幫他。
。.指名讀課文,其它同學聽一聽他能否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師隨機指導)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讓孩子把課文讀得準確而流利,對于這篇課文來說,難點不是詞語,而是句子。所以,在具體的設計中重視了難讀句子的訓練。)
三、整體感知
同學們聽得可真認真?讀過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學生自由交流,變化之大,變化之快。(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多留心傾聽學生的發言,適時梳理出變化巨大、變化迅速。)
(設計意圖:由于本文是一篇議論性質的科學小品文,所以,一般課型的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用在本課已經不太合適。所以,從整體談談讀完后的感受,也就是孩子對于的整體把握了。)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 3
教學目的:
。、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系、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场⒘私猓玻笆兰o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
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教學重點:
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及相關詞語;正確流暢地朗
讀課文,并能談自己的閱讀感受,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體會文章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
教學準備:
課件,收集有關現代科技的新成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發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引入課題;正如大家所找的這些資料所說明的.,我們已經到了一個能運用高科技來呼風喚雨的世紀。現在我們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簡單介紹路甬祥。
出示課題。
理解課題:
什么叫世紀?(一百年為一個世紀,2005年屬于2l世紀)
什么叫呼風喚雨?(原指神仙道土運用法力喚來風雨,這里是比喻人們能夠比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過渡:讓我們一起學習看看人們怎么利用科學來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自主學習、點撥指導
1.自讀課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片輪讀生字.
(1)糾正讀音你用什么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強調讀音;后鼻韻——“程”“耕”“幻”“控”;翹舌音
——“程”·哲”:第二聲“潛”.
(2)讀句子,把自己讀不好的句子讀出來給同學們聽聽,糾正字音和斷句等。(長句不好讀,外國人的名字不好讀、多音字易錯、翹舌音度不準)
3.匯報預習:哪些字容易寫錯?“鞍”右邊不是反文.“幻”
不能多一擻,還要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4.字詞意思質疑——通過預習,哪些詞語你不理解?
釋義:奇跡、出乎意料、依賴、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寄托、洞察,歸根到底,回顧,改善.
三、熟讀課文,質疑詞句
1.說說課文給你留下的印象.生a:科技發展太迅猛,
生b:人類原先生活的環境太差,沒有電燈沒有電視
生c:人類能登上月球、能潛入探海、能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的奧秘等是科學創造的奇跡。
2.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課文主要是圍繞那一段寫的?用“-------”劃出來。第一自然段這句話自成一段,簡要地點明了課文的中心。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出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學生齊讀語句,教師引導學生針對這句話質疑。
2.抽生讀第2自然段,找出關健詞,師板書:人類靠現代科
學技術呼風喚雨
a“一百年”和“上百萬年”的區別。
過渡:我們現代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到底是誰在呼風喚雨呢?
找出句子體會一下.
b理解“發明”和“發現”
發現:原本就存在那里,只是沒有被人們知道。
發明:原本沒有這個東西,是人們創造出來的新東西。用“發現,發明”說話練習。
c了解新成就,區別判斷發明和發現。出示課件
x射線、空調、維生素、彩色膠片、青毒素、圓珠筆、激光、雜交水稻、移動電話
3.自讀第3段,回憶歷史,集體交流:說說20世紀前人們是怎么生活的?(理解“依賴自然”、“農耕社會”。)
a請同學們結合自己課外的了解說一說,你知道當時的社會還沒有什么?(出示句式:那時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如果讓你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社會里,你愿意嗎?
b“千里眼”“順風耳”原來指什么?師:過去用千里眼順風耳寄托愿望。
c猜一猜:古時侯的人們還會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想一想:當時這些愿望為什么不能實現?
過渡:在最近的一百年當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
d看課件展示(登上月球、潛入深!
理解“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現在指什么?
e拓展:古代還有哪些幻想已經變成現實了的?(土行僧地鐵,一日千里……飛機,想入!瓭撍А
f同學們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有關資料,你知道20世紀的人們還擁有哪些科學成果?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呢?
