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小樹葉》含反思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小樹葉》含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小樹葉》含反思 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抒情的旋律,體驗大樹和樹葉之間的親密關系。
2、理解兩段歌詞所表達的不同情緒,學習用舒緩、跳躍聲音來演唱不同的段落。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磁帶以及錄音機教師自備秋天背景圖;自制活動教具小樹葉若干片;幼兒人手一份小樹葉道具。
重點與難點活動過程(預設):
(一)換位移情。
提問:小朋友,你們離開媽媽心里會有什么感覺呢?
(二)學唱歌曲。
1、熟悉歌詞。
(1)秋天到了,許多小樹葉離開了樹媽媽,它們心里會有什么感覺呢?我們去問問它。
教師朗誦第一段歌詞,并將小樹葉粘貼在秋天背景圖上。
(2)“我們一起來問問小樹葉吧!”幼兒學習按節奏朗誦第一段歌詞。
(3)猜想:小樹葉會怎么說呢?
(4)我們來聽聽小樹葉是怎么說的,引入第二段歌詞。
幼兒學習按節奏朗誦第二段歌詞。
2、欣賞歌曲。
(1)教師有表情的演唱整首歌曲,提問:聽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覺?
(2)教師分段范唱,讓幼兒進一步感受理解歌曲不同段落所表達的不同情感。
提問:
(第一段)離開了媽媽的小樹葉心里是不是很害怕?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出對小樹葉的關心呢?(教師引導幼兒用舒緩、連貫的聲音演唱第一段。)
(第二段)離開媽媽的小樹葉非常勇敢、堅強、樂觀、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出小樹葉的堅定、勇敢?(教師引導幼兒用跳躍、斷頓的聲音演唱第二段。)
3、幼兒學唱。
(1)幼兒隨弦律哼唱兩遍。
(2)幼兒邊唱邊嘗試用“小樹葉”道具做動作表達自己的感情。
(三)嘗試領唱和伴唱。
1、教師領唱,幼兒用“啦”伴唱旋律。
2、個別幼兒領唱,其他幼兒用“呣”伴唱旋律。
活動反思:
本學期的優質課評選活動結束了,每次的優質課活動結束后都讓我受益很多。從剛入園的不知道該怎么辦到現在的得心應手,對于教具的應用、語言的組織、師生的互動、環節的'設計、目標的設定、教態等都有了自己比較成熟的看法。通過講課、聽課的過程,我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對于本次的教學活動,我做了如下反思:
1、對于本節活動的目標我進行了修改,第二個目標是讓孩子創編動作。由于時間的關系,我修改成表演歌曲,本目標完成的比較好。本節活動是一節小的表演區沒有重點的環節。所以我進行了學習節拍、節奏的練習。
2、開始是和小樹葉做游戲,孩子們都能隨著老師的指令玩游戲。游戲后,通過游戲地引導進行練習發聲。也為下個環節做鋪墊。
3、看圖譜學歌詞,孩子在學習拍打節奏時都能跟著老師的動作來拍。
4、在學習歌曲彈琴的過程中孩子不太感興趣,應該把彈琴的環節放在聽音樂的前面,這樣孩子會感興趣。還有在學習歌曲時,我的語言沒有激發孩子的興趣,所以要選序漸進的學習歌曲
5、歌詞的理解,第一段是媽媽對孩子說的話,第二段是小樹葉對樹媽媽說的話,再激發孩子的理解歌詞,在開始部分要有孩子跟大樹媽媽的互動,彈琴和欣賞的環節換過來,打扮樹媽媽時可以讓那個孩子多撿幾片樹葉。
6、我在以前的音樂活動中加上了游戲,通過游戲孩子們提高了學習歌曲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小樹葉》含反思 2
一、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和相關音樂活動,引導幼兒感受歌曲中兩段不同的情緒,激發幼兒對秋天樹葉變化的喜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運用聆聽、模仿、表演、游戲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掌握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
2.通過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動形式,提高幼兒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培養幼兒的音樂感知能力和藝術審美能力。
(三)知識與技能目標
1.準確學唱歌曲《小樹葉》,能夠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節奏。
2.引導幼兒根據歌曲的情感和節奏,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為歌曲進行伴舞,增強幼兒的節奏感和肢體協調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中兩段不同的情緒,并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掌握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節奏,準確演唱歌曲旋律。
(二)教學難點
1.引導幼兒根據歌曲的情感變化,創編出符合歌曲意境的舞蹈動作,并能夠與同伴合作進行表演。
2.培養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學方法
1.講授法:講解歌曲的歌詞含義、節奏特點、演唱技巧等知識,讓幼兒對歌曲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教師通過范唱、范跳等方式,向幼兒展示正確的演唱和表演方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3.練習法:讓幼兒通過反復練習演唱歌曲、練習舞蹈動作等,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提高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4.游戲法:采用音樂游戲的形式,如歌曲接龍、節奏模仿游戲等,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增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5.討論法:組織幼兒進行小組討論,鼓勵幼兒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5分鐘)