小結: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一句詩來形容——“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4.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說明科學技術發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a讀句子,說一說愿意,在聯系課文的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現代科技發展之快、之多)體會的讀一讀。
師:在這近百年中我們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新成就,怎能不說——
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b用心想想:課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們介紹了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成就的?用這樣的方法寫有什么好處?(打比較)
5.默讀第4段,勾畫出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歸納、師板書:
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天體探索奧秘
電視電話因特網飛機火車遠洋船
a作者是用什么樣的表達方法來說明我們這個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的?(舉例子)
b拓展:你還知道哪些現代科技新成就?(生活、醫療、軍事、航空、交通等方面)出示收集的相關現代科技新成就的圖片
過渡:人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們的生活怎樣呢?讀句子: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怎能不說——
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6.齊讀第5段,師總結板書:
回顧歷程科學創造神話美化生
活展望未來科技創造奇跡改善生活
二、聯系實際,討論感受設問: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產品?2.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3.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暢談收獲,總結提高
過渡:20世紀人們利用科學成就使我們實現了古代人那么多的幻想,使我們過上了幸福生活。是古代的幻想,今日的現實,是幻想讓我們有了努力的目標,是努力讓我們過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時,你們也插上想像的翅膀,當一名小小設計師,描繪一下你明日美好的未來。(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畫圖表現)你現在就是小小設計師,描繪一下你心中明日的美好前景吧!
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同學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使你們的未來生活更精彩,只要你們大膽的想像就一定發現和發明更多的新成就。就用奇思妙想中董浩叔叔一句話來結束吧。
齊讀: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板書設計:(20世紀)呼風喚雨的世紀人類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 4
教學目標:
1、認識“喚”“技”1等2個生字,會寫“喚”“紀”等13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能說出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3、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產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2、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產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按動遙控器看電視的時候,當你打開冰箱取飲料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與同學交談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什么?
二、初讀課文
1、開火車讀生字詞,教師及時正音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通課文。
3、教師范讀
4、默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課文主要是圍繞那一段寫的?用()劃出來。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三、深入讀課文
讀第二自然段
1、理解設問句。理解“發明”和“發現”、“一百年”和“上百萬年”的區別。讀第三、四自然段。
1、出描寫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的生活狀態和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語句。
2、課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們介紹了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成就的?用這樣的方法寫有什么好處?
(對比的說明方法。
①學生聯系生活,體會科學技術給人類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和好處。
②學生舉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課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圖片。)
、埤R讀或開火車讀
學習第5自然段
1、你認為20世紀是一個怎樣的世紀呢?
2、學生暢想21世紀的科技發展,暢談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理清脈絡
說說哪些自然段講得是同一件事情,講的是什么?
第一段(1):指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第二段(2):科學技術對改變人類生活的現實意義。第三段(3-4):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意義。
第四段(5):引用名言,點明文章的中心。
五、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僅用了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激發我們愛科學、學科學和探索科學的精神。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 5
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朗讀、理解新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讀通課文,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4、能說出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
cai課件;學生搜集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相關資料。
執教人:周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題質疑
1、同學們一定都看過《西游記》吧?你最喜歡里面的哪個人物呢?為什么?
師小結:老師知道了,同學們之所以喜歡這些神仙,是因為他們法術高強、能上天入地。尤其是東海龍王,打一個噴嚏,狂風大作,掉幾滴眼淚,大雨滂沱,真是要風得風,要雨有雨。相機理解“呼風喚雨”。
2、今天,我們就跟隨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先生一起走進這“呼風喚雨的世紀”。
3、齊讀課題:看到課題,你心中有什么疑問?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看看:你能解開心中的什么疑問?還有什么不懂的?
要求:讀準生字新詞,不加字、不丟字,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課前自學情況,相機理解含義深刻的詞語。
(1)認讀新詞:
奇跡(jì) 依賴(lài) 潛(qián)入
洞察 適(shì)用 幻想 哲學家 因特網
農耕社會 程控電話 騰云駕霧 出乎意料
(2)理解“農耕社會、程控電話、因特網”
3、生回答前面提出的問題,解決簡單問題(呼風喚雨的世紀是哪個世紀?誰呼風喚雨?靠什么呼風喚雨?)
三、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為什么這樣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驗證一下吧!
1、齊讀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回顧20世紀的百年歷程,科學的確是在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神話,科學正在為人類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2、科學創造了怎樣的神話?創造了怎樣美好的生活?默讀課文2-4自然段,用“﹏﹏”劃出相關語句。
3、同桌討論后,全班集體交流:
句子①:“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
理解:a、讀一讀,說一說:你從“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體會到什么?
b、“千里眼”“順風耳”就是指現在的_________________。
c、想一想:古代的人們還有著怎樣的幻想?如今,變成了現實沒有?
句子②“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人類生活的舒適、方便,是過去王公貴族想也不敢想的!
理解:a、“等”字可以去掉嗎?為什么?
b、除了課文中提到的,你還知道20世紀還擁有哪些科技發展的成果?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學生展示、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師出示《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生談感受:你想說點什么?
c、辨析“發現”和“發明”。說說:哪些是人類的發現?哪些是人類的發明?
d、過去的王公貴族過的.是怎樣的生活?你感受到了科技帶給了我們怎樣的舒適和方便?為什么說人類生活的舒適、方便是過去王公貴族想也不敢想的?師相應補充相關資料,加深理解。(①集“三千寵愛于一身”的楊貴妃愛吃新鮮荔枝,唐玄宗命人快馬趕運長安,也需七天;現代社會空運,7個時辰都不需要。②匈奴侵犯,邊關告急,京城十天半月后才知曉消息;現代社會,一個電話,一份傳真,幾秒種就知道信息。)
e、對比讀,再次感受一下農耕社會的落后和20世紀的科技的進步,體會“作比較”說明方法的好處。
f、出示課件,展示科學技術給人類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和好處,談感受:你想說點什么?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句子②。
4、現代科學技術變化之快、成就之多,真是讓人無法想象。作者用了一句什么詩來形容?
a、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b、你還能說出幾個形容變化快、成就多的詞語嗎?
四、小結收獲、暢談未來
1、文章學到這兒,你又想說點什么??有感情地朗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2、暢談未來,提出希望:請你大膽推測,21世紀,科學技術還將創造出哪些奇跡?
五、布置作業:用《暢想二十一世紀》為題寫一段話或者拿起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你的“奇思妙想”。
板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
科學(創造神話創造奇跡)
幻想——現實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 6
。、認識“賴”“耕”兩個生字,會寫“賴”“耕”“改”“程”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一至第二自然段。
。、理解課文第一至第二自然段。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第一至第二自然段。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興趣
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看過西游記嗎?你們喜歡里面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2.同學們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法術高強,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他們可真是呼風喚雨呀!今天我們就要走進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3.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2.課件出示課文中的長句,生自由多讀幾遍。
3.學習生字“耕”“賴”。
三.精讀課文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2.聯系上下文說說呼風喚雨的`意思。
3.課件出示詞語,指導學生讀準確。
4.講解“發現”與“發明”并進行練習。
四.指導書寫
1.觀察字形及占位。
2.教師范寫,學生練習書寫。
3.交流展示,教師評議。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六.板書設計:
發明發現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 7
教學目標
1.認識“喚、技”等12個生字,會寫“喚、紀”等15個生字,會寫“呼風喚雨、世紀”等17個詞語。
2.能給問題分類,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菊Z文要素】
3.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容!菊Z文要素】
4.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能給問題分類,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
2.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會寫17個詞語。
2.參照批注,理解分類,并能根據課文內容分類提問。(重點)
一、由詞入題,以題質疑
。ㄒ唬┳x題解詞
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今天的課題。(學生讀題)“呼風喚雨”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呼風喚雨”的意思是比喻具有能夠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種局面。)
(二)隨題識記
“喚”和“紀”是這篇課文的生字,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書寫時要注意什么?(注意左窄右寬)請跟著老師一起寫這兩個字。(教師范寫)
。ㄈ┱n題提問
我們前面兩節課學習了如何提問。讀了這個課題,同學們想問些什么?