1.教師播放一段秋天落葉飄落的視頻,引導幼兒觀察秋天樹葉的變化,激發幼兒的興趣。
2.提問幼兒:“秋天到了,樹葉都發生了哪些變化?你們覺得小樹葉會飄到哪里去呢?”引導幼兒積極回答問題,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感知部分(8分鐘)
1.教師播放歌曲《小樹葉》的音頻,讓幼兒初步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整體旋律和節奏特點。
2.提問幼兒:“歌曲中唱到了小樹葉的哪些事情?你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受?”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的情緒。
(三)學習部分(15分鐘)
1.教師范唱歌曲,幼兒跟唱,逐句學習歌曲的歌詞和旋律。重點講解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奏特點,通過拍手、跺腳等方式幫助幼兒掌握節奏。
2.引導幼兒用輕柔、抒情的聲音演唱歌曲的第一段,表現小樹葉離開媽媽時的不舍和難過;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的第二段,表現小樹葉勇敢面對未來的決心。
3.組織幼兒分組練習演唱歌曲,互相傾聽、互相評價,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幼兒的演唱錯誤。
(四)創編部分(10分鐘)
1.引導幼兒根據歌曲的情感和節奏,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教師先示范幾個基本動作,如樹葉飄落、隨風擺動等,然后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創編出自己獨特的動作。
2.組織幼兒分組進行舞蹈創編,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完善舞蹈動作,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創編任務。
(五)表演部分(7分鐘)
1.請每組幼兒上臺表演自己創編的舞蹈,其他幼兒觀看并評價。教師引導幼兒從動作的協調性、表現力、與歌曲的契合度等方面進行評價。
2.全體幼兒一起表演歌曲《小樹葉》,教師可以用鋼琴為幼兒伴奏,增強表演的效果。
(六)總結部分(5分鐘)
1.教師引導幼兒回顧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包括歌曲的演唱、舞蹈的創編等,鞏固幼兒的學習成果。
2.對幼兒在本節課中的表現進行總結評價,表揚幼兒的優點,鼓勵幼兒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
五、教學反思
(一)優點
1.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法多樣,能夠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歌曲《小樹葉》,掌握了相關的'音樂知識和技能。
2.注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在創編舞蹈動作和小組表演等環節,給予了幼兒足夠的自主空間,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和合作能力。
3.教學過程流暢,環節之間過渡自然。從導入到感知、學習、創編、表演,各個環節緊密相連,逐步深入,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
(二)不足
1.在教學過程中,對個別幼兒的關注不夠,部分幼兒在演唱和創編過程中可能存在困難,但沒有得到及時的指導和幫助。
2.在引導幼兒感受歌曲情感方面,還可以更加深入一些。例如,可以通過講述故事、展示圖片等方式,讓幼兒更加深刻地理解小樹葉的心情變化,從而更好地演唱歌曲。
3.在評價環節,評價方式可以更加多元化。除了教師評價和幼兒互評外,還可以引導幼兒進行自我評價,讓幼兒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三)改進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關注全體幼兒的發展,及時發現個別幼兒的問題并給予幫助。可以采用分組指導、個別輔導等方式,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
2.加強對歌曲情感的引導,可以在導入部分增加一些與秋天和樹葉相關的情感體驗活動,如朗誦秋天的詩歌、講述關于樹葉的故事等,讓幼兒在情感上與歌曲產生共鳴。
3.豐富評價方式,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注重引導幼兒發現他人的優點,學習他人的長處,同時也能夠客觀地認識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水平。
【幼兒園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小樹葉》含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樹葉》10-27
幼兒園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放風箏》含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刺猬燙發》含反思04-11
幼兒園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動物猜謎歌》含反思(精選11篇)12-01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我的小身體》含反思11-28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戲說臉譜》含課件11-17