二、參照批注,理解分類
(一)找出批注問題
“一位同學”讀了這篇文章,提出了一些問題,寫在旁邊和文后。請大家把這些問題找出來。(學生找出課文中“一位同學”的問題,讀出來)
(二)問題分類鞏固
大家找得很準確!耙晃煌瑢W”閱讀了這篇課文一共提了6個問題。你們能把它們分類嗎?
生1:“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呢?”“為什么‘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是根據課文內容提問。
生2:“‘發現’和‘發明’有什么區別?”是根據寫作細節進行提問。
生3:“‘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在現代指什么?”“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還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20世紀的科學技術還創造了哪些神話?”是聯系生活進行提問。
三、學習課文,分類提問
。ㄒ唬┨釂枤w類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夜間飛行的秘密》,知道了可以多角度提問。我們可按課文內容提問、根據寫作方式提問、聯系生活實際提問。剛才也了解了“一位同學”的提問方法,F在,我們就來完成課題下面的學習提示的要求:“讀課文,寫下你的問題,和同學交流。”大家邊學習課文邊完成提問。
1.第1~2自然段。
(1)請同學們讀第1~2自然段,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呢?
生1:“洞察”和“探索”有什么不同?(師點評:這是根據寫作細節來提問。)
生2:為什么說“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師點評:這個問題是需要聯系實際提問的)
生3:在20世紀100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了哪些發現和發明?(師點評:這個問題你是聯系生活實際來提的)
。2)指名學生讀第1~2自然段,學生點評。
2.第3自然段。
。1)20世紀,人類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改變了自身的生活,變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圍是如此之大,內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一句詩來形容,那就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你怎么理解這句詩?(20世紀,在整個人類歷史中是很短的,但是變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2)朗讀指導。如果請你讀這句詩,你會怎么讀?誰來試一試。(學生朗讀,教師相機評點)
。3)在上一個自然段中寫道:“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蹦侨祟愐郧笆窃鯓拥纳?(學生自由說,教師相機評點)
(4)請默讀第3自然段,并進行提問。
預設:在過去的社會里有沒有“千里眼”“順風耳”呢?
3.第5自然段。
第5自然段為文章的總結和對未來的展望。請大家默讀后,針對此段提問。(學生默讀,并思考問題)
預設:伯特蘭·羅素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這句話現在依然適用?(點撥:根據課文內容來提問,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到生活中去找答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給問題分類,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重點)
2.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難點)
一、學習課文,分類提問
。ㄒ唬┱n后清單
1.上節課的分類方法大家都掌握得很好。老師這里有一位同學,他也給問題分了類,大家看看他是怎么分的。(課件出示課后問題清單。)
預設:分為三類,分別是——不影響我們對課文理解的問題,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課文內容的問題,可以引發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
2.師點評:找得很準確,這就是我們今天接觸到的新的'問題分類。
問題序號問題類型問題內容
。ǘ┱砬鍐
1.接下來請四人小組針對剛才大家提的問題,根據清單表格進行分類整理。(清單表格如右)
2.小組合作整理問題清單。
。ㄈ┱故厩鍐
師:老師看到大家認真地整理了問題清單,請兩個小組派代表上來展示你們整理的問題清單。(小組代表上臺,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問題清單,并將問題的分類說清)
問題序號問題類型問題內容1不影響我們對課文理解的問題。“洞察”和“探索”有什么不同?2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課文內容的問題。“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這句話現在依然適用?3可以引發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現代科學的每一個奇跡都能改善我們的生活嗎?
二、優選問題,設法解決
。ㄒ唬┻x擇最具有價值的問題
剛才,同學們都對大家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分類。接下來,請四人小組討論,在剛才的這些問題中評選出最具有價值的問題,并說出理由。(四人小組討論后,各小組代表匯總匯報)
(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懂得了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接下來就要設法解決問題。大家思考一下,能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生1:一些問題可以聯系上下文來解答。
生2:有的可以通過平時的生活經歷來解答問題。
生3:可以查閱書籍或者上網搜索資料進行解答。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 8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系、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4、能聯系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重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時間:2課時
一、 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師板書:呼風喚雨,問:由這個成語你想到了什么?(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想到的真多,是呀,呼風喚雨這個成語原意是指神仙利用法力使天刮風下雨,現在引申為巨大的能改變自然的力量。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板書)
3、由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師: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
二、 通讀課文,了解大意
1、 出示自讀提示,學生讀課文。
2、 檢查自讀情況,學生反饋。
師:好了,課文讀完了,我們來檢查一下同學們到底讀得怎么樣?
(1) 出示詞語,指名學生讀,齊讀。
(2) 出示填空,使學生了解課文大意。學生反饋后,齊讀。
三、 品讀課文,感悟20世紀科技的神奇魅力。
過渡:看來,20世紀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世紀,人類在這100年間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跡。那么,人類真的像神仙一樣呼風喚雨,騰云駕霧嗎?現在就再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感受20世紀科技的神奇魅力吧。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學生回答后,指出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出示后,全班齊讀。
3、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設問句。
問:靠什么來呼風喚雨呢?從課文中找一找。老師問,你們來回答好不好?
出示設問句,問:這個疑問句與我們以前學過的疑問句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后,講述什么是設問句。
誰能仿照書上說一個設問句?
(2)“發明”和“發現”的區別
師:為什么說人類靠科學技術呼風喚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樣一段話(出示:“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其改變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保R讀。用“因為……,所以……!眮砘卮。比較:一百年和百萬年
問:“發明”和“發現”有什么區別呢?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4、 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正是由于人們的.不斷發明和發現,才使神話中的呼風喚雨變為現實。由此可見,科學技術的力量真大。那么,在沒有現代科學技術的農耕社會人類的生活又是什么樣子的呢?讓我們來默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帶著問題默讀。
出示問題:1、“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原來指什么?說明了什么?
2、今天指什么?又說明了什么?
。2)、指名學生回答。(課件出示)
。3)、理解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思。
問:是什么讓人類的愿望變成了現實?(現代科學技術)這說明人類科學技術變化的怎么樣?(速度之快,范圍之廣)書上有一句詩能說明科技的變化,你們能找出來嗎?(課件出示,學生齊讀。)
問:你是怎么理解這首詩的意思的?教師引導學生回答。指名學生讀后,全班齊讀。
(3) 欣賞20世紀科技成就圖片。
文中用這句詩作為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說明現代科學技術變化速度快,范圍廣。同學們現在想不想知道20世紀到底有哪些現代科學技術?出示圖片,教師結合講解。
同學們,看了20世紀的現代科學技術,你想說些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這都可以說明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5、 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接下來我們看看課文中列舉了哪些事例?請大家看第四自然段。這一自然段我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
(1)、出示小組合作學習提示,學生合作學習。
。2)、小組匯報交流。順便講解說明方法:舉例子。出示句子,學生齊讀。
(3)、感悟科技改變生活。
師:看來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這么多的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怎么樣呢?出示:“人類生活的舒適與方便,……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敝该x,齊讀。(板書:科學改變生活)
(4)、聯系實際,暢所欲言
同學們,現代科學技術無處不在,讓我們暢所欲言,分享交流,聯系實際,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產品,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哪些舒適和方便?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現代科技已經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0世紀的科技成就簡直是太大了。出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6、 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對此,人類深信不疑,同學們,請看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早在1923年,英國數學家、哲學家波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
問: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科學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還使人類社會的一個個夢想變成了現實,科學技術創造了一個個奇跡。(板書:創造奇跡)
四、 總結全文,拓展升華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享受一個個20世紀科技成果的同時,更應該想到用新的科學技術去創造新的生活。老師相信就在你們中間一定會出現徐許許多多的科學家,用你們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改變人們生活的21世紀,有信心嗎?最后老師將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要成為一名科學家,最主要的是:對科學的愛好;思考問題的無限耐心;觀察和搜集事實的勤勉;一種創造力和豐富的常識。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 9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系、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了解課文大意。
3、緊扣課題,理解課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2、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3、感悟設問句的作用和學習文章對比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1、搜集、閱讀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的文字和圖片資料,并與家人探討它們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觀。
2、盡可能訪談調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還有哪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人們還有哪些愿望與夢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發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二、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紀是個神奇的世紀,人類在這100年間,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人類文明。人們真的能像神仙一樣呼風喚雨、神通廣大嗎?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個世紀,去看個究竟。
2、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從哪幾個方面來講的?
3、交流感受:你覺得20世紀是個怎樣的世紀?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讀課文,合作學習
1、打開課本,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
。1)讀讀寫寫:讀準生字字音,認清字形,自己認為難讀的多讀幾遍,難寫的多寫幾遍。
。2)想想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從哪幾個方面講的?
。3)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做好標記。
2、小組檢查交流: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讀懂了什么內容?有什么好的讀書識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饋:
(1)指名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檢查自學情況:
a你用什么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b寫字的時候,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c抽生字認讀,開火車組詞。
d指名輪讀課文,學生評議。
(3)小組代表提出疑難問題,全班討論。
四、緊扣課題,學習第1、2自然段
1、集體朗讀第1自然段,體會語言簡潔的特點(應讀出“堅定、不容質疑”的語氣。)
2、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第1句“是誰來呼風喚雨?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化科學技術”。
(2)出示句式,學生比較,感悟設問句的作用。
是誰來呼風喚雨?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化科學技術。
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
。3)齊讀第二自然段。
(4)為什么說20世紀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能呼風喚雨?指導朗讀第2、3句,體會感悟。
選詞填空,在語境中理解“發現”和“發明”,“改觀”與“改變”的異同。
a愛迪生()了電燈。
b地質學家在這里()了大油田。
c由于下雨,我們()了郊游計劃。
d在大家的努力下,校園環境得到了大大的()。
小結:從字面看,兩者很相近,但仔細推敲,卻有不同!鞍l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則是指創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鞍l現”的是本來存在的但我們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的是本來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創造。
3、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自由口頭填空“20世紀是個的世紀”。
第二課時
一、談話激情,復習導入
1、我們剛剛送走的20世紀是個科技發達、創造奇跡、幻想變成現實、人類生活大大改觀的呼風喚雨、非同凡響、神通廣大的世紀。在這個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樣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起探究。
二、獨立閱讀,擬小標題
1、課前,同學們搜集了很多資料,進行了調查訪談。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課文的第3、4、5自然段。
2、獨立自由朗讀課文第3、4、5自然段,給每一個自然段擬個小標題。
2、選擇自己最喜歡或信息儲備最多的自然段,多讀幾遍。
三、小組合作,研讀課文
1、教師出示三個專題:
。1)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2)今天的現實(第4自然段)
。3)明天的暢想(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讀方法:
(1)找出最能反映本專題的詞句。
(2)細細品讀這些詞句,說說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3)討論怎樣讀好這一段落。
。4)獨立練讀,再小組朗讀相互評議。
(5)小組互相交流,補充各自搜集、調查到的材料。
3、小組成員商量研讀專題:你們最想研讀哪個段落?
3、按要求合作研讀、交流、評議。
四、專題匯報,全班交流
1、匯報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1)“農耕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舉例說說人類是怎樣“依賴自然”的。
。2)“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是怎樣的本領?結合所看電視節目談認識。
。3)猜想古時候人們還會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夢想。
。4)結合資料,說說在近一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變成了現實。
。5)你最喜歡哪些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并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點句子:“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匯報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現實”
。1)書中舉出了哪些科學技術成就事例,涉及哪些方面?
。2)你還能舉出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事例?它們給人類生活帶來哪些便捷?
。3)你最喜歡文中哪些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并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點句子:“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3、匯報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暢想”
。1)英國數學家、哲學家羅素怎么談科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描寫科學意義的句子。
(2)說說“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體現在哪里?“科學正在為人類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體現在哪里?
五、回讀全文,抒發感受
1、為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跡而自豪,根據自己的體會、感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師總結全文:我們在享受20世紀科技成果同時,也應該立志為21世紀做點什么?老師將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要成為一名科學家,最主要的是:對科學的愛好;思考問題的無限耐心;觀察和搜集事實的勤勉;一種創造力和豐富的常識!。
六、選做作業
1、小練筆:把課文讀給家長聽;請家長談談生活中的具體感受;再把家長說的寫下來。
2、組織“奇思妙想擂臺賽”:古代的幻想,今天的現實。是幻想讓我們有了努力的目標,是努力讓我們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紀里,科學技術還會創造怎樣的奇跡?還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現在你就是未來設計師,盡情地描繪你的夢想吧!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呼風喚雨的世紀
現代科學技術人類生活
第二課時:
登上月球電視
潛入深海20世紀程控電話
洞察天體呼風喚雨的世紀因特網民航飛機
探索原子核高速火車遠洋船舶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 10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改觀、程度、依賴、寄托、幻想、洞察、潛入、聯系、原子核、因特網、哲學家、呼風喚雨、農耕社會、騰云駕霧、程控電話、歸根結底”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查閱有關人類生活的重大科技發明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準備課上交流。
2學生自學自制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情導入
板書課題,啟發學生質疑思考。“呼風喚雨”是什么意思?在本課中“呼風喚雨的世紀”指的是哪一個世紀?在20世紀里,人們真的能像神仙一樣呼風喚雨嗎?
。ㄒ髮W生在查閱工具書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的內容和自己的理解談談對詞句的認識。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無論是科技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還是充滿神奇的未來,人類雖不能隨心所欲地改造自然,但能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引領下,順應自然,利用自然,與自然達到和諧統一。)
二資料展示與交流
1)學生搜集的20世紀以來,人類利用科學技術獲得的發現、發明。
2)師補充的相關資料。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思考:為什么稱20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
2)找出本課生字,與同學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
3)出示本課應掌握的詞語,反饋同學自學情況。
4)熟記生字,師指導書寫,同學提示易錯的地方。
5)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聽寫本課部分詞語,同桌相互批改。
2)20世紀的科學發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同時又告訴我們什么呢?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總體感知
1)指名讀第一段。
2)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填空:還可以說成20世紀是個------?(在學生自由填空的過程中,領悟到20世紀因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而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段。思考這一段講了幾層意思。
2)讀第一句,體會其含義。思考全段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表述,課文用兩個“一問一答”的句式表述有什么好處?
3)讀二、三句,結合工具書和自己的理解體會“發明”與“發現”,“改觀”與“改變”的區別。
發現和發明:“發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沒有看到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在本課中則是指創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礎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則有了質的變化。改觀和改變;“改觀”在本課中是指20世紀以來的這些偉大的發現和發明,使人類原有的生活得到了改變,出現了新的面貌;而“改變”則是強調了改換、變更。
填空
1愛迪生()了電燈。
2牛頓由一個蘋果的落地()地心引力。
3經過仔細檢查,我終于()了這道題的錯誤。
4)指導朗讀,讀出個人的體會。
四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20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
2)小組討論,交流。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3)引導學生理解“農耕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神話中的“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是什么樣的本領?“愿望、幻想”是什么意思?猜想一下古時候的人們還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可出示圖片輔助)
4)依照自己搜集的.資料,說說在近一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變成了現實。
5)作者在第三段引用古人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有什么作用,說明什么問題。(引導學生體會到這一句作為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說明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那份意想不到的驚喜。)
6)指導學生朗讀這句話,并體會古詩句精妙用處。
7)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結合書中的例子,選擇自己熟知的、感興趣的一例,向同學們介紹現代科學技術所帶來的成就、價值以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捷。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朗讀第五自然段。
2)理解伯特蘭.羅素所說的話和“科學正為人類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這兩句話的意思。
朗讀課文最后一句話,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自由暢想、討論:暢想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我們的未來生活會變成什么樣?
小結:正是這些發明和創新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從小學科學、愛科學,讓未來在我們手中變得更美好。
作業:搜集20世紀以來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明、創造。
3)以《科技伴我成長》為題進行小練筆。
六板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
改觀改變
現代科學技術人類生活
發現發明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03-08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02-10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03-08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03-07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09-14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精選14篇)09-15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精選9篇)09-17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設計01-10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作文01-28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通用15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